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网传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车,此前已在青岛合作试水无人车送货业务
新浪科技· 2025-08-13 16:28
截至7月底,新石器无人车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280多个城市部署,累计数量突破7500辆,L4级 自动驾驶里程超4200万公里,无人车队规模持续稳居全球首位,预计在今年内成为全球首个万辆规模的 L4级无人车队。 今年以来,新石器还与多个平台合作,在生鲜、冷链、商超、医药配送等场景共建智能物流体系。此 外,公司已着手探索即时调度物流市场,已在部分城市小范围落地相关业务。 责任编辑:李昂 8月13日,有媒体报道,滴滴已于近日投资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新石器。 新浪科技就此询问滴滴,滴滴方面暂无回应。 此前7月份,滴滴货运与新石器无人车在青岛合作试水无人车送货业务,用户在软件上即可下单,选择 无人车来运送货物,由新石器无人车负责提供服务,30公里范围内只需要9.9元。据了解,目前青岛大 概200辆车已经开始试运行。 ...
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5:40
8月13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滴滴已于近日投资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新石器。记者 就此询问滴滴、新石器无人车方面尚无回应。 目前,新石器无人车在280多个城市部署数量过7500台,创始人兼CEO余恩源此前表示,新石器将比年 初预计的时间更早完成万台无人车的部署,今年下半年将从快递行业的计划性物流,向城市货运的实时 调度物流延伸。 不久前滴滴货运与新石器无人车在青岛合作试水无人车送货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滴滴平台下单,选择无 人车来运送货物,由新石器无人车负责提供服务。 ...
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车
第一财经· 2025-08-13 15:33
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 - 滴滴近日投资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新石器[1] - 滴滴货运与新石器无人车在青岛合作试水无人车送货业务 用户可通过滴滴平台下单选择无人车运送货物[1] - 新石器无人车已在280多个城市部署超过7500台[1] 新石器无人车业务发展 - 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表示 公司将比年初预计更早完成万台无人车部署[1] - 新石器计划2023年下半年从快递行业计划性物流向城市货运实时调度物流延伸[1]
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车 物流配送赛道再落一子
第一财经· 2025-08-13 15:30
滴滴投资新石器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 - 滴滴近日投资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新石器 [1] - 滴滴货运与新石器无人车在青岛合作试水无人车送货业务 用户可通过滴滴平台下单选择无人车运送货物 [1] - 新石器无人车目前在280多个城市部署数量超过7500台 [1] 新石器无人车业务发展 - 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表示公司将比年初预计时间更早完成万台无人车部署 [1] - 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从快递行业计划性物流向城市货运实时调度物流延伸 [1]
无人驾驶物流车迎风口,九识智能发布新品L5重塑行业天花板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8:31
行业概况 - 无人驾驶物流车行业正迎来规模商业化的历史性拐点,政策、技术与市场三重共振推动发展[1] - 2025年多地开放L4级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覆盖出租车、商用车及物流车等多种场景[1] - 2025年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90亿元,2030年有望达2634亿元,复合增速超40%[1] - 中国城配场景物流车辆超1500万辆,无人驾驶物流车替代空间巨大[6] 公司融资与技术优势 - 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3轮融资,B轮总金额近3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鼎晖百孚、亚投资本等[1]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L4级技术体系,覆盖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决策规划算法等关键环节[8] - 系统推理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内,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5%[8] - 硬件采用车规级自动驾驶套件方案,关键零部件完全国产化[8] 产品矩阵与性能 - L5为行业首款载重量达1800kg的无人驾驶物流车,搭载L4级全栈自研技术[2] - L5具备轻地图NOA功能,支持自主路径规划、智能避障,标航最高220公里,全系支持400V高压快充[6] - Z系列覆盖窄路园区、标准配送、长距场景,E系列针对轻件散件物流,L系列专注重载场景[9] - Z系列裸车价4-9万元,订阅费6000-9000元/季度;E系列裸车价2-3万元,订阅费1800-2000元/月[11]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全球近300个城市投入运营,L4运营总里程超3000万公里[2] - 客户覆盖快递物流、医药、生鲜冷链、商超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及中小型客户[11] - 全球化战略启动,已落地新加坡并获得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进入FairPrice等本土企业供应链[11] - 与星逻智能战略合作探索"无人车+无人机"空地一体联动巡检新场景[11]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门槛高参与者少,市场产品供给稀缺,九识智能L5在载重量、超充及自动驾驶能力上重塑行业天花板[6] - L5填补重载无人物流车空白市场,对现有竞品形成压力[6]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且技术前沿,有望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头羊[7]
2025H1新能源环卫装备销量接近翻倍,无人环卫清扫提速
2025-08-12 23:05
行业概览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长95 9% 渗透率达16 1% 主要受益于行业低基数 更换需求累积 政策刺激和成本下降 [1] - 预计下半年渗透率和总量将继续提升 为相关企业带来增长机遇 [1] - 上半年全国共采购648辆无人驾驶环卫设备 覆盖22省54市80区县 预计全年采购量可达1 500-2 000台 [1] 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环卫装备总销量3 96万辆 同比增长6 7% 其中6月单月销量7 076辆 同比增长21 7% [2] - 新能源车销量达6 382辆 同比增长95 9% 渗透率16 1% 柴油车销量3万辆左右 汽油车1 876辆 天然气车444辆 [2] - 新能源环卫装备经济性提升 5-8年使用周期内约3-4年可与传统柴油或汽油车辆打平成本 [1]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中联(盈峰环境)保持领先地位 但部分长尾品牌市占率有所上升 [1] - 高端车型销售承压 新能源领域相对稳健 上半年CR10约67 4% 略低于预期 [6] - 宇通上半年新能源环卫车市占率3 4% 表现疲软 但第二季度同比增幅达91% [7] - 福龙马市占率增长至7 9% [7] 无人环卫设备市场 - 无人环卫设备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预计全年采购量1 500-2 000台 [9] - 增长驱动力包括劳动力短缺 人工成本上升 技术进步(传感器精度 路径规划 L4级自动驾驶)及政府政策支持 [3] - 多家公司布局无人清扫领域 包括玉禾田 福龙马 盈峰环境和宇通重工等 [12] 政策影响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社保缴纳的新规将于9月1日执行 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但长期将加速无人环卫设备需求增长 [13] - 第二批示范城市群共计十个城市纳入采购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方案 [4] 未来趋势 - 环保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集中在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 无人驾驶环卫设备具备较大爆发潜力 [14] - 预计未来几年无人驾驶环卫车将持续快速增长 年新增量可能达5万-6万辆 [15]
美利信涨0.20%,成交额1.16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711.06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16:01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天安路1号附1号,附2号,成立于2001年5月14日,2023年4月24日上市 [7] - 主营业务为通信和汽车领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汽车类零部件64.66%,通信类结构件31.14%,其他(补充)2.50%,其他类零部件1.70% [7] - 公司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较早进入一体化压铸领域,拥有8800吨、7000吨压铸岛,掌握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并量产 [2] - 为客户开发自动驾驶数据处理单元结构件,集成CPU芯片、AI芯片等硬件,通过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已批量交样并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2] - 产品涵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系列,客户包括蔚来、小鹏、智己、Rivian、一汽股份、神龙汽车、沃尔沃、东风汽车、长安、福特等 [2] - 4G、5G通信类主要产品为通信基站机体和屏蔽盖等结构件 [3] 财务数据 - 2025年1月-3月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14.39% [8] - 2025年1月-3月归母净利润-6010.95万元,同比减少1076.12%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27.20万元 [9] 股东与股权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09万,较上期减少7.56%,人均流通股5226股,较上期增加8.18% [8]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产业升级混合A(005774)持股218.20万股,为新进股东 [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7.70万股,为新进股东 [9] 市场表现 - 8月12日股价涨0.20%,成交额1.16亿元,换手率4.22%,总市值53.28亿元 [1] - 今日主力净流入44.66万,近3日主力净流入-711.06万,近5日主力净流入-2286.51万 [5]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成交额3714.77万,占总成交额的6.42%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4.36元,股价靠近支撑位25.30 [6] 行业与概念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8]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一体化压铸、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路云)、专精特新、比亚迪概念等 [8]
自动驾驶“车内无人”试点在京开放 实探Robotaxi商业化运营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北京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进展 - 北京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企业达到要求后可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1] - 政策依据为《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1] 企业商业化落地实践 - 百度萝卜快跑在北京经开区投入10辆全无人自动驾驶车 运营时间7:00-22:00 收费标准为起步费18元+里程费4元/公里[3] - 小马智行采用实时计价方式 首次行程免费且第二次享1折优惠 首次乘坐需安全员介入 第二次起可体验无安全员服务[3] - 纯无人驾驶直接节省司机成本 有利于Robotaxi商业落地[1] 技术性能表现 - 自动驾驶车辆能实现自动变道 根据红绿灯提前感知反应 转弯平滑自然并礼让行人 驾驶水平不逊于人类司机[2][3] - 小马智行车辆在应对十字路口、狭窄路段等复杂场景及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时表现出良好技术水平 实现安全稳定零事故[5] - 车辆配备透明隔板 SOS紧急呼叫按钮 实时显示车速路况行进路线等信息[2][3] 测试规模与用户反馈 - 北京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 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6] -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 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6] 安全监管体系 - 工程师通过远端监控为车辆和乘客保驾护航 可随时启动安全响应实现靠边停车[6] - 商业化试点阶段将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1] - 监管重点包括加强商业化服务能力考核 强化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处罚机制[7] 未来发展规划 - 示范区将推进500平方公里扩区建设 促成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重要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接驳[6] - 推动乘用车全无人化商业化试点 探索面向全市信控优化的创新实践[6] - 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提供参考[7]
欧洲Robotaxi热得发烫!中国玩家携“黑科技”杀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09:02
公司合作与布局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Lyft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2026年在德国和英国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目标在欧洲市场部署数千辆无人车实现规模化运营 [2] - 文远知行在瑞士弗尔塔尔地区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Robotaxi服务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展自动驾驶小巴试乘服务 在法国德龙省推出欧洲首个公开道路L4级无人接驳服务(线路全长3.3公里) 苏黎世机场自动驾驶小巴项目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 [3] - 小马智行2025年4月获卢森堡道路测试许可 联合本地出行公司Emile Weber验证混合交通流系统稳定性 测试范围涵盖学校周边和公交站点等动态交互密集区域 [3] - 大众集团与Uber合作计划2026年在洛杉矶部署数千辆ID.Buzz AD Robotaxi 2027年后在欧洲推广完全无人驾驶 由子公司MOIA负责调度与监控服务 [5] - Wayve与Uber在英国推出首个运用端到端AI模型的Robotaxi服务(无高精地图依赖) 初期配备安全员并分阶段过渡至完全无人模式 [5] - 雷诺与文远知行联合开发L4级自动驾驶小巴 目标2030年前量产(预计需求数千辆) 已在巴黎和巴塞罗那开展场景测试 [5]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欧盟2025年3月出台"汽车产业重振计划" 设立自动驾驶测试区与监管沙盒 德国通过AFGBV条例允许L4车辆在指定区域运行 英国通过立法确立保险责任 [7] - 欧洲老龄化程度较高产生无人驾驶出行需求 Robotaxi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并缓解部分地区打车难、打车贵问题 [7] - 自动驾驶技术在传感器、算法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安全性和可靠性持续提升 [8] - 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部署进入白热化阶段 美国特斯拉/Waymo/Cruise年底前有望覆盖多个州 中国在武汉/上海/北京等多城市发放测试牌照 [8] 市场竞争格局 - 欧洲设置环保标准、安全规范及贸易政策等壁垒 对中国智能电车征收与美国持平关税 [10] - 技术路线存在角力:美国阵营坚持视觉传感为主 中国企业从激光雷达与视觉并重转向视觉为主甚至纯视觉 [10] - 中美市场以车企主导布局Robotaxi 欧洲汽车工业在该领域相对滞后 通过法规限制车企话语权为其他运营主体带来机会 [10] -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基于复杂路况锤炼的算法能更好适应欧洲交通环境 硬件成本大幅下降形成成本优势 [11] - 中国企业需应对文化差异和用户习惯差异 需满足欧盟GDPR数据监管要求 面临盈利难问题需探索适合欧洲市场的商业模式 [11]
青岛新空港的枢纽蜕变与城市赋能
齐鲁晚报· 2025-08-12 06:57
枢纽能级提升 - 2025年8月俄罗斯帝王蟹进口量达每周11吨,全年预计突破300吨,较2024年增长46% [2] - 2024年生鲜货物保障量超1.5万吨,通过"优先审单+预约查验"机制实现最快40分钟交付 [2] - 2025年3月完成山东省首例"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空运货直转作业时效显著提升 [3] - 构建"日韩为主 通达洲际 服务上合"航运网络,打造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中心等三大中心 [3] 航线网络优化 - 2025年7月开通青岛-静冈航线,日韩航线覆盖9个城市,日均往返航班55架次 [4] - 2025年上半年日韩旅客量达111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日韩航班量和客运总量全国第三 [4] - 2021-2024年旅客吞吐量从1603万增至2618万人次,年均增幅22% [4] - 2025年暑运新开加密38条航线,每周新增出港航班245班次 [5] 智慧机场建设 - 自主研发运行调度指挥系统,数字化能力值(DCI)达99.94%,航班放行正常率华东第一 [6] - 2025年上半年航班起飞正常率92.19%(全国第三),靠桥率99.21% [7] - 离港航班推出排序系统使决策提速45%,航空器待飞时间缩短30% [7] - 全球首台全向叉取智能机器人投用,行李转运效率达每小时180件 [10] 科技创新成果 - 建立11个科创平台,获42项市级以上奖项和34项知识产权 [9] - 2025年发布无人驾驶雷达探驱车和自动割草机,填补民航领域空白 [9] - 牵头制定3项民航团体标准,包括飞行区无人驾驶应用导则等 [11] - "智慧机场无人化关键技术"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被评为"中国方案" [11] 服务品质升级 - 国内航班值机截载时间压缩至35分钟,精品快线实现"随到随走" [13] - 国内中转衔接时间压缩至80分钟,2024年中转旅客量255万人次(+80%) [13][15] - 2025年上半年"飞诉快办"平台处理诉求13万次,满意度96% [14] - 增设40处志愿服务点和60个商铺点位,优化母婴室等设施 [14] 战略价值实现 - 2024年国际及港澳台旅客量267万人次(+96%),服务中日韩经济合作区建设 [16] -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双枢纽"合作拉动国内旅客量增长20% [16] - 地铁8号线年服务600万乘客,定制客运覆盖市南市北全域 [16] - 2024年助力青岛中欧班列开行量破千列,强化上合示范区航空支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