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证券高管:未来十年美国将成为资产管理领域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快讯· 2025-05-30 11:13
资产管理行业前景 - 未来十年美国将成为资产管理领域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1]
招行人事新变动 王小青任执行董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9:08
王小青金融从业经历丰富,横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领域,业内享有很好口碑。 招商银行官网显示,目前王小青还担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并兼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 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2月-2024年10月曾兼任招行银行 特等行深圳分行行长。 在进入招商银行体系前,王小青曾在中国人保(601319)资产供职长达15年,长期分管投资业务,历任 中国人保资产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兼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组合管理部总经理等 职。2007年8月获得提升,后历任人保资产总裁助理、副总裁,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投委会主任委 员等职,具有较为丰富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5月23日,招商银行(600036)发布公告,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出任招商银行执行董事。 对于王小青的本次任命,业内认为,这一方面可以应是招商银行董事会对王小青本人能力的认可,另一 方面,其多行业、多视角的从业经历可对招商银行综合化经营发挥作用。 王小青具有十多年资管行业从业经历,又履职素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对财富管理如何发展自 然有自己独到见解。 近日王小青出 ...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财富管理视角下的资产管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1 12:15
中国经济与财富管理市场 -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地增长具有高度确定性,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仍处于黄金发展期 [3][6] - 中国居民财富持续累积为财富管理行业注入活力,需求愈发多元,不再满足于简单储蓄或单一产品投资 [3][6] - 资本市场完善与金融科技发展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充满无限可能 [3][6]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 -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互依存,财富管理聚焦"人"(客户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资产管理围绕"物"(资产风险收益特征) [3][7] - 连接二者的关键桥梁是基于客户需求深入理解的解决方案,类似"翻译器"将客户需求转化为资产合理搭配 [3][7] - 财富顾问负责理解客户需求,资产配置负责实现科学组合,类似资产负债匹配的作用 [7][8] 客户需求与个性化服务 - 每个客户财务状况、投资喜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需提供个性化服务 [3][8] - 财富管理如同"问诊"或了解就餐口味,资产管理如同"制药"或提供食材,解决方案则是"开处方"或"美食搭配" [8] - 投资体验不佳部分源于财富顾问和资产配置环节缺失,需精准对接客户需求 [8] 资产配置与投资实践 - 长期投资收益关键并非单一产品选择,而是资产配置比例和风格搭配 [3][8] - 马科维茨理论表明组合投资是"唯一免费的午餐",可降低风险或提高预期收益 [8] - 实践中需科学定义资产,细分权益类(如成长型、价值型基金)和债券类(久期、信用组合)以提升配置效果 [9] 招商银行的实践与策略 - 招商银行打磨"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为千万级客户量身定制方案并持续优化 [4][9] - 优秀资产管理机构需具备投研文化、深度研究、风险管理等能力,尤其关注言行一致、长期力量、特色专长 [4][9][10] - 招商银行期待全覆盖的资产管理机构,也重视细分领域(如固收+、REITs、FOF等)的特色供应商 [10] 行业合作与未来发展 -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机构需携手合作,共同满足客户需求 [4][9] - 招商银行将深入洞察客户需求,加强与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 [11] - 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耐心资本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11]
中国国新与中国银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5-13 19:02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国新与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12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深化合作 [1]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在基金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在资产管理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在证券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在健康大数据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1]
中叶私募:资产管理,财富增值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5-08 16:20
资产管理的核心要素 - 资产管理的核心在于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别的资产中,如股票、债券、现金等,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1] - 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会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以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 [1] 财富增值策略 - 财富增值是资产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资产管理服务能够帮助客户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捕捉投资机会 [3] - 资产管理专家会通过定期的市场回顾和策略调整,确保投资方案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持续为客户创造财富 [3] 个性化投资方案 - 个性化的投资方案是资产管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量身定制 [3] - 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了解客户的资产状况、收入水平、支出需求和未来规划,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投资策略 [3] 资产安全保障 - 资产安全是资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如分散投资、对冲策略等,以降低单一投资或市场波动的影响 [3] - 资产管理服务需要确保操作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 [3] 专业资产管理服务的价值 - 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实现财富增值、提供个性化投资方案以及确保资产安全,为客户的财富增长提供坚实支持 [4] - 选择可靠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有助于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 [4]
第一创业(002797):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固收特色鲜明,资管表现稳健
华西证券· 2025-05-07 13: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致力于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表现稳健,特色化发展路线清晰,维持对其2025 - 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预测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73.28%,归母扣非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177.83%;基本每股收益0.215元/股;截至年末总资产527.42亿元,同比增长16.48%,净资产163.06亿元,同比增长10.02%;每股净资产3.88元/股;杠杆率3.23倍,剔除客户资金存款和备付金的杠杆率2.55倍;摊薄ROE 5.54%,较去年增加3.31个百分点 [2]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4元含税,叠加中期利润现金股利,2024年度拟分配和已分配现金股利合计约3.11亿元,占母公司2024年可供分配利润的50.44%,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34.41%;以2025 - 4 - 30收盘价,股息率为1.09%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1亿元,同比下降1.87%,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7.59%,归母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8.23%;基本每股收益非年化0.028元/股;截至一季度末总资产540.6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1%,净资产166.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8%;每股净资产3.97元/股;杠杆率3.24倍,剔除客户资金存款和备付金的杠杆率2.6倍;摊薄ROE非年化0.71%,较去年同期减少0.24个百分点 [3] 分析判断 固收业务 - 2024年报告公司加强一级销售、二级交易联动,推动数字化建设,优化组织架构,打造客户交易全生命周期服务组织;固收业务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47.33%,占营收18.29%;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228.17万元,投资收益7.7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1723.90万元 [4] - 固收投资交易业务采用多种交易策略,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债券交易量为7.40万亿元,同比下降6.94%,现券交易量为5.74万亿元,同比增长0.05%,回购交易量为1.66万亿元,同比下降25.08%,银行间市场做市交易量为2.29万亿元,同比下降13.57% [4] - 固收销售业务2024年销售固定收益各品种数量合计4857只,同比下降3.46%,销售金额合计1984.00亿元,同比增长11.96%;具有32个全国省市地方政府债承销商资格,“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为223.10亿元,行业排名第12名,“北交所公开招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为41.20亿元,行业排名第1名 [5] 收入结构与资管业务 - 2024年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3.8亿元、2.78亿元、9.21亿元、1.04亿元、16.02亿元、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8%、46.4%、1.77%、31.75%、112.88%、78.96%;分别贡献调整后营收的10.8%、7.9%、26.17%、2.95%、45.53%、5.01% [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1.23亿元、0.61亿元、2.45亿元、0.18亿元、1.87亿元、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88%、 - 5.75%、8.36%、29.71%、 - 27.43%、 - 25.73%;分别贡献调整后营收的18.67%、9.35%、37.24%、2.79%、28.38%、1.5% [7] - 公司按战略目标打造资管业务产品体系,布局公募REITs业务,培育ABS业务特色;截至2024年末,资管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536.38亿元,同比下降12.34% [7] - 报告公司持有51.07%创金合信基金,截至2024年末,创金合信设立并存续产品490只,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322.97亿元,同比下降36.66%,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创金合信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行业排名第32/144名 [8] 股东背景 - 2022年9月,原第一大股东北京首创集团向北京国管转让11.0576%股权,北京国管直接/间接持有报告公司20.87%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增强了公司股东背景,支持公司发展;北京首创集团目前持有56.77%首创证券股份 [9] 投资建议 - 维持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32.50/32.71亿元,新增2027年营收预测33.10亿元;维持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9.29/9.41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9.69亿元;相应维持2025 - 2026年EPS预测0.221/0.224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0.231元;对应2025年5月6日收盘价6.92元/股,PE分别为31.31/30.92/30.00倍,PB分别为1.77/1.69/1.62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88.69|3531.61|3250.25|3271.33|3309.89| |YoY(%)|-4.70|41.91|-7.97|0.65|1.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0.66|903.63|928.69|940.51|969.42| |YoY(%)|-17.50|173.28|2.77|1.27|3.07| |ROE(%)|2.23|5.54|5.66|5.46|5.41| |每股收益(元)|0.08|0.22|0.22|0.22|0.23| |每股净资产(元)|3.53|3.88|3.91|4.10|4.26| |市盈率|87.95|32.18|31.31|30.92|30.00| |市净率|1.96|1.78|1.77|1.69|1.62|[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报告列出了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数据,涵盖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融出资金等资产项目,以及营业收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等利润项目 [14] - 给出了2023A - 2027E的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变化,盈利能力指标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以及估值分析指标PE和PB [14]
东方证券(600958):低基数下业绩同比提振明显 自营高增贡献主要弹性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0
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49.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62.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0.68pct至1.79%,经营杠杆较年初-1.2%至3.69倍 [1] - 自营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144.5%,营收占比提升至41.0%,贡献主要业绩弹性 [2] 业务分项 - 经纪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44.6%,受益于Q1股基日均成交额17464.6亿元(同比+70.9%) [3] - 投行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17.0%,股权融资规模80.2亿元(去年同期为0),债券承销规模1205.8亿元(同比+104.4%) [3] - 资管业务收入3.0亿元,同比-16.5%,降幅收窄,东证资管主动管理收益率165.10%行业排名第1 [3] - 利息净收入2.2亿元,同比-26.3% [2] 资产与风险 - Q1末金融资产规模2228.9亿元,较年初+1.2%,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6.0亿元(较年初+40.6%),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47.8亿元(较年初+26.2%) [2]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0.72亿元,股质风险化解进入尾声 [2] 长期展望 - 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推进,24年末客户资金账户总数291.98万户(较年初+8.50%),托管资产总额8782.73亿元 [3] - 汇添富资管规模1.16万亿元(较年初+9%),非货公募基金规模约5000亿元(较年初+10%) [3]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和38.9亿元,对应PE 21.1和19.9倍,PB 0.94和0.91倍 [4]
苏州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回归金融本源,坚持稳健发展锚定金融为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07:3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资产规模、存款、贷款均实现较快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1][3][4] - 公司坚持"科创+跨境"、"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1][11][12][13][14] - 公司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创上市以来新低,拨备覆盖率保持较高水平[7][10]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现金分红比例连续5年超过30%[5] 资产规模与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6937.14亿元,同比增长15.27%,存款余额4169.65亿元,同比增长14.61%,贷款余额3333.59亿元,同比增长13.6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4亿元,同比增长3.01%,净利润52.73亿元,同比增长9.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3]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271.54亿元,较年初增长4.82%,存款余额4630.14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贷款余额3628.90亿元,较年初增长8.86%[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0亿元,同比增长0.76%,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增长6.95%[4]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业务聚焦"科创+跨境",2024年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2000家,授信总额超1200亿元,国际结算量突破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0%[12] - 零售业务聚焦"民生+财富",推出"苏心零售"品牌,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尊老卡发卡近35万张[13] - 金融市场板块聚焦核心能力建设,2024年成功发行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75亿元商业银行金融债,资产托管规模达2325.57亿元[1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83%,创上市以来新低,拨备覆盖率483.5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7%[7]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0.83%,拨备覆盖率447.2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0%[10] - 公司构建"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上线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预警[7] 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股东派发2024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全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47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4.07%[5]
中信证券:投资收益高增,关注投行改善-20250430
国信证券· 2025-04-30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公司一季报数据及资本市场表现上调公司经纪业务增速、投资收益率等关键假设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上调 5.6%、8.2%、10.6% 公司作为龙头券商资本实力强劲、业务条线全面、综合实力强劲、ROE 水平行业持续领先 [4] 各业务板块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 年一季报显示当季营收 177.61 亿元同比+29.13%环比+0.64%;归母净利润 65.45 亿元同比+32.00%环比+33.44%;加权平均 ROE 2.37%同比+0.49pct [1] - Q1 营收环比增速经纪+36.18%、投行+12.24%、资管+8.69%、利息亏损、投资+62.32%;Q1 营收占比经纪 18.72%、投行 5.49%、资管 14.43%、利息 - 1.14%、投资 49.89% [1] 自营投资 - 截至 2025Q1 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 9227 亿元同比+15.07%环比+7.08% 其中 FVTPL 资产 7772 亿元同比+15.49%环比+12.50%;FVOCI 权益工具投资 916.33 亿元同比+40.57%环比+1.06%;FVOCI 债权工具投资 539.43 亿元同比 - 15.42%环比 - 32.78% [2] - Q1 年化投资收益率 3.97%同比+1.09pct环比+1.84pct 期末杠杆率 4.87x同比及环比均有所提升 除金融投资资产外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资产科目也有小幅增长 [2] 投行业务 - 2025Q1 A 股 IPO 承销规模企稳再融资承销规模大幅增长 IPO 承销 27 家承销金额 164.76 亿元同比 - 30.2%环比 - 15.4%;再融资承销 45 家承销金额 1383.40 亿元同比+60.4%环比+106.7% [3] - 2024 年初至今中信证券 IPO 承销 142.31 亿元居行业第 1 再融资承销 559.31 亿元居行业第 1;2025 年以来中信香港 + 中信里昂合计 IPO 承销 33.17 亿港元居行业第 1 境内 IPO 及再融资市场改善和境外股承发力公司投行业务经营压力或将减轻 [3] 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 - 2024 年 Q4 以来 A 股市场交投情绪显著恢复公司加强精细化运营 2024 年末财富管理客户超 1580 万户同比+12%;托管客户 AUM 突破 12 万亿元同比+18% [4] - 截至 2024 年末中信资管 AUM15424.46 亿元同比+11.09%;截至 2025Q1 末华夏基金管理非货币 AUM 合计 11282.55 亿元居行业第 2 华夏基金 2025Q1 净利润 5.61 亿元同比+8.4%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068|63789|71175|78247|84859| |(+/-%)|-7.7%|6.2%|11.6%|9.9%|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21|21704|24055|26452|28693| |(+/-%)|-7.5%|10.1%|10.8%|10.0%|8.5%| |摊薄每股收益(元)|1.3|1.4|1.6|1.8|1.9| |净资产收益率(ROE)|7.6%|7.7%|8.3%|9.0%|9.2%| |市盈率(PE)|20.8|19.1|16.6|15.1|13.9| |市净率(PB)|1.5|1.4|1.4|1.3|1.2|[5] 财务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1453359|1710711|2077402|2522693|3063432| |货币资金(百万元)|302792|370646|407711|448482|493330| |融出资金(百万元)|118746|138332|152165|167381|184119|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625047|690862|794492|913665|1050715|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百万元)|62209|44268|48695|53565|58921| |负债合计(百万元)|1179160|1411944|1760358|2185615|2704735|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百万元)|283346|390169|448694|515998|593398| |代理买卖证券款(百万元)|283821|362449|398694|438563|482419| |应付债券(百万元)|143809|142547|163929|188518|216796|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274199|298767|317044|337078|358697| |每股净资产(元)|18.14|19.78|19.25|20.47|21.78| |总股本(亿股)|148.21|148.21|148.21|148.21|148.21| |每股收益|1.30|1.41|1.62|1.78|1.94| |ROE|7.56%|7.72%|8.32%|8.99%|9.16%| |收入增长|-7.74%|6.20%|11.58%|9.94%|8.45%| |净利润增长率|-7.49%|10.06%|10.83%|9.96%|8.47%| |资产负债率|81.13%|82.54%|84.74%|86.64%|88.29%| |P/E|20.75|19.13|16.62|15.12|13.94| |P/B|1.49|1.36|1.40|1.32|1.24|[19]
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0:46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4亿元,注册地为青岛,法定代表人为黎作强 [3][4][5] - 公司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青岛海协信托,2012年重组更名为陆家嘴信托,控股股东为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1.606%)[3] - 2012-2022年经历7次增资,注册资本从3.15亿元增至104亿元,股东结构保持稳定 [3] 公司治理 - 股东共3家,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全资子公司 [5][6] - 董事会下设6个专业委员会,2023-2024年完成独立董事换届,新增杨波、赵春光接替离任成员 [7][8][9] - 采用"三会一层"治理架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管层相互制衡的机制 [21][22][23] 战略规划 - 战略定位为"一体两翼一助力",目标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流信托公司 [11] - 实施"四化"战略:特色化(产金融合)、多元化(三大业务梯度)、专业化(四项核心能力)、品牌化(四位一体形象)[12][13] - 业务转型方向包括非标转标、由融转投、通道转服务,构建基石业务+核心业务+精品业务体系 [12] 业务经营 - 信托业务分为单一/集合信托、资金/财产权信托,运用方式涵盖融资类、证券投资类等 [15] - 自营业务以金融产品投资为主,2024年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部分信托产品出现延期兑付 [16][40][41] - 2024年经济呈"V"型走势,预计全年GDP增长5%,2025年重点关注消费恢复与制造业投资 [17][18] 风险管理 -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信用、市场、流动性等7类风险 [34][35][36] - 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交易对手尽调、抵押物审查、足额计提减值准备等 [45] - 市场风险通过组合管理、行业集中度控制、止损设置等手段防控 [46]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领域累计提供资金6.85亿元,投向基建、水利等行业 [50] - 绿色金融方面新增7单公募REITs投资(3689万元),推进供热收费权ABN项目 [50] - 设立专项慈善信托如"弘远7号"(30万元)用于助学扶贫,采用双受托人模式开展公益项目 [51] 消费者保护 - 2024年构建"1+N"消保制度体系,修订新增4项专项制度 [53] - 全年处理有效投诉主要来自风险处置项目,上海地区占比71.4% [54] - 开展线上线下金融宣教活动,推文阅读量达1700次,覆盖超1000人次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