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
icon
搜索文档
Federated(FH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1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三季度末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创纪录的8710亿美元 主要由货币市场和股票策略的增长推动 [4] - 第三季度总收入环比增加4460万美元 增幅10% 其中货币市场资产增加贡献1760万美元 股票资产增加贡献1480万美元 [15]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环比增加3220万美元 增幅10% 主要由于基金资产增加导致分销费用增加1420万美元 [15] - 第三季度业绩报酬和绩效费用为360万美元 高于上一季度的140万美元 [15] - 截至第三季度末 公司现金和投资总额为6.47亿美元 剔除非控股权益部分后为6.1亿美元 [16] - 近期管理资产总额约为8650亿美元 包括货币市场6450亿美元 股票960亿美元 固定收益1020亿美元 另类私募市场190亿美元 多资产30亿美元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股票资产环比增加57亿美元 增幅6% 主要由于市场收益 第三季度股票净销售额为略微负值1.3亿美元 [4] - MDT股票策略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20亿美元 MDT八只股票共同基金策略中有七只在过去一年和三年表现位列晨星类别前四分之一 所有八只基金在过去五年和十年均位列前四分之一 [5] - 固定收益资产环比增加31亿美元 达到创纪录的1018亿美元 第三季度固定收益总净销售额改善41亿美元 从上季度净赎回24亿美元转为净销售额17亿美元 [6][7] - 另类私募市场资产环比减少约17亿美元 主要由于此前讨论的房地产基金交易涉及11亿美元 [8] - 货币市场总资产在第三季度末达到创纪录的6530亿美元 增加180亿美元 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增加247亿美元 达到创纪录的4927亿美元 货币市场独立账户减少63亿美元 反映季节性模式 [12] -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份额(包括子顾问基金)在第三季度末保持在约7.11%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积极在美国以外开发MDT分销机会 发现机构、中介等有相当大兴趣 例如6月推出的MDT美国股票UCITS基金 从成立到上周已获得3.4亿美元净销售额 [5][6] - 公司通过收购FCP控股权进入美国房地产市场 FCP专注于美国多户住宅领域 截至6月30日管理资产38亿美元 [10] - 公司在英国的地产业务拥有超过40年经验 第三季度末有超过55名专业人士管理55亿美元资产 [11] - 公司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创新 将两只UCITS货币市场基金通过Archax以代币化形式提供 这是公司首个非美国数字资产计划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包括扩大MDT策略在全球的分销 特别是在美国以外市场 [5] - 通过收购进行扩张 例如第二季度收购Rivington多数股权 以及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末左右完成对FCP控股权的收购 [10][17] - 致力于数字资产领域 开发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并与BNY Mellon和高盛等合作探索区块链技术 预计该领域将持续创新和增长 [13][14] - 在另类资产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 如欧洲直接贷款基金III、全球私募股权共同投资基金和欧洲房地产债务基金 [9][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货币市场作为资产类别的市场条件仍然有利 除了相对安全和波动时期的吸引力外 与银行存款、直接投资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等替代品相比 货币市场策略提供了赚取有吸引力收益的机会 [12] - 管理层对MDT策略的增长势头表示乐观 指出有来自不同客户类型和地区的询价 并观察到一些客户考虑从被动策略转向MDT策略 [4][18] - 机构管道非常强劲 超过21亿美元 预计约三分之二将在第四季度投入 另类资产部分通常有较长的尾期 将在明年上半年持续投入 [11][23]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收入包括因英国财产信托重组产生的460万美元终止费 约为该授权一年收入 [15] - 第三季度其他费用项目包括因英镑兑美元走弱导致外汇及相关费用增加940万美元 以及与美国预扣税事项相关的280万美元 [15] - 有效税率为24.4% 受到160万美元研发税收抵免影响 [15] - 公司预计使用约2.16亿美元现金和约2300万美元FHI B类股票用于FCP收购的前期购买价 第三季度暂停了公开市场股票回购 预计第四季度将再次活跃回购 [1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MDT特许经营权的增长潜力和步伐 [18] - 管理层回应应对MDT的增长充满热情和乐观 指出截至10月24日的净销售额约为6.6亿美元 管道持续 且销售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客户 显示出多样化的增长动力 [19] 问题: 关于未来12个月左右费用基础的轨迹 考虑到有机和无机投资 [19] - 管理层回应FCP收购完成后将带来相应收入和费用 预计将是增值的 对于数字资产和货币市场等领域的投资 预计费用增加会伴随收入增长 并预计下一季度薪酬相关费用和分销费用将因销售和业绩增长而上升 专业服务费用方面预计因FCP收购产生约300万美元额外成本 [20][21][22] 问题: 关于机构投资者的配置意向和机构管道部署步伐 [22] - 管理层回应机构管道非常强劲 超过20亿美元 并列举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赢得的多个MDT授权 指出有客户在审视其被动持仓后考虑转向MDT策略 关于管道资金投入步伐 约三分之二预计在第四季度投入 股票和固定收益部分在本季度 另类部分通常有较长尾期 将在明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均匀投入 [23]
王江撰文!详解“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7方面主要任务
券商中国· 2025-10-31 17:08
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意义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1]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 [1] - 必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顺利实现“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 [1] 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与内涵 - 金融强国应具备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央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2]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2] -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点任务 [2]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底蕴支撑 [2] - 当前中国是金融大国但大而不强 实现由大到强转变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2]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 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 [3] - 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3] - 构建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3] - 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3] - 构建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3] - 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3]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 培育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金融文化 [3] - 培育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金融文化 [3] - 培育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的金融文化 [3] - 培育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的金融文化 [3] - 培育依法依规、不胡作非为的金融文化 [3]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中央银行制度 -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4]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4]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4] - 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 -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4]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 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4]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金融“五篇大文章” - 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5] - 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金融供给质量 [5] - 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 [5] - 加快健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体系 [5] -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 [5] - 发挥财政、货币、监管等政策合力 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5]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资本市场发展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着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 [6] - 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 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6]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 [6] - 完善支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考核评价等配套政策 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6] - 增强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加强上市公司从准入到退出全链条监管 [6] - 积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 扩大债券融资 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力度 [6]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金融机构与基础设施 -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优势互补 [7] - 深化金融机构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 [7] - 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7] - 稳步有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扎根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7] -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聚焦服务国家战略 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 [7] - 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7]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持续推动股权、债券、货币、外汇等市场发展 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 [8] - 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集聚落户上海 提升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 [8] - 支持在上海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8] - 指导支持上海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8] - 支持上海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和及时研判 [8] - 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 [8] “十五五”时期金融改革主要任务:金融监管与法治 - 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就要管风险 健全兜底监管机制 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9] - 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9] - 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9] - 加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 优化收入筹集、支出使用和投资运用 [9] - 完成金融法立法 充分发挥金融法立法导向和牵引作用 统筹推进其他主要金融法律法规立改废释 [9] - 加大金融执法力度 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9]
TCL智家涨5.22%,成交额6.87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7078.88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1日,TCL智家股价上涨5.22%,成交额6.87亿元,换手率5.93%,总市值118.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74.52万元,占成交额0.03%,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5] - 近3日、5日、10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8272.40万元、7078.88万元、8169.92万元,近20日净流出206.93万元 [6]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41亿元,占总成交额8.4% [6]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是家用冰箱、冷柜及洗衣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已实现连续14年中国冰箱出口量第一,为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并设有欧洲事业部 [3]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46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18.45% [8]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冰箱、冷柜84.92%,洗衣机14.37%,其他(补充)0.72% [8] 海外市场与汇率影响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73.50%,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公司有部分出口业务通过线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但目前占比较小 [2] 技术布局与智能化 - 公司在AI语音控制、AI智能双变频技术等方面已有布局,产品智能化水平可满足客户需求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62万户,较上期减少2.23%,人均流通股29971股,较上期增加2.28%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937.18万股,较上期减少1705.5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10] 分红历史 - TCL智家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4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9] 技术面与筹码分析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43元,近期快速吸筹 [7] - 目前股价在压力位10.98元和支撑位10.84元之间,可做区间波段操作 [7]
辽港股份跌4.47%,成交额5.85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230.77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25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10月31日公司股价下跌4.47%,成交额为5.85亿元,换手率为1.83%,总市值为403.0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0.86万元,占成交额的0.01%,在行业内排名第9位,主力趋势不明显 [5] - 公司股东户数为21.18万户,较上期减少5.54% [9]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码头营运商,作为大连港港口物流业务的统一运作平台,是东北亚地区便捷的海上门户和主要的海铁联运及海上中转港口之一 [2][3] - 主营业务涵盖油品/液体化工品、集装箱、汽车、散杂货、散粮、客运滚装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以及港口增值与支持业务,主营业务收入96.37%来自劳务或服务 [2][8][9] - 公司拥有近洋航线70条,集团全年新增10条航线,包括7条东南亚航线、1条远东航线及2条内贸航线,实现对东南亚区域核心港口的全覆盖 [3][4]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6亿元,同比增长5.99%;归母净利润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37.51% [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 [9] 战略发展与概念题材 - 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和辽宁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结合口岸冷链物流等业务优势,深挖东南亚、俄罗斯远东地区等新兴航区市场潜能 [4]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RCEP概念、中俄贸易概念、中韩自贸区、统一大市场、航运概念、区块链等,全资孙公司区块链项目获得网信办第二批备案 [2][3][4][9] -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预计将对大连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引进韩资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3] 股权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09亿股,相比上期减少238.36万股 [9]
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主任李平:上合组织国家虽数字金融水平差异显著,但互补空间广阔
搜狐财经· 2025-10-31 14:48
文章核心观点 - 在全球金融加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金融水平差异显著但互补空间广阔,为区域合作提供重要机遇 [3] - 北京凭借其科技、政策、国际化生态三大优势,可在数字货币与跨境结算、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等重点方向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上合组织数字金融合作新格局 [3][6] - 北京被定位为推动上合组织数字金融合作的核心力量,未来可从政策、科技、平台三方面持续发力 [5][9] 全球及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概况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已达约5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5%以上 [4] - 2024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规模突破170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近60% [4] - 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平均约20%,其中中国(41%)、俄罗斯(28%)、哈萨克斯坦(25%)居前,而中亚其他国家普遍低于15% [4] - 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金融普惠指数形成明显梯度:第一梯队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第二梯队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三梯队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4] 北京推动合作的优势 - **科技优势**:北京聚集全国领先科技企业,AI、区块链等技术领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高,能向上合国家复制"技术+场景"创新模式 [6] - **政策优势**:作为金融管理与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北京能优先落地央行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试点项目,并可参考北京自贸区经验降低政策适配成本 [6] - **国际合作优势**:北京作为上合组织秘书处常驻城市,能牵头组织数字金融专项对话、协调资源,加速合作项目落地 [6] 四大重点合作方向 - **数字货币与跨境结算**:联合成员国央行探索数字货币跨境应用,推广银联与区域支付系统互通,以缩短结算时间、降低汇率风险 [7] - **数字基建互联**:推动北京企业参与通信升级,如在中亚农村部署卫星终端、在边境建设算力枢纽 [7] - **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开发适配数字金融普惠度较低国家的数字信贷产品,利用区块链实现绿色融资溯源 [7] - **数据安全与监管共建**:牵头制定数据安全标准,建立上合组织数字金融风险监测中心,实时防范跨境金融网络攻击 [7] 未来合作生态构建路径 - 深化能源金融合作,搭建上合能源金融服务平台,推动能源贸易本币结算 [8] -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共建上合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创新绿色数字金融工具,依托区块链建立绿色项目认证平台 [8] - 打造"开放-安全-互联"生态,为成员国部署5G+金融专网,推动支付系统全面对接,建立安全监测中心与数据共享平台 [8] - 组建创新联盟与联合实验室,联合多国机构协同发展,并设立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8]
古鳌科技跌2.02%,成交额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69.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1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2%,报收13.10元/股,成交金额1.75亿元,换手率3.89%,总市值44.5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69.78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81.11万元,大单净卖出888.6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1.39%,近5个交易日上涨7.29%,近20日下跌2.89%,近60日上涨19.09%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1.46亿元,买入总计1.91亿元(占总成交额19.42%),卖出总计4430.99万元(占总成交额4.5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融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收入构成为金融机具设备及服务88.71%,信息技术产品系列11.08%,其他收入0.21% [1]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减少49.58%,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但同比增长13.40% [2] - 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8日,于2016年10月18日上市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85万,较上期减少28.41%,人均流通股11884股,较上期增加37.39%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59851)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442.2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15.44万股 [3] 行业分类与分红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机器视觉、专精特新、国产软件等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360.62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九项技术创新连续获顶会顶刊发表
经济观察网· 2025-10-31 12:24
会议与论文成果 -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际顶级会议EMNLP2025将于2025年11月4-9日在中国苏州举行,该会议与ACL、NAACL并称为NLP领域“三大顶会”,每年吸引全球数万名科研人员参与 [1] - 公司有3篇论文被EMNLP2025大会录取,研究方向分别为联邦大模型框架、大模型压缩、推理知识迁移 [1] - 2025年,公司共有9篇论文入选EMNLP、NeurIPS、CVPR、KDD、TIFS、TKDE等顶级会议与期刊,创下历年新高 [3] - 公司多年来累计在NeurIPS、CVPR、EMNLP等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4] 公司战略与技术方向 - 公司正加速从“数字原生”向“AI原生”跃迁,致力于建成全球领先的AI原生银行 [3] - “AI原生银行”战略包括夯实AI基础设施、深化AI全场景应用、重塑AI原生型组织、健全AI治理体系 [3] - 公司在基础科研上重点突破联邦大模型压缩、大小模型思维链蒸馏、大模型服务化定制等关键技术 [3] - 公司AI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落地优先”的理念,以解决产业实际痛点为目标 [4] 技术应用与行业贡献 - 公司的多项AI技术已应用于金融风控、智能客服、反欺诈等核心业务场景 [4] - 由公司牵头编写的国家标准GB/T46284-2025《人工智能联邦学习技术规范》已于2025年10月5日正式发布实施 [3] - 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获得2025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3] - 未来公司将围绕“金融科技、智慧民生”两大领域,推动AI研究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4]
安居宝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07亿行业排24,净利润-3858.65万行业排19,远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9日,于2011年1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社区安防及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供应商,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包括楼宇对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停车场系统、监控系统、线缆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 - 计算机设备 - 安防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微盘股、区块链、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在26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24位,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海康威视的657.58亿元和行业平均数40.3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楼宇对讲系统收入3618.32万元,占比49.97%,智能家居系统收入1131.15万元,占比15.6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858.65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9位,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海康威视的102.54亿元和行业平均数5.82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0.05%,与去年同期的10.04%基本持平,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1.6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5.92%,较去年同期的42.58%有所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的38.30%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波,其为公司及品牌主要创始人,也是楼宇对讲行业标准起草者之一 [4] - 董事长张波2024年薪酬为61.42万元,较2023年的68.8万元减少了7.48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23万,较上期减少7.3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48万,较上期增加7.9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为新进股东,持股264.67万股,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 [5]
新点软件涨2.02%,成交额3983.4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5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27.33元/股,总市值90.19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3983.43万元,换手率0.4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61万元,大单买入577.72万元(占比14.50%),卖出565.12万元(占比14.19%)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57%,近5个交易日上涨0.37%,近20日下跌2.57%,近60日下跌6.7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同比减少16.32%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67.73%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慧招采51.04%,智慧政务29.39%,数字建筑18.81%,租赁收入0.7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9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2亿元 [3]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1万,较上期增加16.37%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32673股,较上期减少14.07% [2] - 中庚价值先锋股票(01293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125.87万股,较上期减少39.36万股 [3] - 中庚小盘价值股票(00713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19.92万股,较上期减少143.03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6日,于2021年11月17日上市,主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AIAgent(智能体)、数据要素、智慧政务、区块链、国产软件等 [1]
新华网涨2.05%,成交额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上涨2.05%,报19.95元/股,成交1.10亿元,换手率0.82%,总市值134.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2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36.55万元,大单净买入364.2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80%,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89%、1.37%、4.4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4日,于2016年10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政企综合服务38.65%,全媒广告服务36.30%,数字及智能化业务19.73%,文化创意服务5.3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数字媒体-门户网站,概念板块包括知识产权、数据确权、知识付费、数据要素、区块链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7.88%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56% [2]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57万,较上期减少0.97%,人均流通股14767股,较上期增加31.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953.63万股,较上期增加674.34万股 [3] - 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00048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49.34万股,较上期增加131.41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46.87万股,较上期增加56.14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1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7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