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医疗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300003):2Q业绩增长提速 长期业务看点丰富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1H25实现收入33.69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2.3%)[1] - 2Q25收入16.33亿元(同比+11.7%)、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70.3%)[1] - 1H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6亿元(同比+300.5%)[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9%,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1] 业务板块表现 - 器械板块1H25收入17.76亿元(同比+1.3%),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1%[2] - 药品板块1H25收入11.17亿元(同比-1.5%),环比增长79.3%[2]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1H25收入4.75亿元(同比-4.1%)[2] 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3] - MWN109片、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适应症一期临床[3] - MWN105注射液、MWN109注射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3] - 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结束三期临床并准备提交Pre-NDA[3] -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完成一期临床,已开展2型糖尿病三期临床[3] 消费医疗布局 - 皮肤科领域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已获批上市[4] - 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已申报注册[4] - 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 - 眼科领域高度数角膜塑性镜已申报注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64/13.34/16.25亿元(较前值上调6%/15%/22%)[5] - 给予25年40倍PE估值(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38倍),目标价22.63元[5]
乐普医疗(300003):业绩明显企稳 期待新增长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9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滑0.4%,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滑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 [1] - 2Q25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0.3% [1] - 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1]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疗器械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冠脉业务增长3.6%,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增长32.1%,外科麻醉业务下滑10.29%,体外诊断业务下滑17.35% [2] - 药品收入11.17亿元,同比下滑1.5%,但环比增长79.3%,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基本完成,非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占比提升 [2] - 制剂(仿制药)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07.6%,原料药收入1.42亿元,同比下滑27.4%,环比下滑7.3% [2] - 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收入4.75亿元,同比下滑4.1%,合肥心血管医院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3.51%,乐普云智科技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8.6% [2] - 存量业务压力已阶段性释放,后续集采压力可控 [2]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已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试验,进度国内第一 [3] - MWN109片和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适应症临床一期,MWN105注射液和MWN109注射液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 [3]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童颜针)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3] - 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3]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4Q25获批上市,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领域或有进一步布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现价对应2025/26年市盈率27/24倍 [4] - 目标价上调60%至24元,较现价有32%上行空间,对应2025/26年市盈率35/32倍 [4] - 评级维持跑赢行业,基于医药行业整体回暖及公司新品前景 [4]
调研速递|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机构名称1]等X家机构调研,上半年业绩亮点纷呈
新浪证券· 2025-08-25 12:16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40.9% [1] - 累计现金分红28.8亿元,回购股份支付现金6.9亿元,合计占首发募集资金净额100.3% [1] 业务发展 - 医用耗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二季度医疗板块剔除GRI后收入同比增长15.3%(一季度为11.1%) [2] - 手术室耗材、高端敷料及健康个护业务增长势头良好 [2] - 全棉时代消费品业务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20.3% [2] - 奈丝公主卫生巾销售额显著增长,干湿棉柔巾及成人服饰保持良好增长 [2] 研发与资质 - 持有医疗行业专利1109个,消费品行业专利530个,医疗产品注册证701个(含三类注册证28个) [1] - 专利证书数量与医疗产品注册证数量稳步提升 [1] 渠道与品牌建设 - 全棉时代线下门店达484家,上半年新开16家 [2] - 全域会员人数近6700万人,较去年末增长7.7% [2] - 参展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及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2] - 联合央视网推出消费医疗专题片,儿童节上线品牌形象深化活动 [2] 运营优化 - 消费品业务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棉花价格下行 [2] - 通过新品迭代、折扣管控及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2] - GRI推动国外渠道快速增长,国内医院渠道稳步向上,医疗C端增长良好 [2]
乐普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降0.43% [1] - 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0.91% [1] - 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0.52% [1] 创新产品商业化 - 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矩阵逐步商业化驱动业绩增长 [1] - 新获批冠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Vessridge®等5款产品丰富产品组合 [1]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获NMPA批准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 [2] 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完成肥胖及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 系国内首家进入该阶段的三重激动剂 [2] - 持续推进眼科及皮肤科产品研发工作 [2]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营销渠道覆盖美国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超160个国家和地区 [2] - 完成341个产品海外注册证覆盖心血管植介入人工智能监测等细分领域 [2] - 产品注册范围遍及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2]
新氧20250820
2025-08-20 22:49
公司及行业 * 新氧(医美行业)[1] 核心运营数据 * 二季度核销人次达6.7万 同比增长380%以上[2][5] * 二季度核销治疗项目数15.5万[2][3] *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数超10万[2][3] * 连锁业务复购率达60%[2][3] * 核心英雄单品占核销服务点比例30%以上[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净利润亏损环比扩大 经营利润比一季度多亏损约300万元 比预算多亏损1500万元[5] * 平台业务经营利润比预算少800万元[5] * 上游业务经营利润比预算少1500万元 利润变为负值[5] * 连锁业务收入环比增长46%[2][5] * 连锁业务经营亏损绝对值与Q1接近[5] 业务战略与优势 * 核心目标人群为中产中年女性 提供轻医美抗衰服务[2][8] * 采用高低搭配策略保障自有供应链产品用户认可度 例如光子嫩肤有BBL和CC光 射频有热玛吉五代和韩版热玛吉[9][10] * 拥有强大推品能力 例如将佛特纳斯蒂重新定位为热玛吉平替[10] * 试点营养点滴项目 利用现有用户群渗透降低营销成本[2][8] * 医美行业三季度通常为淡季 但新氧连锁业务实现环比增长[11]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老店 老店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11]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通过与新上游厂商签约降低产品拿货价 例如童颜水光拿货价大幅下降[2][7] * 自研产品如三类证水光及童颜针有望降低成本[2][7] * 四季度更换童颜水光供应商后进货成本降低 毛利水准将明显改善[28] 扩张与门店策略 * 在头部城市持续加密 选择核心商场稀缺点位[4][13] * 一线城市单城可做到30家门店 例如北京目前7家店年底预计10家[15] * 二线城市采取饱和攻击策略 今年覆盖城市扩展到十几个[16] * 400平米标准店在一线城市成熟期店效大多数达每月7000元/平米 好店达10000-11000元/平米[24] * 二线城市店效约为每月5000元/平米 杭州表现较好达8000-10000元/平米[24] * 新开门店前六个月需要爬坡 六个月以上门店才能达到预期店效水平[25][26] * 未来店效提升空间主要来自新增加品类和新品上市[27] 其他业务调整 * 精简POP业务机构和SKU 走少而精路线[4][20] * 优化成本 整合业务团队降低人员和市场成本[4][20] * 库存数量减少但金额增加 因高关税实施前囤积进口BBL设备[21] * 国产设备销售正常 库存数量与金额均在减少[21] * 现金储备充足 暂无再融资计划[4][23] 毛利率计算与趋势 * 毛利率计算包含耗材成本 医生和护士人员成本 房租分摊 折旧摊销及设备租赁[28] * 三季度因童颜水光单品毛利较低会导致毛利波动[28]
器械重拾升势,济民医疗、尚荣医疗10CM涨停,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35
医疗器械行业表现 - 8月15日三大股指上涨,医疗器械板块重拾升势,济民医疗、尚荣医疗涨停,赛诺医疗涨超10%,华兰股份涨近6%,南微医学、佰仁医疗涨逾4%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探底回升,涨幅1.03%,盘中获超1500万元资金净申购 [2] - 医疗器械指数ETF近一年累计净值上涨22.82%,较基准超额5.99%,居同指数ETF第一 [2] 行业分析观点 - 财信证券指出医疗器械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实现多维发展,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 [2] - 兴业证券认为高耗领域集采影响逐步边际出清,部分品种有续标受益逻辑,集采下半场带量效果逐步显现 [2] - 部分品种在集采续标时中标价格较首次集采有所提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边际优化 [2] ETF交易数据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最新价格0.588,较昨日收盘价0.582上涨1.03% [3] - 当日最高价0.589,最低价0.581,成交量36.7万,成交额2149万元 [3] - IOPV为0.5881,溢折率-0.02% [3]
即将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10 21:10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聚焦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链接临床、资本、渠道与监管资源,推动医工交叉与科技创新 [1][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强调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10] 课程体系与内容 -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底层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穿越 [16] - 趋势研判: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未来布局策略 [16] - 战略落地: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含微咨询与路径解码 [16] - 创新实践:医疗产品设计思维工作坊、投融资与并购决策(含丹纳赫策略方法) [16] - **跨界融合专题**:覆盖银发经济(养老/智慧养老)、消费医疗(医美/口腔)、医疗科技(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 [17][19] 校友生态与资源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推动产学研转化与价值链融通 [9][18] - 校友活动包括每年10+场行业交流、3+场国际游学(美国斯坦福/梅奥、德国MEDICA展等)及头部企业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 [18][20][22] - 师资涵盖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临床专家(冬雷脑科创始人)、投资界人士(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等 [22][23][30] 招生与运营 - 学制1年,2025年9月开班,学费9.9万元/人(团购价8.8万元),含教材与教学服务费 [25] - 学员可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业证书并进入校友库 [25] - 往届校友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等投资机构高管 [26][30]
明星基金突发!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09 15:08
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1]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自2025年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元 [10] 基金基本情况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基金经理为葛兰,主要投资于医疗创新相关行业股票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医疗创新资产净值合计超82亿元 [4] - 中欧医疗创新最新单位净值为1.6874元,2024年7月初单位净值一度跌破0.9元 [7] 投资组合分析 - 中欧医疗创新前十大重仓股为三生制药(8.99%)、科伦博泰生物-B(8.52%)、康方生物(8.20%)、药明合联(6.98%)、药明生物(6.04%)、百利天恒(5.89%)、药明康德(5.63%)、凯莱英(5.21%)、新诺威(4.61%)、恒瑞医药(3.99%) [4] - 行业分布方面,医疗保健占比46.41%,制造业占比41.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6.07% [5] 重仓股表现 - 2025年以来前十大重仓股均实现上涨,三生制药涨幅最大接近400%,凯莱英涨幅最小超过30%,10只股票平均涨幅超过100% [5] - 2025年下半年以来,康方生物涨幅超过70%,仅百利天恒、新诺威两只股票出现微跌 [6][7] 行业展望 - 创新药领域看好全球合作深化与重要临床数据披露预期,国内企业在ADC、双抗、多肽等领域的竞争力逐步获得全球认可 [8] - 国内政策持续优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研发效率与质量提升 [8] - 消费医疗板块结构性机会有望延续,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 [8] - 医疗设备板块复苏趋势有望延续,设备国产替代及行业长期复苏前景值得关注 [8]
频繁设立基金片仔癀热衷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8-08 08:06
公司投资动态 - 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高鑫润信基金 主要投资领域为医疗健康 包含药品 医疗器械 医疗健康上游供应链及零部件 食品保健品 合成生物 化工材料 消费医疗等大健康相关领域 [1] - 2024年8月1日公告显示 片仔癀投资拟认缴出资2亿元投资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2] - 2024年4月公告显示 片仔癀投资拟认缴出资2亿元投资招盈基金 占基金总认缴出资额的19.98% [2] - 2023年3月公司拟发起设立片仔癀盈科生命大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2024年11月公布进展 [2] - 本次投资与关联方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构成关联交易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7.25% 归属净利润29.77亿元 同比增长6.42% [3]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42.74% 上年同期为46.73%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 同比下降0.92% 归属净利润10亿元 同比增长2.59% [3] - 天然牛黄市场价格维持160万元/公斤高位 重要原材料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3] 战略布局 - 投资产业基金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资源加速医药产业发展 [1] - 通过投资基金涉足合成生物 消费医疗等新兴领域 探索新业务增长点 摆脱对传统核心产品过度依赖 [3] - 参与产业基金有助于拓展业务领域 提前布局大健康产业新兴领域 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4] - 基金投资具有周期长 流动性低特点 面临较长投资回收期 资金回笼较慢 [4] 行业环境 - 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2025年4月发布行业政策变化 [3] - 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等行业政策变化 完善风险管理策略 做好重要原材料战略储备和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工作 [3]
频繁设立基金 片仔癀热衷投资
北京商报· 2025-08-07 23:39
产业基金投资 - 片仔癀全资子公司拟投资2亿元于高鑫润信大健康产业基金,占目标募集规模的20%,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医疗健康以外领域投资不超过10% [1] - 公司表示此次投资为战略前瞻性布局,借助专业机构资源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2] - 自2023年8月以来公司已多次参与投资基金,包括2024年8月投资2亿元于圆山大健康产业基金(占20%),2024年4月投资2亿元于招盈基金(占20%),2023年3月发起设立的片仔癀盈科基金已完成备案 [2][3] 战略动机 - 通过投资基金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竞争力,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 [3] -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探索合成生物、消费医疗等新兴领域 [3] - 将闲置资金投入有潜力项目,获取投资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7.25%),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6.42%),毛利率从46.76%降至42.74%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0.92%),净利润10亿元(同比+2.59%) [4]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重要原材料成本上涨,天然牛黄价格维持160万元/公斤高位 [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行业政策变化,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做好原材料战略储备和降本增效工作 [5] - 通过投资基金布局新兴领域,探索新业务增长点,减少对传统核心产品的依赖 [5] - 产业基金投资有助于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促进主营业务发展,但面临投资周期长、流动性低等挑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