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全球繁荣、贸易和可持续创新之路
海南日报· 2025-10-11 09:53
投资海南就是投资未来 8时30分,大会正式开始。电子屏幕上闪过海南的碧海蓝天、现代化的产业园和繁忙的港口,吸引不少参 会嘉宾一边观看,一边举起手机记录。 "可以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海南,真的十分高兴!"世界自由区组织主席穆罕默德·阿扎鲁尼的话音刚落, 掌声便热烈响起。他像一位老朋友,在现场分享道:"今年把大会放在海南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这里向大家展 示了制度创新、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全球繁荣、贸易和可持续创新之路 在海南,与世界相遇 与会嘉宾在大会现场展示区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情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海风阵阵,吹拂进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连绵不绝。 10月10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内灯光璀璨。当天上午,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在此拉开帷 幕,会场同传翻译的播报声中,大会主题"自由区:通向全球繁荣、贸易和可持续创新的大门"在中英文间切 换,如同一声声诚挚的邀请。 会场座位上,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一堂,不同语言在这里交织,碰撞出跨越洲际的对话。 在三天的会期中,大会将举办超过30场高端论坛与平行会议,议题涵盖 ...
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将于10月15日开幕 主题展区逾1万平方米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22:50
展会基本信息 - 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1] - 主题展区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 [1] - 主题为“科创无限,智链未来” [1] - 长三角41个核心城市科技部门、科研机构及创新主体共同参与 [1] 展会内容与布局 - 展会聚焦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赛道 [1] - 现场设置五大展区:长三角合作城市专区、长三角国创中心专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区、长三角前沿科技示范展区、长三角科技生态展区 [1] - 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区将结合“科创集市”平台,汇聚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技术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 [1] 前沿科技展示重点 - 长三角前沿科技示范展区重点布局五大赛道:未来智能(AI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未来能源(氢能装备、固态电池)、未来材料(碳纤维、气凝胶)、未来健康(合成生物、AI制药)、未来空间(商业航天、深海装备) [2] 历史成果与影响 - 自2018年创办以来,长三角科交会已成功举办7届 [2] - 累计举办专业论坛、路演、科技交流等主会场和同期活动近400场 [2] - 累计对接服务高校院所、科技企业4000余家次 [2] - 带动科技成果交易额超过17亿元 [2] 区域合作与产业投资 - 上海嘉定与长三角城市间科技创新合作紧密度不断增强 [4] - 嘉定、昆山和太仓联手上汽集团等发起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超过46亿元 [4] - 推动被投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4] - 三地携手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和“长三角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盟” [4] 未来发展规划 - 面向“十五五”,将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 [4] - 加速传统产业数智蝶变、新兴产业集群量变、未来产业先行裂变 [4] - 为科技转化搭建“高速快车道”,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4]
五大未来产业齐聚!第八届长三角科交会10月15日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21:58
展会概况 - 第八届长三角科交会于10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1] - 主题展区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 [1] - 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的科技部门、科研机构及创新主体共同参与 [1] - 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带动科技成果交易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 [10] 主题与赛道 - 本届科交会主题为“科创无限,智链未来”,聚焦科技创新与智能化产业链 [2] - 重点布局五大未来产业赛道:未来智能(AI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未来能源(氢能装备、固态电池)、未来材料(碳纤维、气凝胶)、未来健康(合成生物、AI制药)、未来空间(商业航天、深海装备) [4] 展区设置 - 现场设置五大展区:长三角合作城市专区、长三角国创中心专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区、长三角前沿科技示范展区、长三角科技生态展区 [2] - 长三角合作城市专区汇聚南通、昆山、太仓等兄弟城市,展示地方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 [4] - 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区结合“科创集市”平台,汇聚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技术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 [4] - 长三角科技生态展区整合人才、金融、知识产权、法律等专业领域科技服务,搭建全要素交流平台 [4] 活动与特色 - 本届科交会将打造总数约60场的品牌活动矩阵,采用3天主会场与科交会活动月联动模式 [8] - 活动特色包括聚焦嘉昆太协同创新、聚焦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聚焦科创人才 [8] - 将举办开幕式、长三角青年科学家论坛、长三角“嘉创星空”主题论坛等重点活动 [7] - 通过专题路演活动集中展示推介高质量、高潜力的科技成果 [8] 平台机制与影响 - 发挥长三角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协同能力,带动国有创投基金、社会化投融机构等社会资源参与 [6] - 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共赢格局 [6] - 打造“3+365”科技服务,常态化推动科技成果、技术需求、技术要素的落地交易转化 [9] - 品牌影响力已辐射至南通、苏州、温州、芜湖、合肥、无锡等6个城市 [10] - 累计吸引参展机构1000余家次,举办活动近400场,对接服务高校院所及科技企业4000余家次 [10]
最高出资70%,一倍返投,这支50亿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0 11:19
行业规模与地域分布 - 本周资讯涉及的母基金管理规模达1685亿元 [1] - 母基金主要分布在1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湖南、湖北、四川、河北、山东 [1] - 投资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未来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方向 [1] 重点母基金设立动态 - 中金资本与河钢集团共同出资设立规模320亿元的母基金,其中80%将作为母基金投向子基金 [5] - 央企战新产业发展私募基金成立,总规模500亿元,聚焦国资委"9+6"战新产业方向,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 [6]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由100亿元扩募至150亿元,已实缴到位80亿元,重点布局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7] - 宁波高新区科创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对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70%,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 [4] - 青岛市政府计划构建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32][33] 地方产业基金运作特点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采用公司制运作,重点设立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和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三类专项基金 [12][15][16] - 湖南湘江新区构建"五位一体"产业基金体系,计划5年出资200亿元,覆盖人才支持基金(2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50亿元)等 [18][19][20] - 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提出"四投"标准,建立专项评价体系,将"领投首投率"、"硬科技"项目占比作为核心考核指标 [48] - 天津市天使母基金采用"1+N"模式,目标总规模100亿元,首期40亿元,设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天使母基金群 [36] 基金投资策略与条件 - 多只基金明确"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如绍兴市产业基金要求子基金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 [31] - 返投要求普遍存在,如宁波高新区科创投资基金要求返投比例不低于母基金实际出资额,江苏弘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要求返投不低于出资额的1.2倍 [4][30] - 出资比例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通常在20%-70%之间,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拟出资6家GP,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20% [24][19] - 基金期限设置较为灵活,如浙江甬元财通富浙高端装备基金投资期5年,退出期3年,并可延长 [23] 体制机制创新 - 青岛市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 [32] - 安徽省优化母基金运营周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 [52] - 上海静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采用"政府引导基金+直投+市场化"模式运作,注册资本120亿元,形成百亿投资矩阵 [38][39] - 多地推动财政资金"拨改投",如青岛市设立财政科技股权投资资金、"专精特新金"等专项资金 [34]
福建加强前瞻布局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5:07
福建省未来产业规划核心观点 -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正科学谋划“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 旨在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阵地并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1] - 根据测算 2025年和2026年中国未来产业产值规模将分别达到13.4万亿元和15.5万亿元 [1] - 福建省将打造“7+3+X”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并计划研究出台“十五五”专项规划 [1][3] 未来产业宏观前景 - 未来产业被视为打造新增长引擎的关键领域 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1] - 2025年中国未来产业产值规模预计为13.4万亿元 2026年预计增长至15.5万亿元 [1] 福建省未来产业政策布局 - 福建省未来产业布局遵循“因地制宜、系统布局、梯次培育”的原则 [1] - 规划明确“7+3+X”布局 包括7个成长型产业 3个潜力型产业以及X个前沿型产业 [1] - 成长型产业涵盖数据智能、氢能、新型电池、集成电路超高纯材料、前沿新材料、智慧制造、健康与新医药 [1] - 潜力型产业包括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生物制造 [1] - 前瞻布局领域涉及量子、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先进核能等 [1] 具体实施举措与项目储备 - 福建省建立了未来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三张清单 储备企业100余家 各类平台和项目近200个 [2] - 一批区域特色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 例如漳州市量子城域网项目、福建绿氢中试基地项目、中科星桥遥感卫星地面站项目 [2] - 中科星桥项目获得国家核准许可 成为首个获批卫星地面站建设资质的项目 实现商业航天领域零的突破 [2] 应用场景推广 -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聚焦实施未来产业典型应用示范工程 在全省范围发布推广50个典型应用场景 [2] - 推广旨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有效衔接和标准应用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培育体系 [2] - 龙岩易控智驾的“露天矿无人驾驶安全运输”应用场景已在紫金山金铜矿等20余个露天矿实现规模化应用 [2]
市场规模1.3万亿!这些材料仍有缺口!
新浪财经· 2025-10-08 12:55
市场概况与规模 - 新材料市场是一个规模达1.3万亿元的巨大市场[1] - 近十年市场年均增速超过10%[1] - 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万亿元[2] 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 - 行业整体自给率低于60%存在大量材料缺口[1] - 全球市场主要由Syensqo、巴斯夫、塞拉尼斯、东丽等国际巨头主导[1] - 国内布局较广的公司仅有金发科技和沃特科技新和成、德众泰等在个别产品上领先但整体产品线和稳定性与国际水平有差距[1] 细分领域表现 - 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的自给率在65%-80%之间仍需大量进口[1] - 通用塑料近年勉强实现盈亏平衡通用工程塑料利润持续下滑[1] - 特种工程塑料始终保持高利润水平被称为材料界的隐形冠军[1] 增长驱动力与前景 - 国家重点发展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大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设备、脑机接口等将驱动高性能材料需求[1] - 预计十五五期间消费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1] 行业发展挑战 - 行业面临研发创新、核心技术、人才短缺、工艺协同、国际竞争、资金风险等多重挑战[2]
解答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课题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41
未来产业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 未来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有望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 [1] -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动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能推动现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 - 未来产业是全球竞争制高点,主要经济体均积极部署以抢占发展先机,是塑造发展新动能和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3] 发展未来产业的实践要求 - 发展未来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和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培育未来产业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需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好节奏,对创新链各环节进行前瞻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5] - 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关系,形成融合互促、协同发力的发展格局 [6] 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与推进策略 - 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高成长性,需加强谋划布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7] - 优化规划布局需分近期、中期、远期梯次培育,近期重点在若干有条件的赛道实现突破,中期打造未来产业集群,远期抢占战略制高点 [8] - 空间上应引导各地错位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可瞄准前沿技术打造领跑集群,中西部地区可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孵化特色未来产业 [8] - 加强创新驱动是关键,需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建立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9] - 健全保障机制包括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并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治理监管机制和试错容错机制 [10]
北京举办“创赢未来”公开路演青年人才专场 聚焦未来产业潜力企业
中国经营报· 2025-10-01 13:30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29日北京市“创赢未来”公开路演青年人才专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2] - 活动聚焦未来产业前沿发展方向的青年人才潜力企业旨在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 - 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主办现场有近百家金融投资机构孵化器创新企业参加[2]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北京市近期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制定16条措施[3] -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是推动首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新赛道[3] - “创赢未来”项目路演是落实国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的重要举措旨在形成市场化帮助潜力企业快速成长的新型培育机制[3][4] 区域发展举措 - 北京经开区从技术创新育才聚才AI赋能政策支撑金融赋能五大维度为未来产业搭建多维支撑体系[4] - 北京经开区立足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功能定位以更开阔视野更创新机制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4]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解读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科技信贷试点创新产品债券市场“科技板”等政策工具[4] 参与企业与机构 - 路演现场有首形科技灵心巧手诺未科技泛生子基因等14家创新企业进行展示[5] - 投资机构包括国投招商国投创业元生创投水木创投等与企业交流技术创新成果和场景落地经验[5]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关注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产业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9-29 17:50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8] 核心观点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 统筹技术创新 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 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2][5] - 建议关注量子技术全产业链 重点关注量子系统平台及量子技术应用 以及脑机接口产业链及下游应用端相关标的[2][1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8万亿元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10]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持续改变现有的生产体系 在即将开始的"十五五" 我国或将大量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0] - 2024年1月29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并将"未来产业"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 技术进展与应用 - 脑机接口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在医疗领域可以帮助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实现自主运动 在消费领域有望改变人们与电子设备的交互方式[10] - 量子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量子计算领域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 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实现跨越亚非 距离上万公里的星地量子通信[10] 投资建议与关注方向 - 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的产业化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 产业链各个环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0] -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 我国未来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加速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10]
主动权益基金分红榜揭晓!易方达霸榜!西部利得旗下基金高频分红超10次!
私募排排网· 2025-09-29 11:05
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4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扬,沪指年内涨幅约15%,深成指涨幅约28%,创业板指涨幅超48% [4] - 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收益表现亮眼,截至9月21日,7463只产品年内收益均值为31.19% [4] - 尽管市场表现强劲,但年内实施分红的主动权益基金仅127只,占比不足2% [4] 大规模基金(10亿及以上)分红领先者 - 10亿及以上规模且年内分红的主动权益基金共24只,分红总额为21.06亿元,分红次数合计32次 [5] - 易方达科讯混合(110029)为年内"分红王",分红总额约5.30亿元,年内收益率达78.24%,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1.10% [6] - 该基金主要配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成长板块,基金经理看好下半年算力、终端和应用的相互促进,并关注新能源、国防军工、创新药等领域 [7] - 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110009)分红总额约4.38亿元,年内收益率28.11% [6] -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A(000390)分红总额约1.70亿元,年内收益率高达81.98% [7] 中等规模基金(5-10亿)分红概况 - 5-10亿规模且年内分红的主动权益基金共20只,分红总额为4.41亿元,分红次数合计24次 [9] -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017483)分红总额达5371.10万元,年内收益率61.98% [11] - 该基金主要持仓算力和AI应用相关标的,基金经理认为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依然是投资重点 [11][12] 中小规模基金(1-5亿)分红概况 - 1-5亿规模且年内分红的主动权益基金共32只,分红总额为4.23亿元,但分红次数高达64次 [13] - 西部利得量化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010779)年内分红11次,分红总额4268.66万元,年内收益率18.34% [13] - 该基金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因子策略等量化方法,基金经理建议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关注黄金、债券、央国企权益资产 [15] - 数据显示,2021年成立的140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仅502只实现正收益,占比约36%,即六成多产品仍在亏损 [14] 小规模基金(1000万-1亿)分红概况 - 1000万-1亿规模且年内分红的主动权益基金共39只,分红总额为1.08亿元,分红次数合计74次 [16] - 红塔红土盛丰混合A(013733)分红金额约1652.13万元,年内收益率14.63% [16] - 该基金主要配置科技成长股,尤其是AI硬件、AI应用、自主可控、半导体相关个股,基金经理看好下半年科技成长股行情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