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搜索文档
顶压前行 前5月数据折射我国外贸较强韧性
新华社· 2025-06-10 16:26
5 月5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货轮在装卸外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俞方平 摄) 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 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见到经营户温从见时,他正在忙着和一个个外贸公司以及美国客户联系,沟 通订单细节。 0:00 海关总署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 速较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 好,货物贸易在外部压力下保持较强韧性。 温从见告诉记者:"收到关税降的消息之后,客户立马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可以把订单安排给我们这 边生产了,预计大概有2万条左右。" 温从见做的是球衣生意,每逢世界杯的时候,能卖出上百万件的球迷服。美国是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 主办地之一。从去年开始,他就提前布局,专门设计了一批球迷服,并注册了外观专利。 温从见说,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很多客户来咨询,因为货物可以正常出口了。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也可以 买到更加便宜更加实惠的货。 进入5月份,我国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特别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之后,增速明显加快,当月在同比少2 个工作日的情况下,进出口、出口分别实现2. ...
“政策开卷考”系列之五:再论增长韧性:如何前瞻下半年经济节奏
长江证券· 2025-06-10 12:45
5月经济景气情况 - 5月PMI回升至49.5%,景气改善但未回荣枯线,需求偏弱,企业降价去库策略加快[16] - 5月生产较4月偏弱,需求较4月改善,预计支撑6月生产平稳,基建链供需和消费表现较好[18][21] 关税调整影响 - 5月12日中美互降关税,从145%降至50%以下,出口链生产脉冲仅维持2周,5月末部分行业生产同比增速回落[23][26] - 货物发运5月中旬订舱回升,5月末形成出口脉冲,沿海某港下半月出口增速转正,预计6月上半月持续走强[29] 未来经济韧性与弹性 - 外需方面,出口同比增速8月前稳中有升,二、三季度持续走强,四季度回落[7] - 内需方面,消费9月前有韧性,关键看耐用品消费和去年基数;投资方面,制造业随出口波动,基建8月冲顶,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下半年收窄[7][8] 政策应对与不确定性 - 增长陡坡或使“应对式”政策面临增长动能真空期、发力时点偏晚、资产负债表负债端承压等考验[9] - 存在出口脉冲弱于预期、预期类指标承压、外部政策环境变化三种情形,或使政策更早发力熨平增长陡坡[9] 风险提示 - 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出口节奏变化[80] - 新动能或平滑增长,领先指标可能遗漏,决策逻辑可能从应对式转为前瞻式[80]
顶压稳增显韧性 多元支撑强底气——解析我国前5个月外贸表现
新华网· 2025-06-09 20:19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张晓洁 海关总署9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 出口增长7.2%,进口降幅收窄至3.8%。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5月外贸承压前行。据统计,当月,我国进出口整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7%、 6.3%,进口下降2.1%。从绝对值看,5月份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和进口值,均位居今年以来月度第2 位。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题:顶压稳增显韧性 多元支撑强底气——解析我国前5个月外贸表现 透过最新数据不难发现,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前5个月,体现着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 制造业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2%,占我国出口总值近六成,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73%。其中,出口 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分别增长55.4%、19%、18.9%、10.7%。 一个可喜的信号是,各类经营主体齐头并进。前5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占我国外贸 总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同期,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数量超过7.3万家, 为5年来同期最高,合计进出口5.21万亿元,同比增长2.3%,拉动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长0. ...
房地产行业周报:5月房地产市场展现一定韧性
东方证券· 2025-06-09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房地产交易市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明显下降,5月新房环比改善、同比降幅缩窄,二手房环比继续下降、同比维持正增,5月成交端展现一定韧性,预计6月延续5月趋势 [6][29] - 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下行压力较大,若市场或预期产生较大波动,可能出台相关托底政策,节奏和力度取决于后续中美贸易谈判,时点或至少延后至三季度末 [6][29] - 2025年二手房成交量预计同比抬升,延续以价换量趋势,部分城市价格可能率先企稳;新房销售继续探底,降幅有望明显收窄,核心区高得房率的改善/高端楼盘为主要拉动力量 [29] - 推荐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建议关注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中国海外发展、新城控股、滨江集团,推荐房产中介平台贝壳 - W [6][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23周市场行情回顾(2025.05.31 - 2025.06.06) 第23周行业指数表现 - 第23周房地产板块指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房地产板块较沪深300指数相对收益为 - 0.1%,沪深300指数报收3874.0,周度涨幅0.9%,创业板指数报收2039.4,周度涨幅2.3%,房地产指数(申万)报收2174.1,周度涨幅0.8% [6][9] 第23周地产板块个股表现 - 第23周地产板块涨幅居前的公司为海泰发展、天府文旅、ST广物、南都物业、津投城开,跌幅居前的公司为*ST中迪、金地集团、华夏幸福、新大正、沙河股份 [11][12] 行业及公司要闻回顾(2025.05.31 - 2025.06.06) 行业一周要闻回顾 - 全国性政策方面,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北京、广州等20城入选;地方性政策方面,江苏加大住房公积金提取支持力度,湖南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浙江出台农房改造补贴政策,浙江发行552.67亿元存量房专项债,16.53亿元用于收购存量房 [6][13] 房地产行业重点城市周度数据回顾 - 第23周44大城市新房销售1.4万套,较第22周减少33.1%;21大城市二手房销售1.5万套,较第22周减少23.0%;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2周分别减少41.5%、35.0%;二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2周分别减少24.5%、18.3% [6][16] - 截至第23周,18大城市库存为82.5万套,较第22周减少2.1万套;库销比为16.8个月,较第22周减少4.5个月;一线城市库存量25.73万套,较第22周减少0.2万套,库销比为9.9个月,较第22周减少2.0个月;二线城市库存量17.77万套,较第22周增加0.3万套,库销比为12.7个月,较第22周减少4.1个月 [23] 重点公司一周要闻回顾 - 城建发展拟转让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信达地产发布收购报告书;海泰发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皇庭国际进行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出售;广宇集团等进行股份回购;春兰股份等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 [6][28][29]
韧性增长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密码:悍高集团凭什么成为行业典范?
北京商报· 2025-06-09 17:52
当前,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下,家居企业能在此刻脱颖而出,取得亮眼业绩表现的,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悍高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会说,能脱颖而出肯定是因为"行"。但是"行"太宽泛,也不太容易理解。我和朋友聊过这一问 题,总结下来就是,与其说什么都行,倒不如说什么都做。而"做"就是行动,要用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名 字来替换便是"韧性"。 那么,悍高集团又做了什么呢?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对品质的把控,把产品质量当成衡量自身成败的 关键。悍高集团摒弃代工生产,以原创设计夯实企业根基,产品屡获国内外大奖。 基于对品质的把控,悍高集团着力构建全方位渠道体系,自建独特的云商模式,有效解决行业中的痛点 问题,提升市场渗透率,增强与用户之间的黏性,谱写着"悍高样本"。 在智能制造时代,从传统到智能的转变,悍高集团虽不是最早的一个,但一定是最全面的一个。从生产 到销售再到售后,每个环节都充斥着智能元素。在当前的产业变革中,悍高集团以智能制造谋求高质量 发展,通过创新活力引领行业跨越新周期,一个新质生产力新典范企业正悄然诞生。 以"韧性增长"定航品质标杆 2024年的家居市场远比想象中的要艰难,企业倍感压力 ...
渣打高恕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发出倡导贸易开放“最强音”
新华财经· 2025-06-09 16:29
今年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遭到各界普遍反对,随后美政府又宣 布对多数贸易伙伴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并推进相关贸易谈判。美国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 性,中资企业在东盟投资该何去何从? 高恕年认为,如果部分中资企业在东盟投资是为了扩大对美出口产能,这部分投资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关 税谈判不明朗而暂缓;但如果这些企业投资是为了开发东盟等当地国内市场,这样的投资仍在继 续,"我们并没有看到放缓的迹象"。 新华财经6月9日电(记者高攀)渣打银行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联席全球主管兼东盟及南亚区行政总裁高 恕年(Sunil Kaushal)日前在上海表示,中国与东盟近期宣布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可谓"恰逢其 时",向世界发出了倡导多边主义与贸易开放的"最强音",将推动中国-东盟贸易走廊加速发展,并发 挥"乘数效应"带动世界其他地区实现更大发展。 自贸区3.0版将加速中国-东盟贸易走廊发展 高恕年在此间出席2025渣打中国企业峰会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彼此最大贸易 伙伴,双方贸易规模仍在保持增长,近期双方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释放出了非常重要的信号。当 世界上很多 ...
房地产行业:5月房地产市场展现一定韧性
东方证券· 2025-06-09 16: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房地产交易市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明显下降,5月新房环比改善、同比降幅缩窄,二手房环比继续下降、同比维持正增,5月成交端展现一定韧性,预计6月延续该趋势;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下行压力较大,若市场或预期波动较大,可能出台托底政策,节奏和力度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时点或延后至三季度末;25年二手房成交量预计同比抬升,延续以价换量趋势,部分城市价格可能率先企稳,新房销售继续探底,降幅有望明显收窄,核心区高得房率的改善/高端楼盘为主要拉动力量;在高能级城市深耕、土储质量优、产品力突出的房企具备α属性 [6][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23周市场行情回顾(2025.05.31 - 2025.06.06) 第23周行业指数表现 - 第23周房地产板块指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房地产板块较沪深300指数相对收益为 -0.1%;沪深300指数报收3874.0,周度涨幅0.9%;创业板指数报收2039.4,周度涨幅2.3%;房地产指数(申万)报收2174.1,周度涨幅0.8% [6][9] 第23周地产板块个股表现 - 第23周地产板块涨幅居前的公司为海泰发展、天府文旅、ST广物、南都物业、津投城开 [11] 行业及公司要闻回顾(2025.05.31 - 2025.06.06) 行业一周要闻回顾 - 全国性政策: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北京、广州等20城入选;地方性政策:江苏加大住房公积金提取支持力度,湖南发布“湘十条”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浙江出台农房改造补贴政策,浙江发行552.67亿元存量房专项债,16.53亿元用于收购存量房 [6][13] 房地产行业重点城市周度数据回顾 - 第23周44大城市新房销售1.4万套,较第22周减少33.1%;21大城市二手房销售1.5万套,较第22周减少23.0%;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2周分别减少41.5%、35.0%;二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2周分别减少24.5%、18.3% [6][16] - 截至第23周,18大城市库存为82.5万套,较第22周减少2.1万套;库销比为16.8个月,较第22周减少4.5个月;一线城市库存量25.73万套,较第22周减少0.2万套,库销比为9.9个月,较第22周减少2.0个月;二线城市库存量17.77万套,较第22周增加0.3万套,库销比为12.7个月,较第22周减少4.1个月 [23] 重点公司一周要闻回顾 - 城建发展拟转让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信达地产发布收购报告书;海泰发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皇庭国际进行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出售;广宇集团等进行回购公司股份;春兰股份等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 [6][28] 投资建议 - 推荐保利发展(600048,买入)、招商蛇口(001979,买入);建议关注华润置地(01109,未评级)、越秀地产(00123,未评级)、中国海外发展(00688,未评级)、新城控股(601155,未评级)、滨江集团(002244,未评级);推荐贝壳 - W(02423,买入) [6][29]
前5月我国外贸增速加快,机电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6-09 15:33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 9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5% 增速较前4个月加快0 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增长7 2% 进口下降3 8% [1] - 5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 8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7% 其中出口增长6 3% 进口下降2 1% 以美元计价5月出口同比增长4 8% 进口同比下降3 4% [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外贸增速明显加快 5月在同比少2个工作日的情况下进出口和出口分别实现2 7%和6 3%的同比增长 [1] 区域贸易结构 - 前5个月东盟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总值3 02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占全国外贸总值16 8% 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13 5% 自东盟进口增长2 3% [3] - 欧盟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总值2 3万亿元 同比增长2 9% 占12 8% 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7 7% 自欧盟进口下降6 1% [3] - 美国作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前5个月双边贸易总值1 72万亿元 同比下降8 1% 占9 6% 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8 7% 自美国进口下降6 3% [3] - 5月对美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下降至9 1% 较上月10 5%收缩1 4个百分点 非美出口金额约2872 8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5% [3][4] 出口驱动因素 - 5月出口保持正增长主要受三因素拉动 中美关税战降温 对非美市场"抢出口"效应发酵 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展 [2] - 对欧出口同比增长12 0% 对日出口同比增长6 2% 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4 8% [4] - 前5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 24万亿元 同比增长4 2% 其中出口增长10 4% [3] 机电产品表现 - 前5个月出口机电产品6 4万亿元 同比增长9 3% 占出口总值60%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3 9% 集成电路增长18 9% 汽车增长未披露具体数值 [5] - 进口机电产品2 8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显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增强 [6] 企业结构特征 -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 25万亿元 同比增长7% 占全国外贸总值57 1% 其中出口增长8% 进口增长4 9% [6]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 21万亿元 同比增长2 3% 占29% 其中出口增长6% 进口下降1 9% [6] - 国有企业进出口2 44万亿元 同比下降12 7% 占13 6% 其中出口增长4 3% 进口下降19 1% [6] 未来展望 - 6月"抢出口"效应可能进一步发酵 叠加企业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 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同比正增长 [7]
突围,向好!回看逐月回升外贸数据多维度透视外贸运行亮点 | 观察梳理↓
央视网· 2025-06-09 14:35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3] - 5月单月进出口3.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3] - 外贸累计增速逐月回升:1月同比下降2.2%,前2个月降幅收窄至1.2%,一季度增长1.3%,前4个月增长2.4%,前5个月提升至2.5% [17] 出口表现 - 5月单月出口2.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 [5]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9%,欧盟增长13.7%,非洲增长35.3%,中亚五国增长8.8% [5] - 装备制造业出口6.22万亿元人民币,占出口总值58.3%,同比增长9.2% [10] -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9%,工程机械增长10.7%,船舶增长18.9%,工业机器人增长55.4% [10] 区域表现 - 中部地区进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1.1%,增速高出全国整体8.6个百分点 [12][14] - 中部地区外贸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8.3% [12] 经营主体 - 外资企业进出口5.21万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值29% [23]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数量超过7.3万家,创5年来同期新高 [26] 政策与活动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25座城市开展 [30] - 地方特色外贸政策如广东"粤贸全球"、四川"川行天下"与国家政策协同发力 [31] - 广交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国际会展助推外贸增长 [28]
传递稳市场稳预期的明确信号(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06:50
LPR利率下调 - 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为今年以来首次下降 [2][3] - 1年期LPR影响企业贷款和家庭贷款,5年期以上LPR是抵押贷款利率基准,以100万元商贷3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LPR下降10个基点可减少每月利息50多元,节省利息总额近2万元 [3] - 此次利率下调是一揽子金融政策的一部分,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等 [4] 货币政策措施 - 货币政策放松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提振消费并确保较低融资成本 [4] - 金融机构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旨在提振消费和贷款增长,增强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4]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6] 重点支持领域 - 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等领域,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复杂性 [6] - 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7] - 关注科技、消费和养老领域,不仅提振货币流动性,更为经济调整提供支持 [7] - 加快出台系列融资制度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 [7] 政策效果与展望 - 中国外贸韧性十足,1-4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出口增速7.5% [8] - 中国政府有信心实现今年"5%左右"增长目标,推出提振消费和稳外贸措施 [8]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显著变化,巩固"世界工厂"地位 [9] - 中国政策制定者准备了"足够政策火力",将在适当时候推出 [9] - 中国专注于增强经济韧性,通过长期性金融、产业政策及对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关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