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量资产盘活
icon
搜索文档
大型地标“烂尾”多年后重启,多地盘活存量修复“城市伤疤”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13
多地烂尾项目重启 - 近期多地出现烂尾项目重启案例,包括佛山威达大厦、沈阳原乐天项目等 [1] - 盘活方式包括政府协助引入资本、地方国资接盘、企业收购等 [1] - 存量资产盘活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加快了处置效率 [1] 佛山威达大厦案例 - 项目位于佛山市中心季华路,总高171米,总建面7.5万平方米 [2][3] - 2017年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停摆,2024年11月引入东晖投资4.3亿元重整资金 [2][3] - 采用"部分现金+部分实物"债权受偿方式,发放600多万元工人欠薪 [2] - 预计2026年底竣工,2027年初交付 [3] 沈阳原乐天项目案例 - 项目总计容面积107万平方米,2016年停滞 [4] - 2023年8月华润置地签署协议参与盘活,2024年收购二期地块权益对价15.9亿元 [5][6] - 住宅部分"中寰悦府"开盘90分钟销售6.8亿元,年度签约额超12亿元 [6] - 商业部分将打造万象商业综合体 [6] 烂尾项目盘活方式 - 主流方式包括市场化盘活、项目转让、债务重组、政府主导等 [7] - 市场化盘活取决于项目剩余价值能否覆盖债务并产生收益 [7] - 大型项目盘活面临出资方能力、资产价值变动、债权债务复杂等挑战 [7] 郑州上上项目案例 - 前身为"上上国际中心",2018年进入破产清算 [8] - 现由河南投资集团接手,计划打造复合型产业综合体 [8][9] - 政府发布建筑方案征求意见表和招投标公告推动项目重启 [8] 行业趋势 - 国家政策支持存量资产盘活,设置专项基金和专项债收储政策 [10] - 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产业扶持推动项目盘活进展 [10][11]
REITs再破局:存量资产盘活从融资工具到生态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7:31
公募REITs市场加速扩容 - 公募REITs近期呈现发行加速迹象,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项目获批,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获准予注册批复 [2] -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是上海市属国企首单获批的公募REITs扩募项目,也是市场第6单获批扩募项目,目前还有5单在申报审核中 [2] - 截至2025年5月底,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呈现规模扩容与结构优化并行特征,发行数量与扩募进程均进入加速通道 [2] 市场格局与产业链影响 - 公募REITs市场形成"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助推存量资产运营产业链重塑与变革 [3] - 江苏省首单租赁住房REITs项目落地标志着"产城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3] - 长三角地区商业存量资产价值被挖掘与重新评估,资本化活跃度提升 [3] 产业链重塑具体表现 - 商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不动产"投融管退"闭环,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拟投资济南领秀城贵和购物中心(20.09万平方米) [4] - 公募REITs为基建项目引入增量资金,推动交通、能源等领域建设,带动建筑工程等细分行业发展 [4] - 基金管理、证券承销等金融环节创造新业务增长点,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4] - 存量资产从"开发逻辑"转向"资管逻辑",案例包括上海静安嘉里中心(非零售占比35%,租金涨18%)、深圳万象天地(入驻率92%) [4] 政策支持与试点成效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消费、文旅等领域发行公募REITs,鼓励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 [5] - 政策推动12城消费REITs试点:成都春熙路募资25亿元改造后客流增40%、租金涨25%;杭州湖滨步行街夜间经济突破300亿元 [6] - 珠海模式(租金低于市场30%)、华发集团与中国信达设200亿元基金(资产增值率58%)提供存量盘活样本 [6] 制度创新与价值提升 - 商业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不动产行业经历"价值升维",从"粗放扩张"转向"精准运营" [7] - "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理念涵盖投资研判、精细化运营、资本退出等环节 [7] - 金融制度创新实现"持有-运营-退出"良性循环,尤其对商业类存量资产价值变现 [7] - 上海"模速空间"案例:6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吸引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带动租金溢价15%~20% [8]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运营提升资产估值实现资本化成为趋势,依赖专业团队、数字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努力 [9] - 多元业态融合、精细化管理及资产证券化推动老旧厂房转型创意产业园、购物中心升级体验综合体等实践 [6]
深南电20250515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南电)[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 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 4.43 亿元,同比下降,因南山热电厂发电业务实际发电量减少[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 1.20%,存量经营能力提升[2][3] - 总资产 20.13 亿元,同比减少 1.79%;归母净资产 14.85 亿元,同比增加 1.79%[3] - 归母净利润 2,191 万元,同比增加 1,775 万元;经营毛利 2,753 万元,同比增加 1,918 万元[2][3] - 经营净现金流同比流出减少 6,237 万元,系加强营运资本管理[3]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7.05 个百分点,利于公司转型[3] 2. **业务发展和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综合能源战略加速落地,相关业务收入 4,515 万元,占比首次突破 10%[2][5] - 归母净利润增长:经营毛利增加 1,918 万元,源于南山电厂发电业务和受托管理物业新增利润;资产盘活收益增加 8,284 万元,中山土地收储 A 地块处置净收益 1.63 亿元;投资收益增加 4,949 万元,惠东鞋服 40%股权转让确认投资收益 6,672 万元[2][5] - 期间费用因职工薪酬结算等增加 2,725 万元,其他收益同比减少 3,764 万元[5] 3. **存量资产盘活成效** - 深南电中山公司 A 地块 190 亩土地交付,收到补偿价款 2.2 亿元[2][6] - 2025 年 3 月成功转让深南电中山公司发电机组设备及相关资产[6] - 完成惠东鞋服 40%股权挂牌转让,回笼资金 5,789 万元[2][6] 4. **新能源及储能领域举措和进展** - 2024 年进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完成储能母基金首期出资 5,000 万元,设立 4 亿元储能子基金[7] - 储能子基金拟下设 2 亿元储能公司,投资独立储能等项目[8] - 兆驰工商业储能项目 2024 年 4 月投运,收入 122 万元[8] - 与中山市南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 300 兆瓦/600 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一期 2025 年 5 月投运[2][8] 5. **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战略创新措施** -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制度体系,搭建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化建设[4][9] - 构建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实行高管人员双目标契约化管理[4][9] - 人才战略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组织架构[4][9] 6. **未来发展规划** - 以三步走战略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锚定新能源及储能赛道[10] - 通过系统性管理提升举措推动财务转型与业财融合[10][11] 7. **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 - 以储能产业基金为依托,打造新能源领域建运管专业化能力[12] - 重点布局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12] - 建设端精细化管理,运维端强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能力,运营端提升市场化水平[12] 8. **提升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核心竞争力** - 基于积累进行科学决策和精准投资,以项目构建运营管理为切入点积累资源和经验[13] - 在核心领域持续突破,强化全产业链布局[13][14] 9. **2025 年具体发展计划** - 聚焦重点领域拓展项目,推动转型发展[15] - 推动储能子基金正式运营,加强母基金与子基金联动[15] - 以运维为切入点完善综合能源服务商模式,建立专业运维平台[15] - 推动所属企业转型升级,如深南电环保公司开发项目,深南工程公司开拓新项目[15] 10. **盘活存量资产措施** - 统筹关键业务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参与市场交易控制风险[16] - 强化售电业务市场意识,拓展渠道,加强人员能力建设[16] - 推动土地收储后续事宜,处置相关资产[16][17] 11. **内部改革措施** -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重构法人治理架构,优化制度体系[18] - 深化人力资源改革,构建差异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青年人才培育体系[18] - 提升财务服务水平,简化流程,推动财务与业务融合[18] - 加强风险防范,强化内部监督和风控合规管理[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