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可关注哪些机会?
大同证券· 2025-06-23 21: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上周市场进行回顾,给出权益类和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涉及事件驱动、资产配置等策略及相关基金推荐[1] 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 - 上周主要指数集体收跌,北证 50 跌幅最大为 2.55%,近 1 月、近 3 月和今年以来榜首指数分别是上证指数、北证 50、北证 50 [5] - 申万 31 个行业跌多涨少,仅银行、通信和电子收涨,美容护理、纺织服饰等排名靠后 [5] 债券市场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面宽松,长短端利率债下行,10 年期国债下行 0.44BP 至 1.640%,1 年期由 1.400%下行至 1.355%,期限利差走阔 [9] - 本周长短端期限品种信用利差均收窄 [10] 基金市场 - 受权益市场回调影响,偏股基金指数下跌 1.65%,二级债基指数下跌 0.07%,中长债基金指数上涨 0.13%,短债基金指数上涨 0.06% [15] 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 - 国家药监局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可关注南方医药保健 A、鹏华品牌传承和信澳健康中国 A [1][17] - 小米首款 SUV 即将发布,可关注工银新能源汽车 A、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 A 和鹏华新能源汽车 A [1][17] -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举办,可关注华夏智造升级 A、嘉实制造升级 A 和鹏华碳中和主题 A [1][19] 资产配置策略 - 整体采用均衡底仓 + 杠铃策略,杠铃两端为红利和科技 [20] - 红利资产有配置价值,低利率凸显稀缺性,政策利好且有防御避险属性 [20] - 均衡风格基金分散配置,能兼顾投资机会,提高抗风险能力 [21] - 科技成长方向受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高,有国产替代需求,科技创新企业投资价值凸显 [21] - 可关注安信红利精选 A、南方产业智选 A 等基金 [23]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市场分析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 1021 亿元,MLF 有 1820 亿元到期,资金面均衡宽松 [24] - 6 月 LPR 维持不变,1 年期为 3.0%,5 年期以上为 3.5%,符合市场预期 [24][25] - 5 月经济数据公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政策效果显现,消费数据佳 [25] - 美联储暂停降息,点阵图显示年内预计降息两次 [25] - 可转债有配置价值,但需关注波动风险,当前等权价格中位数在 1200 左右 [25] 重点关注产品 - 整体继续持有短债基金,降低收益预期,关注债市调整配置机会,可适当配置固收 + 基金 [27][29] - 核心策略关注诺德短债 A,卫星策略关注安信新价值 A 和南方荣光 A [3]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投资价值分析:看好港股央企红利的长期配置价值
东吴证券· 2025-06-18 19:03
报告核心观点 看好港股央企红利的长期配置价值,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是布局港股央企红利板块的投资工具 [1] 看好港股红利的长期配置价值 配置视角 今年以来红利资产在市场波动中韧性佳,3 月起 A/H 市场红利风格阶段性占优,未来一年成长风格赔率占优但红利风格胜率突出,弱美元背景下红利资产仍有绝对收益配置价值,可作底仓资产 [1][14][15] 比价视角 年初以来港股红利表现优于 A 股,当前港股红利股息率更具吸引力,即使扣除 20%分红税,经税后实际收益水平仍显著优于 A 股同类资产 [23][24] 资金视角 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对红利资产的刚性配置需求支撑价格中枢,后市部分交易型资金或向成长板块迁移,但险资等中长期资金仍将为红利资产带来长期稳定资金流入,港股红利有望成中长期资金入市增配核心方向 [3][29][33]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价值投资分析 指数编制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由国新投资定制,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分红稳定且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高股息央企整体表现 [4][38][39] 市场表现 2020 年以来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累计收益率达 35.0%,跑赢 A/H 宽基指数与同类指数,收益风险比较高,2018 年以来年化夏普比率为 0.45 [5][40][41] 成分结构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重仓石油石化、通信、交运央企,“金融地产含量”低,行业集中度高,前 5 大行业权重占比达 84.1%,有助于投资者差异化配置 [6][46][50] 基本面与估值 该指数股息率显著优于主流宽基指数,近年估值上行后股息率相较其他港股红利指数略低,整体分红能力高于同类,叠加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导向,未来估值提升逻辑有望强化 [7][54][58] 产品介绍 基金产品简介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于 2024 年 6 月 26 日成立,主要投资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紧密跟踪标的指数,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流通规模达 49.2 亿元 [8][60] 基金管理人简介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6 月 12 日,是国内首家中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 6 月 13 日在管公募产品规模为 6281 亿元 [64] 基金经理简介 该基金由张晓南和龚丽丽共同管理,张晓南有 15 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龚丽丽有 14 年相关从业经验 [65]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159228)今日上市
新浪基金· 2025-06-18 09:30
新产品上市 - 长城基金旗下首只ETF产品——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代码:159228)于6月18日正式登陆深交所上市交易 [1] - 该ETF于6月5日成立 同时长城基金旗下跟踪同一指数的场外指数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 于6月17日完成转型 [1] - 新产品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并降低投资者成本 为布局红利资产提供更多可选工具 [1] 指数特征 - 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930955 CSI)从沪深A股筛选100只流动性好 连续分红 股息率高 波动率低的优质企业作为样本股 [1] - 指数每季度调样1次 能够及时跟上市场变化 [1] - 行业分布呈现"金融+周期+消费"特点 覆盖银行 交通运输 基础化工 煤炭 食品饮料等23个申万一级行业 [1] 历史表现 - 截至6月13日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全收益指数近5年年化涨幅12 97% 高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11 89%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1 74% [2] - 同期该指数年化波动率15 53% 低于中证红利的16 36%和沪深300的18 44% [2] 投资价值 - 低利率时代下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具有稳定盈利能力和较高防御属性 [2] - 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将持续提升 红利资产股息率具有较大吸引力 [2] - 红利资产能较好对冲科技成长风格带来的投资组合风险和波动 [2]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多只相关ETF份额创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3
红利主题基金市场表现 - 红利主题ETF份额屡创新高,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份额达15.76亿份(较年初增长85%),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份额65.64亿份(增幅75%),博时中证红利低波100ETF份额9.45亿份(年内增长74%)[2] - 全市场217只名称包含"红利"的基金规模较年初增长12%至2739.41亿元,净流入额达137.78亿元[2] - 多只产品提前结募,如长城基金旗下红利低波ETF长城募集期缩短至5天,反映市场风险偏好转向积极配置[3] 基金产品策略优化 - 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联接A、永赢红利慧选混合发起A等产品更新合同,允许每月分红评估,强化"类固收"属性[4] - 高频分红机制可降低净值波动,吸引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同时倒逼持仓聚焦高股息标的[4] 机构配置逻辑 - 红利资产成为机构底仓选择,因现金流稳定且防御属性强,银行、电力、煤炭等传统高股息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充足[5][6] - 高股息标的提供3%至5%的"类固收"收益,与10年期国债形成利差优势,成分股多为抗风险韧性突出的央企、国企[6] - 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进一步强化红利资产的股息率吸引力,其抗波动特性与长期复利效应凸显[6]
第13次分红“如约而至”!中证红利ETF(515080)本季度分红约1%,6月16日权益登记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42
中证红利ETF分红情况 - 中证红利ETF(515080)发布2025年第二次分红公告,每十份分红0.15元,基准日基金净值为1.5225元,分红比例0.99% [2] - 本次分红后,该ETF自上市以来累计每十份分红金额达3.5元 [2] - 过去5年(2020-2024年)年度分红比例分别为4.53%、4.14%、4.19%、4.78%、4.66%,分红节奏稳定 [3] 分红机制与时间节点 - 分红采用"季度评估"机制,当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1%以上时可进行分配 [4] - 本次分红关键日期:收益分配基准日(5月30日)、权益登记日(6月16日)、除息日(6月17日)、现金发放日(6月20日) [5] 行业配置观点 - 中信建投指出6月为A股分红高峰期,金融、公用事业、能源等高股息板块易吸引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可能带动估值修复 [6] - 广发证券认为红利资产在6月或进入逆风期,但对长线投资者可能是介入时机,尤其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仍具配置价值 [6]
更高股息,港股红利板块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北京商报· 2025-06-11 15:56
港股红利资产吸引力 - 港股红利资产因估值和股息率优势吸引市场关注,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增持明显,截至2025年5月底险资举牌达16起,标的集中在银行、公共事业、能源等港股红利板块 [1] - 政策引导和低利率环境推动险资提高红利类资产配置,金融监管总局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以鼓励险资入市 [1]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从2020年底的6.65%升至当前7.79%,显著高于同期中证红利指数的5.73% [2] 港股与A股红利资产对比 - 港股现金分红比例为48.9%,高于A股的41.8%,且因流动性折价导致AH股溢价指数达129.37,使港股股息更具吸引力 [2]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指数近一年、两年、三年表现分别为20.52%、50.85%、65.95%,均超越同期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2.56%、15.26%、25.27% [3] 政策与资金动向 - "新国九条"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港股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南下资金增配银行、电信服务等高股息资产 [4] - 港股红利主题ETF规模今年以来增长15195亿元,较2024年底增幅达51%,港股通红利ETF(513530)通过QDII模式节省红利税,成为布局港股红利的优质工具 [4] 产品表现与背景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成立于2022年4月8日,2022年至2024年收益分别为3.59%、7.14%、30.16%,同期基准收益为-4.15%、-0.33%、26.86% [5]
如何配置红利资产
国联证券· 2025-06-05 15:15
红利资产现状 - 红利资产快速“缩圈”,除银行行业外表现平平,当前个股跑赢组合难度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与2017年年底基本持平[7][14] - 红利资产估值虽逐渐抬升,但距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后续或有上涨空间[7][16] - 个股超额收益分布集中于 -10%至0%区间,超半数标的难跑赢组合,仅少数个股能获超30%超额收益率[18] 红利资产配置思路 - 判断市场趋势选增强方向,市场好时用高股息 + 高ROE、高利润增速等进攻性思路,市场平淡时用高股息 + 低PB、低PE等防御性思路[21][24] - 选择混合型配置思路穿越市场周期,推荐高股息 + 低PB + 高利润增速的配置思路[21][30] 市场表现 - 上周小盘价值、国证2000表现占优,大盘成长、深证100表现落后,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价值[32] - 上周环保、医药生物行业表现占优,汽车、电力设备表现落后;年初至今美容护理、汽车表现占优,煤炭、房地产表现落后[32] 风格表现 - 估值层面,上周农产品、建筑产品、医疗等行业平均相对估值溢价抬升[50] - 交易层面,上周军工、交运、农产品等行业平均相对热度抬升明显[51] - 大类风格上,可选消费相对科技短期热度下降[53]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飘红!创业板指涨超1%,稀土、美容护理板块强势
格隆汇· 2025-06-04 15:3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42%报3376点 深证成指涨0.87% 创业板指涨1.11%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1530.48亿元 较上一日增加116.38亿元 [1] - 两市3964股上涨 1236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美容护理概念涨幅居前 水羊股份涨11.97% 洁雅股份涨11.03% 诺邦股份涨10.03% [6][7] - 啤酒股走高 品渥食品涨12.84% 嘉美包装涨10.12% 永顺泰涨10.01% [9][10] - 稀土永磁板块走强 科恒股份20CM涨停 广晟有色10CM涨停 中科磁业涨9.02% [11] - 核能核电股大涨 斯瑞新材涨13.96% 华光新材涨10.18% 诺德股份涨10.12% [12] - 旅游及酒店股活跃 长白山涨10.01% 峨眉山A涨10.00% 大连圣亚涨6.58% [13][14] 领跌板块 - 军工股跌幅居前 六九一二跌5.70% 四创电子跌4.81% 科思科技跌4.34% [15] 个股表现 银行股 - 银行股普涨 沪农商行涨5.17% 郑州银行涨2.46% 长沙银行涨1.80% [4][5] - 沪农商行、长沙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等创历史新高 [2] 其他个股 - 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9.8% 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8] - Meta与美国核能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20年电力采购协议 [12] 后市展望 - 6月A股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 政策托底与盈利修复共振 [15] -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内需提振消费、产业需求的科技板块 以及低估值、高分红防御性板块 [16]
具身智能应用崛起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A股港股重估机会酝酿
金融界· 2025-06-03 11:4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 创业板指数领跌幅度相对明显 [1] - 板块分化现象持续显现 猪肉 创新药 银行等板块表现相对强势 黄金 人形机器人 环保设备等领域出现不同程度回调 [1] 具身智能应用投资机遇 - 人形机器人板块呈现明显分化特征 前期涨幅较大标的普遍面临回调压力 市场资金向低估值具身智能应用标的集中 [3] - 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催生多元化应用场景 包括传感器技术 灵巧手技术 机器狗产品 外骨骼机器人等细分方向 [3] - 传感器技术作为机器人感知系统核心组件 其精度提升直接影响整体性能表现 [3] - 灵巧手技术突破为机器人精细操作能力提供关键支撑 [3] - 机器狗产品在特定场景应用中已展现商业化潜力 [3] - 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 工业辅助等领域需求逐步释放 [3] - 这些细分方向具备相对独立发展逻辑 不完全依赖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 [3]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 降息政策环境为高股息率资产创造有利配置条件 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红利资产相对吸引力显著增强 [4] - 红利资产通常具备稳定现金流特征 能为投资者提供持续收益来源 [4] - 出海板块发展动态值得关注 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提出H股发行计划 创业公司赴港上市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4] - H股高端制造板块规模预期将持续扩大 有望吸引更多全球资金配置 [4] - 港股市场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入双重推动下 重估机会正在酝酿 [4] - A股核心资产面临估值修复契机 这些企业在经济周期调整中展现出基本面韧性 [4] - 当前估值水平隐含的风险溢价存在下修空间 为投资者提供潜在价值发现机会 [4]
存款利率跌破1%,高股息资产成配置刚需,46只红利ETF该怎么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2:49
银行定存利率与红利资产替代 - 银行定存利率全面跌破1%,中长期存款最高降幅达40基点[1]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从避险选项跃升为配置刚需,46只红利类ETF受关注[1] 港股红利类ETF表现 - 2025年恒生指数涨幅达16.1%,港股红利类ETF领跑市场[1]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ETF以10.6%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居首,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以9.69%紧随其后[2] - 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和摩根恒指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分别增长8.9%和8.67%[2] 南向资金风格切换 - 二季度南向资金从科技成长转向银行高股息风格[5] - 平安人寿5月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持股均达10%[5] 红利类ETF分类与规模 - 46只红利类ETF分为宽基红利ETF、行业红利ETF、主题类红利ETF和红利+因子ETF四大类型[6] - 港股红利指数股息率普遍高于A股,但需扣除20%港股通红利税[6] - 规模突破50亿元的红利ETF增至9只(2024年底为7只)[6] 红利类ETF分红频率 - 月度分红型:如万家中证红利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2024年5月上市后每月分红)[7] - 季度分红型:17只产品,如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11] - 半年度/年度分红型:如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11] - 不定期分红型: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每季至少1次,每年至多12次)[12] 重点ETF产品分析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规模148.59亿元,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成分股央国企占比超70%,季度分红[13]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日均成交额1.42亿元,成分股以“中字头”公司为主,月度评估分红[14] -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超额收益超30%,聚焦制造业、金融业等成熟行业[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