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药物

搜索文档
联邦制药: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20250520
天风证券· 2025-05-2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3.2港元,目标价格18.77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整体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有望带动主业稳定增长;UBT251 1B期数据良好并完成和诺和诺德的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联邦制药1990年成立,2007年在香港上市,形成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股权结构稳定,蔡氏家族是实际控制人 [15][16] - 2024年公司收入137.59亿元,同比上升0.1%,扣非归母净利润26.60亿元,同比下降1.5%,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且费用率持续下降 [27][29][31] - 公司在多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建的动保及原料药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50亿元 [33][34][36]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处于不同阶段,2026年起部分产品有望陆续上市 [38][41] 减重:UBT251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具有多种优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全球预计2030年达1418亿美元,中国预计2025年达182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其市场成为焦点,国内仿制药研发热情高涨 [48][52][57]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有优势,多个医药公司研发多靶点受体激动剂,Retatrutide和CagriSema有不同的减重效果 [63][64][69] - UBT251是靶向GLP - 1/GCG/GIP的胃肠道激素类似物,中国Ib期临床试验结果卓越,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为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77][80][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和三代胰岛素使用比例提升,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规则有变化 [87][89][90] - 联邦制药6个采购组均有品种中标且全为A类,目前有多个胰岛素品牌,在集采政策稳定、成本可控下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97][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驱虫药及疫苗占市场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制药动保业务全产业链发展,与牧原股份合作,制剂业务以畜类为主,有5大明星产品 [105][109][113] - 公司动保在研管线丰富,预计2025年19款制剂上市,2026 - 2028年每年超10款获批,有望带动业务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和6 - APA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 [119][121][124] - 我国是青霉素工业盐主要生产国,其行情有周期性,6 - APA主要用于阿莫西林合成 [126][129]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为145.24/139.87/145.80亿元,同比增长5.56%/-3.70%/4.23%;归母净利润为29.07/25.57/27.62亿元 [6]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2025年6x PE、创新药领域20x PE,目标市值341.02亿港元,对应目标价18.77港元/股 [7]
联邦制药(03933):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5-2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 [7][156][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行业景气度有望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带动主业增长,UBT251 数据良好并完成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7][156] 各部分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公司成立于 1990 年,2007 年在港上市,有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15] - 2024 年公司收入 137.59 亿元,同比升 0.1%,扣非归母净利润 26.60 亿元,同比降 1.5%,因集采、研发和环保成本上升 [27] - 公司在多地有生产基地,动保、原料药等在建项目预计 2025 年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 50 亿元 [33][34][36] - 公司研发聚焦内分泌/代谢及自免领域,多款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部分有望 2026 - 2030 年上市 [38][41] 减重:UBT251 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优势明显,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 2030 年全球达 1418 亿美元,2025 年中国达 182 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 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市场潜力大,专利到期催生国内研发热潮 [48][52][58]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是 GLP - 1 药物发展方向,三靶点药物优势多,多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 [63][64][69] - UBT251 是靶向 GLP - 1/GCG/GIP 的类似物,中国 Ib 期试验 12 周体重下降 16.6%(安慰剂修正后),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80][81][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增加、结构升级,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市场竞争更公平 [87][89][90] - 联邦制药 6 个采购组品种均以 A 类中选,集采收入超 6.8 亿元,成本低、政策稳,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驱虫药及疫苗占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动保主营经济型和伴侣型动物药品,形成“南、北、中”布局,与牧原合作成立河南联牧 [105] - 公司有 17 款制剂申请注册、11 款临床,预计 2025 年 19 款上市,2026 - 2028 年每年超 10 款获批,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6 - APA 等是主要原料药和中间体 [119][121] - 联邦制药是青霉素产业链领导者,6 - APA 市占率 45%,阿莫西林原料药占半数市场,成本低,中间体和原料药业绩稳定 [136][137] - 2024Q4 国内抗生素制剂需求波动,公司部分制剂纳入集采,2024 年抗生素制剂收入同比降 10% [140][143] 盈利预测和估值 - 关键假设包括减重、胰岛素、动保和抗生素业务的发展前景,预计 2025 - 2027 年总体收入 145.24/139.87/145.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9.07/25.57/27.62 亿元 [149][150][155]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 2025 年 6x PE、创新药 20x PE,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6][157]
多瑞医药2025年Q1实现营收4,944.34万元,原料药+制剂双轮驱动战略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4-25 14: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944.34万元,同比减少36.98% [1] - 一季度研发费用583.25万元,同比增长93.26%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收入下降、新收购主体研发费用增加、理财收入减少及利息增加 [1] - 2024年营业收入2.41亿元,其中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制剂收入1.87亿元,占比77.63% [2] - 2024年中间体产品收入3,800.13万元,原料药及其他收入1,583.44万元 [3] 核心产品与市场地位 -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国内首仿新一代晶体液,市场占有率长期超80% [2] - 2024年12月该产品入选第十批国家集采目录并中选,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 [2] - 单一产品(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2024年研发投入3,700.42万元,占营业收入15.38% [4] - 近三年(2022-2024)累计研发投入8,745.20万元 [4] - 氨磺必利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获批 [3] - 1类新药益肺济生颗粒完成Ⅱ期临床病例入组 [3] - 2024年取得23个药品批准文号,研发技术人员占比15.50% [4] 战略转型与收购布局 - 推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2023年9月收购鑫承达、2024年11月收购四川多瑞 [3] - 2024年10月以2.71亿元收购上海前沿建瓴70%股权,进军多肽原料药领域 [5] - 四川多瑞获艾可宁原料药上市批准及GMP资质,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 [6] - 中间体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4.69个百分点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肽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20年8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182亿美元(Frost&Sullivan数据) [5] - 全球多肽药物原料药超65%为外采(中信医药研报) [6] - 多肽药物研发存在高技术壁垒(合成工艺、质量管控、合规要求) [6] - 受集采和一致性评价政策影响,原料药行业集中度提升 [2] 未来发展方向 - 打造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两翼齐飞"业务格局 [7] - 重点拓展高端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及特色领域(急抢救用药、儿童用药等) [6][7] - 推进中药经典名方、藏药开发及中药材种植 [7] - 以鑫承达、四川多瑞为载体推动战略落地 [7]
圣诺生物:一季度归母净利暴增186%,多维度打造多肽领域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0: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07万元 归母净利润5002万元 原料药和定制生产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62%和136.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433.7万元 同比增长77.15% 归母净利润4711.97万元 同比增长186.06% 主要系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销售增加 [1]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5045.63万元 同比增长45.05% 占营收比重11.06% 新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8项 发明专利1项 [2] - 在研项目25个 涵盖糖尿病(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 肥胖症药物及美容多肽产品(KJMRT-YF001/SNPEP02-001等) [2] - 持续强化辅助生殖 慢性乙肝 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研发优势 [2] 产能扩张与合同签订 - "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进入产线验证阶段 "制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完成设备验证 "多肽创新药CDMO项目"106车间已投入使用 [3] - 子公司圣诺制药签订GLP-1多肽原料药供应合同 2025年底前合同金额不超过3.5亿元 [3] - 行业研报显示多肽原料药产能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至2026年 [3]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创新药物为重点 仿制药为核心"模式 聚焦多肽领域重大疾病及大健康市场 [1] - 2025年将加快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步伐 加强原料药与制剂市场开拓 完善产业链优势 [4]
西藏多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17:08
行业概况 -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8%,营业收入下降3.7%,利润总额下降15.1% [4] - 全球药品市场持续增长,中国药品消费支出增速快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人口老龄化和收入水平提高将进一步驱动行业增长 [5] - 多肽类药物市场快速增长,2020-2025年全球和中国肽类药物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8.9%和16.4%,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628亿美元增至2025年960亿美元,中国从85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 [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及中间体、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6] - 公司拥有38项专利(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23项、外观设计2项),另有8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报告期内多个产品进入申报注册阶段或获批 [6] -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市场占有率长期超80%,2024年被纳入第十批国家集采目录并中选,预计对收入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6][8]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推行纵向一体化战略,近年收购鑫承达和四川多瑞药业,加快原料药产业延伸布局,交易金额合计27,096.14万元 [8] - 通过收购四川多瑞药业70%股权,公司加强高端多肽原料药转型基础,寻找新营收增长点 [8] 财务与股东情况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本年度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2] - 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未涉及表决权差异安排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