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外媒聚焦“十四五”成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7:29
会议与规划背景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1] - 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奠定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 [1] - 中国的五年规划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和电动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 - 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等成功案例证明了中国技术创新的繁荣 [1] - “十五五”时期,公司预计将加大高端制造业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计算等关键产业快速发展 [2] - 公司预计将继续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产业 [3] - “十四五”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2] 绿色经济与转型 - 公司在绿色转型的系统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2] - 公司已成为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3] - 德国环境署署长梅斯纳表示,公司已经从绿色转型的学习者发展成为先驱者 [2]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称,未来五年公司绿色转型的努力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产生影响 [2] 未来经济重点 - 未来公司或将继续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 - 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有望为经济多元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2] - 公司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3]
欧洲央行原行长特里谢:AI投资未必能立即转化为生产率提升
全景网· 2025-10-23 16:48
核心观点 - 外滩年会以"3-4-5"框架设置核心议程,三大关键议题板块聚焦绿色转型、全球变化与人工智能 [1] - 绿色转型是维护地球的共同责任,年会设置三场会议进行聚焦 [1] - 人工智能被视为面临有史以来最重要挑战的领域,年会设置五场会议专门讨论 [1] - 多边合作在多极化世界中至关重要,全球商品、服务、技术与思想的深度交织决定了命运相连 [2] 绿色转型 - 年会设置三场会议聚焦绿色转型与全球气候治理 [1] - 维护地球这艘独一无二的太空飞船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1] 人工智能 - 年会设置五场会议专门讨论人工智能这一重要挑战领域 [1] - 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历史因科技进步而不可预测性的明证 [1] - 不排除索罗悖论重演的可能性,即AI投资未必能立即转化为生产率提升 [1] - 必须审慎评估AI利弊,为其高效安全应用争取一切机会 [1] 多边合作 -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显著,比单极世界更需要各国间的合作与团结 [2] - 全球商品、服务、技术与思想的深度交织决定了所有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2]
意中商业发展论坛主席:中国经济政策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3 16:41
中意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 中意中欧经贸关系在数十年积淀后正迈入更加成熟务实的新阶段[1] - 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300倍[2] - 欧盟与中国的价值链联系日益紧密在制药农产品加工工业机械制造以及绿色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尤为突出[2] 行业合作领域与潜力 - 食品安全生产业地理标志保护技术创新及合规管理等领域合作意愿明显增强[2] - 意大利在高质量产业链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地理标志农产品机电与自动化健康与生命科学等行业[2] - 双方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联合投资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推动企业在对方市场寻求关键零部件或共同开发生产环节[2] 中国政策环境 - 中国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2] - 政策包括放宽行业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坚实支撑[2] - 政策的推出顺应全球投资与贸易结构调整展现出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推动互利共赢方面的坚定决心[2] 合作机制与展望 - 合作应更加注重专题性对话的机制建设聚焦于具体专门的议题平台在特定框架内深入讨论[4] - 通过精准回应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帮助双方取得更具实效的成果形成行业实践案例[4] - 由开放合作孕育的实践经验将成为增强中意中欧互信的基础这是经贸关系长久发展的核心[4]
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第一财经· 2025-10-23 16:40
据央视新闻,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 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绿色转型。2025年汽车以旧换 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7.2%,带动1-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24.4%,市场渗透率达52.1%; 其中9月市场渗透率达57.8%,实现七连增。同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 报废汽车回收量734.5万辆,同比增长47.9%。据有关机构估算,累计可回收约710万吨钢铁、92万吨 铝、93万吨塑料,推动减碳超2100万吨。 ...
深圳龙岗区:精准赋能助力突围家居卖场困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项目运营成果 - 在行业空置率攀升、消费需求疲软背景下实现128间商铺100%满租入驻 [1] - 开业首年店庆单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首届家博会总销售额达2280万元 [1] - 开业至今通过系列促销活动实现销售总额超2亿元 [3] 政府精准赋能策略 - 实施一企一策精准企宣赋能计划,量身定制全方位宣传推广方案 [2] - 搭建精准引流矩阵,利用公众号及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目标客群精准触达 [2] - 创新跨业态引流模式,策划特色活动引入5家规上汽车销售企业进驻家居卖场,推动家居与汽车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2] 全流程服务体系 - 搭建虚拟园区i企服务站,构建从引流到稳商的完整服务闭环 [3] - 协助83家入驻企业完成国补申报,为消费者申领近650万元补贴 [3] - 联动银行机构为场内95%的商户办理对公账户,并提供法律培训等一站式配套服务 [3] 企业创新发展举措 - 在绿色转型项目上累计投入3000万元,与华为联合打造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超百万元 [3] - 创新采用实体店、电商平台、直播基地三轨并行运营模式 [3] - 计划开展主题消费季活动,通过优惠促销与联合抽奖等形式持续助推品牌与消费 [3]
欧盟新殖民实锤?逼非洲当能源奴隶,谁敢跟中国好就制裁断援助
搜狐财经· 2025-10-23 13:45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失去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稳定依赖,便将目光转向了非洲。这个大陆不仅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还成为欧盟在中美全球 博弈中保持影响力的重要棋子。表面上,欧盟打着"平等伙伴关系"的旗号,实际上其行为仍然延续了殖民时代的资源掠夺逻辑。 当非洲国家与中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时,欧盟的焦虑显露无疑。欧洲对非洲能源的依赖正在加深。到2025年初,欧洲多国已与莫桑比克、塞内加尔等非洲 国家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莫桑比克的鲁伍马盆地天然气项目表现突出,2024年前九个月出口额达到1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 司在当地运营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设施,装置在线率高达92.5%,源源不断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塞内加尔的情况类似,这个西非国家在2024年刚开始石油生产,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其2025年经济增长可能高达10%。然而,这种增长背后,是外国能 源公司对当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尽管塞内加尔总统强调设立代际基金管理石油收益,但在全球能源博弈中,非洲国家的议价能力仍然有限。 欧盟的能源战略存在明显矛盾:乌克兰危机前,欧盟曾要求非洲国家减少油气产量,以推动绿色转型;危机爆发后,又要求非洲 ...
菏泽:水土保持率呈现良好态势,良性循环机制促生态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3:33
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合规率显著提升,从2021年的40.53%提升至2024年的71.22% [1] - 2024年度菏泽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7.23%,超出省级目标97.12%,并高出全省平均值约11个百分点 [1] - 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趋势 [1] - 率先完成黄泛平原区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探索出治理—转化—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1] 监管与执法措施 -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建立管理台账实现监管全覆盖 [2] - 推进部门协同与执法协作机制,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建设单位防治责任 [2] - 完成408个水土保持疑似违法图斑的核查认定与查处,督促105个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取得批复 [2] - 接收70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自主验收报备,生产建设项目单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2648.84万元 [2] - 水土保持资料系统录入率达100%,基本实现全市区域内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全覆盖 [2] 宣传与能力建设 - 将水土保持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组织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活动,提升领导干部法制观念 [2] - 深入社区、学校、生产建设单位宣传,营造学习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2] - 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国家及省级意见 [2] 生态治理与项目效益 - 大力开展水系绿化,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的绿化达标率达到100% [3] - 已完成省级下达的年度1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3] - 项目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彰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3] - 选取鲁西新区凤凰湖生态产业园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0亩 [3] - 通过土地整治、边坡防护、河道疏浚、植被恢复等措施,在原有废弃窑坑基础上取得良好生态效益 [3] - 市水务局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协调开辟绿色通道,顺利完成该园区水保+研学经营权交易 [3] 未来工作方向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治理、监管体系 [4] - 加快推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
湖北恩施 以绿兴业擦亮生态名片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锚定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目标,彰显土苗文化、富硒资 源、优质茶叶、凉爽气候、绿色生态五大优势,着力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 体提升,以实干实绩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贡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地区生产总值769.91亿元,同比增长6.3%,1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7项居全省前五位。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恩施州要强化支点意识,准确把握建成 支点的战略定位,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 立足大生态 走进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沼气发电机组正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清洁能 源。这个曾经的传统养殖村,通过构建"生物质资源—沼气—电力—肥料"循环体系,实现年处理粪污 3850吨,发电200万千瓦时,成为湖北省首个实现100%清洁能源供应并能离网运行的"绿电村""零碳 村"。 土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灿算了一笔生态账:全村100%清洁能源供电,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同时 带动黑猪养殖、梨园种植等特色产业增收800万元。 恩施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人们习惯称其"八山半水分半田"。守山如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前三季度GDP增长5.2% 这“稳稳的幸福”来之不易
央视新闻· 2025-10-23 00:04
金秋十月,中国经济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 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从火热的"苏超""村超"撬动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到泡泡玛特带领中国潮玩、中国IP在全世界火出 圈……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截至9月10 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居民消费潜力的 有序释放,显示出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实效。 从出口"新三样"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到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前三季 度,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 14.0%;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绿色转型步伐稳健,印证了经济发 展"含绿量"不断提升,"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 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 ...
中国造船业交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33
行业订单表现 - 中国船舶订单饱满,排期已至2028年底,部分已到2029年 [1] - 截至2025年6月底的“十四五”期间,全球新船订单64.2%被中国造船业拿下,市场份额比“十三五”期间高出15.1个百分点,并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上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3.8%、67.3%和65.2% [3] 市场认可与突破 - 新西兰政府取消韩企项目,将两艘大型渡轮订单交给中国船企,体现国际市场的直接认可 [3] - 中国已掌握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大型LNG运输船这三颗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实现高端船型的技术突围 [5] 出口业绩与前景 - 2025年前三季度船舶出口金额超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5] - 全年出口额超越2024年的433.8亿美元已无悬念,并有望挑战韩国在2011年创下的541亿美元出口纪录 [5] 绿色转型优势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并实现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6] -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2050年前后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的目标,中国造船业已提前布局绿色船舶 [6] 产业链竞争力 - 船舶制造涉及上百万个零部件,中国已形成覆盖原材料、核心部件到总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6] - 以LNG船为例,135家相关配套企业聚集在10个省份,上海、江苏两地占117家,形成高效产业集群 [6] - 从船用止裂钢到智能航行系统,国产化替代全面推进,保障了成本优势和交付稳定性 [6] 产业辐射效应 - 邮轮建造端1元投资能带动14元的产业链产出,国产大型邮轮项目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 [7] - “建一艘船、兴一个链”的效应使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形成闭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