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赛时炫科技 赛后留产业(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1-18 06:45
如果说科技是体育的"助推器",那么体育就是科技创新的"需求源""展示窗"。一项新技术在万众瞩目的 体育赛事中亮相,能迅速获得关注、验证其价值并降低普及成本。体育竞技同时还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 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新的研发需求。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的赛道跨越粤港澳,运动员们6 次经过三地口岸,实现了不停车、不查证、不安检的"无感通关"。这背后,一套融合了北斗定位、射频 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项技术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先进系统在比赛场景中得到有效 检验,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提高通关效率、实现一体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赛时炫科技,赛后留产业。会说多国语言的数字人志愿者24小时在岗,为运动员、志愿者及社会公众提 供实时智能交互服务,服务响应效率大幅提升。十五运会既是示范场景,也是产业土壤,推动新技术、 新产品、新玩法、新体验更好地走进公众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 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雄厚的科研力量、产业基础,以及澎湃的科创动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 亮眼名片。十五运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赛场内外颇具科技范,让人们见证了 ...
机构年末科技投资抉择:谁在坚守 谁在撤退 又是谁在观望?
上海证券报· 2025-11-18 03:25
◎记者赵明超 临近年末,又到机构调仓时。 从年内市场表现看,科技股强势领跑,多只相关基金净值翻倍,公募基金对科技相关板块的配置比例, 已进入历史高位区间。随着筹码日趋集中,机构之间的分歧开始显现:"坚守者"依然看好科技创新的星 辰大海,风物长宜放眼量;"撤退者"认为大树不能涨上天,"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观望者则是见机行 事,认为唯有业绩不会辜负。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刘洁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企业关于AI的资本开支启动相对较 晚。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基础设施和AI建设,与海外市场动辄千亿美 元的资本开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后续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即使短期海外市场有关于AI泡沫的讨论,对国内而言尚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刘洁倩表示。 从资金端来看,在市场震荡调整时,资金依然在持续流入。据Choice测算,截至11月14日,人工智能主 题ETF近一周净申购额为48.68亿元,近一个月净申购额为44.23亿元。 沪上某新锐基金经理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在近期科技板块的调整中,他捡拾了部分筹码,"短期来 看,科技板块或有所震荡,但从中长期来看,科技是十分确定的投资方向"。 撤 ...
机构年末科技投资抉择:谁在坚守,谁在撤退,又是谁在观望?
上海证券报· 2025-11-18 03: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临近年末机构调仓 科技股年内强势领跑但机构持仓已处历史高位 导致机构对后市看法出现显著分歧 主要分为坚守、撤退和观望三大阵营 [1] 机构对科技板块持仓情况 -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对科技(TMT)板块的配置比例达到40.16% [4] - 电子、通信两大科技行业的机构配置分位数均处于历史最高位置 且超配幅度明显 其中电子行业机构超配幅度超过10% [4] - 机构持仓水平参考阈值约为40% 历史上新能源板块持仓接近40% “茅指数”持仓水平约为45% [4] 坚守者观点 - 认为AI产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未来几年有望看到AI应用规模增长 实现资本投入与AI收入正向循环 [2] - 国内企业AI资本开支启动较晚 例如阿里巴巴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 与海外市场千亿美元资本开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后续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即使短期海外市场有AI泡沫讨论 对国内而言尚不存在此问题 [3] - 在市场震荡调整时资金持续流入 人工智能主题ETF近一周净申购48.68亿元 近一个月净申购44.23亿元 [3] 撤退者观点 - 认为风险是股价快速涨出来的 当AI概念股公布抢眼三季报后股价未强势上行 即意识到调整开始 并顺势降低仓位 [4] - 在筹码集中度提升过程中 部分基金已显露退意 基金三季报显示减持短期涨幅较高热门标的 四季度以来有基金经理对科技股持仓进行调整 [5] 观望者观点与市场动向 - 观望者多为过去几个月才买入AI概念股 面临盈利回吐和加仓或撤退的抉择 [7] - 机构近期明显加大科技板块调研力度 近一个月半导体、电子设备制造、计算机软件等行业接受机构调研次数均超2000次 [7] - 上市公司业绩及核心业务后续发展成为机构关键考量因素 市场对AI大厂业绩敏感度提高 未来核心关注AI大厂盈利兑现能力 [7] - 科技股投资应坚持正确方法 股价中长期表现取决于企业内在价值创造 组合构建核心是挑选价值创造能力强、安全边际高的企业 [7]
新疆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多个创新平台揭牌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01:30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7日电 (苟继鹏)11月17日,新疆科技创新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对获得2024年度 新疆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5位科学家、149项新疆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进行表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能源化工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 装备实验室、新疆天山科技创新院等五个创新平台正式揭牌亮相。为新疆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智能 装备研发、能源化工、科创生态培育等领域搭建创新载体。 其中,新疆能源化工实验室将围绕新疆能源领域的"多能融合、低碳发展"核心需求,开展能源化工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多能融合、低碳煤化工、含氧化合物、产品精细化高值化、与能源化工相关的 其他方向等技术,充分发挥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领域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平台。 水资源对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此次揭牌的丝路水实验室将立足新疆,面向中亚,打造集基础 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决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新疆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台的建设意义深远,将为新疆进一步集聚高端科研人才,打通产学 研融合堵点,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近年来 ...
科创与金融齐飞 粤港澳大湾区奔赴星辰大海
证券时报· 2025-11-18 01:00
文章核心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协同,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发展动能 [1][2][11] 科技创新实力与成就 - 第十五届全运会展示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1]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登顶全球第一 [2] - “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两次入围世界百强 [2] - 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商业化出口,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在全球海洋科技赛道实现零的突破 [3] - 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3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联合攻关关键技术 [11] 创新资本与投资生态 - 广东省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2466家,管理基金数约1.2万只,均居全国首位 [4] - 2024年广东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认缴规模超4300亿元,居全国第二 [4] - 南沙国资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向深海智人投资5000万元,助其实现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 [3] - 活跃的民营风投机构与深圳、广州两大规模超千亿元级别的国有资本矩阵共同构成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资本体系 [3] 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广州南沙发布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碳境科技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6] - 广东首批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穗创保”在广州落地,为研发分散技术风险,风险保障提前至科研初始阶段 [7] -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成功发行前海合作区首个以企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7] - 全国首单境外资金认购境内知识产权ABS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实现“知识产权跨境质押+深港资金跨境认购”的双跨境模式 [11] 金融支持数据与成效 - 2024年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3000多亿元 [8] - 截至2024年5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 [8] - 2024年上半年,科技保险累计为全省(不包括深圳)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 [8] 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 -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美元,以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 [1] -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彻底打通三地发展的“任督二脉”,推动科创要素深度衔接 [9] - 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运行一年吸引超180家企业入驻,港籍相关企业占比超80% [10] - 东莞松山湖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向全球科学家开放运行,约1/4用户来自粤港澳 [10]
北京“双榜”稳居全球前三背后的创新密码
北京商报· 2025-11-18 00:40
北京科研地位与成就 - 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连续四年位列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第三名 [1]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常年稳定在6%,在全球主要创新城市中名列前茅 [1] - 平均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企业诞生密度超越硅谷 [1][4] -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数量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1][4] 研发投入与资源配置 -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高位,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保障 [2] - “十四五”期间在京4家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完成重组 [2] -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37个重大科技设施,其中4个大型设施近期建成投用,累计向全球开放机时超过143万小时 [2] - 研发资源配置正朝“结构重构、效能激活、壁垒突破”方向推进,目标将基础研究占比从18%提升至30%-50% [2] - 设立“原始创新基金”支持交叉学科与冷门领域,并建立“卡脖子”技术动态清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 [2] 创新机制与成果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集中攻关光刻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并建立容错机制鼓励高风险原始创新 [3] - “揭榜挂帅”机制已催生具体成果,包括全国首个完成10公里级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试验、自主研发的10亿像素级航空相机 [3] - 构建“战略攻坚与自由探索双轮驱动”新范式,脑机接口领域“北脑一号”“北脑二号”项目在半侵入式、侵入式技术路线上均达全球先进水平 [3] 创新生态系统 - 创新生态形成“四维要素协同”,包括以高校及中科院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极”、中关村软件园等“产业转化层”、92家国家级孵化器和2300家技术转移机构组成的“服务支撑系”、以及中关村政策打造的“制度试验田” [4] - 核心优势体现在全球顶尖知识集群、国家级应用场景、全链条资本生态以及中关村“敢于试错、崇尚创新”的精神传承 [4] - 创新生态独特性源于“顶级人才磁极、前沿知识源流、超级应用场景”三者的完美融合与协同效应 [5]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面临全球化退潮导致国际技术合作渠道收窄、城市土地资源约束加剧、高校专利转化率不足6%等挑战 [6] - 国际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科技创新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6] - 应对策略包括构筑开放创新网络、搭建“数字丝绸之路”科研平台、打造京畿创新走廊向廊坊、保定延伸产业链、重塑人才金字塔体系 [6] - 需警惕“创新活力悄然衰退”与“科技生态趋向板结”风险,通过持续自我革命保持开放包容锐气,激活体制内生动力 [7]
进步最快的百强市,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2:46
每经记者|刘旭强 每经编辑|刘艳美 近日,内蒙古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25—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这份事关内蒙古未来 十年发展的重磅文件中,对包头的着墨尤为显著—— 统筹城市化地区发展,进一步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呼包鄂乌高质量发展; 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重点打造包头市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加快发展高端稀土功能性材料,将包头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包头头顶"进步最快的GDP百强市"光环,眼下正经历增速"换挡"。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9%,以毫厘之差结束了连续60个月的两位数增长。 从整体经济情况看,今年以来,受制于工业增速减缓和固投增速回落,包头GDP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也为这座工业重镇"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目标增加了几 分不确定性。 面对挑战,在新的布局之下,包头如何进一步打开经济增长通道? 增速"刹车" 2024年,包头GDP达到4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持续领跑全国百强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发布 中国多地领先
中国经济网· 2025-11-17 22:38
报告显示,就全球综合科技创新实力而言,旧金山-圣何塞凭借AI策源优势,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中再次登顶,实现六连冠。纽约得分87.10,蝉联亚军。 北京得分85.19,连续4年位列第三,处于第一梯队。粤港澳大湾区跃升2名至排名第4,处于第二梯队领 先位置,在前10强城市(都市圈)中进步最为显著。上海则处于第三梯队,排名第10。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称,亚洲展现出较强的集体崛起之势,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东京、上海、首尔、 新加坡、京都-大阪-神户等7个城市(都市圈)跻身全球前25强,形成强大的头部引领效应,多达20个 城市(都市圈)排名实现提升,显著高于北美洲(11个)和欧洲(10个)。(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在近日举办的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城市论坛上,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与自然 科研智讯合作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GIHI2025)正式发布。这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指数连续第六年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创新城市(300778)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优势持续增强。北 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稳居前10,持续领跑全球创新发展。 ...
央行“红包”如何到了他们手里?
金融时报· 2025-11-17 22:06
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 -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创设“五个百亿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提振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推出“渝科融”、“渝绿融”、“渝消融”、“渝通融”政策产品 [1] - 政策构建“政策宣贯+科技赋能+融资对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筛选出8.1万余户重点领域市场主体推送至金融机构 [5][7] -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五个百亿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 通过优化效果评估机制、激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让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12] 永旺船务有限公司融资案例 - 公司新造一艘造价2300万元的新能源货船 因经营低迷、抵押物不足面临融资困境 [2] - 人民银行丰都营业管理部精准推送需求至邮储银行 项目成功纳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备选项目清单 [3] - 邮储银行量身定制“信用+抵押”组合融资方案 开启绿色审批通道 从尽调到放款仅用16天发放1200万元贷款 利率3.11%较当地平均利率低30个BP 并获中央财政贴息预计节省利息支出约30万元 [4] 新能源船舶运营效益 - 预计新船每年减少燃油消耗约96吨 碳排放降低近288吨 [4] - 重庆到上海单趟成本5400元 比传统燃油船低25%左右 一年可节约成本28.8万元 [4] 重庆友强高分子材料公司融资案例 - 公司为科技型企业 因厂房设备已尽数抵押面临新增贷款抵押物不足的困境 [5][6] - 通过“渝科融”政策 重庆三峡银行依托大数据平台评估企业信用 以2.8%的优惠利率发放250万元信用贷款 利率较一年期LPR下降20BP 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6] - 资金到账后企业订单量增长10%左右 对今年产值突破1.3亿元充满信心 [7] 青少年艺术培训公司融资案例 - 公司通过“长江渝融通”线上平台了解到符合“渝消融”政策 在线提交需求后重庆银行1天内发放270万元贷款 [7] - 今年暑期培训人次达1385人 创收585万元 同比增长9.3% [7] 华鑫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融资案例 - 民营小微水电企业因设备老旧需升级 但缺乏抵押物融资屡遭拒绝 [8] - 重庆南川石银村镇银行创新推出“支农支小再贷款+取水贷”产品 将“取水权许可证”用作企业增信 开辟绿色通道 7个工作日内发放400万元贷款 利率3.5% [8] - 升级改造后企业年发电量可增加50万度左右 年经营收入可增加15万元 [9] 政策实施宏观成效 - 重庆绿色贷款余额已超万亿元 大量资金正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 [11] - 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01% 通道领域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8.2% [12] - 政策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1][12]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广东:激活创新动能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全力推进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央视网· 2025-11-17 19:54
政策导向与产业规划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科学指南[1] - 四中全会指出需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 -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就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系统部署[3] 广东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深圳汇聚全国70%以上的智能眼镜研发力量并在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布局领先科研力量[2] - 广东正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进科研机构让企业和科研人员深入领会精神以明确创新方向并优化创新服务生态[2] - 深圳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例如产自深圳的智能眼镜具备提词中英文即时翻译和导航功能[2] 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 - 四川把低空经济列入全省17条重点产业链目前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68条低空观光旅游航线47条[3] - 四川兴文县引入30多架无人机运输竹材解决效率低成本高难题使全县净增10万吨竹材经济效益增加5000万元以上[3] - 四川地域广高原丘陵山区众多发展低空经济需求迫切全会精神让其在十五五时期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方向更明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