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能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金溢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15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作为一站式"数字交通"及"交能融合"领域解决方案及核心设备提供商,业务涵盖智慧高速、车路云一体化、汽车电子、智慧物联、低空网联、数字能源、数字监测七大业务集群 [5] - 公司秉持"零死亡、零事故、零拥堵、零碳"的企业使命,依托"交通+IT"双基因,基于"客户需求+技术创新"双驱动以及全栈式服务能力 [5] - 业务发展路径为"ETC—V2X 车路协同—大车路云—车能路云—iACT 网联交通智能体和 CCTE 网联交能复合体" [5] 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全面掌握"感-融合感知、算-全栈计算、数-数字孪生、通-车路通信"四大核心技术 [6] - 是智慧交通行业中同时掌握 ETC、V2X、RFID 三大核心技术与应用的企业 [25]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655项自主知识产权,曾多次荣获国家"优秀专利奖" [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11.0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1.63万元,同比下降175.9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25.02万元,同比下降913.81%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亿元,同比下降4.90% [3] 产品收入结构 - ETC产品收入1.48亿元,占营业收入72.83%,同比下降10.84% [29] - 汽车电子产品收入4834.67万元,占营业收入23.83%,同比下降9.76% [29] - 智慧物联产品收入304.14万元,占营业收入1.50%,同比下降36.10% [29] 区域收入分布 - 华东地区收入7459.65万元,占营业收入36.76%,同比增长2.22% [29] - 华南地区收入5476.23万元,占营业收入26.99%,同比增长14.12% [29] - 华中地区收入2345.31万元,占营业收入11.56%,同比增长35.39% [29] - 西南地区收入873.07万元,占营业收入4.30%,同比下降53.03% [29] - 东北地区收入1527.74万元,占营业收入7.53%,同比下降61.15% [2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3158.42万元,同比增长13.00% [29] - 公司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7] 智能制造能力 - 公司在广东佛山拥有可实现全过程高度自动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25] - 佛山智造基地是佛山市首批数字化示范车间,拥有从SMT贴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生产线 [25] - 具备车规级汽车电子及微波电子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25] 业务发展进展 - 数字能源业务成功落地多款充电桩、工商储能柜产品,并在佛山工厂实施风光储充示范项目 [23] - 低空网联业务处于技术验证与解决方案打磨阶段,重点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智能化巡检需求 [21] - 数字监测业务处于市场培育与能力建设阶段,未来将通过拓展生态合作挖掘市场机会 [24]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7.66亿元,占总资产29.90% [30] - 应收账款4.89亿元,占总资产19.08% [30] - 存货1.56亿元,占总资产6.08% [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3.97亿元 [31]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 [11] - 曾荣获"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奖最佳产品奖"、"中国智能交通三十强企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28] - 主导编制了ETC-X领域标准《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车路协同拓展服务技术规范》(JTG/T 6520-2024) [25]
深城交:新质业务营收占比过半 战略转型成效凸显
中证网· 2025-08-22 11: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 其中新质业务营收2.34亿元 占比56.27% [1] - 新签合同额8.3亿元 深圳市外合同额同比增长215% 占比达55% [1][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6839.70万元 同比增长26.19% 占营收比重16.47% [1] - 牵头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参编多项重要标准 [2] 技术体系 - 构建"1平台+N硬件装备"软硬协同技术体系 [2] - 突破交通行业智能体关键技术 研发行业大模型并集成至TransPaaS平台 [2] - 开发车路云一体化平台 低空数字管服平台 "一网统飞"巡检治理平台等新产品 [2] 硬件进展 - 低空智能塔台 室内巡检无人机 智能代步机器人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部分进入实际场景测试 [2] 业务布局 - 成立低空交运 车路云城 交能建运 数研智算四大专班 [2] - 打造"平台+产品+业务场景"业务体系 创新推行战区制销售 [2] - 拓展智慧停车运营业务 加速国际布局 在香港设国际总部 向香港及阿联酋输出解决方案 [2]
探营国际交通展: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飞行汽车“添翼”未来出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7-10 02:38
低空经济与飞行汽车 - 广汽高域展台的多旋翼飞行汽车AirCab吸引观众关注 主要应用于低空游览文旅出行场景 提供独特空中视角体验 [1] - AirCab支持5G网络和航线自动驾驶 配备智能座舱联动空调香氛系统 计划2024年底在粤港澳示范运营 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量产 [3]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采用陆行体+飞行器X3设计 陆行体可停放标准车位 飞行器采用碳纤维材料 计划2026年上市 [3][4] - 中国eVTOL市场预计2030年保有量突破10万架 空中交通网络完善将加速商业化进程 [4] 交能融合与绿色交通 - 中国能建联合行业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倡议书》 成立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首个专委会 [4] - 甲醇增程动力船舶采用首创缸内直喷技术 新建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超90% 改造船舶年燃料成本节省超30% [4]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89万千瓦 建成充电桩3.5万个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77.6% 清洁能源船舶超430艘 [5] 展会主题与行业趋势 - 展会以"新质生产力 交通新动力"为主题 设置智能交通 低碳交通 人工智能等五大展区 [7] - 展会展示云计算 自动驾驶 可持续燃料等技术 推动低空经济 交能融合等领域创新 [7] - 国际交通展创办于1992年 是交通运输部唯一专业性国际展会 促进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8]
炫酷装备齐聚 国际交通展勾勒智慧交通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2:28
智慧交通技术展示 -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集中展示中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包括飞行汽车、无人驾驶货运等"黑科技" [1] -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公路检测车,配备视觉系统和激光器,可生成公路三维"健康档案",用于公路建设前、修复后及运行多年的检测 [1] - 公路检测车能精准识别路面病害特征如横缝纵缝、破损、皲裂,并测量路面平整度指标 [1] 无人驾驶技术进展 -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推出前装量产L4车型,配备33个传感器实现360°全场景感知识别 [2] - L4车型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等多传感器异构探测,红外相机可识别夜间倒卧行人 [2] - 该车型计划2024年底下线交付,2026年在广州和北京部分区域示范运营,将通过滴滴打车提供服务 [2] 智能货运物流 - 小马智行展示自动驾驶卡车,已安全行驶600万公里,货物运输量超9.4亿吨公里,事故率低于人类司机平均水平 [2] - 自动驾驶卡车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2] 新兴交通技术 - 展会展示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京东物流智能配送车、电拉拉移动式重卡充换电站、鳍源水下无人机等前沿设备 [3] - 展品覆盖无人驾驶、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兴领域,展现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3] - 展会勾勒出未来交通智慧化、低碳化、多元化的发展蓝图 [3]
推进长三角物流走廊的货运电动化,上海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27
货运电动化政策与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交通运输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达1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3] - 上海作为重要物流枢纽,正探索形成货运电动化走廊,推动长三角物流通道绿色转型 [3] 上海新能源重卡市场现状 - 上海新能源重卡补贴标准为630元/kWh,提前报废和新购车辆合计补贴最高封顶28万元,截至2025年6月底已发放补贴8.931亿元,涉及15827辆淘汰柴油车和2054辆新购新能源客货车,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超90% [5] - 上海新能源重卡2025年5月销量2678辆,1-5月累计9769辆,政策目标是年均更新或新增货车1.3万辆左右 [5] - 新能源货车初始成本较高,但油电成本差可使30-35吨车货总重的车辆成本比燃油低50%,前期成本约三四年可收回 [6] 充换电设施需求与缺口 - 上海现有中重型充换电设施严重不足,满足360kw充电功率的充电桩不到300个,而已公示的1800辆电动重卡需300多个充电桩,上万辆淘汰重型柴油货车需约1700个充电桩 [9] - 不同场景对充换电需求不同:港区短倒需单次补电350千瓦·时(支持250公里),干线运输需更大容量或换电方案 [8][9] - 充换电设施缺口主要因城市用地成本高、企业申请增加电容困难等问题 [9] 企业参与与市场机制 - 物流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重卡以降低成本,能源企业希望抢占绿色转型先机,但上海因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企业间摩擦 [12][13] - 上海有物流企业因电容问题被迫拆除自建充电桩,将业务转移至宁波港区 [13] - 建议采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协调充换电设施建设,利用闲置工业用地并设置弹性期限,通过电费、服务费和碳积分回收收益 [14] 场景化解决方案 - 快递企业如申通在青浦园区自建充电设施,夜间利用谷电为电动重卡补能,50分钟充电可覆盖300余公里往返干线 [15] - 港区需优化充换电设施布点,临港集卡服务中心超充及换电站单日服务车次有限且价格较高,其他港口区域设施多为见缝插针建设 [16] - 上海首条重卡充换电干线(临港-外高桥-宝山-太仓)2025年3月贯通,经验可供公共决策参考 [16] 绿色投融资创新 - 建议以充换电站点为底层资产发行绿色基础设施REITs,与碳交易收益、绿证挂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4] - 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域,可探索电动重卡及补能设施的绿色投融资政策 [14] 长三角协同与标准化 - 上海应充分利用物流枢纽优势,与长三角其他港口区域协同,形成绿色技术和机制创新标准 [16] - 快递企业作为关键纽带,可推动跨区域物流电动化经验共享 [16]
深城交(301091):深圳低空经济链主 全面转向产品&运营型科技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6-30 00:35
公司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首个国资控股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定位新一代城市交通智能产品、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 [1] - 聚焦城市交通领域,提供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20%-30%,节省投资20%以上 [1] - 已形成"城市级数字底座+大脑平台+智能装备"体系化技术产品,未来有望在新一代交通体系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 [1] - 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及TransPaas平台构成核心竞争力,支持15大类、3000+子类交通数据资产和2100+交通孪生数据接入 [2] - 构建"规划设计-建造-管控-运营-养护-商业服务"全周期数字应用平台,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4年营收13.16亿元(同比-7.26%),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34.74%),受传统业务减少及8068.6万元坏账计提影响 [3] - 2025年Q1营收1.81亿元(同比-20.78%),归母净利润-0.2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 - 2024年新签合同额25.8亿元(同比+49%),新质业务占比超67%(同比+138%),转型动力充足 [3] 低空经济布局 - 国内2025年将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系统全覆盖,首批6大试点城市有望启动,深圳计划2025/2026年建成1000/1200个低空起降点 [3] - 公司是深圳低空经济链主企业,具备规划-基建建设-运营全链条能力,发布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等核心产品 [4] - 在大鹏新区成立低空运营公司,深度参与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建设 [4] 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 智能网联: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路云"智慧监管网络,主导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 [5] - 无人车应用:部署超200台功能型无人车开展物流配送试点,与华为合作落地自动泊车方案 [5] - 虚拟电厂:推出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2.0,接入全市充电桩及停车位 [5] - 算力建设:筹划深圳智能算力方案,川南智算中心项目将打造10万卡级别集群(规模超30000P) [5]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中标算力、超充、交能融合等多领域项目,向产品型、平台型科技公司转型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0.35/28.07/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3.38/4.67亿元 [6]
定制公交、零碳物流园……快来解锁这些绿色出行新模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9 00:1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体系 公共汽电车保有量 运营线路数量及线路长度均居世界第一 [1] - 北京通过定制公交线路完善城市公交体系 目前共有2571条公交线路 其中专线达50条 如儿研所专线已运输旅客近300万人次 [1][7] - 全国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达8.01万条 总长度175.26万公里 车辆保有量65.81万辆 绿色出行比例超70% 服务满意率超80% [9] 零碳物流与新能源应用 - 嘉兴港野猫墩物流园作为全国4个零碳物流园试点之一 部署100辆氢能集装箱卡车 配套光伏发电和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9][11] - 园区完成氢能货车 电动设施 光伏发电等多场景低碳建设 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面完成零碳化改造 [11] - 交通运输部已实施61个绿色低碳交通强国试点和20个零碳试点 推动行业碳排放双控转型 [13] 交通领域节能降碳措施 - 2024年全国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16万余辆 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5.8万辆(套)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3.5万个 [14][16] - 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电网"交能融合项目 5929个高速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覆盖 [16] - 开展"一票制 一单制 一箱制"专项试点 提升港口铁路专用线覆盖率和大宗货物绿色疏运比例 [14]
畅通交通微循环、用氢能阳光“呼吸”,刮起“绿旋风”!低碳擦亮“绿色中国”底色
央视网· 2025-06-28 04:49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体系 保有量 运营线路数量及长度均居世界第一 [1] - 北京公交体系包含2571条线路 其中50条为定制专线 围绕医院 学校 景点等场景设计 [3] - 北京市公交车辆达25000辆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88% 助力交通行业减排 [3] - 全国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8.01万条 总长度175.26万公里 车辆保有量65.81万辆 [3] - 全国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超70% 服务满意率超80% [3] 定制化公交服务案例 - 北京儿研所专线日均运行54车次 高峰发车间隔12-15分钟 累计运输旅客近300万人次 [2] - 北京推出仿古铛铛车等特色线路 结合中轴线景点提供文旅体验 [2] 零碳物流园区建设 - 嘉兴港野猫墩物流园为全国4个零碳试点之一 使用100辆氢能集卡 每车年减碳50-80吨 [7][9][11] - 园区实现短驳车辆100%清洁化 配套光伏发电 海绵城市等低碳场景 2025年完成全部零碳项目 [9][11] - 全国首批零碳试点包含20个公路水路项目 61个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13] 交通能源融合技术 - 物流园采用氢能重卡 光伏屋顶 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实现清洁能源循环利用 [5][7] -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3.5万个 覆盖5929个服务区 [14]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交通运输部推动"三进"铁路专用线建设 提升港口绿色疏运比例 开展"三制"试点 [14] - 2024年全国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5.8万辆(套) 淘汰老旧营运货车16万辆 [14] - 未来将推广清洁交通工具 优化客货结构 实施交能融合项目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16]
江西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2:54
项目概况 - 阳明湖"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是江西首个此类项目,位于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的阳明湖服务区,由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 [1] - 项目总装机容量5.05MW,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 [1] - 项目可实现服务区运营用电100%由绿电覆盖,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85吨、节约标准煤2000吨 [1] 技术特点 - 项目采用"光储充运"一体化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屋顶、停车棚、护坡平台、闲置空地等空间资源 [1] - 构建"光伏+储能+充电桩+智慧能源平台"协同系统,部署"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管理系统 [1] - 系统可实时监测发电、用电、储能状态,智能调控储能系统充放电行为,科学分配充电桩负荷 [1] 行业意义 - 该项目是江西省首批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之一,为遂大高速绿色通车提供支撑 [1] - 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向"零碳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1]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交能融合"典型场景建设,拓展绿色能源应用场景,打造"零碳高速、绿色出行"新样板 [2]
高储能占比!山东济泰高速交能融合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投资建设的济泰高速交能融合项目于6月16日开工建设 该项目以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为核心 构建高速公路高比例绿色电力自洽供能体系 是山东省储能容量占比最大的高速交能融合项目 [1] - 该项目是继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项目成功落地后 中国能建在山东推进的又一重大交能融合项目 [3] 技术创新 - 针对济泰高速桥隧比高达68%的特点 创新采用零散空间利用模式 首次探索隧道交能融合应用新场景 利用收费站 服务区屋顶 沿线空闲地面 中央分隔带等区域实现光伏发电设施多场景立体化全覆盖应用 [3] - 项目采用"自发自用"模式 配备智能微网控制系统 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 白天光伏发电优先供能 富余电力存入储能系统 夜间或电价高峰时段释放电力 实现削峰填谷 [7] 项目规模与效益 - 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约3.96兆瓦 配套储能系统容量为2兆瓦/4兆瓦时 一次最大可储4000度电 储能容量占比在山东已运营高速中最大 [5] - 预计年发电量超442万度 可满足全路段约60%的用电需求 年节约标准煤约1330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万吨 [5] 行业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作为连接济南与泰安的绿色交通新标杆 为全国高桥隧比公路解决低碳用电难题提供新样板 [7] - 相关数据显示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15.85GWh 同比增长228% 山东招远禄山龙源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运行规模达320MW/640.2MWh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