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折扣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盒马、美团、京东挑战奥乐齐 硬折扣模式供应链待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2:01
行业趋势 - 硬折扣超市成为中国商超赛道新趋势 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 美团推出快乐猴 京东入场 赛道竞争加剧 [1] - 硬折扣模式特点包括人流量密集选址 小而美占地面积 少而精选品 与德国奥乐齐形成同质化竞争 [1]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 中国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增长空间显著 [2]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业态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 略高于便利店5.5% 发展潜力巨大 [2] 商业模式 - 硬折扣超市核心优势是价格便宜 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商品 特别是自有品牌占比 [1] - 奥乐齐拥有15个自有品牌 覆盖有机和好生活等日常需求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高达90% [1] - 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60% 快乐猴更低 反映出供应链能力差异 [1] - 自有品牌毛利率约50% 远高于制造商品牌20% 因控制设计原料生产经销全环节 节省中间成本和广告费用 [5] - 沃尔玛全球销售额30%和利润50%以上来自自有品牌 [5] 市场竞争 - 奥乐齐2019年在中国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2017年通过线上渠道进入 研究中国市场并整合供应链 [3] - 奥乐齐保持谨慎开店速度 2025年开始走出上海 加速华东布局 目前全国线下门店达76家 [3] - 超盒算NB两年多时间在全国开出近300家门店 京东美团快速入场 硬折扣超市密集落地 [4] - 平台公司拥有大量用户和数据 易于了解区域偏好 可缩小SKU 聚焦品类 通过规模化降低采购成本 [4] 供应链挑战 - 供应链需与零售商协同推进产品开发 通过个性化定制契合特定区域或文化潮流需求 [5] - 若供应链企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 仅作为纯代工工厂 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5] - 部分头部食品和日化企业转向与零售商合作共赢 甚至帮助零售商卖货 [5] - 费列罗中国计划在未来2到3年抓住即时零售和硬折扣渠道机会 强调全力以赴避免观望 [5] 运营效率 - 硬折扣门店采用极简陈列风格 不设水产区 全部预包装商品 降低损耗 [6] - 商品以周转筐和原箱形式直接上架 提升人效 从细节中压缩成本 [6] - 当前硬折扣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在供应链阶段做成本管控 而非全链路成本压缩 [6] - 零售具有区域分割特性 未来硬折扣竞争会有所侧重地区 不会产生过于激烈竞争趋势 [6] 消费者视角 - 自有品牌产品成为差异化关键 例如奥乐齐的特色沙拉可能吸引消费者完成全部采购 [2] - 盒马线上系统优于奥乐齐 食品口味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 [2] - 零售企业需优先夯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否则自有品牌可能因认知度低而滞销 [6]
外卖三巨头,暗中卷起了折扣超市
创业邦· 2025-09-19 18:26
硬折扣模式兴起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美团近期密集布局硬折扣超市 京东在涿州和宿迁开设5家门店 阿里旗下"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连开17家店 美团"快乐猴"首店落地杭州[7][9][10] - 硬折扣模式核心特征为长期"低价不低质" 通过源头直采、精简SKU、极简装修实现成本优化 生鲜价格较常规零售低15%-20% 部分家庭可节省近半购物支出[12][15][17] - 该模式形成商业正循环:低价吸引客群→高周转维持品质→好口碑强化复购 平均利润率仅1.5%-5% 依赖高客流和高周转率维持盈利[19][20][25] 运营模式创新 - 采购端采用F2C工厂直供模式 阿里"超盒算NB"自有产品占比达60% 通过规模化采购压缩单品成本 生鲜果蔬直接对接产地消除中间批转费用[17][19] - 门店运营实行"去装修化"极简风格 生鲜区采用周转筐陈列 商品就地开箱销售 降低物料和人工成本 美团门店实现每15分钟补货一次的高效周转[12][19] - 数字化选品和供应链整合是关键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 降低试错与滞销风险 门店同时作为即时零售前置仓提升外送效率[29] 中外模式对比 - 德国ALDI 2019年进入上海后增长遇瓶颈 因90%自有品牌策略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偏好 且选址和装修风格未能契合本地需求 部分区域利润率仅2%-3%[22][24][25] - 本土模式与山姆、Costco形成差异化定位 后者聚焦中高产家庭 采用会员制+大包装+郊区选址策略 而硬折扣店瞄准社区家庭 强调高频次小批量购物[25][28] - 与传统商超代表永辉对比鲜明 永辉采用"大而全"模式数万个SKU 依赖渠道网络收取摊位费 硬折扣则走"小而精"路线 堪称"渠道为王"与"商品为王"的较量[28]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目前尚未形成全国性龙头 区域性代表包括浙江联华福德超市等[30] - 京东优势在于自营采销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 但大店模式面临租金成本压力 需要极高客流维持盈利[33] - 阿里盒马具备生鲜供应链优势和300家门店规模 挑战在于不同业态协同与质量管理 美团拥有即时配送和地推优势 但生鲜品类损耗控制能力待验证[36] 消费趋势驱动 -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报告显示"性价比"成为消费决策首要考量 "可以买贵的 但不能买贵了"成为普遍心态 市场呈现"K型分化"特征[29] - 硬折扣模式精准契合"该省省 该花花"的年轻群体消费态度 通过极致性价比应对结构性变化 深入社区的选址策略有效截流传统农贸市场客源[14][29]
零售巨头激战社区店:沃尔玛、奥乐齐、盒马争夺600-800平米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55
社区零售市场增长趋势 - 社区零售市场持续增长 线下门店走向小型化 自2021年起商务部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建成5188个便民生活圈 覆盖1.18亿居民 涉及79%地级以上城市和1.36万个社区 [3] - 2023年社区连锁行业规模达2.3万亿元 2024年预计2.8万亿元 2025年突破3.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3% [13] 零售巨头社区店布局 - 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四家社区店 面积约500平方米 陈列2000款精选商品 主打"10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 [2][4] - 盒马"超盒算NB"门店数接近300家 门店面积600-800平方米 商品种类控制在1500种以内 [6] - 奥乐齐走出上海扩张 苏州无锡新店开业首日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采用激进定价策略下调民生商品价格近30% [8]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 未来目标1000家 [10] 硬折扣模式发展 - 硬折扣模式本质是供应链效率革命 通过SKU精简提升议价能力 盒马NB商品压缩至1200-1500个 [11] - 自有品牌比例显著提升 物美超值和盒马NB超过60% 奥乐齐高达90% [11]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0%-15% 企业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 [11] - 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速达8.2% 增量销售份额增长61.1亿美元 [14][1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超60%上海消费者追求"低价不劣质" 对"便宜没好货"偏见逐渐淡化 [16] - 奥乐齐生鲜品类成为销量冠军 显示"低价+新鲜"组合更具市场竞争力 [16] - 2025年性价比跃居消费者首要关注点 超七成人群期待"好品质不买贵" [15] 区域市场特性 - 上海成为硬折扣试验田 因高人均收入 新业态包容度和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 [18]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15][20]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 超过大卖场2.5% [21] 运营模式创新 - 即时零售融合使门店兼具销售终端与前置仓功能 通过30分钟送达重构线上线下协同 [12] - 盒马门店配货员高峰期每小时需处理超50单 对拣货效率与路线规划形成挑战 [12] - 供应链网络共享共用可进一步撬动零售格局 [12]
万辰集团20250914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零食量贩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通过并购整合 头部品牌如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及万辰集团整合旗下品牌 门店数量迅速扩张 供应链整合和运营效率提升带来盈利 预计未来头部品牌将加速开店 中小企业难以追赶[2] * 万辰集团通过收购整合区域零食量贩龙头 门店数量迅速扩张 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优势 预计2025年至2027年门店数量持续增长 零食量贩业务收入分别为506亿元 602亿元和686亿元 毛利率逐步提升[4] * 万辰公司最早主要经营金针菇业务 但自2022年8月设立南京万兴子公司后开始收购零食工坊线下门店 并创办自有品牌陆小馋 2022年至2023年间 公司陆续取得好想来 雅迪雅迪来优品等区域性零食量贩龙头的控股权 通过合资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整合这些区域性品牌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报表显示其门店数量已突破15000家 而实际门店数约为17000家 公司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但随着各个品牌整合并购完成后 也在向其他区域扩张 如西南 西北 东北等地[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零食量贩业态快速扩张的成因包括商品具有较高性价比 比普通超市或便利店便宜至少7个点 最高可便宜到40% 零食量贩店通常陈列2000个SKU 比同等面积大小的BC超市或流通小店更为丰富 随着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增加 许多主流大牌也寻求与这些品牌合作 提供定制款商品以保证低价策略得以执行[3] * 万辰集团后续业绩增长主要由规模效应 通过收购和整合旗下多个品牌 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大幅增加 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整体运营效率 成本控制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每个环节加价率 使得终端售价更具竞争力 同时保持合理盈利水平 市场需求 在经济下行风险背景下 消费者支出相对谨慎 但仍愿意通过购买价格较低的小件商品如零食来满足消费欲望 这种口红效应推动了休闲零食品类需求持续增长[6] * 整个休闲零食行业规模体量较大 约为3.7亿人民币 并且过去几年年复合增速维持在低个位数 其中专卖店渠道(包括零食量贩)和电商渠道表现尤为突出 在过去五年里 这两个渠道均实现双位数复合增速 目前电商渠道占整个下游市场14% 专卖店占11% 尤其是电商平台如抖音 快手等新媒体电商增速非常快 而专卖店中的创新形式——零食量贩通过硬折扣模式确立商品丰富度和价格优势 也取得显著发展[7] * 零售市场上不同类型门店毛利率存在显著差异 万辰集团旗下门店毛利率约为10-11% 而鸣鸣很忙则在7-8%左右 相比传统超市或便利店如永辉 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等 其毛利率明显较低 这主要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并降低每个环节加价率 以保证合理运营及小幅盈利 从而能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终端售价[8] * 零食量贩店在购物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门店动线设计 门头招牌 颜色和灯光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 前期投入和装修标准也高于传统零售业态 零食量贩店的商品种类丰富 品牌覆盖广泛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9][10] * 零食量贩店对加盟商有多方面的吸引力 其盈利能力虽然利润率不算最高 但资金周转效率快 很多加盟商能在两年内回本 从坪效角度看 零食量贩店的坪效基本上都在2万每平米以上 比良品铺子 来伊份 三只松鼠等品牌高很多 零食量贩整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 这也得益于消费者对这一渠道的偏好 对于加盟商来说 不用担心门店开不下去的问题 因为单店收入维持稳健状态 同时 对投资能力和管理经验要求较低 有统一标准进行装修和培训 使得加盟过程相对省心[11] * 零食量贩店与上游厂商合作情况良好 过去几年中 由于传统零售渠道变革 上游厂商需要寻求新的销售窗口 因此积极与新媒体渠道及线下新兴业态如零食量贩合作 零食量贩企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短 一般在20天以内 而传统超市则为60至80天甚至更长 这使得现金回流速度快 为上游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量窗口 此外 由于没有入场费 条码费及货架陈列费等费用 其销售费用率较低 上游供应商如盐津铺子和溜溜果园通过这一渠道优化了销售费用率 提高了净利润水平[12] * 未来竞争格局预计将相对固化 两强(鸣鸣很忙和万辰)将维持优势地位 并持续扩展门店数量 目前两家头部企业的门店数分别达到1.7万家以上 其中鸣鸣很忙已签约至少2万家门店 而万辰则至少有1.7万家 根据不同省份开店密度测算 两强最终可能开到4.6至5.6万家门店 其中万辰可达2.3至2.8万家 在理想状态下 两强各自可开到约2.5万家门店 此外 各品牌自主运营精细化管理程度也是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如全品类超市转型 新增SKU等措施均有助于提升单点收入及坪效 同时改善毛利率[13] * 品牌通过全品类超市转型或增加品类 如日化百货 鲜食品冻品 文具潮玩等新增SKU超过400个 这些措施均表现出色 例如 通过调改后的门店单点收入提升百分之二三十 同时坪效保持一致甚至有所改善 因为新增商品毛利率较高 因此 全品类发展或自由品牌发展能够帮助品牌端改善利润率 提高整体经营效益[14] * 自有品牌在零售行业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于一些表现较好的龙头企业如奥乐齐和玛莎姆 自有品牌的高占比不仅能够形成品牌背书 还可以有效管理上游供应链 自有品牌在货盘管理维度上也具有优势 有助于精细化运营门店 提升竞争力 在门店数量达到饱和后 企业需要通过选品 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等方面来争夺存量市场上的消费者[15][16] * 万辰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较高 这得益于其早期整合并购了多个标的 并通过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优势 相比之下 竞争对手明明的毛利率较低 其原因包括单独运作主体未能深度整合供应链 以及与上游品牌溢价模式存在差异 然而 万辰的净利润水平低于行业龙头明明 一方面由于少数股权比例较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费用中员工股权激励费用较大[18] * 未来几年万辰公司仍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 从收入端来看 公司预计还有约1万家的扩店空间 同时单店收入也有提升空间 通过转型全品类超市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 在选品方面 需要选择全国消费者接受度高且消费频次高 即时消费属性强的商品 以保证盈利能力和动销效应 从利润端来看 公司净利率提升迅速 由于规模效应摊薄了仓储物流和员工成本 同时业务拓展费减少 使得整体销售管理费率下降 预计未来三费还有优化空间 中性或偏乐观假设下净利润可达5个百分点左右[19] * 零食量贩业务的发展趋势包括向全品类超市转型 以增加SKU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 在选品方面需兼顾动销速度和盈利能力 以避免拉低坪效并确保一定的毛利率 目前 各家企业仍处于测试阶段 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跑通模型 公司需要持续关注调改效果 以进一步提升单店收入 在利润端 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以及优化三费结构 有望进一步提高净利润水平[20] * 公司在收购好想来 来优品 压低压低老婆大人等零食量贩头部品牌时 与相关方达成特别约定 采用股权置换或成立子公司并给予创始人原始股份的模式 导致了少数股权的产生 近年来 公司持续收购少数股权以增厚归母净利润 2024年8月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94亿元收购南京万豪49%的少数股权 使其持有南京万豪75%的股权 少数股东占比降至25% 2025年8月 公司拟收购南京万兴49%的少数股权 预计完成后 整体少数股东损益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将从2024年底的50%下降到30%-40%左右[21][22] * 零食量贩业务方面 预计门店数量在2025年至2027年持续增长 2025年达到17200家(保守估计接近17000家) 2026年20500家 2027年22500家 结合单店收入假设为323万元 319万元和319万元 零食量贩业务收入分别为506亿元(同比增长60%) 602亿元和686亿元(同比增长15%-20%) 毛利率预计从去年10.8%提升至今年11.7% 并在26 27年进一步提升至12%左右 对于传统业务食用菌 其需求稳定 但利润波动较大 预计收入维持在5.45亿至5.5亿之间[23] * 销售费用率预计从4.4%下降到未来三年的4%左右 因为尽管两强格局清晰 但竞争仍需投入较大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率将显著下降 从去年的3%降至今年2% 主要由于减少了大量股权支付费用(去年两个亿 今年不到一个亿) 研发费用每年仅几百万 对比率影响较小[24] * 南京万优子公司拟于今年8月完成少数股权收购交易 并将在明年报表中体现 预计26 27年的净利分别为2.2% 2.4%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和16.6亿元 今年因收入增加及归母净利润改善 同比增速翻倍 明年因全面回收万优少数股权及规模效应 实现40%的业绩增速 27年的增速则为23%[25] * 结合临时可比公司的PEG估值法 在乐观假设下给到1倍PEG 根据中性保守情况下给32倍PE 对应目标价232.88元每股 相较当前价格还有20%-30%的上涨空间[26] 其他重要内容 * 无
外卖三巨头,暗中卷起了折扣超市
吴晓波频道· 2025-09-14 08:29
硬折扣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和美团近期密集布局硬折扣超市赛道 京东在河北涿州开设首家京东折扣超市并在宿迁连开4家新店[4] 阿里将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并在江浙沪10座城市连开17家新店[5] 美团在杭州开设自营品牌快乐猴首店[6] - 硬折扣模式通过源头直采、极简装修和数字化运营实现长期低价优质 生鲜果蔬价格比常规零售低15%–20% 部分家庭日常购物可节省近一半开支[15] 超盒算NB自有产品占比高达60%[16] 平均利润率仅1.5%–5%[24] - 硬折扣店通过高周转和精准选品形成商业正循环 美团快乐猴门店出现每15分钟补一次货的火爆场面[6] 京东涿州店开业头两天吸引10万人次客流相当于当地主城区近六分之一居民[6] 硬折扣模式的运营特点 - 采用F2C工厂直达模式压缩中间环节成本 通过源头直采生鲜果蔬消除批转费用[16] 定制包装商品消除品牌溢价和渠道加价[16] - 聚焦高频刚需商品实现规模化采购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28] 店仓一体模式提升外送效率并压低末端运营成本[28] - 极简门店运营降低综合成本 生鲜果蔬直接用周转筐陈列 零食日用品就地开箱销售[17] 去装修化风格节省物料与开店成本[17] 国内外硬折扣模式对比 - 海外硬折扣品牌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德国ALDI在上海开业创上午开业下午断货盛况但后续增长陷入瓶颈[21] 国外品牌运营效率远低于本土品牌且难以实现规模效应[23] - 中外消费习惯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消费者偏好高频次小批量重鲜度购物模式[23] 欧美硬折扣定位穷人超市而中国消费者更认可知名品牌[23] - 本土玩家进行模式创新适应中国市场 推出规模更小成本更低更聚焦高频刚需的新店模型[30] 中国硬折扣店渗透率仅8%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30] 三大巨头的竞争格局 - 京东依托自营采销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采用大店模式 门店面积与SKU数量最为突出[32] 但需要极高客流和周转率维持盈利[32] - 阿里盒马优势在于生鲜积累和自有品牌 超盒算NB门店总数已接近300家扩张迅速[33] 挑战在于避免与盒马鲜生等原有业态左右互搏[33] - 美团优势在于即时配送网络和本地生活流量 但商品研发与供应链深度仍需时间积累[33] 生鲜品类损耗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盈利水平[33] 硬折扣模式的行业前景 - 契合当前消费市场K型分化趋势 性价比已成为消费决策首要考量[28] 该省省该花花成为年轻群体消费态度[28] - 数字化能力构成对传统商超的降维打击 借助大数据精准预测区域偏好降低试错与滞销风险[28] 对数字化能力滞后的传统商超形成冲击[28] - 面临可持续盈利和同质化竞争挑战 需在极薄利润中实现盈利[33] 后续不可避免出现价格战[33] 需打造独特优势和鲜明品牌认知[33]
“外卖三巨头”奔向千亿新战场
财富FORTUNE· 2025-09-05 21:09
行业格局与竞争动态 - 外卖大战侵蚀阿里、美团、京东三家巨头利润,市场格局重塑 [2] - 硬折扣超市成为互联网巨头寻求增量的新赛道,核心模式为优化供应链实现可持续低价 [2] - 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渗透率仅8%,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远超大卖场的2.5% [4] - 竞争对手包括海外品牌ALDI奥乐齐及国内物美等超市集团,奥乐齐今年首次走出上海进入江苏市场 [6][5] 阿里巴巴盒马战略调整 - 盒马业态缩减为盒马鲜生和硬折扣店盒马NB两种,X会员店业态已终止运营 [2] - 盒马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跻身中国超市榜单第三,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 [2] - 盒马NB计划2025财年达300家门店,目前已近300家或提前完成目标 [2] -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首批17家新店同步开业,并接入淘宝闪购即时零售业务 [3] 美团线下业态探索 - 美团自营硬折扣超市"快乐猴"首店在杭州开业,商品聚焦一日三餐与高频需求,含大量自有品牌 [4] - 快乐猴采用科学品控体系和自有供应链,部分供应商来自小象超市和美团优选体系 [4] - 美团曾于2017年开设掌鱼生鲜(后更名小象生鲜),但表现未达预期后回归线上 [4] - 快乐猴目标开店1000家,今年预计开10家左右,主要分布于北上广和杭州等一线城市 [5] 京东硬折扣布局 - 京东折扣超市在江苏宿迁四店齐开,门店面积约5000平方米,SKU超5000款,自有品牌占比约20% [5] - 京东曾计划3-5年开1000家七鲜超市,但目前全国门店数未突破100家 [5] - 京东以供应链能力为核心优势,可直接应用于硬折扣门店运营 [5] 硬折扣模式特征 - 硬折扣通过精简SKU、发展自有品牌、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可持续低价供应 [2] - 与软折扣(商家让利/处理尾货)形成差异化,强调供应链优化 [2]
互联网大厂们,扑向「穷鬼超市」
36氪· 2025-09-04 19:04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巨头美团、盒马、京东加速布局硬折扣超市赛道 通过生鲜主导、低价策略和自有品牌建设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将线下门店作为即时零售的前置仓 以应对线上流量见顶和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趋势 [1][2][13] 巨头布局动态 - 美团首家硬折扣超市"快乐猴"于8月29日在杭州开业 定位社区小型门店 [1][4] - 盒马旗下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在江浙沪拓展10城新开17家店 总门店数近300家 [1][9] - 京东在河北首店后 于宿迁连开4家门店 采用中型商场模式 [1][11] - 奥乐齐作为硬折扣鼻祖走出上海 进入苏州、无锡等地扩张 [2][16] 商业模式特征 - 门店面积控制在600-5000平方米 远小于传统卖场2万平方米规模 [4] - SKU数量大幅精简至1500-5000个 仅为传统卖场3万SKU的5%-17% [4][5] - 价格带集中在19.9-29.9元区间 通过基地直采和自有品牌实现低价 [1][5] - 生鲜食品占比超6成 聚焦一日三餐场景 采用预包装替代水产区 [6] 价格对比数据 - 30枚鲜鸡蛋售价:京东9.9元 快乐猴11.5元 超盒算NB11.7元 传统超市15-30元 [5] - 1kg土豆售价1.99元 1kg玉米3.99元 自营矿泉水7.9元/12瓶(0.65元/瓶) [5] - 伊利常温纯牛奶:大润发54.9元/250ml*24 折扣超市39.8元/200ml*24 [8] 自有品牌发展 - 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从2019年30%提升至当前90% [14] - 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60% 毛利率15% 日均销售额15万元 [14] - 快乐猴自有品牌占比较低:鲜奶25% 洗护29% 食用油20% [15] - 自有品牌聚焦高频消费品 如米面粮油、卫生纸、矿泉水等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渗透率仅8% [9] - 德国硬折扣渗透率42% 日本31%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9] - 奥乐齐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0%达20亿元 55家门店平均年营收3600万元 [14] - 奥乐齐单店日销售额从2022年6.4万元增至2024年约10万元 增幅超50% [14] 战略意图 - 盒马NB成为盒马增速最快业务 是降本增效主力军 [9] - 美团快乐猴承接美团优选业务 优选业务4月传出收缩 [9] - 京东折扣店对标低配版山姆 做中高端性价比 [10] - 门店充当前置仓 为即时零售大战补充弹药 实现"门店+物流"闭环 [2][12][13] 运营挑战 - 快乐猴门店因过重员工配置和低价补贴 预估日亏万元 [2][15] - 超盒算NB门店仅配置十余名员工 快乐猴仅收银区就有六七人 [15] - 竞争导致价格战 超盒算NB表示将跟进快乐猴的调价策略 [2][15] - 传统商超积极转型 如联华华商试水"联华富德" 物美在北京同步开出6家硬折扣店 [16]
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硬折扣超市寻增量 或推动传统零售洗牌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9-04 09:48
行业趋势 - 全球折扣零售渠道2024年同比增长8.2% 增量销售额达61.1亿美元 增速稳居零售业第三 [1] - 硬折扣模式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可持续低价供应 区别于依赖尾货和临期商品的软折扣模式 [1] - 硬折扣店崛起推动传统零售洗牌和转型 传统商超因高运营成本难以竞争 便利店可凭网络密度差异化共存 社区团购可能转向融合互补 [3] - 零售行业进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多元业态互补发展阶段 推动供应链优化和消费体验提升 [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京东在江苏宿迁和河北涿州等地开设5家折扣超市 依托产地直采与自有品牌体系 门店平均面积超5000平方米 提供超5000款商品 售价低于市场常规水平 [1][2] - 美团推出自营硬折扣品牌"快乐猴" 首家门店落户杭州 定位于社区日常消费 采用动态定价和接近无人化操作 依托即时零售运力网络实现线上比价和线下提货 计划今年累计开出约10家 [1][2] -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将硬折扣品牌更名为"超盒算NB" 进一步聚焦性价比战略 门店总数已近300家 采用高坪效、高人效、高品效和低售价、低损耗、低毛利策略 与盒马鲜生构成双业态布局 [1][2] 运营与市场表现 - 京东折扣超市宿迁4家门店开业首日吸引超30万名消费者 沭阳中央商场店开业前1小时有市民排队 泗洪吾悦广场店入口扶梯全天满负荷运转 [2] - 硬折扣模式以自有品牌为核心竞争力 在存量市场中打造差异化优势 覆盖更广泛消费人群 小体量门店利于快速扩张并与线上业务协同发展即时零售 [1][3] 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 供应链能力和自有品牌建设是布局硬折扣的核心 供应链是低价基础 自有品牌实现产品差异化和价格控制 [1] - 互联网巨头运用数字化能力精简SKU增强议价能力 依托自有品牌削减溢价 借助智能仓配实现高效运营 使硬折扣成为供应链、运营效率与数据驱动下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3]
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硬折扣超市寻增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4 00:40
电商平台硬折扣超市布局 - 京东在江苏宿迁和河北涿州等地开设5家折扣超市 门店平均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提供超5000款商品 覆盖食品生鲜、家清个护、家居日用等全品类 售价普遍低于市场常规水平[1][2] - 美团推出自营硬折扣品牌"快乐猴" 首家门店落户杭州 定位于社区日常消费 涵盖生鲜、烘焙、粮油等品类 并推出自有品牌商品 计划今年累计开出约10家[1][2] -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将硬折扣品牌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门店总数已接近300家 确立"高坪效、高人效、高品效 低售价、低损耗、低毛利"运营策略 与盒马鲜生构成双业态布局[1][2] 硬折扣模式特征与优势 - 硬折扣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可持续低价供应 区别于依靠销售尾货、临期商品的软折扣模式[1] - 以自有品牌为核心竞争力 能在存量市场中打造差异化优势 高性价比特性有助于覆盖更广泛消费人群[1][3] - 小体量门店利于快速扩张 并与线上业务协同发展即时零售 采用动态定价和接近无人化操作模式[2][3] 行业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同比增长8.2% 增量销售额达61.1亿美元 增速稳居零售业第三[1] - 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的4家门店开业首日共计吸引超过30万名消费者 宿迁沭阳中央商场店开业前1小时已有市民排队等候[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推动电商企业通过折扣业态优化供应链、降低履约成本[1] 竞争格局与行业影响 - 互联网巨头运用数字化能力 通过精简SKU增强议价能力 借助智能仓配实现高效运营[3] - 硬折扣店崛起将推动传统零售洗牌和转型 传统商超因高运营成本难以在价格上竞争 便利店可凭借网络密度实现差异化共存[3] - 社区团购可能从替代转向融合 与硬折扣在不同履约场景中互补发展[3] 核心能力与战略重点 - 供应链能力和自有品牌建设是布局硬折扣的核心 前者是低价的基础 后者有助于实现产品差异化和价格控制[1] - 京东依托产地直采与自有品牌体系 美团依托即时零售运力网络实现"线上比价+线下提货"模式[2][3] - 盒马曾尝试盒马mini、盒马小站、盒马奥莱等多种业态 最终形成双业态布局策略[2]
揭开互联网硬折扣超市的底牌
北京商报· 2025-08-31 23:55
行业竞争动态 - 硬折扣超市赛道竞争升温 盒马将300家盒马NB门店升级为超盒算NB 美团快乐猴在杭州开设首店 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一天内开设4家新店[1] - 互联网超市竞争重点从开店速度和30分钟配送转向社区与家庭消费场景的深度运营[1] - 硬折扣模式成功取决于供应链管控 商品力打造 以及坪效 品效与人效等核心运营能力[1] 门店布局策略 - 超盒算NB与快乐猴采用小店型策略 平均面积分别为600平方米或800平方米和不超过1000平方米 京东折扣店为大店型 新店面积均超5000平方米[3] - 三家折扣店均聚焦社区商业以及家庭消费 超盒算NB定位江浙沪居民社区临街商铺 京东折扣超市位于核心商圈或社区商业中心 快乐猴服务成熟社区居民一日三餐需求[3] - 围绕社区布局成为硬折扣超市通用选址方法论 人口密度高 家庭消费为主的成熟社区能支撑日常消费[3] 商品策略与品类管理 - 折扣超市聚焦家庭消费 一日三餐 日常高频品类 超盒算NB控制不同品类上新速度 蔬菜和基础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类上新频率较低 休闲零食根据市场动向适时推出新品[4] - 超盒算NB烘焙商品每季度汰换率为15%至20%[4] - 社区消费者看重商品供应稳定性 希望购买日常所需 品质可靠 价格适中的稳定大单品 同时超市需推出适量新品满足多样化需求[5] - 超盒算NB以预包装标准化商品为主 砍掉餐饮 活鲜 鲜花等链路成本复杂 坪效不达预期的品类 降低门店成本投入[5] 自有品牌战略 - 自有品牌是实现低售价 低毛利的关键抓手 超盒算NB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到60% 京东折扣超市上线京东七鲜等多款自有品牌 快乐猴也有自有品牌涉及多个品类[7] - 物美超值门店自有品牌占比超60%[7] - 自有品牌选择需考虑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增速 现有品牌替代性等因素 例如米面粮油具备刚需特性 饮料赛道容量大 苏打饼干替代性强[8] - 供应链成熟度至关重要 需具备相应生产能力 符合质量标准且能够稳定合作的工厂[8] 定价与毛利策略 - 硬折扣超市采用低毛利高销售策略 超盒算NB整场平均毛利约15%[11] - 超市自营商品平均毛利率为20%至40% 部分产品为获取高销售采用低毛利策略 毛利降低至10%或更低[11] - 米面粮油等必需品类毛利率维持在20%至30% 休闲零食等非标品毛利率普遍超过30%[11] - 相较毛利率通常为10%至20%的非自有KA品牌 自有品牌毛利空间足够大 销量高 给超市实现硬折扣的底气[11]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通过源头直采提升供应链效率 实现可持续低价[1] - 规模化采购 源头定制 标准化包装减少中间环节和品牌溢价 超盒算NB供应链复用 例如烘焙面粉来自粮油供应商 鸡蛋由鸡蛋供应商统一提供[12] - 京东折扣超市依托京东供应链体系 实现产地直采 源头直发 将中间环节节省成本让渡给消费者[12] - 超盒算NB采用宽类窄品逻辑 同一类型商品丰富性非常克制 单店SKU约1500个 快乐猴商品少而精 以爆品为主 京东折扣店SKU超5000个[12] - 超盒算NB压缩门店装修与陈列成本 不再专门设计灯光氛围 生鲜果蔬区使用周转筐陈列 零食日百等商品采用原包装纸箱展示 降低装修与物料耗材成本及人力投入[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