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倍经济学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市场产品研究系列之七-日本资本市场:现状分析与产品梳理-2025-03-26
华泰证券· 2025-03-26 11:0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日经225指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东京证券交易所Prime市场板块中成交量、流通性排名靠前的225只股票构建,反映日本市场代表性企业的整体表现[6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股范围:东证Prime市场板块 - 筛选指标:成交量与市场流通性排名前225的股票 - 加权方式:价格加权法,公式为: $$ w_i = \frac{P_i}{\sum_{j=1}^{225} P_j} $$ 其中$P_i$为第$i$只股票的价格 **模型评价**:权重集中度高,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达42.3%,科技板块占比突出[64][66] 2. **模型名称**:东证指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全面覆盖东证Prime板块上市企业,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反映市场整体表现[6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股范围:东证Prime板块全部股票(截至2025年1月共1696只) - 加权方式: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公式为: $$ w_i = \frac{M_i \times F_i}{\sum_{j=1}^{1696} M_j \times F_j} $$ 其中$M_i$为总市值,$F_i$为自由流通比例 **模型评价**:行业分布均衡,传统行业(如工业、可选消费)占比高,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21.3%[64][6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ROE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用于筛选高ROE成分股[66][6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单只股票ROE: $$ ROE = \frac{\text{净利润}}{\text{净资产}} $$ - 因子取值:直接采用Wind计算的2024年ROE数据 **因子评价**:日经225指数中ROE最高成分股达21.96%(中外制药),显著影响指数表现[66] 2. **因子名称**:行业动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轮动效应,基于行业涨跌幅筛选强势板块[6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按Wind一级行业分类计算行业平均涨跌幅 - 因子取值: $$ Momentum_{k} = \frac{1}{n_k}\sum_{i \in S_k} R_i $$ 其中$S_k$为第$k$行业股票集合,$n_k$为股票数量,$R_i$为个股收益率 **因子评价**:2024年医疗保健、金融等行业动量效应显著(平均涨幅超20%)[6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日经225指数模型** - 年化收益率:8.11%(2012-2025)[72] - 年化波动率:20.68%[77] - 最大回撤:-27.43%[77] - 夏普比率:0.81[77] 2. **东证指数模型** - 年化收益率:7.28%(2012-2025)[72] - 年化波动率:18.41%[77] - 最大回撤:-24.36%[77] - 夏普比率:0.77[7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ROE因子** - 高ROE组年化收益:19.5%(TOPX500价值指数)[78] - 低ROE组年化收益:8.5%(TOPX成长指数)[78] - 多空收益差:11.0%[78] 2. **行业动量因子** - 强势行业年化收益:35.7%(东证高股息40指数)[79] - 弱势行业年化收益:-6.2%(成长市场指数)[78] (注:部分测试结果引用自衍生指数表现,因原报告未直接给出因子分层回测结果)
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日本证券业复盘
长城证券· 2025-02-19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日本证券业在经济泡沫破裂后呈现出高集中度、外资券商退出、资产负债增加、净利润波动后趋稳、成本波动且费率较高、员工结构优化、佣金收入稳定但经纪业务占比下滑、交易收入趋稳、金融收益波动剧烈、市场成熟度提升等特征 [1][2][3] - 大和证券通过本土化与国际化战略发展,资产、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波动,杠杆率稳定 [46][50][57] - 乐天证券强化与集团协同推进在线业务,总资产扩张、净资产增长、各收入增速及结构变化大、归母净利润震荡上升 [64][70][7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日本证券业 30 年变迁映射宏观经济起伏 1.1 行业呈现较高集中度,外资券商逐步退出市场 - 经济泡沫破裂后券商数量稳定在 260 家左右,竞争格局集中,五大综合型券商 2023 年营收占比超 40%、净利润占比超 45% [11] - 2000 - 2022 年外资券商数量从 52 家降至 9 家,营收占有率从超 30%降至 1%附近 [11] 1.2 资产负债同步增加,行业风险逐步上升 - 行业总资产整体上升,净资产 2013 年后波动上升,2024 年 3 月突破 8.29 万亿日元 [15] - 总负债逐年增加,流动比率下降、杠杆率上升,行业风险上升 [15] 1.3 净利润波动剧烈,2012 年后实现稳定盈利 - 1990 - 2012 年净利润因危机、互联网券商和佣金自由化波动剧烈,2013 年后因政策带动股市上涨波动放缓并盈利 [20] - 2022、2023 财年行业 ROE 分别为 4.57%、8.29% [20] 1.4 行业成本波动变化,成本费率较高 - 营业成本波动幅度小,成本费率长期较高,2023 年达 83.6% [27] - 销售及管理费占营业总成本比率 1990 - 2022 年超 75%,2023 年降至 70.6%,管理费率均值约 77.5%,2023 年降至 59%左右 [27] 1.5 员工结构逐渐优化,工资保持相对刚性 - 1990 - 1999 年雇员剧烈出清,2000 年后稳定,2023 年雇员人数较 1990 年减少近 50% [31] - 员工成本规模稳定但受经济危机影响波动,2005 - 2007 年变动较大 [31] 1.6 佣金收入趋于稳定,经纪业务占比逐渐下滑 - 1990 - 2012 年佣金收入波动剧烈,2013 年后稳定,2023 财年超 2.7 万亿日元 [34] - 2023 年经纪业务佣金收入 6786.42 亿日元,占比从 1990 年的 70.8%降至 24.58% [34] 1.7 交易收入波动后趋稳,金融收益波动剧烈 - 交易收入先增长后下降,占营收比重未超 30%,2023 年降至 15.29%,经历增长期后进入平稳阶段 [36] - 2014 - 2024 年 6 月末两融余额波动增长,占市值比例从 0.72%降至 0.55% [37] - 金融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剧烈,2023 年达 18107.49 亿日元,同比升 79.86%,占比 33.37% [40] 1.8 市场成熟度提升,机构投资者崛起 - 1990 - 2023 年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比重从 23.9%降至 16.9%,外国投资者从 4.7%涨至 31.8%,市场成熟度提升 [41] 2. 差异化发展的案例 2.1 大和证券经营战略:本土化 + 国际化 2.1.1 积极拓展本土业务,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 - 深耕本国市场,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优化交易系统和客服平台 [43] - 与三菱重工合作,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倡议 [45] 2.1.2 开拓海外市场,进行战略性收购 - 2017 年收购美国公司进军美国市场,与中信建投合作拓展中国市场 [46] - 2016 财年海外业务经常性利润转亏为盈并保持盈利 [46] 2.2 稳健经营,夯实行业地位 2.2.1 资产稳步增长 - 2006 - 2023 年总资产总体上升,2023 财年达 320272.99 亿日元,净资产 17886.59 亿日元 [46] 2.2.2 营业收入震荡上升 - 2011 - 2023 年营业收入震荡上升,由六部分构成,各部分表现不同 [50] 2.2.3 净利润波动调整,杠杆率保持稳定 - 2006 - 2023 年净利润波动下降,2023 年为 1215.57 亿日元,ROE 波动剧烈,杠杆率稳定 [57] 2.3 乐天证券经营战略:强化与集团协同,推进在线业务 - 集团打造生态圈,乐天证券提升交易平台性能和用户体验,加强金融与其他业务协同 [64] - 2023 财年互联网服务部门收入、利润增长,国内电商、旅游业务发展好,集团计划提升国内 GMS 到 10 万亿日元 [64] - 总帐户数增加,2023 年超 1020 万户,NISA 账户数升至 524 万,市场占有率 2023 年达 34.60% [65] 2.4 打造头部互联网券商 2.4.1 总资产持续扩张,净资产稳步增长 - 2000 - 2024 年总资产扩张,2024 年超 4 万亿日元,净资产 2024 年超 1700 亿日元 [70] 2.4.2 各收入增速及收入结构变化较大 - 营业收入各部分波动性大,手续费收入多数年份增长但 2020 年后增速下降,金融、交易收入比重增大,投资有价证券与其他经营收入比重稳定 [71][73] 2.4.3 归母净利润震动上升 - 2000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震动上升,2006 年突破百亿日元,2018 - 2024 年从 101.57 亿日元增至超 160 亿日元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