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牛
搜索文档
美国降息预期为A/H股带来利好,外资流入助力市场反弹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47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几乎成为定局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为非法 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 鲍威尔发布偏鸽信号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影响美联储独立性 [1] - 通胀风险可控 美国就业市场有所降温 [1] 降息节奏预测 - 若8月非农就业5-15万且失业率4.1%-4.4% 9月降息25个基点 [3] - 若8月非农就业不足5万且失业率超4.4% 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 [3] - 若8月非农就业高于15万且失业率低于4.1%加上CPI环比超0.4% 9月可能暂停降息 [3] 中国资产流动性机会 - 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对A/H股市场带来强大支持 外资流入意愿大幅提升 [3] - 降息后外资将回流中国市场 推动A股和H股市场上行 [3] - 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使A/H股市场迎来慢牛行情 [3] 行业配置偏好 - 创新药00658hk 港股互联网龙头00572hk 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海外资金优先配置对象 [3] - 科技 新能源 创新药等成长型板块具有吸引力 [5] - 港股和A股可能继续受益于国际资金流入 [5] 美元流动性外溢效应 - 美元流动性外溢利好A/H股市场和中国债市 预计股债双牛成为新趋势 [4] - 其他新兴市场资产如越南 巴西可能获得更多全球资金青睐 [4] - 海外融资成本下降使中概股特别是科技类股互联网 AI中概股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4]
【笔记20250901— 股债迷你双牛】
债券笔记· 2025-09-01 22:21
资金市场状况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057亿元 当日开展182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有2884亿元逆回购到期 [4] - 资金利率小幅回落 DR001报1.31% DR007报1.45% 显示月初资金面均衡偏松 [5] - 银行间回购成交量显著 R001成交62209.6亿元占比87.91% R007成交7665.04亿元占比10.83% [6] 利率债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15bp至1.7685%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05bp至2.0175% [7][8] - 国开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0.5bp至1.87% 超长端国开债下行1.5bp至2.095% [10] - 口行债及农发债中长端收益率下行 7年期口行债下行0.8bp 10年期农发债下行1.25bp [10] 信用债走势 - 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 1年期下行0.96bp至1.64% 5年期下行0.69bp至2.0575% [10] - AA+级信用债短端收益率分化 3个月期下行1.61bp至1.58% 但6个月期上行1.58bp至1.76% [10] - AA级债券波动显著 9个月期收益率上行6.18bp至2.1% 而1年期收益率下行8.11bp至2.36% [10]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7] - 8月中国制造业PMI达50.5 重新回到扩张区间 [7] 股债市场联动 - 股市小幅上涨逼近3888点前高 国债期货同步走强 呈现"股债迷你双牛"格局 [8] - 国债期货大幅增仓 疑似权益资金通过债券市场进行避险对冲操作 [8] - 黄金白银价格携手创新高 反映避险情绪与风险偏好同步上升的特殊市场状态 [8]
国泰海通|宏观:“存款搬家”:如何影响股债——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研究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1 21:18
存款搬家的底层逻辑 - 存款搬家本质是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后的资产比价效应 旧资产回报率下降推动存款资金重新寻找新资产[8] - 居民定存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存在明显跷跷板效应 传导时滞和最终流向取决于宏观环境和风险偏好[8] - 本轮存款搬家从2023年6月开始 初期主要流入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924后股票型基金流入比重明显回升[8] 存款搬家对股债联动的影响 - 无风险利率下行理论上推动股债双牛 股债性价比在利率下行过程中相互推升 如2014年流动性牛起点是11月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增量资金[8] - 传导时滞或流动性陷阱可能导致股债牛市时段错开 体现为股债跷跷板 如2009年和2023年[8] - 过去两年因提前还贷和高息美元存在 权益市场未感受到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增量资金 资产荒格局下债券牛市而股市波动[8] 本轮存款搬家的特殊表现 - 首次出现股债双牛迹象是924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 缩表资金转向权益市场成为第一波存款搬家增量资金 居民储蓄释放同时提前还贷强度大幅收敛[8] - 不同于2014年 本轮流动性牛未以汇率为代价 央行未大放水但重点引导资本回流 通过中间价持续引导汇率预期[8] - 5月底存款利率下调后挤出资金对权益资产接受度上升 单边升值预期强化推动国内风险偏好抬升 股债跷跷板再次回归[1][8]
股债“双牛”行情不具持续性
期货日报· 2025-08-28 08:15
债市走势分析 - 债市处于逆风状态 短线将偏弱震荡 下行空间相对有限[1][4] - 10年期及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累计上行11-13个基点[4] - 若企业盈利等基本面数据明显改善 债市将进入更大级别熊市[4] 股债联动特征 - 股债市场存在明显跷跷板效应 但也会出现双牛现象[1] - 2016年以来出现四轮明显股债双牛行情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2] - 双牛行情通常发生在基本面斜率未明显变化时 体现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分歧[2] 流动性环境 - 央行8月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净投放3000亿元 为连续第6个月加量续作[3] - 鲍威尔释放9月降息信号 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3] - 三季度降准降息必要性较低 货币政策大概率配合财政施力[4]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开启流动性牛市 全球流动性宽松及美元资产重配形成驱动[3] - 债市估值逻辑基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分化[4] - 理财及债基赎回压力相对可控 金融机构负债端相对稳健[4]
股债双牛或为主旋律,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9:02
债券市场表现 - 十债主力合约报收107.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7% [1] - 三十债主力合约报收116.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8% [1] - 10年国债收益率报1.7625%,较前一交易日下行2bps [1] - 30年国债收益率报1.9975%,重回2%以下 [1] 利率结构与市场情绪 - 10年-2年利差显示短端利率保持平稳,长端利率受扰动快速上行,形成熊陡格局 [1] - 30年-10年利差快速走阔,反映市场出现超调 [1] 资金面与政策环境 - 央行通过逆回购增加投放,MLF亦有增量,态度总体温和 [4] - 9月初资金利率有望回归低位,对债市构成支撑 [4] - 国内基本面偏弱,价格传导不通畅,需求侧有待支持 [4] - 鲍威尔鸽派发言扭转不降息预期,美元重回降息通道 [4] - 国内降准降息等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4] 机构行为与市场展望 - 公募基金久期出现一定程度下行,市场分歧较大,部分机构选择观望 [4] - 权益市场涨幅放缓后,长债收益率或将重回下行通道 [4] - 资金宽松背景下,股债双牛可能成为未来主旋律 [4] - 建议关注久期策略及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 [4]
ETF日报:在流动性支持下牛市有望延续,在中期维度上建议对估值较低的绩优成长保持关注,回避前期过热的方向
新浪基金· 2025-08-25 22:32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883.56点,上涨1.51%,成交额13609亿元;深证成指收于12441.07点,上涨2.26%,成交额17802亿元,两市总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1] - 所有行业板块悉数上涨,通信板块延续强势表现,有色金属和房地产板块紧随其后 [1] - 市场情绪全面转好,成交额进一步放大至3.18万亿元,受美联储降息预期、上海房地产新政、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等多重利好推动 [2] 债券市场动态 - 十债主力合约报收107.95元,上涨0.27%;三十债主力合约报收116.80元,上涨0.78% [2] - 10年国债收益率报1.7625%,较前一交易日下行2bps;30年国债收益率报1.9975%,重回2.0%以下 [2] - 10年-2年利差呈现熊陡格局,短端利率保持平稳,长端利率受扰动快速上行;30年-10年利差快速走阔,反映市场超调 [3] 资金与政策环境 - 税期扰动后央行通过逆回购增加投放,MLF亦有增量,资金利率有望回归低位,对债市构成支撑 [5] - 国内基本面偏弱,"反内卷"价格传导不畅,需求侧有待支持;鲍威尔鸽派发言扭转降息预期,美元重回降息通道,国内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5] - 公募基金久期下行,市场分歧较大,部分机构观望;长债收益率或重回下行通道,股债双牛仍是主旋律 [5] 工业金属与稀土板块 - 矿业ETF上涨5.32%,有色60ETF上涨5% [6] - 鲍威尔鸽派信号提振9月降息预期,美元走弱和风险偏好提升利好工业金属(如铜、银、锡) [6] - 稀土管控新规提升供应集中度,推高价格议价权;重稀土加工费从1500元/吨涨至13500元/吨,合规冶炼厂话语权增强 [6] 黄金市场趋势 - 黄金股票ETF上涨4.37% [7] - 鲍威尔提及劳动力市场"不同寻常的平衡",为9月降息打开可能性,金价止跌反弹 [7] - 中国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增持黄金,7月末黄金储备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长期看,"去美元化"趋势和地缘动荡推动黄金需求提升 [7] 投资机会与策略 - 建议配置中证A500ETF(159338)、港股科技ETF(513020)把握机会 [2] - 建议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的投资机会,发掘久期策略 [5] - 可持续关注矿业ETF(561330)、有色60ETF(159881)的投资机会 [6] - 可持续关注黄金基金ETF(518800)和黄金股票ETF(517400),考虑逢低、分批、定投方式 [8]
股债齐涨:流动性宽松下的市场共振现象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49
市场现象 - 出现罕见的股债齐涨现象 通常股票和债券呈现跷跷板效应[2] - 反映市场资金面与政策预期共同作用 体现特殊宏观环境下的流动性宽松信号[2] - 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股债双牛行情相似 当时央行多次下调准备金率并调低MLF和SLF利率[3] 外部因素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22日释放鸽派信号 暗示9月可能开启降息窗口[2] - 美元走弱预期推动资本流向新兴市场 北向资金净买入32.33亿元[2] - 全球流动性改善预期使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同时获得资金青睐[2] 市场结构 - 反映资金对经济温和复苏+低通胀+政策宽松组合的预期[3] - 股市上涨体现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布局经济复苏受益板块[3] - 债市走强表明市场认为通胀压力温和 货币政策不会快速收紧[3] 资金配置 - 北向资金重点配置计算机和通信等成长板块[4] - 债市受益于利率下行预期 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吸引资金流入[4] - 资金配置逻辑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股债双牛行情相似 当时在降准降息背景下资金从房地产和影子银行流入股市[4] 驱动因素 - 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是直接反应 外部政策信号与内部资金配置需求共同作用[5] - 在宏观政策转向关键节点 流动性成为驱动资产价格的核心因素[5] - 市场资金充裕程度决定各类资产表现 类似呼吸顺畅度决定身心状态[5]
浙商宏观:居民存款搬家往往滞后于A股行情启动,是股市上涨后的结果而非原因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历史上共出现七轮居民存款搬家现象 本轮存款搬家至股市概率较大 因满足存款利率调降 流动性扩张 资产赚钱效应初现 政策催化等条件 [1][6][17] 存款搬家历史概况 - 历史上共出现七轮居民存款搬家 通过居民储蓄率年度变化 住户存款与M2同比增速剪刀差 住户存款当月值同比三个指标跟踪 [2][13] - 七轮存款搬家时间分别为1998-2000年 2009-2012年 2013年 2014-2015年 2016-2017年 2020-2021年 2024年初至今 [9][18] 存款搬家触发因素 - 无风险利率与存款利率下行是最稳定触发器 如2008-2009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89BP 2014-2015年下调150BP 2022年至今下调70BP [3][14] - 流动性与信用扩张引发资产再配置 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 2012-2013年影子银行扩张 2015年货币政策宽松 [3][14] - 资产赚钱效应形成 如2009年上证综指上涨103.4% 2014-2015年上涨159.5% [3][14] - 多元化投资渠道丰富 如2013年新兴互联网产品引发存款脱媒 [3][14] - 监管政策变化 如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 [3][14] 存款搬家流向渠道 - 股市:伴随明显赚钱效应 如2009年 2014-2015年 [4][15] - 消费:1998年多领域市场化改革推动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4][15] - 多元化投资渠道:2012-2013年影子银行与地方平台扩张 理财与信托高收益吸引资金 [4][15] - 楼市: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 2009年下调首付比例及税收优惠 2015-2016年棚改去库存 [4][15] - 低风险产品: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等 [4][15] 存款搬家至股市特征 - 股市形成明显赚钱效应 2009年上证综指上涨103.4% 2014-2015年上涨159.5% [5][16] - 股市上涨持续时间较长 平均14个月 [5][16] - 居民存款搬家行为滞后股市上涨 2009年5月存款同比转负距2008年11月低点7个月 2014年4月转负距2014年1月低点4个月 [5][16] - 居民存款入场放大赚钱效应 2009年助推上证综指上涨8.1% 2014-2015年助推上涨48.3% [5][16] - 存款搬家加速对应牛市中后期 2009年7月加速距8月顶部1个月 2014年12月加速距2015年6月顶部4个月 [5][16] 本轮存款搬家分析 - 触发条件满足:存款利率调降始于2022年 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 2024年924新政后上证综指上涨25% 禁止手工补息及新增保费30%投A股等政策催化 [1][6][17] - 搬迁节奏:2024年低利率环境下先流向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 保险等稳定型资产 2024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明显增长 保险公司一季度投向股票同比高增 [1][6][17] - 具体流向:银行理财2024年规模增加3.2万亿元 货币基金2024年增长2.9万亿元 保险资金2024年增加4.95万亿元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2024年流入8200亿元 [117][124][125]
2025年7月宏观数据解读:经济延续弱修复态势
浙商证券· 2025-08-15 19:37
宏观经济态势 - 7月经济维持弱修复特征,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1] - 预计全年名义GDP规模有望实现140万亿元左右[12] - 供给和需求可能呈现K型分化走势,供给端偏强而需求端放缓[12]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2]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采矿业增长5.0%[17] - 工业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半年有望保持韧性[15]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7%,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3] - 以旧换新相关品类表现强劲,家电收入同比+28.7%[19] - 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降至1380亿元,低于上半年的1620亿元[2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低于市场预期的2.7%[4]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5.3%,制造业投资增长6.2%[29]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延续加速下滑态势[59]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有所抬升[5] - 毕业季带来阶段性脉冲影响,但政策持续发力稳就业[64] - 8月失业金搜索指数总体有所上行,反映就业压力[69] 政策展望 - 预计下半年市场或呈现股债双牛结构,10年国债利率或下行至1.5%[13] - 基建投资安全属性抬升,预计全年广义基建增速7.2%[58] - 地产政策有望加码,包括限购放松和城市更新等措施[62]
充裕流动性支撑“股债双牛” 债市入场窗口期延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0:01
权益市场表现 - A股延续上攻态势,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674.40点关键位,创去年"9·24"行情以来新高,年内累计涨幅近10% [1] - 沪深北三市成交额达2.18万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上方,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 - 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1] - 证券、半导体、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各板块轮动上涨形成协同效应 [2] 债市表现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成交收益率从8月11日的1.6855%快速上行至13日的1.7350%,14日当天则维持在1.73%点位小幅波动 [1] - 利率债市场多数下跌,尤其长端利率债表现弱于短端,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1.8bp至1.8480%,10年期口行债240310收益率上行2bp至1.88% [2] - 债市延续下跌的主要卖盘来自基金和券商,而银行和保险等长期配置资金则成为市场的主要买盘力量 [3] 股债联动效应 - 当前股债波动加大,资金流向改道之下,大类资产轮动的"跷跷板"效应愈发凸显 [1] - 股市持续走强导致债市多头加仓意愿减弱,部分配置盘认为当前票息收益有些"食之无味" [3] - 8月13日,在A股放量上涨的同时,债市并未受压制,多数券种收益率全线下行,上演了一波"股债齐涨"行情 [8] 机构行为与市场动态 - 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票息收入增值税征收恢复,基金抛盘明显增加 [5] - 券商在进入6月以来对10年国债的整体债券借贷量有所下降,但对国开债的借贷量维持高位,甚至有所回升 [5] - 纯债基金近两日的净申购指数分别为-2.61、-3.09,均是轻微的赎回,且赎回机构主要是理财系 [8] - 理财规模逆势回升375亿元,短期内大概率没有遭遇赎回危机 [8] 市场展望 - 债市运行处于"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区间,货币政策宽松仍对债市资金面形成稳固支撑 [7] - 十年国债仍运行在1.6%-1.8%,短期继续看股做债,防守中等待波段机会 [7] - 随着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的减弱与央行维护流动性充裕的持续,利率缺乏持续向上的基础,1.7%的十债收益率仍是入场的窗口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