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装机
搜索文档
福莱特玻璃(06865):Q2光伏玻璃量减利增,受益行业供需改善,盈利有望底部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9-04 23: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Q2光伏玻璃呈现量减利增趋势 受益行业供需改善 盈利有望底部修复 [1][5] - 2025H1收入77.37亿元同比下降27.66% 归母净利2.61亿元同比下降82.58% [2][5] - 2025Q2收入36.58亿元同比下降26.41%环比下降10.33% 归母净利1.55亿元同比下降79.02%环比增长46.02% [2][5] - 光伏玻璃行业格局良好 福莱特作为龙头公司盈利水平优于行业 有望率先跟随主链盈利修复 [8] 财务表现 - 2025H1光伏玻璃收入约69亿元同比下降28% 预计出货量同比略有下降 [8] - 2025H1光伏玻璃毛利率1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8] - 2025Q2毛利率约17%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8] - 2025H1期间费用约6亿元同环比均有所下降 [8] - 2025H1资产减值损失2.5亿元 其中存货跌价损失1.1亿元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4亿元 [8] 经营分析 - Q2受国内抢装退坡影响 预计出货环比下降 [8] - Q2光伏玻璃均价环比提升 叠加天然气等能源成本下降 [8] - 部分主要原材料纯碱 石英砂采购成本下降 以及技术创新 提质增效措施实施抵消部分价格下降影响 [8] - 9月2.0mm光伏玻璃报价较8月初上调2元/平 行业库存天数持续下降 [8] - 组件价格涨势确立 为辅材涨价提供空间 [8]
禾迈股份(688032):Q2微逆销量环比小增,储能等其他业务增长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9-04 23: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91.33% [2][4] - 2025Q2实现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16.14%,环比增长99.08%;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77.87%,环比扭亏为盈 [2][4] - 2025Q2期间费用率24.3%,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 [9] - Q2末货币资金37.1亿元,存货9.9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8% [9] 业务板块分析 微逆及DTU业务 - 2025H1微逆销量41.2万台,DTU销量6.51万台,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9] - 微逆及DTU毛利率约48%,保持稳定 [9] - Q2微逆销量预计环比小幅增长 [9] 储能业务 - 2025H1储能系统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7% [9] - 储能业务毛利率约12%,以国内大储为主 [9] 光伏发电系统 - 2025H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收入3.5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9] - 毛利率约8%,同比有所下降 [9] 未来展望 - 欧洲需求底部明确,短期有望边际修复 [9] - 微逆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可观 [9] - 工商储向拉美、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拓展 [9] - 2025年储能业务预计实现较高收入增速 [9] - 光伏发电系统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09亿元,2026年25.35亿元,2027年32.67亿元 [1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1亿元,2026年3.70亿元,2027年5.20亿元 [1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86元,2026年2.98元,2027年4.19元 [1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3.6%,2026年5.4%,2027年7.1% [14]
【太阳能(000591.SZ)】太阳能产品量价齐降压制营收水平,光伏装机具备增量夯实公司行业地位——2025年中报点评(殷中枢)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4 07:07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6.97亿元,同比下降16.84% [4] - 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下降16.89% [4] - Q2单季度营收13.97亿元,同比下降23.80% [4] -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下降16.34% [4] 光伏发电业务表现 - 上网电量4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2% [5] - 装机容量6.54GW,同比增长32.18% [5] - 利用小时数606小时,同比下降25小时 [5] - 上网电价0.624元/千瓦时(含税),同比下降0.100元/千瓦时 [5] - 市场化交易平均电价0.2234元/度(含税),同比增长7.25% [5] - 光伏发电营收22.79亿元,同比增长4.71% [5] 太阳能产品业务表现 - 太阳能产品营收4.07亿元,同比下降61.61% [6] - 营业成本4.13亿元,同比下降57.33% [6] - 毛利率-1.36%,同比下降10.17个百分点 [6] 光伏电站建设布局 - 运营电站6.535GW,在建电站2.365GW [7] - 拟建电站2.217GW,预收购协议电站1.529GW [7] - 总规模合计12.647GW [7] - 西中区运营791.80MW,在建500.00MW [7] - 华东区运营1,424.10MW,在建230.00MW [7] - 华北区运营870.43MW,在建450.00MW [7] - 西北区运营984.17MW,在建20.00MW [7] - 华中区运营657.29MW,在建357.91MW [7] - 新疆区运营1,180.00MW,在建528.12MW [7] - 华南区运营620.95MW,在建279.05MW [7]
光伏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行业基本面筑底,盈利修复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9-02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基本面筑底,盈利修复可期[2] - 国内抢装带动装机规模高增,全球装机有望延续增长[6] - 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二季度营收环比修复[6] - 企业库存压力仍在,扩产放缓静待出清[6] - 投资建议聚焦盈利修复及新技术方向[6] 上半年国内抢装带动装机高增,全球装机有望延续增长 - 2025年1-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23.25GW,同比+81%[10][11] - 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达270-300GW,同比增长约3%[10] - 2025年上半年分布式新增装机121.8GW,同比增长113%[11] - 2025Q2分布式装机76.5GW,同比增长163%[12] - 2025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超300GW,同比增长约25%[19] - 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达570-630GW,同比增长约13%[19] - 2025年1-7月电池组件出口量约203.8GW,同比+5%[21] - 2025年1-7月逆变器出口量约186GW,同比+23%[26] 供需失衡业绩阶段性承压,行业基本面筑底 - 2025H1光伏板块营收3919.9亿元,同比-9.7%[30] - 2025Q2营收2174.4亿元,同比-8.5%,环比+24.6%[30] - 2025H1归母净利润-73.4亿元,同比增亏[41] - 2025Q2归母净利润-32.0亿元,环比减亏[41] - 加回减值后2025Q2归母净利润38.9亿元,环比扭亏为盈[41] - 2025Q2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毛利率分别为8.8%、-0.6%、4.6%、3.4%[47] - 逆变器环节毛利率32.9%,同比+2.2pct[51] - 2025Q2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财务费用率降幅较大[53] 企业库存压力仍在,扩产放缓静待出清 - 2025Q2硅料库存环比-3%,仍处于高位[60] - 电池环节库存金额环比-8%[60] - 光伏玻璃环节库存环比+12%[60] - 2025Q2固定资产环比增速-1%,新增落地产能较少[63] - 光伏银浆固定资产环比+22%,主因新建银粉产能转固[63] - 2025Q2在建工程环比增速0%,扩产基本告一段落[67] - 2025Q2经营性现金流168.9亿元,同比+122%,环比由负转正[71] 投资建议 - 关注供需改善下盈利修复的硅料、一体化组件及辅材龙头[74] - 关注新技术布局领先的BC量产及贱金属浆料环节[74] - 关注受益新兴市场高增的逆变器环节[74]
晶科能源(688223):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第一,储能产品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
光大证券· 2025-08-28 21: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及产业链盈利快速走低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01/15.73/35.29亿元(转亏/下调4%/下调1%) [4] - 在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和组件市场集中度提升背景下 公司的品牌、渠道及产品竞争力优势将保障组件出货量持续提升 [4] - 公司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使TOPCon产品在产能、出货、良率、成本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 [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32.63%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342.38%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9.88亿元 同比-25.57% 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 环比亏损幅度扩大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62.02亿元 同比-28.41% 2026-2027年预计增长12.86%/12.14%至747.15/837.84亿元 [5] - 组件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3.70%至301.24亿元 毛利率同比减少9.65个百分点至-0.98% [2] - 经营性现金流2025E为100.96亿元 预计2026-2027年增至121.67/136.74亿元 [9] 业务运营 - 2025H1光伏组件出货41.84GW 维持行业第一地位 [2] - 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约200GW(截至2025年8月27日) [2] - 2025Q3组件出货预期20-23GW [2] - N型TOPCon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25.58% 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5% 高效产品量产效率达27.1% [3] - 截至2025H1末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2025年底40%-50%现有产能实现640W以上技术升级 [3]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预计达到650-670W水平 [3] 市场布局 - 2025H1海外出货占比超60% [4] - 在日本光伏组件市场多年保持出货冠军 在沙特地区市场份额大幅高于同业 [4] - 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多个光伏新兴市场实现市占率领跑 [4] 储能业务 - 2025H1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 [4] - 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等主力场景 [4] - 维持全年6GWh的出货目标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54元 总市值554.29亿元 总股本100.05亿股 [6] - 2025年预测P/B为1.9倍 2026-2027年预计降至1.8/1.6倍 [5] - EV/EBITDA 2025E为10.2倍 预计2026-2027年降至5.6/4.2倍 [13]
拉普拉斯:上半年营收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1: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62亿元 同比增长20.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 同比增长12.94% [1] - 基本每股收益0.98元/股 同比增长2.08% [1] - 资产总额101.79亿元 较期初增长0.6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13亿元 较期初增长8.22% [1] - 资产负债率从期初64.98%降至62.36% [1] 技术研发进展 - 新增专利申请194项 含发明专利45项 累计授权专利905项 [2] - TOPCon领域实现硼扩散/磷扩散/LPCVD设备技术优化 解决N型电池PN结均匀性问题 [2] - XBC领域覆盖热制程/镀膜/自动化设备全流程 EPD设备及激光Poly减薄设备取得进展 [2] - 钙钛矿及叠层电池领域布局激光设备/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平台/真空工艺设备 [3] - 半导体设备领域获得SiC基超高温退火炉批量化订单 [3] 市场与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GW 同比增长107% [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270-300GW 全球预测至570-630GW [3] - 海外新兴市场因能源转型需求及资源优势发展迅猛 [4] - 公司加强国际化团队建设 参与海内外展会提升国际影响力 [4] 战略布局与业务体系 - 构建TOPCon/XBC/钙钛矿/半导体四大技术方向多维增长曲线 [2][3] - 形成"设备+服务"全生命周期体系 覆盖零部件供应/设备维保/产线改造升级 [4] - 配合下游客户出海战略 拓展海外优质客户资源及全球网络配置 [4]
锦浪科技(300763):业绩如预期强势 费用管控良好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2.76亿元,同比增长16.25%,环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22.75%,环比增长109.27% [1]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9.5%,其中第二季度为18.7%,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为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2] 逆变器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逆变器销量46.6万台,预计第二季度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均实现环比增长 [2] - 并网逆变器毛利率26.1%,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储能逆变器毛利率30.3%,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2] - 欧洲第二季度进入常态化带动渠道补库,亚非拉和工商储作为新增量市场环比增长明显 [2] 电站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电站业务收入11.1亿元,预计同比微增,第二季度为发电旺季,收入预计环比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电站业务毛利率超过55%,同比小幅下降,第二季度因规模效应毛利率保持良好,利润贡献可观 [2] 运营与减值 - 第二季度发生资产减值0.17亿元,预计主要为计提库存跌价损失,信用减值0.14亿元,对报表端利润释放形成拖累 [2] - 公司目前排产预计维持相对饱满状态,欧洲需求可能受假期影响波动,澳洲和亚非拉市场表现强势 [3]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两年工商储业务有望保持同比翻倍增速,收入体量逐步追平户储业务,户储业务预计保持稳步增长 [3] - 下半年工商储业务有望再上台阶,公司2025-2026年预计实现利润13亿元和16亿元 [3][4]
晶澳科技(002459):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转正,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26年净利润转正
光大证券· 2025-08-25 2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作为一体化组件龙头的成本管控、供应链协调控制和全球化布局优势 叠加新产品放量后综合单位盈利未来有望提升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滑36.01%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1] - 2025Q2营业收入132.32亿元 同比下滑38.12%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亏损9.42亿元 但亏损幅度环比收窄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5.08亿元 实现大幅转正 [3] - 货币资金达260.75亿元 创近年来新高 [3] 业务运营情况 - 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2] - 组件营业收入217.77亿元 同比减少38.35% [2] - 组件毛利率-5.98% 同比减少10.51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13.8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81% [3] - 发布高功率DeepBlue5.0产品 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8% 实现85%的双面率和出色的弱光发电能力 [3] - 推出"漠蓝"专业组件 在沙戈荒项目建设中可显著降低初始投资 包括每瓦节省0.003元的接地成本 以及在中国和中东地区分别节省0.04元/W和0.025元/W的清洗机器人投入 [3] 股权激励计划 - 发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和《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4] - 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净利润为基数 20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 2026年净利润转正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40/8.43/31.99亿元(原盈利预测2025年为-22.32亿元) [4] - 预计2025-27年营业收入59,211/68,228/77,884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15.56%/15.23%/14.15% [5] - 预计2025-27年毛利率分别为0.5%/8.0%/10.6% [13] - 预计2025-27年ROE(摊薄)分别为-14.53%/3.34%/11.27% [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2.27元 总市值406.10亿元 [6] - 预计2026年PE为48倍 2027年PE为13倍 [5] - 预计2026年PB为1.6倍 2027年PB为1.4倍 [5]
湖北光伏装机容量创新高
科技日报· 2025-08-21 10:37
光伏装机容量 - 湖北电网光伏装机容量达4282.8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32.31% [1] - 光伏装机容量超越火电(4118.80万千瓦,占比31.08%),成为湖北省统调第一大电源 [1] - 光伏装机容量继今年4月首次超越水电后再次实现超越 [1] 电网优化措施 - 国网湖北电力开展网架优化补强工程,提升光伏集中地区消纳能力 [1] - 工程重点提升随州、孝感、黄冈等地区的外送能力和就地就近自平衡能力 [1]
福莱特20250731
2025-08-05 11:20
福莱特公司及光伏玻璃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公司概况 - 福莱特是全球光伏玻璃龙头企业 2023年底日均产能20,600吨 占全球市场份额25%[12] - 2025Q1营收40 8亿元 同比下降28 7% 主因2024Q1异常高基数[2] - 2020年利润高峰后 2023年起产能过剩 2024年首次亏损[5] - 2025Q1海外订单(印度 美国)单品净利4-5元 覆盖国内亏损[5] 行业现状 - 当前价格压力大 国内市场价格降至10 5元/单位 企业普遍亏损1-1 5元/单位[6] - 行业经历第二轮产能出清 2025年国内已有9,500吨日熔量冷修退出[18] - 全球产能利用率68 96% 名义产能13 48万吨 有效产能10万吨[20] - 2024年光伏玻璃ROE4 58% 优于其他光伏板块[28] 核心挑战 - 价格压力:若跌破10元 一梯队企业将亏损[22] - 政策限制:超白压延玻璃产能置换政策限制新增产能[11] - 资金压力:单窑炉投资需10-14亿元 规模化需四条生产线[14] - 需求疲软:2025年光伏装机增速仅10%[10] 公司优势 - 产能布局:集中在江浙 安徽等组件厂商集中地 运输半径200公里[15] - 成本控制:自供矿石比例70% 成本比外采低20-25%[16] - 财务健康:回款周期2个月 货币资金高于行业平均 资产负债率约50%[17] - 技术领先:产品良率高 减少回炉重做成本[23] 行业趋势 - 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福莱特 信义)优势明显[26] - 供给收缩:预计2026年6月产能出清彻底 价格回升[21] - 海外机遇:越南 印尼新产能布局 海外毛利率更高[15] - 估值水平:A股目标价18 51元 港股13 3港元[27] 关键数据 - 2022-2023年营收增长:77 44%和39 21%[3] - 2025年预计出货量:12-13亿瓶 归母净利润5 5-5 58亿元[25] - 2020年毛利率峰值:48%[9] - 当前有效产能:19,400吨(2024年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