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601633):点评:8月销量11.6万辆,新能源同比持续高增,出口创新高
长江证券· 2025-09-07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坚定新能源转型,持续的新车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与业绩改善 [2] - 长期来看,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长期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2] - 短中期看,公司出海加速叠加国内新能源转向加速及坦克等高价值车型占比提升有望推动公司销量与业绩成长 [10]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总销量11.6万辆,同比+22.3%,环比+10.7% [2][5][10] - 新能源销量3.7万辆,同比+50.9%,环比+8.4%,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6.7% [2][10] - 出口销量4.5万辆,同比+11.6%,环比+9.9%,创历史新高,销量占比达39.1% [2][10]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79.0万辆,同比+5.9%,新能源累计销量23.3万辆,同比+28.2% [10] 分品牌销量 - 哈弗品牌销量68,912辆,同比+22.7%,环比+22.6% [10] - 坦克品牌销量20,022辆,同比+22.5%,环比持平 [10] - WEY品牌销量8,028辆,同比+167.5%,环比-20.1% [10] - 欧拉品牌销量5,223辆,同比+1.4%,环比+21.5% [10] - 长城皮卡销量13,322辆,同比-2.9%,环比-3.3% [10] 战略布局 - 国内方面,在产品、渠道、供应链三个维度充分调整,重点发力插混赛道 [10] - 出海方面,"ONE GWM"战略加速出海,海外市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 [10] - 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 [10] - 智能化方面,持续夯实智能算法(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数据(AI数据智能体系)、算力(九州超算中心)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3亿元、171.2亿元、215.2亿元 [10] - 对应A股PE分别为15.8X、13.0X、10.4X [10] - 对应港股PE分别为10.6X、8.8X、7.0X [10]
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一汽奔腾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6 23:42
增资项目完成情况 - 一汽奔腾增资项目于9月5日完成,共募集资金85.5亿元 [2] - 主要投资方包括: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中国电信投资5亿元,南京地平线投资1亿元,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 [2] - 增资后股权结构变更:中国一汽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悦达汽车持股比例从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分别持股0.6044%、6.0443%和3.0222% [2] 资金用途与战略转型 - 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以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2] - 公司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和完成股份制改革(2024年3月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来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3][4]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一汽奔腾在独立后因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销量承压并处于亏损状态 [3] - 随着战略调整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公司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大关,2024年销量达到15.1万辆 [3] - 2024年1月至8月,公司累计销量达11.8万辆,同比增长47.5%,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为10.1万辆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但正加速布局 [4] - 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作为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已于2023年5月投产,首款车型为微型纯电动车奔腾小马,规划至2025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5万辆 [4] - 2024年3月,公司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并已发布悦意03和悦意07等车型,计划陆续投放6款全新车型,覆盖A0级到B级市场,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多种动力形式 [4]
一汽奔腾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为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9-06 22:42
此次增资后,一汽奔腾的股权结构发生改变。 9月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奔腾")增资项目已于 9月5日完成,共募集资金85.5亿元。 此次增资后,一汽奔腾的股权结构发生改变。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对一汽奔腾的持 股比例从86.1568%降低至79.0394%。悦达汽车的持股比例从此前的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 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和分别持股0.6044%、6.0443%和3 .0222%。 一汽奔腾是一汽集团乘用车板块的核心项目,其前身为一汽轿车旗下奔腾品牌。2019年,一汽轿车重大 资产重组,一汽奔腾从中独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由于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一汽奔腾独立后销量 仍承压,处于亏损状态。随着战略上的调整和混改推进,一汽奔腾在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大关,2024 年销量达15.1万辆。 相较于其他自主品牌,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股份制改革加速新能源 转型。 去年5月,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投产,首款车型奔腾小马(微型纯电动车)量产下线。中国一汽盐城分 公司是一汽集团设立的新能源 ...
一汽奔腾超85亿元增资正式落地 多元资本赋能新能源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06 16:08
增资概况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合计募集资金85.5亿元 [1] - 其中4家战略投资者共投资33.1亿元,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步增资52.4亿元 [1][2] - 战略投资者包括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中国电信投资5亿元、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 [1][2][3] - 增资完成后,中国一汽通过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合计持股79.0394% [1][2]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关键战略举措 [1] - 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将从产业、金融、技术等多维度为一汽奔腾赋能 [5] - 控股股东中国一汽的持续增资彰显了其对一汽奔腾发展的坚定信心,并明确其作为自主销量重要贡献者、新能源转型先行突破者、改革创新积极践行者的战略定位 [5] - 多方资源整合将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产能保障、智能网联技术革新、核心零部件降本等领域突破瓶颈 [5] 公司经营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一汽奔腾整车销量达15.1万辆,创十年来最高水平 [4] - 2024年新能源产品销售8.3万辆,同比增长214%,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5% [4] - 2025年1-8月,整车销量达11.8万辆,同比增长47.5%,新能源销量达10.1万辆,同比增长233.9%,渗透率突破85% [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用户突破200万,6月纯电产品交付达1.58万辆,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8] 产品与产能布局 - 公司已推出奔腾悦意03、07、08及奔腾小马等新能源车型,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4] - 奔腾小马上市一年累计销量突破11.9万辆,悦意序列双子星上市三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6万辆 [8] - 公司拥有长春、盐城双基地,形成年产能超40万辆的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集群 [4] - 在“两国四地”研发布局下,拥有2万余名研发人才与1.6万余项专利储备 [4] 未来发展规划 - 奔腾悦意序列计划陆续投放6款全新车型,构建覆盖A0级到B级市场的E/P/R三大产品矩阵,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多种动力形式 [8] - 随着增资落地,公司将以更市场化的机制优化运营,打造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并与战略投资者共谋创新合作机制 [8]
一汽奔腾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地平线等参投
经济观察网· 2025-09-06 13:58
增资概况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85.5亿元增资 其中外部投资方合计出资33.1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1][2] - 四家外部投资方具体出资额为:江苏悦达汽车集团17.1亿元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10亿元 中国电信5亿元 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1亿元[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后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持股从1.9741%增至10.3358%[2] - 新进投资方持股比例为:农银金融6.0443% 中国电信3.0222% 南京地平线0.6044%[2]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2] - 计划通过"地方国资+头部央企+科技先锋"组合实现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2] - 将与农银金融探索"汽车金融+出行服务"新业态 与中国电信合作5G/云计算/大数据技术 与地平线深化智能驾驶芯片合作[3] 产能与销售表现 - 长春和盐城工厂年产能合计40万辆 其中盐城基地15万辆产能目前已满产运行[3] - 8月销量15,900辆同比增长49.5% 新能源车型销量14,528辆同比增长122.4%[3] - 1-8月累计销量118,337辆同比增长47.5% 新能源车型销量100,989辆同比增长233.9%[3] 产品规划 - 奔腾悦意品牌将推出6款全新车型 覆盖A0级到B级市场[4] - 产品矩阵包括E/P/R三大系列 涵盖纯电 混动 增程多种动力形式[4]
储能电芯市场再“爆单” 全球市场需求持续放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0:53
行业需求与增长态势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 同比增长106% 中国出货252GWh 同比增长109% [1] - 海外市场成为需求最强引擎 美国、欧洲、中东需求激增 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持续释放潜力 [2][3] - 行业呈现长时化趋势 4小时及以上系统应用增多 对电芯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1][4][5] 企业产能与订单状况 - 头部企业生产线高负荷运行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收入284亿元 毛利率25.52% 亿纬锂能储能收入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 [2] - 工厂订单排产至年底 海辰储能厦门及重庆基地持续满产 宁德时代签约南亚2.2GWh光储项目及澳大利亚3GWh储能系统 海辰储能签署英国720MWh及沙特1GW/4GWh项目 [2][3] - 国内"531"并网政策刺激短期抢装潮 中短期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2] 技术发展与产品创新 - 行业向高能量密度、低度电成本、长时储能方向演进 需构建大容量、长寿命及系统安全性优势 [4] - 电芯容量存在变大趋势 但需兼顾安全寿命、系统集成匹配性及工程可行性 非盲目追求容量 [4] - 海辰储能推出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及循环超20000次钠离子电池 1175Ah与587Ah电池已量产 N162Ah钠离子电池及6.25MWh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5] 市场竞争与行业生态 - 上半年国内储能系统价格全面走低 海外订单具备更高毛利但要求更严格 [4]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家企业占据全球75%份额 技术壁垒持续提升 [4] - 需坚持技术溢价与价值竞争 避免价格战 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5]
北京汽车上半年净利润3.6亿元创新低
中证网· 2025-09-05 13:4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823.98亿元同比下降12.6% [1] -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下降81.8%创港股上市以来新低 [1] - 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8% [1] 销量表现 - 整车批发42.1万辆同比下降6.44% [1] - 整车零售42.7万辆同比下降10.29% [1] - 北京奔驰销量贡献率由74.1%降至68.7% [2] 业务板块分析 - 北京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4%至29.32万辆 [2] - 奔驰电动车销量8.73万辆同比下滑14% [2] - 主力电动车型EQE SUV销量同比暴跌78.69% [2] - 北京现代销量10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北京品牌销量贡献率13.6% [2] 业绩下滑原因 - 受价格竞争及销量下降变动影响 [1] - 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挫直接影响盈利表现 [1] - 新能源转型较其他友商相比仍显滞后 [2]
长安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开启人事调整 总裁一职已空缺近5个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0:11
人事调整 - 长安汽车进行多品牌人事调整 阿维塔科技由副总裁王辉分管 长安引力和启源由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分管 长安福特由执行副总裁王孝飞分管[2] - 人事调整从8月底开始 原分管长安引力和启源的叶沛任常务执行副总裁 米梦东任副总裁 调整可能持续[2] - 长安汽车总裁职位已空缺近5个月[2] 阿维塔科技海外拓展 - 阿维塔科技与Momenta合作开发海外车型项目代号15G 首款车型正进行海外测试 预计9月底完成 可能率先投放中东市场[3] - 分管领导王辉曾任职海外事业发展部总经理 主导长安泰国罗勇工厂选址建设 陈卓总裁有6年海外工作经验[3] - 阿维塔计划2025年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 销量目标1.5万辆 2026年进军欧洲 2027年海外目标6万辆 未来覆盖全球五大洲[3] 品牌销量表现 - 长安汽车2024年总销量268万辆 引力系列贡献121万辆 2024年上半年总销量135.52万辆 引力销量47万辆 启源销量16.92万辆[4] - 阿维塔科技2024年销量7.36万辆 同比增长140% 2024年8月销量1.06万辆 同比增长185% 连续6个月破万辆[5] - 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24.7万辆 同比增长5.97% 全年净利润20.9亿元[4] 战略规划 - 长安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深蓝承担50万辆 阿维塔承担22万辆 长安品牌承担228万辆[5] - 计划2030年总销量500万辆 新能源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5] - 长安福特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推进代号CX810新能源产品 电动化是长安新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5]
长安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开启人事调整,总裁一职已空缺近5个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9:53
人事调整与业务分管 - 长安汽车进行多品牌人事调整 阿维塔科技由副总裁王辉分管 长安引力和启源由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分管 长安福特由执行副总裁王孝飞分管[1] - 人事调整自8月底启动 原分管引力和启源的叶沛任常务执行副总裁 米梦东任副总裁 调整可能持续[1] - 王辉具有海外业务经验 曾任海外事业发展部总经理 主导建设长安泰国罗勇工厂[2] - 杨大勇从长安福特调至自主品牌板块 体现对稳定销量基本盘的重视[3] - 王孝飞在分管阿维塔期间建立"增程+纯电"双动力矩阵[3] 阿维塔科技海外拓展 - 阿维塔科技与Momenta合作开发海外车型项目15G 首款车型进行海外测试 预计9月底完成 可能率先投放中东市场[2] -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具有六年海外工作经验 公司目标一半销售市场在海外[2] - 公司推进东盟 中东非 拉美等海外布局 计划2025年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 销量目标1.5万辆 2026年进军欧洲 2027年海外目标6万辆[2] 品牌销量表现 - 2024年长安汽车总销量268万辆 引力系列贡献121万辆 占比45.1%[3] - 2024年长安福特销量24.7万辆 同比增长5.97% 实现净利润20.9亿元[3] - 2024年阿维塔科技销量7.36万辆 同比增长140%[3] - 2025年8月阿维塔销量1.06万辆 同比增长185% 连续六个月破万[3] - 2025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总销量135.52万辆 其中引力系列47万辆 启源系列16.92万辆[3] 新能源战略规划 - 长安福特成立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推进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代号CX810新能源产品有序推进[4] - 2025年长安汽车目标销量300万辆 其中深蓝50万辆 阿维塔22万辆 长安品牌228万辆[4] - 2030年目标整车销量500万辆 新能源车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5] 组织架构背景 - 中国长安集团成立仅一个月 长安汽车总裁职位已空缺近5个月[1] - 人事调整涉及长安福特 启源 引力等多个品牌 被视为完成2025销量目标和新能源转型的关键[4]
第一上海予中国石油股份(00857)买入评级料公司经营情况将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6.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同比下降5.4% [1] - 毛利润为1,175亿元 [1] 业务运营 - 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 [1] -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万亿立方英尺 [1] - 采用减油增化策略推动业务结构优化 [1] 战略转型 - 油气稳产与新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1] - 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天然气弹性释放有效抵消油价波动影响 [1]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28,732亿元 [1] - 预测2026年收入28,800亿元 [1] - 预估2027年收入29,366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