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回归
搜索文档
人均四五十的「贵价面馆」,卷土重来
36氪· 2025-10-20 18:24
行业趋势:面馆品类“新做”浪潮 - 粉面赛道热度持续,新品牌频出并在大本营打磨模型后向周边区域拓展,逐步发展为全国性品牌 [5][6] - 面馆品类正从“刚需快餐”向“休闲正餐”转型,通过拓展消费场景打破单一品类局限 [35][37] - 与2021年面馆赛道约13起融资、总金额超14.4亿元的资本驱动快速扩张模式相比,当前新品牌发展更侧重门店模式,速度慢且稳 [19][21][22] 新兴品牌战略:以“价值感”为核心 - 南方品牌如王繁星通过“名菜成浇头”策略,主打现炒浇头的高价值感,已开出50多家门店覆盖24座城市 [6][28] - 杭州品牌椿芽强调“讲究”与“现切现炒”,其万象城店面积60平方米加20平方米外摆,开业初期进客量平均超700人,翻台率达17-18轮 [8][10] - 北方品牌如礼面采取面条大集合的混搭路线,面品价格在20元左右,通过增加凉菜小食将人均消费提升至30元左右,青岛万象城门店周末午市上座率达九成 [14][16] 产品与菜单创新 - 新品牌在浇头上大做文章,以“现切现炒”为卖点对抗预制菜风波,并通过满满当当的浇头提升产品价值感 [28][30] - 菜单结构显著丰富,在面品基础上加入小笼包、小食、煎饺、甜品糖水等,旨在提升客单价并覆盖商场高房租成本 [31][33] - 产品结构改变拓展了消费场景,从一人食延伸至家庭聚餐,吸引更广泛客群 [35] 消费者价值感知与市场反应 - 前一代“面馆新贵”如马记永、和府捞面正遇冷,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其“贵价面条”存在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的问题 [23][24][26] - 消费者对价格愈发敏感,单纯依靠精致装修和高流量地址的模式已难以激发消费欲望 [26][37] - 新兴品牌通过将现炒浇头类比为“菜”,使三十多元的双拼拌面给消费者带来“吃到两道菜”的价值感,成功拉满价值感知 [28]
风格切换,价值回归!A股顶流银行ETF(512800) 规模突破180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0-16 08:57
华宝基金银行ETF - 华宝基金旗下银行ETF(512800)规模突破并实现大幅增长 [1] - 该ETF规模年增幅超过147% [1] - 该ETF被描述为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的银行ETF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股票涨势表现不错 [3]
老白干酒:消费理性、场景细分、年轻力量崛起成为三大趋势
人民网· 2025-10-16 07:34
行业核心趋势 - 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呈现理性化、去库存、两极化的趋势 [1] - 白酒行业正步入品质革命与价值回归的深度调整期 [1] - 理性饮酒、场景细分、年轻力量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三大趋势 [1] - 白酒市场正呈现出理性消费、场景碎片与代际更迭的显著趋势,不断裂变出年轻化、低度化、场景化的新价值赛道 [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倾向更趋务实,更看重性价比,追求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1] - 白酒消费领域发生观念转变,消费者真实需求成为核心 [1] - 白酒年轻化的核心在于与年轻一代建立价值认同与对话,而非单向灌输 [2] 公司战略与举措 - 企业坚守长期主义,核心是以人为本,经营活动围绕创造用户价值 [1] - 公司坚守市场战略,聚焦300-600元价格带,推拉并举,稳盘中高端、决胜次高端 [2] - 公司在渠道上与知名电商伙伴合作,积极探索数字化与精细化运营升级 [2] - 公司坚守品质为先,承袭老五甑工艺与三排净技术,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 [2] - 公司为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低度的陈皮露酒、柠檬露酒等新派轻奢光瓶酒系列产品 [2] - 公司正从品牌形象、产品矩阵到营销互动进行全面年轻化升级,与消费者共创 [2]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5.10.06-2025.10.11):白酒国庆期间动销普遍环比改善,宴席需求相对稳定,大众价格带动销更优-20251013
中邮证券· 2025-10-13 17: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普遍环比改善,宴席需求相对稳定,商务消费继续承压 [3] - 头部品牌表现稳定,飞天茅台价格维持在1800元以上,普五坚守在800元以上,二三线品牌出现价格松动和库存压力 [3] - 高端及中低端价格带表现相对稳健,次高端价格带相对承压,酒企动销端、业绩端均处于逐步筑底阶段 [3] 周度观察:白酒国庆动销情况 - **贵州茅台**:河南渠道回款进度与去年同期一致,库存由8月底的2个月下降至20-30天;国庆1-7日动销同比持平,预计三季度加双节整体动销同比下滑双位数左右 [3][13] - **山西汾酒**:河南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库存50多天与去年持平;主要靠玻汾和老白汾放量,全年玻汾动销预计增长个位数,青20增长双位数,老白汾双位数以上增长 [4][13] - **五粮液**:河南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库存50天+(年内最高70天),去年同期40-50天;国庆1-7日动销下滑中个位数,预计三季度加双节整体动销同比下滑双位数以上 [4][14] - **泸州老窖**:高度国窖批价850元高于五粮液;河南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库存80天+,较去年同期70天+增加10多天;国庆1-7日动销下滑双位数以上 [4][14] - **迎驾贡酒**:合肥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库存占全年任务量40%,比去年同期多15%;9月加双节期间洞6动销下滑中个位数,洞9、洞16下滑双位数以上 [4][14] - **古井贡酒**:合肥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库存占全年任务量45%,比去年同期多12-13%;国庆1-7日动销基本持平,但9月加双节整体动销同比下滑双位数以上 [5][15] - **今世缘**:无锡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国庆1-6日整体动销下滑中高个位数,9月加双节整体下滑双位数以上;当前库存4个月+,去年同期2个月+ [5][15] - **洋河股份**:无锡渠道回款进度慢于去年同期,以去库存保价格为主;国庆1-6日蓝色经典动销下滑双位数以上;经销商库存3个半月左右,终端库存从3-4个月下滑至1-1.5个月 [6][15]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表现 - 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为-0.15%,在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跑赢沪深300指数0.36个百分点,当前行业动态PE为21.51 [7][16] - 10个子板块中除其他酒类和白酒外均上涨,涨幅最高的为软饮料板块(+4.86%) [7][16] - 板块内82只个股收涨,涨幅前五分别为庄园牧场(+21.07%)、养元饮品(+16.80%)、上海梅林(+6.48%)、有友食品(+5.27%)、麦趣尔(+4.44%) [7][16] 本周公司重点公告 - **五粮液**:集团公司自2025年4月9日至9月30日累计增持公司股份6,273,266股(占总股本0.16%),增持金额80,003.63万元 [22] - **今世缘**: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接近30%,与终端动销情况基本吻合,预计三、四季度业绩趋势类似但降幅可能略微收窄 [22] - **千味央厨**: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248,500股(占总股本0.26%),成交总金额899.16万元 [22] - **天味食品**: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1,090,120股(占总股本0.1024%),已支付总金额1,277.50万元 [22] - **承德露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3,000,000股(占总股本0.29%),成交总金额2,582.89万元 [22] - **东鹏饮料**:于2025年10月9日向香港联交所更新发行H股并上市的申请资料 [23] - **洽洽食品**: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1,055,192股(占总股本0.209%),成交总金额2,765.99万元 [23] - **华润啤酒**:自2025年10月10日起,金汉权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李楠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阳红霞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 [23] 本周行业重要新闻 - **ST岩石(上海贵酒)**:因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418.85万元并需发布致歉公告 [25] - **白酒行业**:国庆双节市场呈现“动销放缓、渠道重构、分化加剧”特征,行业经历渠道重构与价值回归的深层变革 [25] - **软饮料(娃哈哈)**:宗馥莉已辞去集团董事长等职务,将经营自有品牌“娃小宗” [25] - **蒙牛**:与光大养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银发群体健康管理、营养产品定制等领域开展合作 [25] - **餐饮(西贝)**:全国门店于10月1日对菜品调价20%至40%,并推出免费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等活动 [25] - **伊利**:植选自立袋豆奶新品上市,战略精耕“早餐场景” [25] 食饮行业周度产业链数据追踪 - **白酒批价**:飞天原箱批价2080元(同比-21.51%,环比-0.95%),散瓶批价2000元(同比-20.00%,环比+1.52%);五粮液普5批价815元(同比-13.30%,环比-1.81%) [28] - **农产品价格**:小麦2422.2元/吨(同比+0.48%),玉米2.34元/公斤(环比-1.68%),大豆4291.4元/吨(同比-0.77%),棕榈油9540元/吨(同比+8.33%),白砂糖6400元/吨(同比-5.26%) [28] - **畜牧产品价格**:猪肉18.85元/公斤(同比-26.68%),白条鸡17.90元/公斤(环比+2.05%),生鲜乳3.04元/公斤(同比-3.18%),毛鸭7.35元/公斤(同比-14.04%) [28] - **包装材料价格**:瓦楞纸2764元/吨(同比+6.55%),铝锭20980元/吨(同比+1.84%),浮法玻璃1254.6元/吨(环比+5.36%),PET 5812.5元/吨(同比-7.55%) [28]
极致行情后风格分化有望收敛,价值ETF投资价值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15
市场风格表现与分化 - 自5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国产算力等科技行业成为领涨先锋,推动成长风格强劲回升 [1] - 家电、银行、交运等行业因缺乏热门叙事涨幅明显落后,导致价值风格相对滞涨 [1] - 过去3个月成长与价值风格的收益差绝对值已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当前收益分化程度处于历史罕见的极端高位 [1] - 历史数据显示,风格高分化态势后续有望逐步缓解,例如2024年11月起价值风格开始发力并逐步占据优势 [2] 历史风格轮动案例 - 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国证价值100指数上涨6.59%,而成长100指数下跌1.30%,体现风格收益收敛特性 [2] - 此后成长100指数上涨49.88%,价值100指数上涨14.57%,分化程度再次达到历史极端位置 [2] A股市场估值水平 - 通过PE、PB、总市值/GDP等估值方法测算,A股估值虽高于历史中枢,但距离历史高点仍有空间 [2] - PE估值距历史中枢低16.9%,距2021年高点高9.0%,距2015年高点高42.5% [3] - PB估值距历史中枢低1.7%,距2021年高点高17.0%,距2015年高点高98.3% [3] - 总市值/GDP距历史中枢低15.2%,距2021年高点高2.9%,距2015年高点高36.2% [3] 国证价值100指数特征 - 价值ETF跟踪的国证价值100指数采用"低估值+高分红+高自由现金流率"的筛选标准,锁定市场中的低估优质企业 [3] - 2013年至今国证价值100指数获得17.3%的年化收益率,风险收益比0.81 [3] - 同期中证红利指数年化收益率11.1%,风险收益比0.55,沪深300年化收益率7.4%,风险收益比0.36 [3] - 该指数可为投资者构建投资安全垫,并帮助把握企业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遇 [2]
这届零食,越贵越高端?
36氪· 2025-10-10 12:06
行业价格趋势演变 - 早期零食市场以口味和性价比为导向,消费者品牌意识薄弱,呈现分散化特点 [2] - 2010年前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品牌通过整合品类和价格战快速占领市场,改变行业格局 [2][4] - 品牌方通过提升包装设计、细分口味和大额优惠券(如“199减100”)吸引消费者,2017年消费者花费100元即可购买十余件零食 [4] - 品牌认知度提升后,企业通过更换包装、聘请明星代言和堆砌原料走向高端化,销售费用大幅增加:良品铺子从2016年9.5亿元增至2019年15.81亿元,三只松鼠从9.2亿元涨至23亿元 [5] - 2019年良品铺子明确“高端零食”定位,将价格与“高端”强绑定,同类产品价格显著上涨,如190克鸭脖从10元涨至18元 [7] - 品牌方采用隐蔽的计价单位变化(如从“500g”改为“50g”)模糊消费者对单价的感知,导致结账时出现价格落差 [7]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变化 - 2020年后以“平价白牌”为核心的零食集合店(如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迅速崛起,主打“极致性价比” [8] - 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从2019年211亿元激增至2023年809亿元,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0% [10] - 传统零食品牌业绩大幅下滑:三只松鼠营收从2019年超百亿元降至2023年71亿元,良品铺子2023年营收减少14亿元 [10] - 传统品牌尝试降价自救,良品铺子2023年11月宣布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2024年降价范围扩大至500种产品 [10] - 降价效果有限,良品铺子2024年陷入亏损,三只松鼠面临门店关停和增收不增利困境,来伊份2025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11] 当前高端化现象与消费者反应 - 薛记炒货因定价过高被网友称为“薛记珠宝店”,产品价格普遍突破百元/斤,具体如手剥松子268元/斤、蘑菇脆130元/斤、腰果97.8元/斤 [1][11] - 香港蜜饯品牌“么凤士多”的“贡品级”话梅单颗售价达70元,引发消费者对零食价格脱离平民快乐的讨论 [1] -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达对品牌零食脱离平价轨道的不满,“零食自由”逐渐消失 [7] - 尽管薛记炒货凭借现炒的新鲜度和差异化口感吸引部分消费者,但其高端化路径与传统品牌相似,面临潜在平价替代品牌的竞争压力 [13] 行业问题本质与未来方向 - 行业存在将“高价”等同于“高端”的误区,缺乏坚实的价值支撑,仅依靠包装和营销提升价格 [13] - 许多零食品类属于工艺成熟、供给充足的大宗商品,品牌试图收取稀缺品费用引发消费者价值质疑 [16] - 高端化的本质应是让消费者清晰感知贵有所值,而非被定价策略绑架 [14] - 健康的高端化之路需要品牌为价格构建坚实、透明且被广泛认同的价值底座,而非推行“唯高价论”的单一化市场趋势 [18][19]
10月起,四大降价潮袭来,有人偷着乐,有人却愈发焦虑
搜狐财经· 2025-10-06 01:41
高端白酒与奢侈品行业 - 高端白酒和奢侈品在二手市场及非官方渠道价格出现松动 [1] - 商品降价反映社会心态转变及“送礼经济”退潮 [1] - 注重性价比的理性买家得以摆脱品牌溢价束缚,商品使用价值回归 [3] 消费电子与大众消费品行业 - 新款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及日常消费品普遍出现促销和降价标签 [3] - 价格下行是企业端“以价换量”的无奈之举,反映消费信心不足和终端需求疲软 [3] - 线上平台低价冲击导致实体店主和品牌经销商客流减少、利润摊薄 [5] 二手房市场 - 二手房市场经历“挤泡沫”运动,挂牌量激增但带看量和成交周期拉长 [6] - 急于变现的房东开始松动价格 [6] - 市场天平向买方市场倾斜,刚需购房者获得更多选择权和议价空间 [8] - 手持多套房产的投资者和改善型家庭面临资产缩水恐慌及置换链条卡壳 [8]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价格战白热化,头部品牌官宣全系降价或变相优惠 [9] - 价格战导致现车充足且购车门槛降低,消费者可享受数万元现金优惠 [9] - 行业从业者面临利润摊薄和KPI压力,老车主面临车辆快速贬值问题 [11] - 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极致内卷下遭遇利润和生存空间拷问 [11]
人民在休假,资金在大买,后面稳了?
搜狐财经· 2025-10-03 18:23
市场表现 - 隔夜中概股整体走强,Direxion三倍做多中国ETF上涨2.68%,iShares MSCI中国ETF上涨1.1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06%,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上涨1.64% [3] - 港股在连续大幅上涨后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尾盘有回升迹象,显示可能仅为常规调整 [3] - 恒生指数突破27000点大关并创下多年新高后,市场出现获利回吐,在没有“北水”支持的情况下,本地资金动能主导了盘面偏弱 [5]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科技股作为近期市场领头羊表现疲软,快手在AI模型利好大涨后回吐超过3%,阿里巴巴和腾讯涨幅显著收窄或小幅下跌 [4] - 新能源汽车股走弱,比亚迪因季度销售数据不佳股价下跌近4%,小鹏、理想等均有超过2%的跌幅 [4] - 黄金及资源股承压,金价在3900美元关口前回落,紫金矿业、招金矿业、灵宝黄金等跟随下行 [4] - 油价下跌拖累石油股,内房股与物业股延续跌势,龙湖集团、华润万象生活等个股继续下跌,反映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担忧 [5] - 半导体板块表现出抗跌迹象,内存方向受涨价逻辑支撑 [5] AI与半导体行业前景 - 世界人工智能投资大幅增加,AI服务器带动存储用半导体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2—3年内存储半导体将进入价格稳步上涨的“超级周期” [6] - 高带宽内存产品需求出现指数级增长,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530亿美元 [7] - 存储芯片进入新一轮周期,国产AI芯片大时代来临,国产AI产业链从上游先进制程到先进封装,再到下游模型加速迭代升级已实现全产业链打通 [7] - 半导体上涨动力来自下游大厂的采购订单,只要AI算力基建投入持续,半导体需求将保持强劲 [9] 公司动态与估值 -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总市值突破3.5万亿港元,摩根大通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大幅上调至240港元,称云计算和电商业务的增长料支撑其更高估值 [8][9] - 阿里云收入增速连续8个季度加快,2025年二季度同比增长26%,主要受互联网、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需求驱动 [9] 市场修复逻辑 - 港股市场自2021年高点后经历漫长“寒冬”,地缘政治、行业监管、疫情反复及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因素导致国际资金持续流出,市场流动性几近枯竭,创造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罕见的“估值洼地” [13][14][15][16] - 极致的低估为修复行情埋下伏笔,2024年内外环境转变触发强有力的修正 [17][18] - 互联网大厂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高位,而美股IT大厂已超越2021年高位,港股大厂增加AI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资本对AI技术革命表现出更高风险偏好和耐心 [19][20] 投资展望 - 港股狂飙是对过去三年极端悲观情绪的修正,是对极致低估值的填补,是内外利好因素共振下的价值回归 [25][26] - 行情定性为“修复”更为稳健,未来若企业盈利全面持续增长,行情可冲破修复逻辑进入更强市场逻辑 [28] - 港股走势取决于政策暖风能否转化为经济数据、上市公司财报表现及美联储降息进程等关键变量 [30]
洪城环境:制定三年分红规划,推进专项行动促价值回归
新浪财经· 2025-09-30 17:57
公司分红规划 - 公司已制定《未来三年(2024-2026年)分红规划》[1] - 规划明确承诺在无重大投资计划情况下,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50%[1] 公司价值管理措施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1] - 公司将持续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1] - 公司通过稳健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沟通等方式,努力推动公司价值合理回归[1]
雷军谈“改变”,酒业需要看见
新浪财经· 2025-09-27 12:58
行业核心挑战 - 行业面临量价齐跌局面,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5.8% [3] - 近60%的酒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3]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意味着库存消化平均需两年半 [3] 消费群体与偏好变迁 - 消费群体代际更迭,1985-1994年出生人群已成为新主力,占比34% [3] - 1995年后出生的成年群体占比18%,未来约83%的白酒增量人群将集中在95后 [3] - 年轻消费者酒类偏好多元化,葡萄酒、威士忌、精酿啤酒等替代品选择丰富 [3] - 健康意识提升改变消费观念,"少喝酒、喝好酒"成为共识 [4] - 传统拼酒文化和酒桌文化正在被解构 [4] 消费场景与价值取向转变 - 白酒核心消费场景转变,2024年家庭聚会(49.11%)与朋友小酌(48.00%)首次超越商务宴请(42.22%) [6] - 个人独饮占比攀升至34.67%,表明白酒正回归其作为共享、欢庆及取悦自我媒介的本质 [6] - 消费价值取向从"面子消费"转向"里子消费",消费者更加理性,注重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6] 价格带与市场趋势 - 2025年最佳动销价格带下移至100元-300元 [6] - 800元-1500元高端价格带成为价格倒挂最严重的区间 [6] - 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标准,追求性价比的大众消费正在崛起 [9] 渠道变革影响 - 电商直播、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渠道兴起,打破传统多层分销体系 [6] - 渠道变革导致价格更加透明,进一步压缩酒企利润空间 [6]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要进行认知层面的彻底改变,从追逐高价迷梦中醒来,回归消费本质 [3] - 酒企需重新思考价值定位,从追逐高价转向提供真正价值,追求"极致性价比" [7] - 行业需要勇于创新,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转化为创新动能 [2][9] - 率先完成价值竞争体系重构的企业将在新周期中赢得先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