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搜索文档
绿色与智慧同行:云南伊利工厂展现全球乳业新图景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0 14:32
公司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 - 云南智能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完成包装分拣等环节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2] - 厂区配备2万多平方米光伏发电板 年发电量达4204万千瓦时 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占比并节约用电成本 [2] - 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成为中国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 [2] 全球研发与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和81个生产基地 [3] - 与秘鲁巴西乌拉圭等拉美国家持续推动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 [3] - 通过创新科技为全球乳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3] 国际认可与合作机遇 - 乌拉圭专家认为创新科技是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支撑 伊利技术为乌拉圭乳业提供借鉴典范 [2] - 巴西媒体代表对自动化生产印象深刻 希望深化巴中乳业在智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2] - 公司正将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带向世界 为全球乳业树立新标杆 [4]
“绿”足迹| 科创板节能环保领域IPO已达68家 再融资648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2:35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截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今年登陆科创板的电化学储能系 统供应商海博思创,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储能系统等绿色发展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科创板已有19家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金额达648亿元。 ...
“绿”足迹 科创板节能环保领域IPO已达68家 再融资648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2:31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燕郁霞) 此外,科创板已有19家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金额达648亿元。 中经记者 罗辑 实习生 吴依凡 曾楚英 北京报道 截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今年登陆科创板的电化学储能系 统供应商海博思创,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储能系统等绿色发展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
东博会155个项目签约:“人工智能+”领衔,中国—东盟“数智”合作升温
央视网· 2025-09-20 11:09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 陈柏珲:东盟的人口非常年轻化,人口平均中位数是30岁左右,所以他们对新兴科技、新兴事物的接 受程度非常高,中国可以凭借自己在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东盟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找 到更好的落地应用场景。 央视网消息:在本届东博会的现场签约仪式上,155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多个东盟国家和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在迈 入"数智"新阶段。 总台央视记者 易扬:本届东博会现场签约的155个项目涉及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6个东盟国家,包括了94个产业项目和44 个"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项目,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AI能量。 已签约的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共45个,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细分行业,其中2个项目规模达到百 亿元以上。今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将正式签署,本届东博会明确将自贸区3.0、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与人工智能作为 未来合作四大支点。 东盟秘书长 高金洪:升级为3.0版,我认为将使双方经贸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不仅巩固已有合作,还将不断拓展。在当今复杂的 全球经济形势下,这对中国和东盟都非常重要。 ...
2025年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将启动,影响人群已达到5亿人次
新京报· 2025-09-20 09:55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在回应新京报记者关于"如何评估传播效果时"介绍,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活动 通过多渠道,实现消费终端的更广泛覆盖,其中2024年的高铁推行计划,在全国1038个高铁站点的28万 块电视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循环轮播公益海报、公益微电影等宣传;5X推广计划则是联合全国大型 餐饮店里的5万块屏幕进行公益宣传。协会还会通过线上和线下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宣传效果的执行 效率并进行改进,发布预防未成年人饮酒绿皮书、酒驾预防白皮书等,让这项公益达到更好的传播效 果,践行社会责任。 今年也是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成立10周年。据《2024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 会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度中国A股酒类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率达到80%以上,远高于A股市场 40.29%的平均ESG报告披露率。从2023年度中国酒业环境治理践行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酿酒行 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超过420万吨,相当于植树16万亩;预估2022年度中国酒类企业全年减少用水量 不低于1500万吨,其中因节水措施直接实现的节约用水量840万吨;行业绿色包装产品占比平均水平为 55%。白酒头部企业优秀案例可达到 ...
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经济日报· 2025-09-20 09:42
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心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1] -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 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2] -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护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3] 资源环境挑战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但方式粗放 付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1] - 中国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1] - 粗放式发展导致严峻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危害群众健康并制约经济可持续性[1] 绿色发展路径 -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限制经济活动在资源环境承受限度内[2] - 全方位推行绿色规划 绿色设计 绿色投资 绿色建设 绿色生产 绿色流通 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2] - 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各环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从源头预防污染与破坏[2] 产业转型升级 -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 智能化 数字化改造升级 降低高耗能 高污染产业比重[2] -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包括节能环保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 - 新兴产业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 附加值高 是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引领生产方式变革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设备智能化 提升生产效率 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3]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多国议员探访新疆 点赞发展活力
新华社· 2025-09-19 22:06
参访途中遇到的新疆各族青年,令毛里求斯议员巴里克什纳·巴巴吉深受触动。无论是乐器村的制琴工 匠,还是古城内翩然起舞的舞蹈演员,每一个年轻人都笑容阳光、活泼昂扬。 9月10日至17日,以"共建全球合作关系 共促可持续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 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 在新疆参访期间,来自五大洲的60余位外国议员走进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伊犁、乌鲁木齐、昌吉 等地,见证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了解繁荣开放的真实面貌,触摸绿色发展的跃动脉搏,在新疆多维度 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 感受幸福味道 在喀什古城纵横交错的巷弄间,土陶色的传统民居与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相映成趣,琳琅满目的手工艺 品吸引议员们驻足欣赏、打卡留念。 走进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议员们了解到古城改造工程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古 城民居均配有现代化水电气系统,"一户一设计"的精细化改造方案"修旧如旧"…… 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员拉库图阿里苏阿·乔尼不由称赞:"对比过去的老照片,置身于现在的新环境, 我们看到了喀什古城的显著变化,感受到喀什人民的幸福。" 在喀什地区疏附县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乐器工匠以娴熟 ...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央视网· 2025-09-19 21:5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19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 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00/1:45 "十四五"以来,我国共有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陆域生态保 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对全国60% 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 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 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 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 超过90%。 ...
【邂逅中国 爱上中国】埃及留学生桑英杰:探寻中国“零碳”发展的绿色密码
环球网· 2025-09-19 21:22
制 片 人:范正伟、孟宇红 编者按: "我是老外,但不见外!"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不见外"的老外——他们吃中餐、说中文、读古诗、打太极,活脱脱"洋面孔"的中国人。邂逅中国产生的独特 情缘,让他们深深爱上了中国。环球网"环聚一堂"工作室推出"邂逅中国 爱上中国"——老外不见外系列短视频栏目,讲述"不见外"的老外的生动故事,以外 国人视角真实展现经济腾飞、社会巨变、绿水青山的新时代中国。今日,本网播发第二十期短视频:《埃及留学生桑英杰:探寻中国"零碳"发展的绿色密 码》。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在大运河畔徐徐展开。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北京城市副 中心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来自埃及的留学生桑英杰踏访此地,探寻中国"零碳"发展的 绿色密码。走进"零碳公园"会解锁哪些惊喜?"藏"在地下的地源热泵系统如何实现高效供能?北京城市图书馆又有哪些让他惊叹的绿色设计?让我们跟着桑 英杰一起去看看吧! 剪 辑:温子依 编 导:黄丹琳、田佳南、王腾飞 摄 像:王腾飞、田佳南 翻 译:黄丹琳、赵颢博(实习生)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央视网· 2025-09-19 20:22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 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 度连续4年超过90%。 "十四五"以来,我国共有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建成全 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 活力明显提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相关负 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