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境外上市提速 瞄准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5-06 21:44
公司境外上市计划 - 海天味业计划发行不超过7.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中金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 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公司需在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和25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 亿级以上产品系列合计占2023年产品销售收入的75.1% [1] - 2022年营收256.1亿元 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61.98亿元 同比减少7.09% 2023年营收245.6亿元 同比下滑4.10% 归母净利润56.26亿元 同比下滑9.21% [2]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 同比增长9.53% 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 同比增长12.75%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 同比增长8.08% 归母净利润22.02亿元 同比增长14.77% [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至2028年可达6770亿元 2023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7.2% [3] - 2023年中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金额为340元 约为美国的1/5和日本的1/3 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为10.9% 低于美国的24.0%和日本的28.5% [3] - 调味品行业产品需求呈现复合化、便捷化、健康化趋势 国内消费区域下沉和国际市场需求扩容带来成长空间 [3] 公司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在广东高明、江苏宿迁、广西南宁、湖北武汉设有四个主要生产基地 分别生产酱油、蚝油、调味酱及特色调味品 [2]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海外销售占比较低 未在财报中单独披露 [5] - 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 仅11家企业的出口额/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0% 其中7家超过20% 多为原料型企业 [5] - 2024年中国调味品及调味香料出口额35.28亿美元 同比下降17.07% 出口量182.69万吨 同比增长14.90% 美国是最大出口市场 出口额4.21亿美元 同比增长7.00% [5][6] - 公司计划选择消费基础良好、调味品需求旺盛的海外市场 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 加快本土化渠道建设和营销团队建设 未来可能设立海外团队、布局海外供应链、并购海外品牌 [6]
“益企出海”|云门酒业在东京、大阪两地揭牌
齐鲁晚报· 2025-04-29 09:41
公司海外拓展 - 云门酒业在日本东京设立联络处,并在大阪成立品鉴中心,形成东京与大阪两地枢纽布局,辐射日本核心经济圈[2][14] - 公司此前已在韩国首尔举行云门酱酒云宝IP形象上市发布会,并拓展至美国、马来西亚等市场[2][14] - 公司与日中农林水产品贸易发展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品牌推广、商贸对接、文化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8] 政府支持与行业地位 - 青州市政府成立"益企出海"服务联盟,积极助力民营企业海外拓展[5] - 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是山东白酒行业唯一入选企业[7] - 公司定位为北方酱酒引领者和古青州千年酒文化集大成者[5] 产品与文化推广 - 公司通过沉浸式品鉴活动向日本嘉宾展示云门酱酒"160操作法"酿造技艺及"陈、甘、净、柔"的品质特性[10] - 公司以"中国酱酒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构建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品牌营销新网络[14] - 日本嘉宾对云门酱酒的口感与文化内涵表示认可,期待其成为中日民间交流新纽带[10]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入新阶段,此次日本布局是"走出去"战略的关键落子[14] - 公司计划继续走好国际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国美酒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美酒文化视角[14] - 东京日中友好会馆表示将助力云门酱酒在日本市场的推广[7]
千亿东鹏特饮到港股“续杯”
和讯· 2025-03-13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东鹏特饮2024年财报亮眼但股东频繁减持,公司宣布赴港二次上市,虽不缺钱但上市或带来红利,出海成长期战略但需持久战 [2][7][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大增63.09% [2] - 每季度营收增速持续超25%,二、三季度营收增速超47%,净利润增幅超74%,四季度净利润仍保持61%高增长 [2] 产品结构情况 - 2024年超级大单品东鹏特饮(能量饮料)销售量占比47.9%,销售额份额34.9%,连续四年居中国能量饮料销量第一 [3] - 2024年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收入暴涨280.4%,占比从3.49%提至9.45% [4] - 东鹏特饮(能量饮料)与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合计贡献超80%营收,咖啡饮料、无糖茶饮等新品类收入翻倍,非能量饮料收入占比提至15% [5] - 公司初步构建“双引擎+多品类”多元化产品矩阵,实现从单一品类向综合性饮料集团战略升级 [6] 分红与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每10股派25元,分红总额13亿元,分红比例从49%提至78%,计划投入11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7] 股东减持情况 - 近几年来公司发布6次减持公告,涉及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和第三大股东鲲鹏等 [7] - 2月20日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计划减持不超716.89万股,约占总股本1.3786%,公告次日股价大跌超7%,最终收盘下跌6.52% [7] 二次上市情况 - 3月7日晚公司明确赴港上市,称发行H股可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 [8] - 某分析师称港股上市可通过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全球认知,融资资金可投资海外区域,利于海外市场布局 [8] - 2022年公司尝试通过全球存托凭证(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最终失败 [8]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1月投资2亿的印尼基地敲定,规划年产能50万吨,计划今年投产;11月投资12亿在海口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12月设立印尼子公司 [9] - 产品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市场复制国内打法,推出小规格低价产品,配合本地化营销,半年内跻身越南便利店热销榜 [9] 行业上市趋势 - 2023年以来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等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华润饮料、蜜雪冰城等消费企业扎堆港股IPO [9] 港股上市利弊 - 港股上市可吸引国际投资者,利于企业出海走国际化,消费企业可规避A股估值偏见,且港股IPO融资相对容易 [10] - 短期内赴港上市会摊薄每股收益,是利空,A股一般会下跌,但长期看若出海成功业绩增长,每股收益会增加 [10] 行业出海挑战 -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饮料企业寻求海外市场增长机会,但国际化是长期输血过程,东鹏特饮变身“国际饮料巨头”需持久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