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朋克养生
icon
搜索文档
功能饮料暗战:年轻人把便利店变成「同仁堂」
36氪· 2025-05-26 19:08
市场趋势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增长至2023年4.5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2] - 功能饮料增速超越无糖茶,2024Q1至2025Q1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增速持续攀升[4] - 消费者需求从"0糖0卡"升级为追求附加功能,进入健康饮品3.0时代[4] 品类特征 - 中式养生水平均售价5-6元/瓶,主打枸杞、薏米等中草药成分,定位"低成本养生"[3] - 产品功能从祛湿补气扩展到改善睡眠(褪黑素软饮)、增强免疫力(人参电解质水)等细分场景[10] - 社交平台"中式养生"标签浏览量达2.2亿次,推动品类破圈[3] 品牌竞争格局 - 元气森林2023年推出养生水系列,天猫旗舰店5天售罄,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6][7] - 可漾、好望水等新品牌快速崛起,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破亿[7] - 山姆、盒马等渠道商切入赛道,盒马苹果黄芪水进入植物饮料TOP3[4][5] 产品创新方向 - 包装差异化:元气森林用透明瓶身+"煮"字设计,果子熟了采用全透明方瓶[7] - 配方升级:可漾红豆薏米水多酚含量>120mg,六养百合绿豆饮强调"看得懂的配方表"[8] - 渠道定制:山姆联合盼盼开发苹果黄芪饮(含5种食材),盒马融合水果与中药开发小吊梨汤等[8] 行业挑战 - 同质化严重:711货架仅薏米水就有多个品牌,配方均以红豆、薏米为主[10][11] - 功能争议:缺乏功效量化标准,部分消费者质疑"智商税"[12] - 价格混战:同类产品价差达4-10元/瓶,便利店频繁推出第二瓶1元促销[12] 发展阶段 - 流量争夺期(0-12个月):拼营销资源与获客效率[13] - 供应链竞争期:考验成本控制与研发储备能力[13] - 品牌心智期:建立细分场景的消费者认知[13]
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 养生零食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行业概况 - 养生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1][2] - 养生饮和芝麻丸等细分赛道增长显著,分别增长40%和30% [2] - 行业竞争加剧,药企跨界入局与新锐品牌崛起并存 [1][7] 消费趋势 - 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18-35岁人群中养生青年占比高达83.7% [3][4] - 年轻人注重养生零食的便携化、功能化及多样化,传统养生食材以零食化形态出现 [3][5] - 便携装产品如黑芝麻丸、秋梨膏和红糖姜茶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95后消费者占比70% [3] 产品创新 - 传统养生食材如黑芝麻、红枣、枸杞被创新加工成丸剂、软糖、原浆等形态 [5][6] - 功能性成分如益生菌、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被添加到零食中,满足肠道健康、减脂塑形等需求 [6] - 产品形态多元化,衍生出棒棒糖、软糖、米稀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生活场景 [6]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需聚焦细分需求如白领女士、增肌瘦身人群等 [7] - 便携化改良是关键,如粉剂变糕丸、推出单次装等,提升食用便利度 [8] - 包装美观度与创意设计对吸引年轻消费者至关重要 [8] 渠道与营销 - 超七成Z世代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健康养生类食品 [9] - 线上营销手段如图文"种草"、情感营销、IP联名等能有效触达年轻消费者 [9] 未来展望 - 行业将在健康需求、科技发展及消费升级驱动下呈现多元化、细分化趋势 [10] - 企业需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以抓住市场机遇 [10]
躲在工位里的脆皮年轻人,捧出新蓝海
36氪· 2025-05-12 18:46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从2018年小众赛道发展为2024年蓝海市场,品牌数量从4家增至多家主流品牌入局[2] - 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暴增350%至2023年4.5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4] - 所属植物类饮料品类2024Q3增速37.64%,远超即饮茶类4.1%增速,居细分饮品增速榜首[4] 品牌布局 - 元气森林等饮料厂商与新茶饮品牌(沪上阿姨/茶百道/奈雪)以"温和滋补"概念推出产品[4] - 盒马联合同仁堂/李良济等中医药品牌,依托自有供应链和药食同源理论抢占生态位[4] - 盒马养生水定价4.9-5.9元区间,主打亲民策略,苹果黄芪水/陈皮四神水上市两月销量翻倍并进入销量TOP3[7] 产品特性 - 65.5%消费者因选材/工艺/功效购买,该因素影响力超过无糖/清洁标签等传统概念[10] - 产品差异化体现在"正向增益"功效,与传统健康饮料形成对比[11] - 盒马按节气调整产品策略:夏季强调清润,冬季侧重滋补厚重感[7] 消费驱动 - 无糖饮料2016-2022年市场规模从31.2亿增至199.6亿,82.1%消费者为22-40岁人群[8] - 中高收入群体(月薪5001-10000元)为核心受众,健康需求从"低糖"升级为"功能性"[8] - 药食同源行业2023年规模达3763亿元,95%上班族通过零食解压,47%希望食物补能[5] 竞争格局 - 中式养生水有望取代即饮茶/无糖饮料成为便利店健康饮料主导品类[12] - 盒马通过药食同源产品体系(黄精冻干/燕窝粥等)积累经验后自然延伸至饮品线[5][7]
从朋克养生到悦养身心Z世代健康观进阶
北京青年报· 2025-04-30 09:18
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 - Z世代健康关注度显著提升,62.6%受访者表示对健康更加关注,健康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2] - 健康行动演变路径为"朋克养生→精养健康→悦养身心",注重身心平衡与生活状态自洽[1][2] - 42.8%人群有每日营养补充习惯,38.5%固定饮用提神饮品,职场回血方案需求科学化[2] 颜值管理新特征 - 38%年轻人关注气色/水肿/肤质等"状态指标",形成"轻审美、高状态感"偏好[3] - "口服美学"流行,通过红枣饮/葡萄籽/口服液等功能补剂改善外貌,兼具情绪价值[3] - 美妆消费从外在遮盖转向由内而外健康状态养成[3] 体重与睡眠管理 - 54.6%受访者响应体重管理呼吁,但需求个性化系统化指导,拒绝压迫式管理[4] - 身材管理重点转向身体轻盈感与舒适度,追求"吃得顺、练得轻、排得通"[4] - 66.9%年轻人建立固定睡前流程,智能设备/香薰/音频App/泡脚片成睡眠四件套[4] 情绪调理与社交化 - 情绪调理产品需求增长,香薰/热敷/音乐/零食等轻量方式实现即时安抚[5] - 健康行为社群化明显,66.4%年轻人加入美丽养成群,通过打卡拼单强化社交链接[5] - 养生好物分享与挑战计划成为社交资产,健康行为具互动性与仪式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