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搜索文档
台积电30天稀土断供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25
台积电稀土供应链风险 - 公司稀土库存仅能维持30天,若无法获得大陆供应,其高端芯片制造产能将面临瘫痪风险 [1] - 稀土是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制造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3] 台积电的应对策略与外部压力 - 公司正在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例如澳大利亚,但由于当地矿产行业尚不成熟,切换供应商仍需时间 [3] - 公司面临中美两头受压的境地,美国通过“三个月审批制”等手段打击其大陆工厂的成熟制程业务,中国则以稀土出口管制反制其高端芯片业务 [3] 地缘政治背景与行业影响 - 公司曾作为全球化分工典范,连接中美两大经济体,使用美国的设计软件与设备,采购中国大陆的稀土与材料 [3] - 有言论指出,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承诺将涵盖从供应商到设计商的整个生态,并与美国公司如英特尔合作以提升生产力 [4] - 有观点认为,对美的妥协退让行为被形容为“割肉饲虎”,可能使整个产业链面临风险 [4]
浙江经济“三季报”:金华反超台州 温州冲刺万亿 宁波跑输全国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20
浙江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浙江省GDP总量68495亿元,同比增长5.7%,GDP增量5877亿元,经济增速和增量均领跑全国五强省份 [1] - 省内11座地市中,绍兴、金华、温州等7座城市GDP增速超过6.0%,杭州、嘉兴等3座城市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5.2%的水平,仅宁波增速低于全国大盘 [1] - 温州GDP总量7414亿元,今年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与杭州、宁波共同构成支撑全省的三大增长极 [1][4] 杭州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杭州市GDP总量16900亿元,稳居全省首位,较去年同期增加1685亿元,贡献了全省近30%的经济增量 [4]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进出口总额6743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总额4812亿元,增长10.7%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9亿元,增长5.1%,但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8% [4] 宁波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宁波市GDP增速为5.0%,居全省末位且低于全国水平,其外贸依存度高达78.3%,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5] -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增速全省垫底,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2.0%,实际利用外资下降49.5% [7] - 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低于全省及全国均值,对美出口依赖度高,2023年对美出口1748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1% [5][7] 金华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金华市进出口总额7906.6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领跑全国外贸十强城市,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0.5% [8] - 对非洲出口规模稳居第一,增长27.5%,对东盟出口增速达43.9%,对拉美、欧盟、中东出口分别增长18.9%、19.6%、22.4% [11] - GDP排名反超台州升至全省第六,前三季度已领先台州238亿元 [11] 绍兴市与温州市工业表现 - 前三季度绍兴市GDP总量6416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与温州并列全省第一 [13][15] - 绍兴市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0%、13.0%、12.3% [15] - 温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连续31个月高于全国和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23.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提升至22.0% [16] 嘉兴市与台州市消费表现 - 前三季度嘉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7亿元,增长7.1%,增速领跑全省,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2倍、3.3倍 [12] - 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0亿元,增长7.0%,增速居全省第二,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倍、1.5倍 [11]
中方给了贝森特面子,但美国输了底子,特朗普:中国希望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10-28 06:31
谈判结果与美方行动 - 美方宣布暂缓启动原定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计划[1] - 美方代表贝森特在谈判后表示关税“已经不在桌上了”,在外交语言中为“暂缓执行”的最高级别表述[5] - 谈判最终没有协议、没有联合声明、没有握手镜头,美方仅以模糊表态收场[25] 美方政策调整的动因 - 美国财政赤字不断飙升,政府一度陷入停摆阴影,38万亿美元的债务让市场神经高度紧绷[7] - 美国商会公开表示对华关税每年给美国GDP造成640亿到910亿美元的损失,长期下去将导致十年内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21] - 美国农业州因失去中国市场而受损,大豆出口暴跌,家具、电子产品等日用品加税使美国家庭每年支出增加数百美元[19] 中方策略与立场 - 中方代表李成钢在发言中强调“坚定维护自身利益”,未高调宣布胜利或使用“成果”类词语[1][9] - 在涉及技术出口、金融市场准入、农产品关税等核心领域的闭门谈判中,中方坚决顶回美方多次试图推进的自身议题[9] - 中方首次在谈判中明确提出要求美方全面取消自2018年以来的全部对华关税与出口管制,否则“免谈”,这是谈判立场的升级[19] 关键领域博弈 - 美方试图以“放松芯片出口换取稀土出口”达成交易,但中方未让步并当场启动对美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16] - 在贝森特扬言加税后,中方迅速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监管,稀土问题是美国无法回避的软肋[19][23] - 中方趁机加快了内需转型、芯片自主、市场多元化等战略布局,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工程机械出口暴涨237%[21] 谈判细节与象征意义 - 美方代表贝森特全程回避提及李成钢的名字,只泛泛地称“中方代表团”,这种回避在外交场合中并不常见[12] - 谈判结束后,李成钢没有接受记者提问,也没有与美方握手,而是直接离场,表情严肃[12] - 尽管贝森特此前夸口称中方换掉了“强硬派李成钢”是其“胜利”,但李成钢照常出席并主导了中方谈判节奏[14]
两天谈判,中美贸易战出现转折点,美国100%关税威胁撤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01:06
中美贸易谈判成果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持续数年的贸易拉锯战在吉隆坡谈判中找到突破口 [1] - 双方达成共识将履行内部报批程序,以确保原定于11月10日到期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得以延长,避免额外加征24%的关税 [12] -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双方正就一项贸易协议提案的最终细节进行讨论,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12] 中国稀土的战略地位 - 中国原定于11月8日起对部分稀土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军工稀土需求超过70%依赖中国 [3] - 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涂层、英伟达芯片的散热材料都离不开中国稀土,美国重建完整供应链需要8到10年时间 [3] - 稀土管制成为中方在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促使美方重新权衡关税威胁的实际意义 [3] 中美利益交换焦点 - 芬太尼合作成为双方交换利益的焦点,中方承诺加强对芬太尼相关化学品的出口管制 [3] - 作为交换,美方松动了半导体设备、AI芯片设计工具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3] - 2025年7月,德国西门子公司收到美国政府通知,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9] 美国农业与消费者压力 - 美国大豆库存因对华出口停滞同比暴涨27%,农民面临数十亿美元损失,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降为零创七年来首次 [5] - 作为回应,中方同意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但强调这是市场选择而非单方面让步 [5] - 对华加征关税已使美国家用风扇价格涨幅达83%,家电家具普遍涨价20%以上,若155%关税实施美国消费者成本增量将超千亿美元 [5] - 进口车平均售价将上涨8%,国产车因零部件成本上升也将上涨约3%,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5]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 - 贸易战推动中国企业向东盟国家、墨西哥等转移,2022年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600亿美元,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950亿美元 [10] - 中国对越南出口的中间产品占比高达73.8%,供应链的重新布局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10] 谈判策略与内部因素 - 谈判中中方代表自信从容,美方代表不愿与媒体互动,反映出双方在谈判桌上的地位变化 [7] - 美方曾要求更换中方谈判代表但未果,这被解读为向美方传递的强烈信号 [7] - 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财政部主张谈判而商务部主张施压,内部博弈让美方立场摇摆不定 [7] - 美国最高法院拟于11月初裁定对华关税是否违宪,若判决不利美方可能被迫单方面取消部分关税 [7]
中美贸易战现重大转机!美国财长贝森特:不再考虑对我们加征1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8 01:06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吉隆坡磋商后表态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标志着自4月以来紧张局势的重大转折 [1] - 此次吉隆坡会谈是自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磋商,为两国元首可能的会晤奠定了基础 [1] - 双方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等一系列重要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初步共识 [3] 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主要原因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及贸易壁垒增加 [10] - 美国联储局“褐皮书”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2025年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继续上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将拖累经济活动 [10] - 截至2024年底,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净负债高达GDP的90% [10]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显示贸易多元化策略有效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13]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以约34.4%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地位 [14] - 在稀土领域,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69%的冶炼分离产能以及90%以上的精加工产能,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14] 未来展望与APEC会议 - 吉隆坡磋商的成功为即将到来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创造了良好氛围,中美元首均将出席,双方正就一项贸易协议提案的最终细节进行讨论 [16] - 此次APEC会议被视为衡量中美关系的重要指标和未来几年发展的晴雨表,中美元首会晤将决定“关税休战”的走向 [16]
A股沸腾,什么促成了这场集体狂欢?
搜狐财经· 2025-10-27 22:43
朋友们,今天开心不? 周一开门红,沪指逼近40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 今天(10月27日)上午,A股市场强劲上行,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刷新纪录,点燃全场。截至今天收盘,沪指收于3996.94点,涨幅达1.18%,剑指4000 点。 | 14 | | w A股 | | | | --- | --- | --- | --- | --- | | A股 港股 | 美股 全球 | | 商品 | 外汇 汁 三 | | 已为您生成昨日市场智评 | | | | 査着 | | 内地股票 △ | | | | | | 行情 | | 资金净流入 | | 涨跌分布 | | 上证指数 | | 深证成指 | | 北证50 | | 3996.94 | | 13489.40 | | 1469.15 | | +46.63 +1.18% | | +200.22 +1.51% | | -2.92 -0.20% | | 科创50 | | 创业板指 | | 万得全A | | 1484.21 | | 3234.45 | | 6395.73 | | +21.98 +1.50% | | +62.89 +1.98% | | +75.32 +1.19% | | 沪 ...
台积电30天稀土断供?
国芯网· 2025-10-27 21:01
台积电供应链风险 - 台积电供应链稀土库存仅能维持30天,若无法获得大陆稀土供应,其高端芯片制造产能将面临瘫痪[2] - 稀土是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制造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芯片巨头需确保其供应稳定[4] - 公司正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例如澳大利亚,但由于当地矿产行业尚不成熟,切换供应商仍需时间[4] 地缘政治压力 - 台积电面临中美两头受压的险境,美国通过“三个月审批制”等手段精准打击其大陆工厂的成熟制程业务[4] - 中国以稀土出口管制作为反制措施,直指公司高端芯片命脉,使其在中美市场间进退两难[4] - 美国出口许可吊销令与中国稀土出口新规,如同两把巨锁锁死台积电通往中美市场的通道[4] 产业链合作与风险 - 台湾地区方面承诺在美投资,范围不限于台积电,还包括整个生态链的供应商、设计商及其他芯片制造公司,旨在与英特尔等美国公司合作提升生产力[5] - 有观点认为此举是民进党当局无底线讨好美国,对美国的巧取豪夺一再妥协退让,最终是割肉饲虎、欲壑难填[5]
中美贸易谈判结束:我国稀土管制延期,准备采购美国大豆,美国承诺对中国不加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49
谈判核心成果 - 中美达成初步框架协议,美国承诺不再对中国加征100%关税[1] - 中国将对美国的稀土限制“推迟一年”执行[1] - 中国承诺采购一定数量的美国大豆[1] 协议具体条款分析 - 美国用放弃100%关税威胁换取中国将稀土出口管制延长一年执行[1][3] - 中国采购美国大豆是基于自身需求的正常市场行为,因已停止采购价格高涨的巴西大豆[3] 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85%以上,具有战略优势[3] - 稀土管制延期一年为双方提供缓冲期,中国保留随时调整出口的主动权[7] - 美国认识到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是其回到谈判桌的关键原因[3] 谈判策略与未来展望 - 美方调整高压姿态,强调“平等尊重”中国,是基于对中国反制能力的清醒认识[5] - 美方仍在TikTok所有权等议题保留博弈筹码,双方博弈将进入新阶段[7] - 中美结构性矛盾决定了摩擦的长期性,此次谈判只是中场休息[7]
相差7票!最终表决结果出炉,美国银行连夜爆雷,特朗普焦头烂额
搜狐财经· 2025-10-27 10:29
在议员们争执不休时,停摆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蔓延,影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全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人手紧张,史密森尼博物馆接连关闭,联邦住房管理 局的贷款审批工作陷入停滞。最严重的是,数十万联邦雇员已经连续第三周无法领取工资,部分联邦法院开始动用应急资金维持运转,低收入家庭的学前教 育项目"启蒙计划"也面临资金断供的危机。 政府停摆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劳工部和商务部连续两周无法发布就业和零售销售等重要数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承认,决策者们在这种不 确定的情况下,正在"部分失明"地制定货币政策,这种不稳定性让资本市场陷入恐慌,为接下来的暴跌埋下了隐患。 10月17日清晨,美国的两家地区性银行同时爆出了贷款欺诈丑闻,初步估计潜在损失高达数千万美元。这个本来看似孤立的案件,在市场最为脆弱的时刻爆 发,像是点燃了草原的火星。当日开盘时,区域性银行指数直线下跌,最终收跌6.3%。大型银行股也未能幸免,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股价单日跌幅超过 了4%。前74家银行的市值在一天之内蒸发了上千亿美元,相当于冰岛全年GDP的三分之二。 10月16日,美国参议院对临时拨款法案进行了第10次投票,结果以51票对45票未能通过,距离 ...
美国人觉得对我们贸易战很成功,市面上没中国制造,生活依然很滋润
搜狐财经· 2025-10-26 04:47
贸易政策演变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1] - 2019年5月几乎所有中国商品被纳入征税名单,最高税率达25%[1] - 2024年拜登政府针对电动车和太阳能板加码关税[1]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就职后快速行动,2月4日加征10%额外关税,4月2日升至34%,4月9日再加74%,4月10日补加41%,累计税率达145%[3] - 2025年5月12日中美达成临时协议,未来90天内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关税从125%降至10%[31] 供应链重构与影响 - 中国对美出口暴跌九成,但越南、墨西哥、印度对美出口猛增[11] - 越南电子产业70%以上零部件依赖中国进口[12] - 墨西哥边境仓库工人将商品标签从"中国制造"更换为"墨西哥制造",价格从10美元涨至12美元[11] -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论文指出进口商品关税成本90%以上由美国消费者承担[20] - 税基金会测算显示2025年特朗普关税政策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支出1300美元[17] 行业与企业应对 - 美国中国商会2025年调查显示仅48%会员企业计划在中国投资,创历史新低[36] - 中国企业加速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市场,导致2025年欧洲港口出现拥堵和库存积压[26] - 全球80%以上稀土加工能力在中国,美国国防工业严重依赖此供应链[27] - 中国锂电池产量占全球60%以上,美国电动车企难以绕开[27] - 为应对不确定性,不少企业开始囤货,仓库堆满库存[36] 宏观经济影响 - 2025年上半年美国通胀率冲上5%以上,贸易政策贡献显著[21] - 关税临时下调消息公布当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回升[31] - 税基金会经济模型测算显示,即便关税降至30%,长期仍将使美国GDP增速减少0.2%,资本存量下降0.1%,相当于损失14.2万个全职工作岗位[33] - 2025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内循环",通过发放消费券和搞促销活动试图弥补外贸损失[26] 消费者行为与认知 -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4月数据显示77%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但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的比例从50%降至42%[4] - 许多消费者不了解"PR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缩写,误以为不是中国产品[7] - 共和党人中44%认为关税对国家有利,24%觉得有害;民主党人中80%认为伤国,75%觉得伤及个人[37] - 46%美国人认为中国在贸易中占更大便宜,仅10%觉得美国获益更多[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