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

搜索文档
四方光电2024年营收超8亿,科学仪器收入增长8.25%
仪器信息网· 2025-05-03 12:2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26.23%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5.03% [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4.92万元,同比下降86.66% [4] - 总资产15.54亿元,同比增长25.01%;净资产10.28亿元,同比增长6.91% [4] 业务表现 - 暖通空调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7% [8] - 工业及安全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01% [8] - 汽车电子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7% [8] - 医疗健康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2.32% [8] - 智慧计量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37% [8] - 科学仪器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5% [8]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13亿元,同比增长37.60%,占营业收入比例12.96% [7] - 研发人员382名,占员工总数22.14%,其中硕士及以上56名,博士8名 [7] - 已建成12个专业实验室,配备超过100台先进仪器设备 [8] 成本费用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3.49%,增加2519.53万元 [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60%,增加3091.88万元 [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90%,增加1874.14万元 [6]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0.83%,增加927.80万元 [6] 产品与技术 - 构建了基于NDIR、LSD、Ultrasonic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 [10] - 形成气体传感器、高端气体分析仪器两大类产业生态,百余种产品 [10] - 2024年气体传感产品生产量1554.51万个,同比增长37.65% [10]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四方仪器2024年营业收入1.52亿元,净利润4006.92万元 [13]
奥比中光:业绩拐点初现,“机器人之眼”领军企业扬帆起航-20250502
国盛证券· 2025-05-0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1季报业绩拐点初现 2024年全年营收5.64亿元同比增速56.79%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速77.20% 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速65.35% 2025年1季度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速105.63% 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速184.48% 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108.38% [1] - 公司费用率持续下行 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61.45%同比-71.91pct 2025年Q1期间费用率为43.11%同比-39.05pct 受益于持续控费盈利能力上行 [2] - 公司看重机器人赛道 产品矩阵完善 构建了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体系 部分产品已与人形机器人客户适配 [3] - 依据2025年1季度报表上修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2025E/2026E/2027E营收分别为9.36/14.76/18.98亿元 yoy分别为65.9%/57.6%/28.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01/4.39亿元 yoy为269.4%/182.5%/45.8%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光学光电子 前次评级为买入 2025年04月30日收盘价59.26元 总市值23704.06百万元 总股本400.00百万股 自由流通股占比64.27% 30日日均成交量9.56百万股 [6]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0|564|936|1476|1898| |增长率yoy(%)|2.8|56.8|65.9|57.6|28.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6|-63|107|301|439| |增长率yoy(%)|4.8|77.2|269.4|182.5|45.8| |EPS最新摊薄(元/股)|-0.69|-0.16|0.27|0.75|1.10| |净资产收益率(%)|-9.2|-2.2|3.7|9.4|11.9| |P/E(倍)|-85.9|-376.8|222.4|78.7|54.0| |P/B(倍)|7.9|8.3|8.0|7.2|6.4|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合计等项目在不同年份的数值及变化 如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922、1429、1670、1956、2571百万元 [10] - 利润表呈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指标 如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564、936、1476、1898百万元 [10] - 现金流量表展示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情况 如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60、-86、-173、366、149百万元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 如成长能力中营业收入增长率2023 - 2027年分别为2.8%、56.8%、65.9%、57.6%、28.6% [10]
芯动联科(68858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华鑫证券· 2025-04-30 23: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加速度计和其他传感器领域不断突破,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2025年4月29日,当前股价66.9元,总市值268亿元,总股本401百万股,流通股本247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24.94 - 70.08元,日均成交额251.88百万元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9.27万元,同比增长291.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36.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985.8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 [5] 投资要点 - 应用领域多点开花,销售收入放量增长,产品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项目增多,应用领域增加,覆盖高端工业、测绘测量等领域,已定点一家车规客户,市场渗透率提升带动销售收入增长 [5] - MEMS陀螺仪领域业内领先,加速度计实现突破,新推出的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领先程度与MEMS陀螺仪技术相当,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一个量级,还研发出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提高集成度;压力传感器领域已推出小量程产品并供货,正研发大量程产品 [6] -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产品订单充足,车规级客户定点,2025年内将向客户P销售一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产品,合同金额约2.7亿元和1.6375亿元(含税);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定点通知,将研发车用六轴芯片,模块化IMU定点车厂合作有助于打通供应链及质量体系认证,未来计划布局小型化机器人市场 [7][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8、8.81、11.98亿元,EPS分别为0.80、1.07、1.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3、63、47倍 [9]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05|628|881|1198| |增长率(%)|27.6%|55.4%|40.1%|3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2|322|428|573| |增长率(%)|34.3%|44.9%|32.9%|34.0%| |摊薄每股收益(元)|0.55|0.80|1.07|1.43| |ROE(%)|9.6%|12.4%|14.5%|16.7%|[11] 详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见文档[12]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430
2025-04-30 21:0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4,016 万元,同比增长 25.9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264 万元,同比增长 3.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856 万元,同比增长 2.00%;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9,023 万元,同比增长 5.70%;销售毛利率 32.24%,同比提升 0.41 个百分点 [3]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127 万元,同比增长 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037 万元,同比增长 59.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增长 63.85% [3] 业务板块情况 按产品类别 - 2024 年压力传感器营业收入 46,800 万元,同比增长 32.17%,占总营收 49.78% [4] - 2024 年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营业收入 45,440 万元,同比增长 23.00%,占总营收 48.33% [4] - 2024 年氧传感器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 1,776 万元,同比下降 22.94%,占总营收 1.89% [4] 按下游应用行业 - 2024 年汽车应用场景营收 52,005 万元,同比增长 32.84%,占总营收 55.31% [4] - 2024 年家电应用场景营收 30,318 万元,同比增长 19.34%,占总营收 32.25% [4] - 2024 年储能及其他行业营收 11,693 万元,同比增长 15.72%,占营收 12.44% [4] 按销售区域 - 2024 年境内营收 79,685 万元,同比增长 124.53%,占营业收入 84.76% [4] - 2024 年境外营收 14,312 万元,同比增长 34.30%,占营业收入 15.24% [4] 资产减值情况 - 2024 年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26,791,389.09 元,导致利润总额减少 26,791,389.09 元,占 2024 年经审计净资产比例 2.22%,其中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4,563,159.63 元 [4] 毛利率维持措施 - 2024 年毛利率波动不大得益于智能制造端精细化管控与市场端结构性突破,未来将受多重因素动态影响,公司将通过技术降本、优化结构、开发新品、提高人效、加强费用控制等维持毛利率 [4][5] 海外市场规划 - 全球化是重要发展战略,境外销售产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主要海外客户涉及多领域;已在欧洲比利时成立全资子公司,正推进泰国传感器海外生产基地筹建,建成后承接部分海外产能,未来拓展海外市场,提高销售占比 [6] 2025 年展望及规划 核心业务增长业务 - 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依托存量客户份额提升、新客户项目量产及新领域突破有望增长 [7] - MEMS 压力传感器受益于海外主机厂规模化交付及消费领域订单放量,营收增速加快 [7] - 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在多个项目落地推动下,实现从技术突破到批量交付跨越 [7][8] 稳健基石业务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受益于光伏、储能、充电桩温控市场渗透率提升,汽车零部件交付规模扩大,叠加家电政策红利及海外出口回暖,有望稳健增长 [8] 新兴增长领域 - 氧/氮氧传感器国内头部主机厂前装项目启动量产交付,验证后 2025 年下半年加速放量,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助力营收 [8] - 力传感器刹车力传感器进入车企装车试验,机器人领域多类传感器有进展,有望在工业自动化场景突破 [8] 其他规划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车规级传感器芯片自研、MEMS 工艺优化及多维度传感融合技术;加速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海外销售本土化战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力争营收同比增长 20% [8]
量子传感新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快讯· 2025-04-30 06:21
量子传感技术突破 -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量子传感技术,通过相干稳定协议有效对抗量子退相干问题 [1] - 该技术性能显著超越传统方法,测量精度突破经典传感器极限 [1] - 量子传感利用原子/光子等量子系统实现超高精度测量,应用领域包括医学成像和基础物理研究 [1] 技术原理与挑战 - 量子退相干由环境噪声引发,会导致量子系统状态随机紊乱并抹除传感信号 [1] - 退相干问题已限制量子传感器性能数十年 [1] - 新技术解决了退相干这一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 [1] 应用前景 - 技术突破将推动医学成像领域进步 [1] - 在超高精度时钟和重力异常检测等精密测量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1]
柯力传感:瞄准新趋势,打造新四样-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9.12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考虑到机器人进展较快且积极布局触觉传感器,维持买入评级 [1] - 因投资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公司84x估值,目标价上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2.95亿元,同比+20.79%;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 - 16.62%;归母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0.67%,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投资收益减少 [1][2] - 25Q1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27.08%;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75.85%,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长 [1][2] 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3.12%,同比+0.07pct;净利率23.57%,同比 - 7.7pct。25Q1毛利率43.95%,同比+0.6pct;净利率27.78%,同比+7.48pct [3]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3.3%,同比+0.64pct,25Q1期间费用率26.7%,同比+0.93pct,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上升,管理费用率略有下降 [3] 业务布局 - 公司围绕六维力传感器、关节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多物理量传感器方向推进“新四样”传感器发展 [4] -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给50多家国内客户送样,部分进入批量订单阶段;触觉传感器启动与多家企业、院校合作,并探索与国内技术领先公司合作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2/3.70/4.32亿元(较前值 - 4.9%/-2.47%/-) [5] - 可比公司2025年PE为83x(前值41x),给予公司84x(前值42x),目标价99.12元(前值52.08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072|1,295|1,664|1,945|2,238| |+/-%|1.10|20.79|28.47|16.90|15.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12.43|260.51|331.94|370.25|431.82| |+/-%|20.05|(16.62)|27.42|11.54|16.6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11|0.92|1.18|1.31|1.53| |ROE(%)|12.35|10.00|10.81|10.76|11.15| |PE(倍)|56.97|68.32|53.62|48.07|41.22| |PB(倍)|7.04|6.66|6.08|5.40|4.77| |EV EBITDA(倍)|36.85|43.48|37.54|32.93|28.10|[7]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当地币种)|EPS(当地币种)(2023 - 2026E)|PE(倍)(2023 - 2026E)| | --- | --- | --- | --- | --- | --- | |002338 CH|奥普光电|37.60|9024.0|0.36/0.28/0.34/0.40|104.2/136.3/111.6/95.0| |300007 CH|汉威科技|37.93|12420.0|0.40/0.23/0.35/0.42|95.0/87.3/108.9/89.4| |688665 CH|四方光电|38.50|3853.9|1.90/1.13/1.33/1.74|29.0/28.93/28.9/22.1| |平均| |38.01|8432.6|0.89/0.55/0.67/0.85|76.1/84.2/83.1/68.8|[13] 基本数据 - 目标价99.12元,截至4月28日收盘价63.19元,市值17,798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739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20.08 - 87.92元,BVPS9.76元 [9]
凌云股份: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稳健增长,致力打造头部零部件企业-20250429
华西证券· 2025-04-29 1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健,热成型+电池壳业务双轮驱动,并战略布局储能+机器人新业务,打开新成长空间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2024年营收188.37亿元,同比+0.72%;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3.77%;扣非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4.14%;2025年一季度营收43.39亿元,同比+0.9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2.91%;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5.08% [2]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188.37亿元,同比增长0.72%;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塑料管道系统业务营收分别为171.12亿元/11.11亿元,同比分别+2.78%/-15.13% [3] 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7.60%,同比增长1.26pct;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塑料管道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88%/14.97%,同比分别+1.11pct/+1.90pct [4]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0.30pct/+0.80pct,研发费用率同比+0.16pct [4]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3.77%,扣非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下降4.14% [4] 创新转型 - 公司持续加强科研投入,推动中央研究院高效实施两个清单项目研发,强化车身结构轻量化、极致化、集成化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 [5] - 加大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力度和深度,完善大客户经理机制,扩大优势产品在战略客户销售占比 [5] - 与奔驰、宝马、TSL、大众、本田等国内外重点客户建立立体式交流渠道,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5] - 全年累计新获订单510亿元,汽车金属中标项目生命周期产值超350亿元,优质客户定点占比超97%;汽车管路板块中标项目生命周期产值超150亿元 [5] - 大力推进动电池封装系统、汽车流体控制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智能悬架系统、六维力传感器等转型升级项目研发 [5] 国际化业务 - 优化国际化业务经营管控,提升德国WAG经营质量,争取新项目定点;强化墨西哥WAM经营管理,保障新项目量产质量以及现金流健康;提升印尼凌云管理层级,加大东南亚地区市场开发力度 [6][7] - 大力推进摩洛哥基地建设,以STLA、宝马、奔驰、雷诺、福特、大众、TSL等国际车企为目标客户,拓展新能源电池产品、车身结构件等传统优势产品的配套能力 [7] 投资建议 - 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214.95/236.00/256.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48/10.50/11.37亿元,EPS为1.01/1.12/1.21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702|18,837|21,495|23,600|25,606| |YoY(%)|12.1%|0.7%|14.1%|9.8%|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32|655|948|1,050|1,137| |YoY(%)|85.4%|3.8%|44.6%|10.8%|8.3%| |毛利率(%)|16.3%|17.6%|17.8%|17.9%|17.8%| |每股收益(元)|0.69|0.71|1.01|1.12|1.21| |ROE|9.0%|8.8%|11.3%|11.1%|10.7%| |市盈率|23.36|22.70|16.00|14.44|13.34|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2]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 [12]
比亚迪超亿元股权投资押注具身智能,看中的是触觉传感技术|智能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8:38
比亚迪战略投资帕西尼感知科技 - 比亚迪完成对帕西尼的战略投资 金额超亿元人民币 创下比亚迪在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1] - 比亚迪占股13.3738% 成为帕西尼重要股东 [1] - 帕西尼此前已完成四轮融资 包括2024年4月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新奥资本领投 北汽产投等跟投) 创全球触觉传感器公司融资规模纪录 [1] 帕西尼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方案 在触觉感知维度、性能、成本、量产可靠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高精度阵列式多维触觉传感器可实现1秒内100万次触觉采样 同步捕捉15种触觉信息(六维力、材质、温度等) 全量程精细力识别达0.01N [2] - 传感器工业级寿命超300万次 通过高可制造性设计实现规模化量产 [2] 帕西尼产品体系与产业协同 - 构建全栈式具身智能技术体系 涵盖硬件封装、数据采集、算法集成及VTLA模型构建 [3] - 灵巧手DexH13为全球首款"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机器人末端 4指16自由度 集成1140个触觉传感单元和800万像素AI相机 [3] - 人形机器人TORA-ONE双手搭载超2000颗触觉传感单元 53个全身自由度 适应安检、物流等多场景复杂操作 [3]
2025年中国机器狗核心零部件方案对比 多传感器融合为重要趋势(组图)
前瞻网· 2025-04-28 18:27
产业链梳理 - 机器狗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中游本体制造、下游应用场景用户和个人消费者 [1] - 上游包括传感器、减速器、电机、控制器、关节执行器等硬件及SLAM、机器视觉等软件技术 [1] - 中游产品分为军事级、工业级、消费级三大类 [1] - 下游覆盖教育、医疗、安防、侦查、消防等领域 [1] 减速器技术 - 行星减速器因结构紧凑、高减速比(90%以上传动效率)和高扭矩传输成为机器狗关节驱动标准配置 [3] - 对比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在可靠性(较高)和成本(低)方面更具优势 [5] - 行星减速器工作原理通过多级行星轮实现减速,输出扭矩为谐波减速器的2倍 [5] 传感器技术 - 多传感器融合是重要趋势,涵盖视觉、LiDAR、超声波、红外、听觉、力/力矩、惯性七大类 [6][8] - LiDAR在恶劣天气下性能稳定,测距精度优于摄像头,但成本较高 [8] - 纯视觉方案成本低但受光照影响,激光雷达方案识别率高但工艺复杂,混合方案结合两者优势 [11] - 高端产品(如Spot)采用激光雷达,消费级产品(如小米)偏好ToF+摄像头低成本方案 [11] 感知技术路线 - 纯视觉路线依赖RGB/深度相机,需大量图像训练集且算力需求高 [8] - 激光雷达路线通过三维点云地图实现厘米级测距精度,环境适应性强 [9] - 主流企业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方案:专业场景用激光雷达,消费级市场用ToF+摄像头 [11]
富吉瑞迎来业绩拐点 全产业链布局撬动成长加速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0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44.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3.9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23.99万元,同比增长8.52%,总资产7.36亿元,同比上升9.95% [2] - 机芯产品毛利率提升24.72个百分点至35.99%,热像仪毛利率提升8.76个百分点至40.1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0.51%,主要受军品项目交付节奏影响,亏损源于研发前置投入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5060.86万元,占营收比重16.7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实现"非制冷探测器→机芯→热像仪→光电系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布局,自研探测器成本比外购低18%-25% [4] - 新增授权专利6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累计有效专利84项、软件著作权48项 [5] - 推出量子加密摄像机、激光测照、激光测距等新产品,向多光谱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5] 行业与市场机遇 - 2024年全球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78.66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85.33亿美元,我国特种装备类红外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6] -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工业检测、消防救援、智能驾驶等领域加速渗透,公司启动全球化布局 [6] - "红外+激光+微光"多光谱融合方案成为主流,公司开发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适用于边境监控等复杂场景 [7] 管理与运营优化 - 建立严格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回款持续优化,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 [2] - 2024年管理费用下降19.87%,销售费用下降5.40,红外热成像业务毛利率提升16.17个百分点至42.82% [9] - 加强供应链合作与议价能力,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