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狭义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5月社融增2.29万亿元 “活钱”增速明显加快
证券时报· 2025-06-14 02:19
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增加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 [1]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 [1] - 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7.9%,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 [1] - 金融总量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处于历史高位 [1] 货币供应结构变化 - 5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2.3%,较上月增0.8个百分点 [1] - M1增速加快反映金融支持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投资和消费活动回暖 [1] - M1统计口径包括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等"活钱" [1] 直接融资拉动社融增长 - 5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8.7%,增速与上月持平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单月达1.46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4432亿元创年内新高 [2] - 企业债券净融资超1400亿元,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降至1.97% [2] 贷款市场动态 - 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7.1%,保持平稳增长 [2] - 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近5300亿元,降息支撑贷款需求 [3] - 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近54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随房地产交易回暖增多 [3] 融资结构替代效应 - 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融资对贷款形成替代,债券和贷款占社融规模近九成 [3] - 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受青睐,部分替代银行贷款需求 [3] - 债务置换导致融资平台归还银行贷款,短期影响信贷总量 [3]
5月金融数据亮点多:社融规模增长较快、M1增速显著上升、信贷增长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6-13 23:33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行13日发布 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广义货 币(M2)余额同比增长7.9%;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3%,上升较多,较上月末提升0.8个百 分点;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专家分析,我国金融总量继续合理增 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初步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5月 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总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中国民 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这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拉动。 温彬说:"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过3.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万亿 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多。进入二季度,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工作继 续推进的同时,随着特别国债启动发行,政府债净融资进度进一步加快。此外,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也 出现提速迹象,5月新增专项债规模44 ...
5月末中国M2同比增长7.9%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3
温彬还提到,5月作为季中月份,信贷投放情况同季初月份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在外部不确定性犹存 情况下,有效融资需求尚未实质性转暖。为稳市场、稳预期,5月7日三部门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 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有利于稳定信用扩张。同时,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 后,外贸环境较前期有所改善,也有助于信贷需求的相对稳定。 "但考虑债贷替换效应以及实体有效需求仍需提振等影响,5月贷款投放同比延续少增。若还原地方债务 置换影响后,5月贷款增速仍在8%左右。"温彬说。(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夏宾)中国央行13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9%。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今年前5个月净投 放现金3064亿元。 从贷款情况看,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0.6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7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834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
央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
互联网金融· 2025-06-13 18:52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2025年前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下,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另外,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万亿元,非金融企 业存款减少7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07万亿 元。 央行同日发布的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5月末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 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企业债券余额为32.91万亿元,同比增长3.4%;政府 债券余额为8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7万亿元,同 比增长2.9%。 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 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企业债 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04亿元,同比多444亿元。 来源:界面 ...
央行,最新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6-13 17:37
金融数据概览 - 5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 同比多增2247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 [1] - 5月末M2同比增7.9% 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 [1] - 金融总量指标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 处于历史高位 [1] 社融增长驱动因素 - 政府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 专项债单月发行4432亿元创年内新高 [3] - 企业债券净融资超1400亿元 5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降至1.97% [3] - 置换债券累计发行3.6万亿元 对应置换贷款约2.3万亿元 [7] 贷款市场动态 - 5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5300亿元 降息政策提振提款意愿 [5] - 居民部门新增贷款540亿元 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按揭贷款增长 [5] - 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 均同比显著下降 [5] 融资结构变化 - 债券融资对贷款形成替代效应 专项债与银行贷款在基建领域存在重合 [7] - 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资金同比增16.7% 显著高于其他资金来源 [7] - 民营及科创企业债券融资积极性提升 直接融资更适配新经济领域 [8] 存贷款差异分析 - 5月新增存款2.18万亿元 理财与存款分流加剧月度波动 [10][11] - 2021年以来存贷款平均增速分别为9%和9.6% 长期看仍匹配 [11] - 银行资产端多元化(债券/非银融出)导致存贷款增长脱钩 [12] 流动性指标 - 5月末M1同比增2.3% 增速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 [14] - 活期存款及支付机构备付金等"活钱"增速加快 反映经济活动回暖 [15]
前五个月新增社融超18万亿元,政府债是主要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6-13 17:22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2025年前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从货币供应来看,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个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 2.3%,较上月末提升0.8个百分点。 另外,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 构存款增加3.07万亿元。 央行同日发布的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对实体 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企业债券余额为32.91万亿元,同比增长3.4%;政府债券余额为8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9%。 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 ...
刚刚!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13 17:05
6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5月当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新增 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9%,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9 个百分点。 今年5月7日,央行发布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上述权威 专家表示,上述举措力度非常大,货币政策从出台到效果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各项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央行 也还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孙鲲鹏对记者表示,置换债券放缓将为新增专项债券腾出发行空间,且房地 产等关键领域对专项债券的需求较大,可以推测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将会加快,继续拉动需求。 从单月看,5月企业债券净融资超1400亿元。二季度以来,企业发债成本总体呈低位下行态势,企业债券净融 资自4月起出现改善。5月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为1.97%,较4月进一步下降。低利率背景下,部 分企业抓住有利条件,加大债券融资力度,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降息落地有助于支撑贷款需求 尽管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低于去年同期,但5月末,人民币贷款 ...
4月支付备付金连续回升,2.5万亿元是何水平?市场“出清”有何影响?
北京商报· 2025-05-29 19:52
支付机构备付金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4月非金融机构存款(支付机构备付金)为24573.54亿元 较3月的23888.65亿元上升684.89亿元 [1] - 2025年1月支付机构备付金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909.63亿元 创历史最高水平 此后2月、3月连续回落至2.4万亿元下方 4月、5月连续两个月回升 当前规模多维持在2.5万亿元左右 [2] - 非银支付备付金呈现周期性波动特点 1月受春节前消费需求和理财需求增加影响升高 2-3月因春节后消费需求减弱回落 但整体维持高位 [3]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关键数据 - 2025年1月总资产466574.72亿元 2月增至470205.33亿元 [2] - 储备货币1月为388712.59亿元 2月降至381281.65亿元 [2] - 货币发行1月148040.73亿元 2月降至138676.13亿元 [2] - 金融性公司存款1月209762.23亿元 2月增至217513.16亿元 [2] 支付机构监管与市场变化 - 自2019年1月14日起支付机构备付金实现100%交存 [3] - 2025年1月起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被纳入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 [3] - 人民银行已注销支付牌照101张 市场剩余持牌支付机构仅剩170家 [6] - 兰州易家万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落实备付金管理制度被罚款53.23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罚款5.97万元 [4][6]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机构数量减少对备付金变动规模影响较小 行业经历优胜劣汰过程 [6][7] - 备付金规模90%以上集中在头部支付机构手中 整体规模受支付交易量决定 [7] - 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整体将保持在2.5万亿元上下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天花板 部分行业支付交易增速放缓 [7] - 金融科技和跨境支付发展可能带来结构性增长 [7]
4月社融数据点评:信贷投放有待回暖
甬兴证券· 2025-05-19 14:07
固定收益/固收点评 信贷投放有待回暖 ——4 月社融数据点评 ◼ 核心观点 事件:2025 年 5 月 15 日,央行公布 2025 年 4 月金融统计数据:广义 货币 M2 同比增长 8.00%;狭义货币 M1 同比增长 1.50%。2025 年 4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8.7%;2025 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 模增量累计为 16.3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3.61 万亿元。 存量财政政策加速落地,政府融资支持 4 月社融数据增长。4 月社融 同比增速为 8.70%;新增社融初值为 11,585.00 亿元。其中 4 月政府债 券净融资 9,762 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 10,699 亿元,有力的支撑了社 融规模增长。政府融资是带动新增社融同比多增的重要因素,体现出 政府加杠杆的托底作用;社融结构上的变化体现了财政的支持力度保 持,得益于近期财政存量政策加速落地,我们认为其有望为二季度经 济的稳定增长奠定基调,具体增长结构或还需要针对性发力。4 月社 融口径下信贷乏力:新增人民币贷款 844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 2,465 亿元。直接融资方面:4 月企业债净融资增加。非标方面:4 月新增非 标 ...
央行最新数据出炉资金正积极流向实体经济
5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及2025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统计数据。数据 显示,广义货币(M2)增速大幅回升,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信贷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前值为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 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值为11.5%)。 中国银河(601881)证券研报认为,M1增速小幅滑落主要受到企业预期走弱、房地产销售下滑拖累。 M0增速继续上行,升至12%,M1的走弱主要来自活期存款的拖累。4月,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 响了企业的资本开支计划。制造业PMI录得49%,结束连续两个月的扩张,重回收缩区间。 信贷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信贷增速保持较快增长。4月末,人民币贷款 余额为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8%。 "这说明信贷结构在优化,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简单堆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张雪峰说。 "M2和社融规模增速加快,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正在积极流向实体经济。"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