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化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续写新的传奇
搜狐财经· 2025-06-07 20:25
上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宁德时代港股首日涨幅达16.43%,累计涨幅近30%,成为第三家H股股价高于A股的公司[1] - H股较A股溢价率最高达18%,远超比亚迪的4.83%和招商银行的2.6%[3] - 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203.71亿港元,包括中石化、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幅超30%[4]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接近1800万辆,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使用其电池[8]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4.37%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30.48%[11]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90%港股IPO募集资金投向匈牙利工厂建设[5] - 欧洲市场份额达43%,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11] - 已在欧洲布局三大生产基地(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德国工厂已盈利[7]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推出麒麟电池、磷酸铁锂4C神行超充电池(峰值充电倍率12C)、钠离子电池"钠新"[12] - 构建四大创新体系保持电池技术领先,MSCIESG评级AA级[13] - 推广换电模式,目标2030年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重卡换电网络[1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市占率从2021年52.1%峰值回落至2024年45.1%[10] - 面临比亚迪、蜂巢能源、欣旺达等竞争对手的份额蚕食[10] - 通过港股上市构建"A+H"双融资平台对冲单一市场风险[9][10] 零碳战略与未来规划 - 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计划2025年所有工厂打造为"零碳工厂"[14] - 推进"电池护照"标准化,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13] - 探索一体化零碳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新能源化[14]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04
第一创业· 2025-06-04 11:13
核心观点 - 看好国内科技产业长期增长前景,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的打压反而能促进国内科技产业崛起 [1] - 看好国内碳化硅产业长期景气提升,国内厂商在全球碳化硅市场价格战中实现盈利且市场和客户主要在中国 [2] - 新能源在重卡行业的应用已具备经济性,后续重卡乃至整个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化大概率将快速提升,未来2 - 3年或带来行业格局重大变化和投资机会,电动卡车销量提升会带动锂电池销量提升 [5] 产业综合组 - 美国政府计划加大对中国科技行业限制力度,拟将受制裁中企子公司纳入管控范围,规定最快6月公布 [1] - 日内瓦关税战税率下调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进入第二轮,国内科技领域进步快,打压能带来更多市场准入、试错与迭代机会 [1] 产业综合组 - 碳化硅行业 - 全球碳化硅市场正经历价格战,全球碳化硅龙头Wolfspeed传将声请破产,亚洲车用半导体销量第一的瑞萨有意放弃电动车用碳化硅业务 [2] - 国内以天岳先进为代表的厂商在价格战中实现盈利,全球车用碳化硅主要市场和客户在中国,价格战后碳化硅性价比相对硅基器件进一步改善 [2] 先进制造组 - 重卡行业 - 2025年5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8.3万辆左右,比上年同期上涨约6%,实现两连涨,国内重卡以旧换新接续政策产生刺激效果 [5] - 5月新能源重卡销量预计超1.5万辆,同比增长约1.9倍,国内渗透率超23%;燃气重卡月销量降至1.5万辆以下,国内渗透率降至23%以下 [5] - 新能源重卡新车渗透率超20%后持续高增长,代表新能源在重卡行业应用具备经济性,市场接受度超临界点 [5] - 纯电动乘用车电量一般为40 - 100度,电动重卡电量一般为300 - 700度,电动卡车销量提升会带动锂电池销量提升 [5]
打造行业价值共同体 江淮商用车与用户追光同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16:1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商用车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需构建人、车、货、场新生态体系 [3] - 排放升级、油耗限值升级、老旧车淘汰补贴升级、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新能源车险优化及汽车信息安全等因素推动产业生态深刻重构 [5]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以"技术产品+价值生态"双引擎驱动,发布战略新品并启动"追光计划",展现61年技术积淀与创新成果 [2] - 持续深耕燃油、混动、纯电三大模块,推进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轻量化、电动化技术突破,布局全场景产品 [6] - 燃油产品聚焦帅铃S系、骏铃A系、康铃L系,强化自产锐康2.5及安徽康明斯B2.5系列竞争力 [6] - 燃气产品全面布局轻卡、重卡,新能源轻卡覆盖ES/EV/EK三大品系及EX6/U7产品,新能源VAN系覆盖0-300+km物流场景 [6] - 新能源无人轻卡采用自研滑板线控底盘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重卡基于2.0平台迭代升级 [6] - 混动产品布局多技术路线,重点推出二代P2混动及二代增程产品 [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掌握四代底盘技术,打造极致底盘性能 [8] - 开发1号电气架构平台,实现全系安全覆盖,推出BMS 3.0电池管理平台支持多级故障保护 [8] - 高效恒温热管理系统支持高温/高寒高频使用场景,质保提升至8年60万公里 [8] - 电控技术具备模块化架构、智能算法升级及高安全性优势,车机互联功能丰富 [8] - 全系AEB技术布局领先行业,大数据云平台优化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8] 市场表现与用户案例 - 产品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累计交付近500万辆 [10] - 新能源轻卡ES9冷藏车搭载宁德时代120度电池,创新180直通梁结构解决冷链运输续航与承载难题 [13] - 帅铃S9凭借动力与承载能力助力宁夏用户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运输 [15][16] - 与农机用户合作18年,服务超17000名用户,赋能农业机械化 [12] 生态建设与用户支持 - 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低息贷款、融资租赁等方案降低资金门槛 [17] - 启动10亿"追光基金",对百万公里用户(轻卡100万公里、重卡200万公里)给予万元综合回馈(8000元换购券+2000元服务券) [21] - 发起"2025江淮商用车价值中国行"活动,计划探访全国7大区域产业,打造行业价值共同体 [19]
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
新华财经· 2025-05-21 20:0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重点领域规模超过9200亿元 2025年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 [1][2] - 随州专用汽车2024年产量达16.4万辆 专汽应急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1] - 随州签约15个专汽、应急、新能源项目 总金额220亿元 [4] 产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化被视为产业转型升级核心动力 智能化是提升竞争力关键 绿色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 汽车产业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 [2] - 专用汽车行业轻型化趋势明显 新能源量率创新高 细分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大 [3] 区域产业布局 - 随州构建以专用汽车为主导的安全应急产业矩阵 打造"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千亿级产业 [1] - 随州作为中国首批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已形成较完备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 [2] 技术创新方向 - 需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数字化时代制造能力 实现数字化转型 [2] - 高端智能设备是安全应急产业核心驱动力 需技术、政策和生态协同推进 [3] - 安全应急产业转型将加快技术赋能 构建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 [3] 市场表现 - 2025年1至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比超过68% [2] - 专用汽车行业出口规模持续高增长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3]
宁德时代曾毓群:新能源汽车、换电生态进入爆发阶段,正研究零碳电网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1:53
公司上市情况 -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63 00港元,共发行1 356亿股,每手100股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股价上涨14 60%,报301 600港元/股 [1] - 本次港股IPO最大基石投资者为中石化,中石化资本董事长表示这是对宁德时代全球布局的支持和双方深化合作的体现 [5]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零碳交通被描述为万亿元级市场,当前全球交通体系正在重构,新能源汽车、换电生态、低空经济、电动船舶等领域处于爆发阶段 [5] - 零碳电力体系面临机遇与挑战,4月西班牙大停电暴露了电网柔性调控能力弱、储能配备不足等问题 [5] - 公司正在研究零碳电网技术,包括电力电子柔性调控虚拟电厂技术,目标是打造新型零碳电力系统 [5]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所有电池工厂碳中和,并对外输出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新能源化 [5] 公司管理层表态 - 董事长曾毓群强调全球产业新能源化是零碳经济的最大增量 [5] - 中石化资本董事长周美云表示双方将携手以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转型,探索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 [5]
新华财经晚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
新华财经· 2025-05-10 18:10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 【重点关注】 ·国家统计局:2025年4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核心CPI涨幅稳定 ·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回落 ·宁德时代近日通过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是由国际航空航天质量集团(IAQG) 制定的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最高质量标准。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背景 下,该认证的获得,意味着宁德时代在无人机、eVTOL等新兴市场拥有了国际化资质保障,将进一步 推动全球新能源化进程。 ·工商银行积极承销和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 目中,工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项目12个,募集资金将投向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专 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宁德时代拿下航空业"通行证" 【国内要闻】 ·当地时间10日上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当天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 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 ...
专访深向创始人兼CEO万钧:我命由我不由天 高科技中有颗武侠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9 18:56
新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中国合肥举办春季新品上市发布会,推出星辰二代与星途两大新能源重卡车型 [2] - 重点展示自研三电系统及智能化进展,新车型特性被赋予"七剑下天山"的诗意化命名 [2] - 创始人强调公司具备"硬核"高科技属性与"武侠心"的企业精神 [2] 商用车行业趋势分析 - 商用车市场经历温和复苏,但整体规模仍低于历史峰值,与产业结构变化相关 [5] - 道路运输需求基本面稳定,但品类和形式将随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而细化 [5] - 行业年更新率高达保有量的10%-12.5%,更新需求特性变化值得关注 [5] - 重卡新能源化趋势显著,2024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渗透率已超20% [6] - 新能源车型成本优势将加速替代传统能源车型,案例显示部分地区已出现传统能源重卡零销售月份 [6] - 电动化制约因素为基础设施,但华为超充联盟与宁德时代6C电池产品释放改善信号 [6] 公司竞争策略 - 核心优势包括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三电、软件系统、辅助驾驶方案)、国际化战略及智能化投入 [9] - 目标2030年海外销售占比超60%,分阶段实现产品、技术、品牌及知识产权出海 [9] - 智能化覆盖产品辅助驾驶与运营效率提升(如天枢系统车队管理、天玑系统运输模式优化) [9] - 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度整合至物流运营,通过数据流挖掘实现无人化车队管理与运力调度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商用车行业竞争白热化,新能源赛道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加速布局 [8] - 头部企业新能源产品销量快速上涨,行业进入高烈度竞争阶段 [8]
亚太科技(002540) - 2025年5月8日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6:00
分红情况 - 2025 年 4 月 18 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 元(含税),不送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以 2025 年 3 月 31 日总股本 1,251,517,988 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 15,837,354 股后的 1,235,680,634 股为基数,拟派发现金股利 247,136,126.80 元(含税)[2]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 2025 年度中期分红安排的议案》和《关于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 年 - 2027 年)的议案》[2][3] 盈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32,576,105.61 元,同比增长 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2,883,318.15 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42,822,551.89 元[3][4] - 2024 年铝挤压材及零部件产品销量 26.29 万吨,热管理系统铝材营业收入 31.56 亿元,同比增长 5.30%;底盘安全系统铝材营业收入 23.2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 [4] 发展战略与增长点 - 抓住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热管理等高端铝材应用行业机遇,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最优供应商 [3] - 提升高性能铝材及配套深加工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构建科学治理结构和机制,聚焦市场,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能布局,优化组织结构,利用数字化等为管理赋能,推进 ESG 行动,利用资本市场优势 [3] 项目进展 - 青海年产 10 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厂房基建截至 2024 年末基本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按计划推进 [5] - 亚通科技“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提质项目”等四个项目主体厂房截至 2024 年末已竣工验收,设备基础建设和设备采购等工作积极推进 [7] 研发人才 - 公司拥有超 500 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在高端铝材领域有人才优势 [5] - 通过提供培养发展平台、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凝聚共赢的企业文化及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机制,保障技术型人才建设,调动创新积极性 [6] 行业与公司前景 - 中长期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双循环格局带来机会,汽车产业向高效等方向发展,汽车热管理系统迎来机遇挑战,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热管理、航空航天等行业有新空间 [6][8] - 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热管理和轻量化系统部件领域重要铝材供应商,将发挥重要价值,未来围绕战略目标推进工作,把握产业升级重构机遇 [6][8] 事故影响 - 2024 年子公司亚通科技发生安全事故,有效产能减少,营业收入 239,891.36 万元,同比变动 -16.45%,公司整体营业收入 743,257.61 万元,同比增长 4.53% [7]
2025年中国客车海外市场发展报告:全球化征程——中国客车品牌出海新格局与战略机遇(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06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客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2024年10座及以上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确立领先地位,但出海仍面临挑战;报告聚焦海外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全球格局,探讨国际化路径与策略,研究新能源客车机遇与挑战并预判未来趋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转型与发展机遇 - 中国客车行业从内需驱动转型为出口主导型产业,2024年出口占比接近60%,全球龙头企业战略收缩带来市场空白,新能源客车凭借运营成本和政策支持保持全球竞争力 [3] - 中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历经增长、波动、下滑后转入出口主导期,2024年出口占比37%,实现向外需转型 [6] 产业链布局与战略升级 - 中国客车产业国际化战略从产品出口到建立服务网络,再到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的升级,2024年出口8.18万辆,同比增长16%,以10 - 20座小型客车和汽油动力产品为主 [4] 市场空间与全球布局 - 全球客车市场与城市化进程关联,城市化率40% - 60%的国家增长快,发达国家以存量更新和新能源替代为主,预计到2030年全球大中型客车市场规模达28.5万辆,中国企业出口量有望达10万辆,在部分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35% [5] 企业业绩表现 - 2019 - 2023年宇通客车和金龙汽车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净利润显著增长,宇通客车2023年净利达18.17亿元,金龙汽车扭亏为盈至0.75亿元 [11][14] 全球竞争格局变化 - 2018 - 2023年戴姆勒客车业绩波动下滑,EBIT率从6 - 7%跌至盈亏平衡附近,资本开支大幅下滑,营收占比持续走低,为中国客车企业全球化布局创造机遇 [17][21] 行业壁垒与市场格局 - 客车行业产能与渠道形成“双重护城河”,宇通和金龙设计产能稳定,现有产能富余,渠道体系成熟,新进入者面临高门槛,行业集中度高 [24][29] 新能源客车优势 - 新能源客车TCO优势显著,成本波动性低,政策支持下经济性超越传统燃油车,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契机 [31][35] - 中国新能源大中型客车从2015年前渗透率1%增长至2018年的52%,目前公交领域近乎完全渗透,为全球树立典范 [38][40] 出口战略与市场表现 - 中国客车出口战略从产品输出升级到全球化服务体系与技术授权,2024年比亚迪以23.19%市场份额领跑出口市场 [48] - 2024年中国客车出口创新高,达81,820辆,同比增长16%,轻客领跑、新能源崛起,“一带一路”市场份额攀升 [51][53] 全球市场需求特征 - 全球客车市场需求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化率40% - 60%的国家因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带动市场增长,发达国家以存量更新和新能源替代为主 [55][58] 零排放客车发展趋势 - 全球38个国家签署零排放车辆谅解备忘录,12个国家制定约束性法规,覆盖20%新车销售,最迟2040年实现公交车全面新能源化,到2030年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的零排放客车渗透率将达36%、44%、22%、16%,同期各类客车购置成本将与传统车趋于平价 [42][61]
2025年中国客车海外市场发展报告:全球化征程:中国客车品牌出海新格局与战略机遇
头豹研究院· 2025-05-06 2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客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2024年10座及以上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多个品牌在多个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中国客车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领先地位,但出海仍面临诸多挑战;报告聚焦海外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全球客车市场格局,探讨国际化路径与竞争策略,研究新能源客车出海机遇与挑战并预判未来趋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转型迎来全球化发展新机遇 - 中国客车行业从内需驱动转型为出口主导型产业,2024年出口占比接近60%;全球龙头企业战略收缩带来市场空白,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创造条件;新能源客车领域,中国从2015年1%的渗透率发展到目前公交领域近全面覆盖,将持续保持全球竞争力 [3] 产业链布局完善,战略升级成效显著 - 中国客车产业国际化战略从产品出口到建立全球服务网络,再到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模式,实现从产品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的战略升级;2024年出口达8.18万辆,同比增长16%,以10 - 20座小型客车和汽油动力产品为主要出口类型 [4] 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全球布局加速推进 - 全球客车市场与城市化进程高度关联,城市化率40% - 60%的国家增长迅速,发达国家以存量更新和新能源替代为主要需求;预计到2030年全球大中型客车市场规模将达28.5万辆,中国企业出口量有望达10万辆,在全球部分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35% [5] 内需驱动到出口主导,二十年四阶段转型 - 中国大中型客车市场过去20年经历四个阶段:2005 - 2012年快速增长期,CAGR达9.3%;2013 - 2017年波动调整期,CAGR降至2.4%;2018 - 2022年持续下滑期,CAGR为 - 12.8%;2023 - 2024年以出口为主导的复苏期,2024年大中型客车出口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26%,占总销量37%,显示行业从内需主导向外需主导转型及技术升级 [8] 龙头企业业绩复苏显著 - 2019 - 2023年间,宇通客车净利润从2020年的5.16亿元逐年回升至2023年的18.17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39%,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金龙汽车在2021年亏损5.95亿元后,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75亿元,两家企业业务重心从国内转向国际市场 [14] 全球大流行重塑全球客车竞争格局 - 2018 - 2023年,戴姆勒客车EBIT率波动下滑,资本开支大幅下降,营收占比持续走低;同期中国客车企业如宇通客车表现相对稳健,戴姆勒等企业业务收缩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创造机遇 [21] 龙头企业稳固市场格局,新进入者面临高门槛 - 客车行业产能与渠道形成“双重护城河”,宇通和金龙设计产能分别稳定在3万辆和3.3万辆,产能利用率变化反映行业周期性波动,现有产能足以满足未来需求;宇通存货周转率下降,通过60余家分支机构与合作伙伴覆盖六大区域,成熟渠道体系在行业调整期起稳定作用,行业集中度维持较高水平 [29] 新能源客车TCO优势显著 - 新能源客车在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方面优势显著,配备125kWh和320kWh电池组的电动客车TCO与传统柴油车型相当或更低;电动客车成本稳定性好,燃料和维护成本波动时TCO变动小;融资情境下电动客车TCO增幅高于柴油车,但政策支持使其经济性超越传统燃油车,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契机 [35] 公交电动化先发优势 - 自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中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显著,2015年前年销量不足0.2万辆,渗透率仅1%,2015 - 2018年快速增长,销量从4.95万辆攀升至7.42万辆,渗透率由33%提升至52%,2019 - 2024年销量虽有波动但渗透率维持高位,目前公交车新能源渗透率近乎100%,得益于政府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40] 出口战略升级转型 - 2002 - 2014年10座及以上中国客车出口增长,实现从单纯出口到海外建厂、从发展中国家到欧洲市场的跨越;“一带一路”倡议下,头部企业建立全球化服务体系;新能源客车产业从整车出口向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转型,2024年比亚迪以23.19%市场份额领跑出口市场 [48] 2024客车出口创新高 - 2024年中国客车出口达81,820辆,同比增长16%;10 - 20座轻客市场份额46.34%,销量38,000辆,同比增6.44%;30座以上大型客车份额37.8%,销量31,000辆,同比增24%;20 - 30座中型客车占比14.63%,销量12,000辆,同比增21.2%;汽油客车销量和市场份额领跑,纯电动客车和混动客车有增长;前十大出口国累计占比超60%,“一带一路”区域占比从2018年的64.5%提升至2024年的68.4% [53] 城市化进程驱动客车需求 - 全球城市化进程与客车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城市化率40% - 60%的国家客车市场因公共交通建设需求扩张,发达国家客车市场进入成熟阶段,需求主要来自存量更新和新能源替代;全球客车市场呈现区域分化特征,发达地区注重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新兴市场保持城市化驱动的增量需求 [58] 精华摘要 - 全球38个国家签署零排放车辆谅解备忘录,12个国家制定约束性法规,覆盖20%的新车销售,最迟2040年实现公交车全面新能源化,丹麦、挪威计划2025年提前实现;到2030年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的零排放客车渗透率将达36%、44%、22%、16%,同期各类客车购置成本将与传统车趋于平价,城市公交车、小巴在2030 - 2035年实现 [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