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端侧

搜索文档
策略周报:聚焦科技核心资产-20250825
中银国际· 2025-08-25 11:17
核心观点 - 成长龙头崛起,市场风格从上半年小盘成长占优转向大市值成长股领涨,呈现明显的"龙头效应" [4][13] - 美联储鸽派转向提升9月降息预期,内外双宽松环境下科技资产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转向与国内盈利拐点双重催化 [4][14] - 中周期主线加速回归,科技与先进制造取代红利成为主导产业,反内卷政策推动经济走出"低价格"阶段 [4][29] - 国产算力迎来重要催化,DeepSeek V3.1适配国产芯片结构,华为算力集群性能超越英伟达,产业链步入商业化时点 [4][34][37] - 滞涨行业高度重合,银行、家电等九个行业存在补涨机会,建议主线动能减弱后关注高低切换 [4][50] 市场表现与风格 - 本周万得全A上涨3.87%,8月累计涨8.87%,年初以来涨20.69% [15] - 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寒武纪、工业富联等成长龙头领涨,TMT板块大市值组涨幅普遍优于小市值组 [4][13][19] - 主力资金单周净买入1052.27亿元,电子、计算机、通信净流入居前(分别563.15/345.43/302.38亿元) [46] - 股票型ETF单周净申购214.9亿元,创2个月新高,南方中证500ETF份额增加最多 [46] 中周期产业逻辑 - 中周期主导产业对应经济结构变化中的优势产业贝塔,科技与先进制造成为新主导产业 [29]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反内卷"会议成为转折点,市场计价经济走出低价格阶段 [4][29] - 历史波折期中周期主导产业会让渡于短周期穿插行业(如2010年电子、2013-2015年TMT) [29] 国产算力与AI进展 - DeepSeek V3.1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适配国产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单日涨停 [34]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45.21%),合同负债30.9亿元较2024年末增242.1% [35] - 华为算力集群性能超英伟达GB200 NVL72,昇腾910C良率提升,国产算力链涨幅55.21%显著低于海外算力链219.79% [37] - 全球Q2 AI智能眼镜销量87万台(+222%),雷鸟、小米等新品贡献增量,小米AI眼镜重40克续航8.6小时 [38] 行业轮动与配置机会 - 滞涨行业高度重合:银行(年初以来+11.47%)、家电(+7.09%)、建筑装饰(+4.99%)等九个行业在两个统计区间均涨幅落后 [50][51] - 参照2014-2015年牛市轮动规律,轻工制造、电子等滞涨行业在牛市后期存在补涨机会 [4][50] - 配置方向看好恒生科技、科创50,国产算力与鸿蒙生态仍有上涨空间 [4][37]
虹软科技(688088):半年度符合预期,关注AI端侧进展
财通证券· 2025-08-19 17:0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7.7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44.06%,业绩符合预期 [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88.37%(同比-2.06pct),净利率21.58%(基本持平) [7] - 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01亿元(+2.08%),归母净利润0.39亿元(+42.42%),研发费用率50.14%(-1.13pct)体现规模效应 [7] - AI端侧业务(含智能驾驶)收入0.65亿元(+49.10%),成为主要收入增量,但毛利率71.95%(-15.32pct)有所下降 [7] 财务预测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13/12.72/16.30亿元,对应增长率24.3%/25.6%/28.1%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1/3.02/3.92亿元,对应增长率30.8%/30.6%/30.0% [6] - 2025年预测PE为90x,2027年降至53x [6] - ROE从2023年3.3%提升至2027年14.0% [6] 业务结构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3.39亿元(+2.23%),毛利率91.30%(-0.12pct) [7] - 智能驾驶及其他IoT设备收入0.65亿元(+49.10%),毛利率71.95%(-15.32pct) [7] 运营指标 - 2025年预测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9%/12.0%/-1.2% [8] - 总资产周转天数从2023年1641天降至2027年732天 [8]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14.4%升至2027年17.4% [8]
必易微:第二季度盈利强劲回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6 92%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31 79万元 环比增长132 88%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达930 39万元 环比增长377 44% [1] - 综合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提升至近30% [1] - 第二季度整体营收环比增长近30% 电机驱动控制 DC-DC 线性稳压器 LED背光驱动等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4 57% [1] 产品与市场 - 家用电器领域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04% 快充业务收入超4400万元 同比增长近13% LED背光驱动芯片收入同比增长40 31% [2] -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收入达1560 87万元 同比增长超245% DC-DC芯片收入同比增长超47% [2] - 核心产品在AI端侧 家居家电 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快速放量 覆盖消费电子 智能家居 工业控制 能源电力等多场景 [1][2] 研发与供应链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184 66万元 占营收25 42% 研发人员261人 占比超员工总数69% [2] - 在AC-DC DC-DC 电池管理芯片 信号链产品 隔离系列 MCU等方向推出高性能新品 形成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 [2] - 供应链端优化协作机制与流程管控 提升运营效率 结合产品结构升级与价格策略调整 毛利水平稳步提升 [2] 战略与展望 - 经营重心围绕"降本增效 结构优化 研发提速"三大主线推进 积极布局AI消费电子 智能终端 工业自动化等成长性赛道 [3] - 产品结构优化成效初显 毛利率持续改善 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为全年业绩筑牢增长基础 [3]
佰维存储:存储市场价格企稳回升 景气度仍会持续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8:45
行业景气度 - 存储行业价格企稳回升 叠加传统旺季备货动能和AI眼镜等新兴应用需求旺盛 景气度持续 [1] - 存储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逐季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阶段性低点 闪迪 长存 美光等存储企业2025年一季度发布涨价函 个别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7] - 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存储价格企稳回升 NAND价格未达到去年高位水平 DRAM中主要为DDR4/LPDDR4X价格上涨 DDR5价格处于合理范围 [7] - NAND供需失衡情况明显改善 DRAM方面因三星 美光 海力士减少DDR4及Mobile用LPDDR4X供应 引发相关产品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 [7] - 利基存储价格走向回暖 存储价格修复趋势被看好 海外原厂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国内公司盈利能力和库存改善趋势向好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12亿元 同比增长13.70% [1][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53.5% [3] - 上半年度股份支付费用1.50亿元 剔除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57.05万元 [3] - 二季度股份支付6958.64万元 剔除后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8.84万元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77% [5] 客户拓展 - 手机领域新进入vivo 与OPPO 传音 摩托罗拉等保持深度合作 [2] - PC领域实现全球头部PC客户预装市场进一步突破 进入联想 小米 Acer HP 同方等厂商 其中小米为2025年上半年新进入客户 [2] - 智能穿戴领域产品被Meta Google 小米 小天才 Rokid 雷鸟创新等应用于AI/AR眼镜 智能手表等设备 [2] - 企业级领域获得AI服务器厂商 头部互联网厂商及国内头部OEM厂商核心供应商资质 实现预量产出货 [2] - 智能汽车领域向头部车企大批量交付LPDDR和eMMC产品 持续推动新产品导入验证 [2] 技术布局 - 高度重视AI端侧创新赛道 提升AI手机 AI穿戴 AI智驾等领域高端存储解决方案产品竞争力 [4] - 通过自研主控芯片 固件算法与先进封测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覆盖AI手机 AIPC AI眼镜 具身智能等多场景 [4] - 第一款国产自研主控eMMC(SP1800)已成功量产 批量交付头部智能穿戴客户 支持手机应用的解决方案2025年量产 支持车规应用的解决方案受核心客户认可 [4] - 正在开发UFS(SP9300)国产自研主控 采用业界领先架构设计 [4] - 存储芯片与计算芯片借助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微米级融合 超薄LPDDR 存算合封芯片突破内存墙限制 [4] 产能建设 - 晶圆级先进封测制造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及配套设备用房已完成建设 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 2025年下半年投产 [6] - 构建覆盖Bumping Fan-in Fan-out RDL等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 具备提供存储+晶圆级先进封测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6] - 晶圆级先进封测制造项目规划两大类产品线 分别是应用于先进存储芯片的FOMS系列和先进存算合封CMC系列 [6] - 产品主要适用于AI端侧(AIPC 具身智能 AR/VR眼镜)和AI边缘(智能驾驶等)领域 [6]
翱捷科技20250730
2025-08-05 11:20
**翱捷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行业与公司概况** - 翱捷科技在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占据领先地位,Cat 1 产品市占率接近 50%[2] - 公司核心团队拥有深厚的高新产业经验,董事长戴保佳是瑞迪科创始人,团队成员来自 Marvel,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2][7][8] - 在 Cat 4 市场,高通和翱捷是主要竞争者,高通主导海外市场,翱捷集中于中国及发展中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2][9] - 公司布局 5G Redcap 领域,市场空间和弹性较大[2][9] **2 物联网市场表现** - 公司主要出货 Cat 1、Cat 4 和 Cat M 三大类产品,绑定下游为可穿戴设备及 AIoT 应用[5] - 全球物联网模组出货中,4G Cat 1 占比 47%,Cat 4 占比 17%,两者合计接近 60%[5] - 5G eMBB 和 RedCap 合计占比不到 10%,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5] - Cat 1 主要应用于中低速场景,如对讲机、POS 机、共享单车及充电宝等[5] - 2024 年 Cat 1 模组出货量前五的应用市场为电子价签、POS 机、云喇叭、网络摄像机及定位追踪器,其中 POS 机全年出货量达 3,500 万台[5] **3 竞争格局** - 在 Cat 4 市场,高通和翱捷是主要竞争者,高通主导海外市场,翱捷集中于中国及发展中市场[9] - 在 Cat 6 市场,由于芯片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应用场景仍以 Cat 1 和 Cat 4 为主,公司在这两个领域市占率最高[9] - 竞争对手包括展锐和移远等公司,但翱捷具备广泛的产品矩阵布局、大规模量产能力以及成本优势[6] **4 AI 端侧发展对物联网的影响** - AI 端侧发展推动物联网蜂窝芯片市场,如 AI 玩具和智能手表的新增需求[10] - 智能手表从最初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到后来具备蜂窝功能,行业增速加快[10] - 公司在这一领域占据较高份额,并利用卡位优势实现高成长性[10] **5 手机基带芯片布局** - 手机基带芯片分为 4G 和 5G 两块,均呈现寡头垄断局面[11] - 4G 基带主要由 MTK 和紫光展锐主导,高通则更多关注 5G 市场[11] - 公司 2024 年成功导入 4G 四核手机芯片至拉美市场,2025 年八核智能机芯片 SR8,666X 亮相 MWC2025,预计第三季度完成品牌突破[11] - 中国基带芯片市场规模约 200 亿美金,占全球 30%,具有很高弹性[11] **6 定制化业务与 ASIC 技术** - 公司在定制化业务上具备很强竞争力,受益于深厚的人才积累和自研 IP 设计能力[4][13] - ASIC 在国产算力产业中是关键方向,公司具备强大的前瞻卡位能力[4][15] - 公司在 3D DRAM 堆叠封装的云端大算力芯片建设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进展,该技术路径具有大带宽、低功耗、高灵活性等优势[4][16][17] **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完成手机基带芯片 0 到 1 突破,后续扩展将更顺畅[12] - 在 5G 基带方面,公司推进速度超预期,有望近期取得重大突破[12] - 公司市值约 300 亿,以其物联网基带大规模收入体量及手机基带 4G、5G 产品布局来看,投资价值、安全边际及成长空间都非常大[12] **8 其他重要信息** -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中,翱捷科技关于基于 3D DRAM 堆叠封装的云端大算力芯片建设平台建设在列[16] - 3D DRAM 堆叠技术在 AI 时代具有大带宽、低功耗、高灵活性等优势,市场空间广阔[17]
国金证券给予顺络电子买入评级,25H1创同期新高,新兴领域布局显著放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15:41
公司评级与业绩 - 国金证券给予顺络电子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28 53元 [2] - 25H1收入利润创同期新高 [2] 业务发展 - 新兴市场领域持续增长 [2] - 数据中心业务取得突破 [2] - AI服务器及AI端侧业务赋能增长 [2]
顺络电子(002138):25H1创同期新高,新兴领域布局显著放量
国金证券· 2025-08-02 23: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15% [5][15]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32.24亿元(同比+19.80%),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32.03%),扣非净利润4.62亿元(同比+32.87%),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3] - 2025Q2营收17.63亿元(同比+23.12%,环比+20.73%),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27.74%,环比+8.40%),季度收入创新高 [3] 业务分析 - 分业务收入:信号处理11.63亿元(同比+7.55%)、电源管理11.50亿元(同比+25.73%)、汽车电子/储能6.41亿元(同比+38.22%)、陶瓷/PCB等2.70亿元(同比+16.70%) [4] - 汽车电子业务通过BMS、功率共模器件等产品放量实现高增长,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新兴战略市场 [4] - 毛利率:25H1为36.68%(同比-0.28pct),25Q2为36.78%(同比-0.20pct,环比+0.22pct),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带动毛利率逐季改善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14.22/18.26亿元,同比增速33.07%/28.47%/28.35% [5] - 对应PE估值21/16/13倍,ROE预计从2025年15.03%提升至2027年17.74% [5][10] 财务数据 - 2025E营收72.71亿元(同比+23.30%),毛利率36.7%,营业利润率19.7% [10][11] - 每股收益:2025E为1.373元,2027E提升至2.264元 [10] - 经营性现金流:2026E预计达3.00元/股,较2025E(1.47元/股)显著改善 [10] 市场观点 - 近6个月内30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市场评分1.00(对应"买入"建议) [12][13]
业绩下降30%,两只港股银行股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7-31 06:41
港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表现 - 截至7月29日已有超6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 部分公司业绩增长显著[2] - 恒生指数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抬升 但盈利增速温和放缓[2] - 新消费 科技与医药板块呈现信心增强趋势 财报披露前盈利预期仍在上修[2] 业绩高增长公司案例 - 香港宽频中期股东应占溢利达1.08亿港元 同比增加6911.73% 主要因提升营运效率及融资成本减少[4] - 宇华教育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7.2% 经调整纯利4.35亿元同比增长108.7% 因招生人数增加及成本管理优化[4] -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 净利润82.87亿元同比增长95.5% 美国客户业务增速强劲打消地缘政治疑虑[4][5]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净利润95.78亿元同比增长23.19% 主要因燃料成本下降及新能源板块利润增长[5] - IMAX CHINA收入5780.2万美元同比增长31.66% 净利润2389.3万美元同比增长88.9% 因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增加1150万美元[5] 金融板块业绩下滑 - 恒生银行股东应占溢利68.80亿港元同比减少30.46% 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同比下跌28.39%[7] - 恒生银行预期信贷损失达49亿港元 不良贷款比率6.69% 受贸易关税 高利率及商业房地产市场压力影响[13] - 汇丰控股除税前利润158亿美元同比下降57亿美元 除税后利润124亿美元同比下降30% 收入341亿美元同比下降9%[13] - 汇丰控股业绩下降主因确认与交通银行相关的21亿美元摊薄和减值亏损 及去年出售加拿大银行业务增益不复再现[18] - 恒生银行股价下跌7.40% 总市值跌至2142亿港元[9] 汇丰控股股价跌3.82% 总市值跌至1.69万亿港元[15] 行业业绩展望 - 医疗保健 资讯科技 可选消费领衔港股营收增长 原材料 工业及地产建筑有望实现10%以上同比增长[20] - 商贸零售 半导体 教育 多元金融及游戏板块利润增速预期继续上行[20] - 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及医药板块虽增速低于去年同期 但景气度仍处高位[20] - 医药行业受益于外部环境向好及国际化突破 消费电子受益于AI端侧落地 半导体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20]
业绩下降30%!两只港股银行股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7-30 22:59
港股2025年中期业绩概览 - 截至7月29日已有超6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 其中香港宽频 宇华教育等公司业绩同比翻倍 药明康德 IMAX CHINA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等业绩大增 [2] - 恒生指数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抬升 但盈利增速或温和放缓 新消费 科技与医药板块盈利预期持续上修 [3] 业绩显著增长的公司 香港宽频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溢利达1.08亿港元 同比增加6911.73% 主要因营运效率提升及融资成本减少 [6] 宇华教育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收入12.78亿元(同比+7.2%) 毛利5.98亿元(同比+50.5%) 经调整纯利4.35亿元(同比+108.7%) 因招生人数增加及成本优化 [7] 药明康德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同比+20.6%) 母公司持有者净溢利82.87亿元(同比+95.5%) 美国客户业务增速强劲 全球化地位稳固 [8][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收1120.32亿元(同比-5.70%) 但净利润95.78亿元(同比+23.19%) 因燃料成本下降及新能源板块扩张 [9] IMAX CHINA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780.2万美元(同比+31.66%) 净利润2389.3万美元(同比+88.9%) 主要因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增加1150万美元 [10] 业绩下滑的金融企业 恒生银行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同比-28.39%) 股东应占溢利68.80亿港元(同比-30.46%) 不良贷款比率达6.69% 因增加49亿港元信贷拨备 [12][14][16] - 业绩发布后股价单日下跌7.40% 总市值缩至2142亿港元 [14] 汇丰控股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58亿美元(同比-57亿美元) 税后利润124亿美元(同比-30%) 收入341亿美元(同比-9%) 主因联营公司交通银行相关亏损21亿美元 [17][22] - 股价单日下跌3.82% 总市值跌至1.69万亿港元 [20] 行业增长预期 - 医疗保健 资讯科技 可选消费领衔恒生综指营收增长 原材料 工业及地产建筑或实现10%以上同比增长 [24] - 商贸零售 半导体 教育 多元金融及游戏板块利润增速预期上行 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及医药维持高景气度 [24] - 医药创新国际化 消费电子AI端侧应用 半导体国产替代将成为下半年确定性布局方向 [25]
兆易创新(603986):把握AI端侧新兴应用,看好利基DRAM渗透率提升
首创证券· 2025-07-25 15: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一家IC设计公司,深耕存储芯片和微控制器,产品主要包括存储芯片、微控制器和传感器,2024年存储芯片营收占比70.61%,微控制器占23.19%,传感器占6.09% [5] - Serial NOR Flash公司排名全球第二,积极布局DRAM利基市场,大厂向DDR5和HBM迁移产能,公司有望提升利基型DDR4市占率 [5] - 积极扩展汽车客户,车规类NOR Flash有望延续增长,目前汽车领域收入占比不足10%,预计车规NOR Flash将保持较高增速 [5] - 端侧AI、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打开未来成长空间,AI眼镜出货量增长有望提升存储产品需求量,公司可覆盖人形机器人超50颗MCU需求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9/19.88/25.72亿元,对应7月23日股价PE分别为53/39/3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最新收盘价116.9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147.22/63.79元,市盈率68.61,市净率4.63,总股本6.64亿股,总市值776.88亿元 [1] 盈利预测 |年份|营收(亿元)|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EPS(元/股)|PE| | ---- | ---- | ---- | ---- | ---- | ---- | ---- | |2024A|73.56|27.69%|11.03|584.21%|1.66|70.47| |2025E|93.72|27.41%|14.59|32.35%|2.20|53.24| |2026E|116.21|23.99%|19.88|36.23%|2.99|39.08| |2027E|139.44|19.99%|25.72|29.40%|3.87|30.20|[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2434.80|14161.22|16099.08|18533.75| |非流动资产|6794.04|6764.63|6713.36|6640.52| |资产总计|19228.83|20925.85|22812.44|25174.27| |流动负债|2330.51|2866.33|3170.90|3485.58| |非流动负债|219.55|219.55|219.55|219.55| |负债合计|2550.05|3085.87|3390.45|3705.13| |少数股东权益|180.27|180.27|180.27|180.2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6498.51|17659.70|19241.72|21288.87| |负债和股东权益|19228.83|20925.85|22812.44|25174.27|[6]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32.23|1163.96|1883.74|1990.44| |投资活动现金流|-669.34|-185.14|-186.76|-188.76| |筹资活动现金流|480.38|-153.99|-260.24|-357.94| |现金净增加额|1973.27|824.83|1436.73|1443.73|[6]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7355.98|9372.09|11620.76|13944.01| |营业成本|4560.62|5798.48|7223.57|8668.27| |税金及附加|31.25|39.81|49.36|59.23| |销售费用|370.91|419.12|461.04|507.14| |研发费用|1122.39|1234.63|1358.09|1493.90| |管理费用|491.16|550.10|605.11|665.63| |财务费用|-442.52|-144.05|-145.69|-167.35| |资产减值损失|-172.14|0.0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28|0.00|0.00|0.00| |投资净收益|17.92|50.00|50.00|50.00| |营业利润|1011.35|1603.99|2199.28|2847.19| |营业外收入|8.69|20.08|11.81|13.53| |营业外支出|2.38|2.70|2.26|2.44| |利润总额|1123.66|1621.37|2208.83|2858.28| |所得税|22.78|162.14|220.88|285.83| |净利润|1100.88|1459.23|1987.95|2572.45| |少数股东损益|-1.66|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02.54|1459.23|1987.95|2572.45| |EBITDA|1522.19|1885.92|2496.86|3169.88| |EPS(元)|1.66|2.20|2.99|3.87|[6]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27.7%|27.4%|24.0%|20.0%| |成长能力:利润总额|800.7%|44.3%|36.2%|29.4%|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4.2%|32.4%|36.2%|29.4%| |获利能力:毛利率|38.0%|38.1%|37.8%|37.8%| |获利能力:净利率|15.0%|15.6%|17.1%|18.4%| |获利能力:ROE|7.0%|8.5%|10.8%|12.7%| |获利能力:ROIC|6.8%|8.1%|10.3%|12.2%|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13.3%|14.7%|14.9%|14.7%|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49.3%|-50.8%|-54.0%|-55.6%|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5.34|4.94|5.08|5.32|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4.33|3.83|3.91|4.01|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41|0.47|0.53|0.58|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45.11|37.79|42.92|42.41|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7.38|7.38|7.38|7.3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1.66|2.20|2.99|3.87|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3.06|1.75|2.84|3.00|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25.11|26.87|29.25|32.33| |估值比率:P/E|70.47|53.24|39.08|30.20| |估值比率:P/B|4.66|4.35|4.00|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