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促消费政策显效 企业贷款保持增势 电商物流指数走高 多项数据释放需求端积极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06:26
核心观点 - 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需求端释放积极信号,包括核心CPI涨幅连续扩大、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物流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1] - 政策层面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振发展预期 [1] 消费需求与物价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1%,反映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 [2]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9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2] 金融与信贷数据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两者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景气度 [3]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推动需求释放,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市场回暖,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 [3] 物流行业景气度 - 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4] - 9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112.7点环比回升0.4点创年内新高,供求两旺特征明显 [5]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和农村业务量指数分别环比回升1.1和1.0点,达到132.5点和132.7点创年内新高 [5] - 供给端人员指数连续6个月回升,满意率指数环比回升0.9点至103点为年内首次 [5]
多项数据释放需求端积极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04:18
消费需求与物价 - 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且为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1% [1]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9月份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2] - 物价领域释放多重积极信号,反映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 [1] 货币与信贷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两者“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低 [2] - 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居民信贷需求回升,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推动需求释放,9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回暖 [3] 物流行业景气度 - 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景气区间运行 [3] - 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7点,环比回升0.4点,创今年以来新高 [4] - 电商物流供求两旺,9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和农村业务量指数分别环比回升1.1和1.0点,达到132.5点和132.7点,创今年以来新高 [4] - 电商物流供给端多项指数保持在100点以上,人员指数连续6个月回升,满意率指数环比回升0.9点至103点 [4][5]
华源晨会精粹20251021-20251021
华源证券· 2025-10-21 21:04
建筑装饰行业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在“稳增长、扩内需”政策背景下,重大工程建设提速,建筑板块投资可围绕“红利”和“建筑+”两条主线进行,低估值策略占优 [2][6][9]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新投产铁路里程968公里 [2][6]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全部完成,其中8000亿元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和“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新质生产力和“两新”领域,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6] - 政策密集落地,包括《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和《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中央投资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推动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 [7] - 本周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滑1.67%,但装修装饰、工程咨询服务及钢结构子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为+3.40%、+2.68%、+0.72% [2][8] - 选股主线一(红利):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关注高分红、低估值个股,重点推荐江河集团、四川路桥 [2][9] - 选股主线二(建筑+):关注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化等新业态的转型企业 [2][10] 361度公司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361度在2025年第三季度维持全渠道快速增长,新品牌ONEWAY焕新出发,公司品牌力和市场份额有提升潜力 [2][12][1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主品牌线下渠道零售额录得约10%的正增长,童装品牌线下渠道零售额录得约10%正增长,电子商务平台整体流水录得约20%正增长 [2][12] - 公司产品创新包括推出搭载DWS动能防水系统的“雨屏9代”和优化中底弧度的专业马拉松跑鞋“飞燃4.5” [13] - 新品牌ONEWAY已拥有郑州、北京、济南等6家店铺(截至2025年10月7日),门店落地郑州及济南 [13] - 渠道方面,公司拥有7026个大装销售网点,店均面积增加至156平方米,全新“超品店”已开业93家(截至2025年9月30日),首家女子运动概念店落地石家庄 [1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5亿元、14.93亿元、1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0%、13.49%、13.10%,维持“买入”评级 [14] 思特威公司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思特威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保持高增长,手机、汽车电子、安防三大业务齐头并进,发展动能强劲 [2][16][19]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65亿元,同比增长45%~54%;归母净利润6.56~7.36亿元,同比增长140%~169%;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6.92~7.72亿元,同比增长79%~99% [2][16] - 手机业务迭代效率领先,在5000万像素领域覆盖多种场景需求,包括应用LOFIC HDR®2.0技术的高阶旗舰产品及国产高性能系列化CIS产品 [17] - 汽车电子业务在2025年前三季度,应用于智能驾驶和舱内等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18] - 智慧安防业务稳中有进,传统安防领域稳居全球头部位置,同时机器视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无人机等新兴领域 [1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7亿元、13.53亿元、17.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8.48%、50.74%、28.11%,维持“买入”评级 [19] 市场数据概览 - 截至报告日,主要市场指数表现如下:上证指数收盘3,916.33,年初至今上涨20.04%;创业板指收盘3,083.72,年初至今上涨49.66%;沪深300收盘4,607.87,年初至今上涨20.61%;中证1000收盘7,344.05,年初至今上涨26.69%;科创50收盘1,406.32,年初至今上涨47.21%;北证50收盘1,458.42,年初至今上涨43.00% [3]
合百集团:公司产业覆盖零售业及农产品流通两大主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1 19:38
(编辑 王雪儿) 证券日报网讯 合百集团10月2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作为安徽省综合型商贸流通龙头 企业,公司产业覆盖零售业及农产品流通两大主业,零售业包括百货、家电、超市连锁、电子商务、商 贸批发等细分业态。公司持续围绕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政策导向,聚焦两大主业,进一步深化首店与 首发资源布局,同时结合区域消费特点探索消费场景创新,为提升区域消费活力、释放本地消费潜能积 极贡献企业力量。 ...
核心CPI温和上涨,消费向好积极信号|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10-20 19:05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 [2]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2]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措施 - 财政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央行连续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4] - 今年3月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 [3]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9月单月增长20.5%,比8月加快17.1个百分点 [4] - 9月智能家电增速超过30% [4]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4] 服务消费趋势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4] - 文体休闲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居民在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支出超过商品消费支出 [4] 政策未来方向 - 改善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政策的关键,需大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5] - 改善预期是政策重点,通过改善预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 [5] - 重视发挥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尽快形成协同发力的政策体系 [5]
A股这一板块,逆势加仓
证券时报· 2025-10-17 16:58
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839.76点,下跌1.95%,深证成指收报12688.94点,下跌3.04%,创业板指跌破3000点至2935.37点,下跌3.36%,科创50指数创近1个月新低至1363.17点,下跌3.77% [1][2] - 市场成交额持续下滑,终结了此前连续4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的纪录 [1] - 香港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下跌3.97%,恒生科技指数本周累计下跌7.98% [2] 融资交易情况 - 融资客继续加仓A股,全周融资净买入超过144亿元,融资余额达到2.4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3] - 有色金属行业获得超过76亿元融资净买入,电力设备行业获得超过27亿元净买入,基础化工和医药生物行业均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 [3] - 通信行业被融资净卖出超过45亿元,银行行业净卖出超过13亿元,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汽车等行业也被净卖出超亿元 [3] 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行业获得超过1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为本周唯一净流入超百亿元的行业 [3] - 交通运输行业获得超过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钢铁行业获得超过60亿元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获得超过55亿元净流入,食品饮料和煤炭行业均获得超40亿元净流入 [3] - 电子行业遭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超过140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超过97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超过75亿元,国防军工、传媒等行业也净流出超30亿元 [3]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逼近历史最高点,农业银行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股价创历史新高 [4] - 以本周五收盘价计算,银行板块股息率中值为4.01%,张家港行、长沙银行股息率均超过6%,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均在4%以上,农业银行股息率达3.27% [6] - 所有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中值为5.82倍,农业银行最高为9.56倍,所有银行股全部破净,市净率中值为0.61倍 [6] 煤炭板块表现 - 煤炭板块指数全周放量大涨5.9%,大有能源6日出现5次涨停,股价创2016年6月以来9年多新高,安泰集团连续第2日涨停,股价创近2年新高 [6] - 跟踪的样本煤炭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平均环比增长约18% [8] - 吉林省多地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陆续开启供暖,供暖季开启 [8] 后市展望与热点 - 短期市场成交额连续缩量至2万亿以下,显示市场谨慎情绪,若后续未能放量,指数或继续面临区间震荡压力 [4] - 短期以红利为代表的价值板块表现或持续占优,结合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即将落地,未来成长性板块仍将值得长期布局 [4] - "十五五"规划涉及的重点产业可能包括数字科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空间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医疗健康(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 [3]
绝味食品:一根鸭脖,“链”动万家灯火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3:01
公司核心能力与商业模式 - 公司以一根鸭脖为起点构建起覆盖全国、深入城乡的连锁网络[2] - 公司拥有国内卤味行业中最完善的全国性生产基地网络能够实现当日达保障产品新鲜度[3] - 公司形成公司集中生产—冷链配送—门店就近销售—服务社区百姓的稳定供应链条[3] - 公司拥有上万家门店组成的网络让鲜食直达消费者是核心能力之一[2] - 公司加盟商委员会体系拥有116个战区委工作小组链接了3000余家加盟商[4] - 公司以社区店为主的模式投资门槛相对可控吸引大量创业者和小微投资者[4] - 整个体系直接带动近4万人就业为大量当地居民提供稳定收入来源[4]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转型 - 2024年我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规模为3.74万亿元同比增长4.09%[5] - 公司战略从广度扩张转向深度挖掘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5] - 公司从关注开店数量转向关注消费者需求从供给思维转向用户思维[5] - 公司通过场景化创新与精益运营稳住基本盘[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470万元同比增长9.44%推动区域风味数据库建设与产品矩阵优化[6] 社会责任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7]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鸭副等农产品与上游养殖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7] - 公司年采购量占樱桃谷鸭出栏量一定比例为山东、江苏等主产区农户提供稳定订单[7]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已达23.64亿元[7] - 2025年公司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派发现金红利近2亿元[7]
9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部分领域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9月份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1] - 9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2] - 前9个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 [3] CPI变动驱动因素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价格呈季节性上涨,涨幅在0.9%至6.1%之间 [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稳定 [2] - 家电、手机价格同比涨幅扩大以及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对核心CPI上涨有拉动作用 [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表现 - 9月份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 [3] - 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PPI变动驱动因素 - 煤炭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均连续2个月上涨,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由降转涨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及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带动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降幅分别收窄8.3、3.4、3、2.4、0.5和0.4个百分点 [4] -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4]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释放推动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4]
中国经济再现回暖信号 宏观政策发力持续转向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10-16 00:32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现 - 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回暖信号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2] - 核心CPI上涨主要由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0.6% [2][3]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 9月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4] - 部分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煤炭加工等6个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4] -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如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 [5] - 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0%以内 [5] 金融数据与货币供应 - 9月末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6] - M1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收窄至-1.2% [6] - M1增速回升和剪刀差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6]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6] 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 政策思路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强调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3][7] - 财政支出结构需更多从投资为主转向改善民生为主,加大民生保障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 [7] - 当前经济面临需求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 [7]
财经聚焦 | 核心CPI重回1% 9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5-10-15 22:02
物价核心稳定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 - 9月CPI环比上涨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1] - 鲜菜价格因天气等因素出现季节性上涨,例如西葫芦价格从8月的2.58元/公斤上涨至9月的3.32元/公斤 [1] 工业生产者价格积极变化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3]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包括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3] 新动能带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 产业发展向新,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4] - 消费市场求质,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5] - 消费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背景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3万美元 [5] 同比价格变动因素 - 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