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保创新药目录

搜索文档
天价药困局:谁来支付下一个“救命创新”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08:40
创新药支付挑战与患者负担 - CAR-T细胞疗法单次治疗费用超过百万元 患者面临掏空家庭积蓄的风险[2] - 创新药广泛应用亟需可持续高效率支付体系支撑 以解决可及性问题[2] 多元支付体系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赔付金额达124亿元 其中直接报销额66亿元[3] - 不同险种赔付金额差异显著:惠民保18亿元 百万医疗险28亿元 商业健康险10亿元 企业补充医疗险1亿元 高端医疗险9.6亿元[3]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5] - 全球创新药在中国首发比例从2017年9%升至2023年29%[5] 基本医保局限性 - 2021-2024年基本医保纳入创新药数量仅占申报数量16%-25%[6] - 基本医保处于"紧平衡"状态 难以负担高价格创新药[6] - 商业保险支付成为减轻民众医疗财务负担的新动力[6] 商业保险保障范畴扩展 - 2024年百万医疗险将504款创新药纳入保障 包括62款罕见病药 174款海外药 268款肿瘤创新药[7] - 出险赔付创新药218款 理赔金额约28亿元[7] - 各地惠民保特药目录创新药药品中位数达39种 呈现逐年增长趋势[8]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全链条支持[11] - 《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出台[11] - 121款药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12] 商保创新药目录发展机遇 - 商保目录促进保险业与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助力研发团体险 专病险与中高端保险[13] - 需解决评价维度 价格磋商 年度费用上限设定 ICER阈值提升等操作指引问题[13] - 目录建立可能解决"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 吸引更多民众投保商业保险[15] 多方协同实践探索 - 保险公司与药企引入财务风险共担机制 包括赔付总费用封顶或药品使用量封顶[17] - 复星凯瑞与宸汐健康推出CAR-T疗法"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 未达完全缓解最高返还60万元(占治疗费用50%)[18] - 地方政府开放医疗医保大数据 支持商业保险精算与产品设计[18] 实施挑战与合规问题 - 中国尚未出台明确MEAs政策 保险机构面临法律合规风险[8] - "三除外"政策涉及价格保密机制 风险共担机制合规落地等复杂问题[19] - 创新药进入医院体系需经历复杂流程 药企希望设立绿色通道[20]
港股异动 | 北海康成-B(01228)再涨超12% 公司获百洋医药战略投资 旗下三款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2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1.69%至2.77港元 成交额达5007.84万港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20倍 单日再涨超12% [1]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百洋医药斥资1亿港元认购公司股份 双方签订股份认购协议 [1] - 百洋医药子公司获得公司特定产品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独家推广权 [1] - 双方通过签订独家商业化服务协议深化战略协同 [1] 产品准入进展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 于7月11日启动申报 [1] - 公司三款产品戈芮宁(注射用维拉苷酶β)、迈芮倍(氯马昔巴特口服溶液)、海芮思(艾度硫酸酯酶β注射液)于8月12日通过初审 [1] - 进入目录后药品将获得商业保险支持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产品可及性 [1]
北海康成-B再涨超12% 公司获百洋医药战略投资 旗下三款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2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1.69%至2.77港元 成交额5007.84万港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20倍 单日再涨超12% [1] 战略合作 - 百洋医药斥资1亿港元认购公司股份 达成股份认购协议 [1] - 百洋医药子公司获得公司特定产品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推广权 [1] - 双方签订独家商业化服务协议以深化战略协同 [1] 产品进展 - 三款产品戈芮宁、迈芮倍、海芮思通过国家医保局"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1] - 产品有望通过商业保险支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提高市场可及性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于7月11日启动申报 系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 [1]
创新药打开支付新路径 药企还有哪些考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19:25
行业政策动态 -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公布 包含121款药品 标志着"双目录"时代开启 [1]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险纳入目录体系 形成"基本医保保基本 商业健康险保创新"的协同支付模式 [1] - 政策支持形成"先商保后医保"梯度准入闭环 新药上市后先通过商保积累真实世界数据 再考虑纳入医保目录 [1] 企业案例与产品进展 - 复星医药旗下多款产品进入初审名单 包括120万元/针的CAR-T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 [2] - 阿基仑赛注射液连续四年通过医保初步形式审查 但因"50万不谈 30万不进"的隐形门槛未能进入医保谈判 [2] - 百利天恒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公司预计明年实现创新药商业化 [4][5] - 一品红药业在研痛风药物氘泊替诺雷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数据显示其可实现痛风石完全溶解 [6] 行业挑战与不确定性 - 商保目录在公平性考量 参照药选择 价格协商底价形成等核心操作环节缺乏成熟经验 [3] - 地方层面落地执行存在差异 量价关联机制未清晰界定 企业难以预测纳入商保后的市场收益 [3] - 商保发展面临与公立医院履约 基本医保协同 销售渠道拓展以及精准对接患者需求等待解问题 [4] 企业战略与定价创新 - 复星医药推出中国首款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 对使用CAR-T疗法后未达完全缓解的患者提供最高60万元返还 [5] - 药物经济学评价成为医保准入与支付决策重要工具 企业通过内部团队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相关测算 [6] - 创新药定价需综合考虑疗效差异化 成本 支付能力等因素 政策明确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形成符合临床价值的支付标准 [5][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商业保险支付破局对创新药构建完整商业闭环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2] - 五款CAR-T疗法进入初审名单 其专家评审表现与市场价值平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3] - 企业需深度调研商保路径的保障范围 覆盖人群及治疗领域支持 以决定产品上市后的支付渠道选择 [5]
“天价药”有救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呼之欲出 健康险风口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52
商保创新药目录政策背景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 121个药品通过初审 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2] - 商业健康保险在创新药支付中占比仅7.7% 远低于个人自付49%和医保基金44%的占比[2] - 87%的惠民保产品包含创新药保障 特药保障数量中位数达39种且呈增长趋势[2] 政策机遇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为保险公司与药企合作提供新窗口 可丰富产品结构并拓展高值自费药品覆盖[2] - 目录推动有望扩大商保参保人群 实现规模效应并降低单位成本[3] - 保险公司可通过动态定价机制积累数据经验 创新药可能降低长期治疗成本[6] 实施挑战 - 评价维度与标准不明确 与基本医保评价逻辑存在差异[1] - 价格保密与医院实操存在矛盾 同一药品对投保与未投保患者可能产生价格差异[1] - 创新药数据不足导致定价风险 依赖海外数据可能与实际赔付存在偏差[4] - 高额疗法(如CAR-T)定价困难 过高削弱参保意愿 过低无法覆盖成本[5] - 按疗效付费面临实操挑战 疗效归因受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影响[5] - 罕见病缺乏流量效应 风险难以分散且存在逆向选择风险[5] 发展方向 - 目录可向超适应症药品和过专利期原研药方向扩充[2] - 从惠民保拓展至团体险、专病险、中高端医疗险等产品类型[3] - 需要建立既懂保险又懂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3] - 需完善险企与药企的数据安全与价格保密机制[6]
百利天恒朱义:冲医保还是商保,是一种“赌博”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8:18
创新药企商业化路径选择 - 百利天恒预计明年实现创新药商业化 面临进入基本医保或选择自费药市场加商业医保两条路径 [2] - 公司核心管线为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 目前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涉及十余个适应证 [3] - 企业将选择称为赌博 需深度调研商保覆盖范围 服务内容及政策基础设施 [3] 商业医保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复星医药董事长认为中国创新药支付体系尚不完善 商业保险可帮助支付端形成闭环 促进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4] - 复星医药旗下5款药物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包括中国首款CAR-T药物阿基仑赛注射液 定价120万元/针 [4] - 商保目录开放有助于药物放量 通过销量提升摊销成本 同时企业将通过优化工艺和供应链降低成本 [5] 企业参与商保目录的实践与观望 - 阿基仑赛注射液2021年获批后多次申报基本医保未成功 2025年仅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 [5] - 启德医药同样聚焦ADC药物 最快管线处于III期临床 对商保目录持乐观态度但需观望政策落地情况 [3] - 企业关注商保与公立医院的保险契约执行 与基本医保的协同机制以及商保产品销售渠道等实际问题 [3]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1:40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进展 - 国家医保局公示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结果 基本医保目录534个药品通过初审 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纳入调整范围并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目录覆盖范围与结构 - 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未满足需求领域 覆盖5款国内获批CAR-T疗法(如阿基仑赛注射液120万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129万元)及多款罕见病药物和慢性病创新药(如司美格鲁肽片、仑卡奈单抗注射液) [6] - 国产药企品种占比显著提升 涵盖自主研发PD-1抑制剂和CAR-T疗法 增强供应链可控性并改善价格可及性 [6] - 当前中高端医疗险特药清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重合度低 仅几十个交叉 险企特药清单虽含200-300个药品但差异极大 [7] 支付机制与协商模式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采用协商定价模式 非强制性谈判 尊重商保公司市场主体地位 保险公司和专家参与评审与价格决策 [9][10] - 协商面临挑战 需平衡患者可及性与保险公司可持续性 全国统一赔付上限和适应症界定待细化 多适应症药物定价操作难度大 [11] - 药品需满足严苛证据体系要求 包括真实世界数据质量、长期安全性随访及PFS、OS等核心指标的可量化与可追踪 [11] 落地实施挑战 - 医院对高价药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存堵点 "三除外"政策(不计入医保自费率、集采替代检测范围、单独定价结算)缺乏配套细则 实际效果难预估 [3][12] - 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需通过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多环节 形式审查仅为第一步 不保证最终纳入 [8] 商保产品创新与市场影响 - 保险公司可基于目录优化产品策略 将目录内创新药保障作为核心权益 开发专项特药险互补现有医疗险 覆盖高净值人群 [13] - 2024年平安健康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70%) 太保健康特药送药金额达1174万元 [13] - 需建立"事前准入、事中控费、事后评估"闭环管理 加强药企和医疗机构合作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防止滥用 [14] 行业支付格局与前景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预计1620亿元 医保基金支付710亿元(占比44%) 个人现金支付786亿元(49%) 商保支付124亿元(仅7.7%) [16] - 商保创新药目录旨在破解支付难题 与基本医保互补 避免医保基金过度承压 为药企提供新支付通道 [18] - 预计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万亿元 商保支付占比需提升至44%(约4400亿元) [16]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58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概况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初审通过534个药品,首次纳入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为覆盖超出基本医保范围、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聚焦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领域 [5][6] - 目录包含5款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如120万元的阿基仑赛注射液、129万元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及多款罕见病药物(法布雷病、戈谢病等) [6] 药企与险企参与动态 - 药企参与自愿,但面临价格协商不确定性,部分企业表示若"杀价"超预期可能退出 [3] - 险企关注药品降价空间与成本节约,但对落地效果存疑,更侧重销售规模扩张而非保障功能 [3][10] - 国产药企占比提升,涵盖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增强供应链可控性并改善价格可及性 [6] 目录落地挑战 - 协商模式取代强制谈判,约束性降低,需平衡患者可及性与险企可持续性 [9][10] - 医院端存在高价药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堵点,需配套细则解决 [3][10] - 临床数据要求严苛,需补强真实世界证据及长期安全性随访 [10] 商保产品创新方向 - 保险公司可开发专项特药险,针对高净值人群设计差异化产品(如报销比例、限额) [13] - 平安健康2024年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70%),太保健康送药金额1174万元 [13] - 需建立"准入-控费-评估"闭环管理,与药企/医疗机构合作防范滥用风险 [14] 行业支付格局与政策影响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1620亿元中商保仅支付7.7%(124亿元),个人现金支付占比49% [16] - 《2025目录调整方案》引导药企转向"First-in-class"研发,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 [17][18] - 政策目标为2035年商保支付占比达44%(4400亿元),构建"医保+商保+慈善"多元支付体系 [16][17]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医保、商保、药企三方仍需寻求平衡打通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8:49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公告 - 基本医保目录534个药品通过初审,商保创新药目录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最终入选存在不确定性 [1] - 药企和商保公司参与目录以自愿为原则,协商机制下能否达成一致存变数 [1]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与覆盖范围 - 目录聚焦超出基本医保"保基本"范围、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突出的药品 [3] - 覆盖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领域,包含5款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 [4] - 包含多款罕见病药物和慢性病创新药,如司美格鲁肽片、仑卡奈单抗注射液 [4] - 国产药企品种占比提升,涵盖自主研发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 [4] 商保创新药目录实施挑战 - 协商模式面临保障范围与风控平衡的挑战,统一赔付上限等细则待明确 [9] - 多适应症药物定价难度大,可能加剧支付端压力 [9] - 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质量和核心结局指标要求严苛 [9] - 医院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存堵点,落地效果难预估 [10] 商保产品创新与衔接 - 保险公司可基于目录优化产品策略,开发专项特药险吸引高净值人群 [12] - 平安健康2024年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70% [12] - 太保健康2024年特药送药金额达1174万元 [12] - 需建立"事前准入、事中控费、事后评估"闭环管理应对高价药赔付波动 [12] 创新药支付现状与发展 - 2024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1620亿元,商保仅支付7.7% [14] - 《白皮书》预计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万亿元,商保支付需占44% [14] - 国家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多元支付体系 [15] - 商保创新药目录被视为破解高价创新药支付难题的关键一步 [16]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潜在影响 - 药企可通过商保覆盖扩大患者群体,回收资金推动研发 [17] - 保险公司可利用医保共享信息拓展业务,提供更强保障 [17] - 患者可降低就医负担,获得以往无法承担的高昂医疗费用 [17]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通过,支付端空间持续拓宽-20250818
光大证券· 2025-08-18 11:4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通过121个药品,其中79个同时进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形成"双保险"机制[2][21][22] - 商保目录中抗肿瘤药占比达41%,高于基本医保目录的29%,PD-(L)1单抗、CAR-T疗法(5/7已上市产品申报)、ADC及双抗成为申报主力[23] - 商保创新药支付政策更灵活:可不计入医保自费率指标、集采监测范围,部分可豁免按病种付费,为创新药市场扩容创造制度条件[23] - 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三大方向: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消费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器械/减肥药)、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3][25] 行情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08%,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医疗研发外包子板块领涨7.77%[1][9][15] - H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大涨7.12%,跑赢恒生国企指数5.51个百分点[1][15] - 个股表现:A股赛诺医疗(+69.13%)、H股派格生物医药-B(+94.53%)涨幅居前[15][17][18] 研发动态 - 恒瑞医药HRS-4729注射液、HRS-7172片IND申请新进承办,康诺亚CM536注射液等5款创新药进入临床审批阶段[1][28][29] - 海思科HSK31858、百奥泰BAT5906进入III期临床,乐普医疗MWN109等4款药物推进至II期临床[1][28][30] 行业数据 - 2024年1-4月医院总诊疗人次14.83亿(+13.29%),三级医院增速达18.63%[31][33][35] - 2025年1-4月基本医保收入10302亿元,支出7223亿元,累计结余率29.9%[39][42][46] - 医药制造业2025H1收入12275亿元(-1.2%),利润总额同比下滑2.8%[57][58][62] - 7月抗生素原料药价格普遍回落,7-ACA降至470元/kg(-4.1%),6-APA降至192.5元/kg(-3.3%)[48][50] 重点公司 - 恒瑞医药: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海曲泊帕乙醇胺片上市申请获受理[26][27]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27] - 重点推荐组合:恒瑞医药(25E PE 50X)、迈瑞医疗(25E PE 22X)、联影医疗(25E PE 54X)、鱼跃医疗(25E PE 15X)[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