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热门赛道,迎重磅利好!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3:07
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要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1] - 刘国中指出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医药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3] 产学研融合与技术突破 - 刘国中强调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2] -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生命健康数据库建设,提升医药研发效率和医疗水平 [2] - 国家药监局研究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3]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医疗器械领域支持要点 [4] - 高端医疗器械典型产品包括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 [4] -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具体措施,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4] 政策保障与国际合作 - 刘国中强调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创新药融资、审评审批、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等政策,支持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挥更大作用 [2] -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医药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 - 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相关要求,明确工作时限,确保《举措》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5]
热门赛道 迎重磅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7-10 23:14
政策支持医药创新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要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1] - 医药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医药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需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3] 产学研协同与技术创新 - 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提高医药科技创新水平,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2] - 需加强人才培养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快生命健康数据库建设 [2] - 国家药监局研究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3]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重点 - 高端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的产品 [4] - 《举措》涵盖优化审批程序、健全标准体系、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强化上市后监管等十方面措施,支持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4] - 《举措》的出台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4] 政策保障与国际合作 - 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创新药融资、审评审批、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等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挥作用 [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医药技术国际交流合作,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 - 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举措》相关要求,明确工作时限,确保任务顺利推进 [5]
热门赛道,迎重磅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7-10 21:35
医药创新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 [2] - 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医药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 [3] - 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提高医药科技创新水平 [3] -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生命健康数据库建设,提升医药研发效率和医疗水平 [3] 创新药发展支持措施 - 国家药监局起草《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4] - 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30日通道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鼓励全球早期同步研发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4] - 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创新药融资、审评审批、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等政策 [3]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支持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4] - 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是高端医疗器械的典型产品 [5] -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具体措施 [5] - 《举措》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5] 政策实施与推进 - 《举措》将于近日发布,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相关要求,明确工作时限 [6] -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医药技术国际交流合作 [3] -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回应相关诉求 [3]
刘国中: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快讯· 2025-07-10 20:13
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 强调强化协同攻关和政策落实以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1] - 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 - 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 [1] 医药产业优势与发展方向 - 发挥我国在产业体系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1] - 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产学研合作机制 -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1] -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 [1] - 提高医药科技创新水平 [1] 研发重点领域 - 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寻求突破性成果 [1]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位列今年第一!收益98%,医药与北交所成热门板块
新浪证券· 2025-07-09 20:33
行业表现 - 医药和北交所板块包揽收益榜前五,成为上半年最大赢家,最高收益近翻倍 [3] - 五只基金集体爆发,体现医药创新突破与估值修复、北交所专精特新价值重估 [9] - 结构性行情常态化下,深度研究、差异化布局和逆势勇气是翻倍关键 [9] 公司表现 汇添富基金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以98%年内涨幅登顶,重仓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港股医药龙头 [4] - 基金规模仅2.83亿元,已暂停申购,展现强大国际投研能力 [4] 长城基金 - 长城医药精选以81.45%收益位列亚军,聚焦泽璟制药、益方生物等创新商业化标的 [5] - 港股仓位从11%飙升至29%,精准卡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反弹 [5] 中信建投基金 - 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以80.95%收益位列第三,近一年狂飙197% [6] - 重仓苏轴股份、五新隧装等北交所专精特新隐形冠军,规模2.18亿元 [6] 中银基金 - 港股通医药以77.14%收益率位列第四,前十大重仓占比近80% [7] - 聚焦康诺亚-B等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规模2.03亿元 [7] 永赢基金 - 医药创新智选以76.76%收益率位列第五,采用双基金经理制 [8] - 规模从1042万元成长至7.22亿元,展现精品路线优势 [8] 投资策略 - 逆向投资:医药反腐风暴中坚持"短空长多"观点 [4] - 产业奇点思维:新锐基金经理聚焦颠覆性创新标的 [5] - 三高一低策略:高成长、高壁垒、高确定性、低估值 [7] - 守正+赔率动态平衡:双基金经理制实现业绩与风控双突围 [8]
齐鲁制药牵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00万元助力医药创新
第一财经· 2025-07-07 16:59
合作概况 - 齐鲁制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9900万元联合基金 推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1] - 合作首次深度引入生物医药民营资本 建立"企业出题-科研界答题-专家评审"机制[5] - 重点围绕免疫失调、细胞异常增殖、基因突变、代谢失常和神经系统疾病五大领域支持青年科学家[5] 资金投入 - 齐鲁制药未来三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 总金额9000万元[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每年配套300万元 总金额900万元[5] 公司研发实力 - 公司已上市320多个产品 一致性评价、首家过评和国家集采中标数量行业领先[7] - 拥有80多个在研创新药项目 2024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排名第三[7] - 建立中美联动六大研发平台 研发团队5000人 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2%[7] - "十四五"期间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7] 创新成果 - 拥有80多项国家一类创新药项目 20多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9] - 已上市创新药包括肺癌治疗药物"启新可"和全球首个组合抗体药物"齐倍安"[9] - 推出微球、微晶、口溶膜等新型高端制剂[9] 行业现状 -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低于发达国家 医药行业创新以模仿跟踪为主[7] - 生物医药是全球科技竞争焦点 基础研究布局是掌握创新主动权的关键[3][5] 战略目标 - 加速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9] - 打造"国民好药"满足临床需求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5][7]
中国生物制药两大核心企业入选“医药工业百强” 正大天晴首进全国前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06 18:23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企业上榜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首次进入全国前10,最新排名第9位 [1] - 北京泰德制药最新排名第65位,连续13年上榜 [1] - 两家企业双双获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1]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创新成果 - 连续10年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20 [2] - 在"全面创新"战略下,已获批8款1类创新药,包括安罗替尼 [2] - 在研创新项目近80项,未来三年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上市 [2] - 在美国肿瘤学会年会上有12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中国药企纪录 [2] - 安罗替尼占据9项口头报告,创中国创新药纪录 [2] - 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战胜全球"药王"K药 [2] 北京泰德制药的技术优势 - 国内透皮贴剂及外科/镇痛领域龙头企业 [2] - 构建四大技术平台:凝胶贴膏、热熔胶贴剂、透皮贴剂及微针贴剂 [2] - 已有5款贴剂产品获批上市 [2] -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连续多年保持外用镇痛市场第一品牌 [2] - 今年自主研发的妥洛特罗贴剂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双双获批上市 [2] 中国生物制药的战略方向 - 在行业生态加速重构背景下,两大核心企业表现出强劲竞争活力 [3] - 将持续聚焦核心优势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3] - 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制药企业加速迈进 [3]
政策资本技术三重驱动 医药创新发展动能持续澎湃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13
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构建覆盖研发、市场准入、临床应用、支付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1] - 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进一步提升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1] - 7月初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措施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并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监管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如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发展 [2] 资本市场赋能 - 医药产业创新具有高投入(超10亿美元)、长周期(超10年)、高风险(成功率约10%)特征 [3] - 2024年6月证监会宣布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发布增强制度包容性意见 [3] - 7月1日武汉禾元生物成为重启后首家适用第五套标准过会的生物医药企业 [3] - 目前20家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均属生物医药行业 2024年合计营收超140亿元同比增40% [3] 技术突破与国际化 - 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成为首个中国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1] - 2024年中国药企达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 [4] - 行业正从"Me-too"向"First-in-class"及"Best-in-class"转型追求源头创新 [4] - 深化"产学研医"融合并将"满足临床价值"贯穿研发全过程 [4] - 推动技术标准、研发体系及商业模式全面与国际接轨 [4] 行业发展前景 - 覆盖基础研究、药物筛选、临床应用、资本支持、全球化布局的完整创新生态体系已成型 [4] - 医药产业进入"黄金时代"将催生巨大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4] - 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市场角色日益重要 [4]
202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淄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7-04 05:07
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模式 - 公司展示了医药创新全链条闭环模式 包括技术研发-中试生产-临床验证-市场推广等环节 世博金都药业负责研发与生产 世博高新医院承担临床验证与应用 [1] - 现代化药品生产线采用全自动高速运转 实现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1] - 创新药物"六味五灵片"填补肝损伤治疗领域空白 成为国家医保首选用药 [1] - 富氢水制备技术将氢分子医学应用于慢病干预 已实现产业化落地 [1] 临床医疗技术突破 - 急诊临床医学中心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无缝衔接 运用5G远程会诊系统连接北京专家 [1] - "治晚期·化转移"抗癌项目通过中药"回生散"联合靶向治疗 使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41% [1] - 肿瘤科病房展示创新治疗方案 临床数据表现令人振奋 [1] 行业公益活动 - 举办"专家走基层——志愿服务行"公益义诊 涵盖肿瘤科 内分泌科 心血管内科等多个专科领域 [2] - 慢病管理专区为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对一用药方案调整和日常监测指导 [2] - 肿瘤防治咨询台由北京医师团队解答预防 筛查及康复问题 传播科学抗癌理念 [2] - 中医特色诊疗区提供个性化调理方剂 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获得专业解答 [2] 医疗资源整合 - 活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2] - 世博高新医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 有效组织协调多领域专家资源 [2] - 通过学术盛会与基层义诊结合 实现医术传递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2]
中信证券: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创新动能加速
快讯· 2025-07-02 08:35
行业趋势 - 创新药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 - 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将迎来回报 [1] - 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是下半年确定性布局方向 [1] 投资策略 - 建议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布局 [1] - 创新药领域最具贝塔效应 [1] 政策支持 - 国内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板块 [1] - 政策支持有望带动板块稳步向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