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运作
icon
搜索文档
李书福收获第10个IPO,总市值6990亿超过雷军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02 07:07
曹操出行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于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643HK,发行价41.94港元,首日破发最高跌幅30%,收盘跌14.16%至36.00港元,最新股价35.950港元较发行价累计跌14.3%,市值195.6亿港元 [2] - 上市后三个交易日股价波动明显,6月26日、27日回升后,6月30日再跌3.36%,成交额1.39亿港元,成交量366.5万股 [3] - 市值195.6亿港元远超同行如祺出行(20.37亿港元)和嘀嗒出行(11.51亿港元),为两者市值之和的6倍 [6] 李书福资本版图扩张 - 曹操出行是李书福旗下第10家上市公司,其他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亿咖通等,十家公司总市值达6990亿元 [5][12] - 通过浙江济底科技(持股91%)和吉利控股集团间接持有曹操出行83.9%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8] - 2024年旗下上市公司市值较2023年普遍增长:吉利汽车市值翻倍至1609亿港元,极星汽车涨53.2%至23.07亿美元,汉马科技涨幅达357%至117.8亿元,仅钱江摩托(-5.4%)和路特斯科技(-68.4%)下跌 [14] 曹操出行财务与业务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82.41亿元,但亏损逐年收窄(2021年30.07亿→2024年12.46亿),营收增长109%至147亿元 [10] - 2024年单笔订单净亏损1.34元为历史最低,但流动负债96.82亿元中近80%为有息负债,现金储备仅1.59亿元 [11] - 与吉利深度绑定,参与定制车设计、定价等全流程,形成"造车-出行-数据"生态闭环 [9] 李书福与雷军商业版图对比 - 李书福以实业资本化路径为主,十家上市公司覆盖整车制造、出行服务、零部件等;雷军侧重互联网投资,通过小米和顺为资本持股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6000亿元 [19][21] - 雷军个人财富优势明显:持有小米23.4%股份对应市值3640亿港元,另持有字节跳动1.2%股份(价值约200亿元) [20] - 双方曾因人才争夺爆发冲突:2021年小米挖角吉利研究院多个技术团队,吉利随后推出极氪007等产品截击小米SU7 [18] 行业并购案例 -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为全球商学院经典案例,哈佛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均将其作为跨国并购成功范例,推动吉利后续收购宝腾、路特斯等品牌 [15][17]
金开新能: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34
公司董事会决议 -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6月30日以非现场形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人全部出席,会议由董事长尤明杨主持 [1] - 会议审议通过两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2] 子公司股权转让 - 全资子公司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将持有的7家下属子公司股权转让至其全资子公司金开新能(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1] - 本次转让旨在优化组织架构并为后续资本运作奠定基础,不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1] - 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办理转让及协议签署等具体事项 [1] 内部管理制度修订 - 公司修订10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等 [2] - 修订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 [2]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2]
刘永好连续出手:减持新乳业3%股份,拟转让飞马国际实控权
新浪财经· 2025-06-30 12:41
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的资本动作 - 新乳业控股股东UDL计划减持不超过2582.03万股(占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新乳业2025年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48.46%) [1] - 新乳业股价下跌7%至17.58元,市值151.31亿元,此次为刘永好首次减持该公司股份 [2] 飞马国际控制权变更 - 飞马国际间接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筹划转让部分或全部控股权,可能涉及5.32亿股(占总股本20%)或新增鼎不少于66.89%股权 [2] - 新增鼎目前持有飞马国际7.96亿股(占总股本29.9%),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变更 [2] - 飞马国际2025年一季度营收5466万元,净利润-76.82万元 [3] 公司背景信息 - 新乳业成立于2006年,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业务涵盖乳制品、饮料、冷冻食品等 [1] - 飞马国际成立于1998年,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供应链服务及环保新能源 [2] - 新增鼎2021年通过参与飞马国际重整成为控股股东,刘永好由此成为实控人 [3]
芯碁微装筹划香港上市,国内微纳直写光刻设备领先企业谋新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6-27 18:26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芯碁微装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议案 [1] - 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以加速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1] - 上市目的包括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品牌形象和资本实力 [1] - 授权管理层在12个月内推进前期筹备工作 [1] - 具体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审批流程 - H股上市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1] - 需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批准 [1] - 最终实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首佳科技以资本赋能技术革新,全球化布局再提速
格隆汇· 2025-06-25 15:10
供股融资 - 公司完成第二轮供股计划,以"20供3"基准发行最多约3 525亿股,每股0 455港元,较公告前收盘价溢价12 3% [1] - 供股净融资1 46亿港元,两轮供股累计融资达2 77亿港元 [1][4] - 主要股东首钢方按44 91%持股比例全额认购,战略股东Redamancy Z Holdings Limited认购4500万港元 [1] 市场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80%,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 [2] - 2025年3月被纳入富时全球微型股指数及富时全球总市值指数 [2] 技术研发与产能升级 - 公司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填补国内外空白 [3] - 供股资金将用于存量产能技术改进,包括生产流程再造、自动化提升、物流采购一体化等 [3] 全球化战略 - 出口销售额占比近40%,目标提升至50%以上,布局东亚、东南亚、欧美市场 [4] - 合资成立境外公司推进海外建厂、并购及高端客户拓展 [4] 股东回报 - 2024年宣布未来五年每年派息不少于4000万港元,2025年初已兑现 [4]
袁永刚资本腾挪手握三家上市公司 东山精密频繁并购再砸59亿扩版图
长江商报· 2025-06-23 10:10
东山精密收购索尔思光电 - 东山精密拟以59.35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权并认购不超过10亿元可转债,交易总额达59.35亿元 [2] - 索尔思光电是光通信领域领先企业,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该市场并拓展新业务增长点 [2] - 东山精密主营PCB业务,此次跨界收购显示其战略转型意图 [2] 袁永刚资本运作与资产版图 - 袁永刚家族实际控制东山精密,目前手握三家A股上市公司(东山精密、安孚科技、蓝盾光电),合计市值726.81亿元 [2][8] - 通过四层嵌套控制安德利并分两步操作(24.56亿元收购36%股权+表决权委托),最终推动南孚电池借壳上市 [7] - 曾涉猎10多家A股公司投资,包括汇源通信、元力股份等,2015年后投资更为密集 [7] - 旗下控制企业多达27家,2024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其家族财富达135亿元 [8][9] 东山精密并购扩张历程 - 2016-2018年收购MFLEX和MULTEK,成功切入电子电路行业并进入"果链" [10] - 2023年收购苏州晶端和美国Aranda工厂,2024年5月拟以8.14亿元参与GMD集团收购 [10] - 公司总资产从上市初16.97亿元飙升至2025年Q1的464.7亿元,扩大27倍 [10] - 2023年蓝盾光电1.8亿元投资星思半导体(溢价5142.86%),2024年安孚科技参与象帝先GPU项目融资 [11] 财务与股权结构变化 - 袁氏家族持股比例从上市初64.14%降至28.34%,通过减持和定增稀释 [12] - 2025年Q1资产负债率58%,短期借款50.11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101.12亿元 [12] - 商誉账面价值达21.2亿元,反映多次并购积累的潜在风险 [13]
7亿库存积压!茅台价格遭遇滑铁卢,年轻人不爱喝,中年人不敢喝
搜狐财经· 2025-06-21 12:07
价格暴跌与库存压力 - 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大关,最低触及1990元,创历史新低 [2] - 19天内公司股价蒸发近2000亿,日均跌幅达百亿 [2] - 全国飞天茅台库存高达7亿瓶,消化库存将面临漫长过程 [2] 市场炒作与泡沫破裂 - 黄牛、经销商和生产厂家共同制造"一瓶难求"的虚假繁荣,将茅台包装成高端社交必备品和投资品 [2] - 温州炒家囤积200箱茅台面临价格暴跌且无接盘者,血本无归 [2] - 泡沫破裂后价格回归理性区间是必然趋势 [2] 消费群体变化 - 中年"主力军"因"禁酒令"和反腐倡廉对茅台消费望而却步,公务宴请场景大幅减少 [3] - 年轻一代偏好奶茶、米酒等低度酒饮,对茅台高度烈酒兴趣低,婚礼等场合转向香槟、果酒 [3] - 年轻人认为茅台是上一辈人的情怀,与其消费习惯格格不入 [3] 产品创新失败 - 公司推出茅台冰淇淋(66元/个)和茅台咖啡(38元/杯)尝试吸引年轻消费者 [7] - 高昂价格与口感落差导致产品失败,未能打开年轻市场 [7] 价格回归与市场趋势 - 价格回归理性可能打开普通大众消费市场 [5] - 当前价格回归是大势所趋,标志一个时代的终结 [5]
新奥股份正式递表港交所,河北首富王玉锁的又一场资本盛宴
贝壳财经· 2025-06-19 19:51
资本运作计划 - 河北首富王玉锁计划围绕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新奥股份和新奥能源展开资本运作 [1] - 新奥股份于6月1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 距离公布A+H上市计划近三个月 [2] - 新奥股份股价基本平稳 新奥能源在6月18日、19日连续下跌 19日跌幅达2 61% [3] 私有化与上市方案 - 新奥股份计划先私有化新奥能源 再以介绍上市方式实现H股上市 [3] - 私有化对价为80港元/股 交易方案为2 9427股新奥股份H股加24 5港元换1股新奥能源H股 [4] - 上交所关注私有化价格定价依据及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 [5] 管理层变动与历史整合 - 王玉锁辞去新奥股份董事长职务 由蒋承宏接任 推动管理团队专业化 [6] - 2019年末新奥股份曾收购新奥能源32 81%股份 完成上下游整合 [6] - 整合背景为油气体制改革及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前夕 符合行业趋势 [6]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号称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城燃市场份额6 1% [7][8] - 上游海外LNG长协超1000万吨/年 为民营最大 [8] - 中游舟山LNG接收站处理能力750万吨/年 民营第一 [8] - 下游服务3100万居民及27万工商业客户 零售气量民营第一 [8]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亿、1411亿、1349亿元 净利润111亿、125亿、99亿元 [8] - 净利润率7 4%、8 9%、7 4% 核心利润占比超50% [8] - 天然气销售占营收80% 泛能业务占比从2022年8 0%升至2024年11 5% [9] - 泛能业务毛利率高于天然气销售 2024年毛利贡献近13% [9] 新兴业务竞争力 - 综合能源智慧管理解决方案市占率10 1% 行业第一 [9] - 行业前五企业合计市占率19 7% 市场相对分散 [9]
奇瑞豪掷近20亿入主2家A股公司 鸿合科技首季净利降77%或被重组
长江商报· 2025-06-19 07:47
奇瑞资本动作分析 核心观点 - 奇瑞近期通过收购两家A股公司(鸿合科技和万德斯)及推进港股IPO,加速资本布局和产业多元化转型 [1][9][10] - 收购鸿合科技涉及25%股权转让及表决权放弃,交易对价15.75亿元,溢价4.44% [3][4] - 收购万德斯涉及28.88%股权转让,交易对价4.13亿元,聚焦环保技术整合 [6][12] 鸿合科技收购细节 - **交易结构**:合肥瑞丞基金收购25%股权(5916万股),每股26.6227元,原实控人放弃7.55%表决权并承诺不谋求控制权 [3][4] - **财务表现**: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85.05万元,同比下滑76.67%,资产负债率30.23%,持有现金及理财超18亿元 [11] - **后续计划**:奇瑞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对鸿合科技进行资产重组或业务整合,但暂无具体方案 [2][11] 万德斯收购逻辑 - **业务协同**:万德斯主营垃圾修复及高难度废水处理,技术可应用于奇瑞退役电池回收及环卫电动车打包服务 [1][12] - **股权路径**:通过奇瑞控股全资子公司瑞源国际间接收购,交易后持股28.88% [6][7] 奇瑞整体资本战略 - **港股IPO进展**:计划募资用于研发及海外扩张,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67.66%),归母净利润112.22亿元(+38.36%) [9] - **产业转型目标**:从燃油车龙头转向混动技术领导者,并通过收购拓展环保与教育信息化领域 [10][12] - **资金规模**:两笔收购合计出资19.88亿元,叠加港股IPO或成近十年最大车企IPO [8][9]
石头科技融资净买入亮眼,未来发展潜力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21
融资市场表现 - 上周融资净买入额达3728.67万元 在两市融资排名中跃升至第111位 [1] - 融资买入总额1.33亿元 偿还额9597.24万元 显示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 [1]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7289.54万元 股价下跌4.28%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1.32亿元 股价下跌3.86% [1] 公司市场地位 - 隶属于家电行业 同时为北京板块、百元股、宁组合、茅指数成分股 [1] - 入选MSCI中国指数 上证180及融资融券标的股票 [1] 资本与业务布局 - 注册资本18472.3148万元 实缴资本5000万元 [2]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参与9次招投标项目 体现市场拓展能力 [2] 知识产权与技术实力 - 拥有430条商标信息 1561条专利信息 技术储备雄厚 [2] - 持有13个行政许可 显示行业合规性与领先地位 [2] 长期发展潜力 - 基本面与行业前景被市场看好 短期资金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 [1][4] - 多领域深度布局为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