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

搜索文档
【瑞芯微(603893.SH)】端侧AI、机器人和汽车领域持续发力,未来增长可期——系列跟踪报告之四(刘凯/黄筱茜/孙啸)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依托AIoT芯片“雁形方阵”布局优势在多领域取得进展 还在端侧AI、机器人、汽车电子等方面有产品布局和业务发展 [3][4] 分组1:2024年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1 - 31.5亿元 同比增长45.23% - 47.57% [3]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 - 6.3亿元 同比增长307.75% - 367.06% [3] - 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9 - 5.7亿元 同比增长287.91% - 351.24% [3] 分组2:营收利润增长原因 - 2024年公司依托AIoT芯片“雁形方阵”布局优势 以多层次产品组合促进AIoT多产品线占有率提升 尤其在汽车电子等领域 [4] - 以RK3588、RK356X、RV11系列为代表的各AIoT算力平台快速增长 实现营收创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长 [4] 分组3:端侧AI业务情况 - 公司提供从0.2TOPs到6TOPs算力的AIoT芯片 RK3588和RK3576芯片支持端侧0.5B - 3B参数级别的模型部署 可用于翻译等功能 应用于教育平板等产品 [5] - 在AI眼镜领域 公司基于低功耗方案和自研ISP技术 已有客户项目在研发中 并计划推出迭代版本 [5] 分组4:机器人领域业务情况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多年 SoC芯片已应用于多种机器人产品 并与多家客户合作 [6] - 机器人产品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较低 但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6] - 公司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能满足机器人数据处理等需求 且开发生态成熟 便于客户二次开发 [6] 分组5:汽车电子领域业务情况 - 2025年公司汽车电子领域新增多个定点项目 [7] - 智能座舱方向 RK3588M芯片支持多屏显示和端侧AI功能 已应用于多家头部车厂 新产品RK3576M正在进行客户导入 [7] - 车载音频领域 RK2118M芯片集成多核DSP和AI音频算法 提升降噪等性能 已导入多家车企并计划量产 [7] - 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在智能座舱等领域布局 推进汽车电子产品线全面发展 [7]
【电子】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 SoC芯片企业受益——机器人行业跟踪报告之一(刘凯/黄筱倩)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5 21:00
小米集团业务表现 - 24Q3手机及AIoT业务营收达828亿元 同比增长16 8% [2] - 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261亿元 同比增长26 3% [2] - 全球可穿戴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智能手表及TWS耳机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2] 小米新品发布 - 推出Buds 5 Pro真无线降噪耳机 配备三颗顶级发声单元 支持55dB|5kHz超宽频降噪和100dB环境通话降噪 [2] - 发布SU7 Ultra汽车 最大马力1548PS 0-100km/h加速1 98秒 最高时速350km/h [2] - 人形机器人Cyber One(铁大)身高177cm 可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 协调运动21个关节 峰值扭矩300Nm [3] 边缘算力SoC技术 - SoC技术实现多芯片系统功能集成 在尺寸、成本、功耗和开发便捷性方面具突出优势 [4] - 边缘算力应用和端侧AI算法部署需求巨大 [4] 全志科技业务发展 - 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 [5] - 实现CPU GPU NPU DSP和RISC-V协处理器复杂异构芯片量产 [5] - 围绕视觉、语音、行车等场景储备AI算法 获小米2024年最佳合作伙伴荣誉 [5]
新基讯携多家合作伙伴发布六大品类5G RedCap终端产品,亮相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4 08:53
新基讯MWC25产品发布会 - 公司在巴塞罗那MWC25大会上发布六大品类终端产品方案,包括通信模组、智能手表、低成本5G手机、行业终端、MIFI&CPE等,展示5G-A时代的SoC商用芯片平台和终端方案 [1] - 此次发布确立公司作为5G基带芯片供应商进入全球TOP5和中国大陆TOP3行列 [1] - 多家合作伙伴如中移芯昇、易赛通信、九联科技等展出了基于新基讯IM6501&IM2501芯片平台开发的多类型终端和解决方案 [2] 产品生态与产业链建设 - 发布的多款产品将推动构建公司产品生态环境,吸引模组供应商、设备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 [3] - 带动开发更多高性能、低成本5G RedCap模组和支持5G RedCap的终端设备,完善5G RedCap产业链 [3] 核心产品技术特点 - IM6501是高性价比5G普及型手机芯片平台,支持VoNR/VoLTE高清语音通话,满足全球2G/3G退网后的换机需求 [4] - IM2501是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5G模组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工业监测等广泛场景 [4] - 公司与华为、中兴等合作完成IMT-2020推进组的5G RedCap实验室及外场测试,并参与多家运营商端网测试 [4] 产品认证与商用进展 - 搭载公司5G RedCap芯片的数据模组已通过中国工信部及国家质量认证中心测试,获入网许可并规模商用 [5] - 测试涵盖RedCap、TD-LTE和LTE FDD三种制式,涉及业务功能、协议一致性、射频性能等严苛环节,结果全优 [5] 行业认可 - 公司荣获"中国2025半导体投资年会暨IC风云榜颁奖典礼"颁发的"年度新锐公司奖",表彰其技术创新、产品化和市场开拓能力 [6]
【招商电子】小米集团:发布手机&汽车双Ultra新品,正式进发超高端市场
招商电子· 2025-03-01 20:21
手机业务 - 小米15 Ultra定位巅峰影像科技旗舰,搭载新一代1英寸主摄+2亿超级长焦镜头组合,支持28倍无损变焦,夜景画质提升40%,起售价6499元与前代一致 [1][5][7] - 产品在屏幕、性能、散热、电池续航等方面全面升级,配备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性能提升45%,电池容量提升至6000mAh [6] - 公司已站稳4-6k价位段,未来五年目标实现6k+超高端市场突破,全面对标苹果 [1] 汽车业务 - 小米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2小时大定过1万台,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2][18][21] - 性能方面搭载1548PS马力三电机系统,0-100km/h加速1.98s,最高时速359km/h,刷新上赛量产车圈速记录2'09"944 [18][20][28] - 智驾系统总算力达11.45EFLOPS,25年目标站稳第一阵营,已积累超1000万Clips场景数据 [19] IoT与生态链 - 发布多款AIoT新品包括笔记本、耳机、智能家电等,全面接入AI功能并实现设备联动 [3][8][15] - 笔记本产品线性能提升显著,REDMI Book Pro 16渲染速度比前代提升20%,游戏帧率提升10.8% [8][9][10] - 大家电业务冲击高端市场,米家中央空调Pro能效比国标一级高15%,冰箱采用双系统不串味设计 [15][16] 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4年小米SU7累计锁单24.8万辆,交付13.5万辆,接入全国超102万根充电桩 [17] - 手机全球出货量前三,IoT为最大智能硬件平台,汽车业务目标15-20年进入全球前五 [4] - 全品类高端化战略持续推进,大家电首次进入前装市场,构建人车家全生态 [3][16]
“隐形冠军”汉朔科技新股申购:年营收复合增长超五成,市占率全球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5:49
电子价签行业与汉朔科技概况 - 电子价签是零售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窗口,可显著降低经营成本并提升管理效率[1][2] - 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从2017年28亿元增至2023年169亿元,CAGR达34.9%,预计2028年达349亿元(CAGR 15.6%)[5] - 国内渗透率仍较低,但随消费复苏具备广阔成长空间[8] 汉朔科技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3年推出首代电子价签产品及通信基站,电子价签收入占比超85%[4] - 2021-2023年电子价签销量从3602.33万片增至8345.33万片,CAGR 52.21%[4] - 2023年国内市占率约62%,全球市占率28%,位列全球前三[5] - 主要竞争对手为境外企业SES、Pricer和SoluM[5] 财务表现与募资计划 - 2021-2024年营收从16.13亿元增至44.8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481.54万元增至7.10亿元[2][9] - 拟公开发行4224万股,募资11.82亿元,用于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及AIoT研发项目[2][11]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已推出五大产品系列(Nebular、Stellar等)超40款电子价签,软件迭代超20次[4][6] - 2018年升级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智慧门店系统及SaaS云服务,后者收入增长显著[7] 全球化与客户结构 - 境外收入占比超90%(欧洲占60%),覆盖50国400+客户,包括沃尔玛、华润万家等[7][8][9] - 采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合作比亚迪、立讯精密等,2020年布局越南生产基地[9] 未来战略方向 - 发力AIoT技术,研发数字货架、防损秤等智能终端,拓展"场"的数字化[11] - 计划通过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营销场景触达和服务型收入占比[11]
旷视印奇入主力帆始末:第一代 AI 天才做出选择
晚点LatePost· 2024-11-29 20:04
核心观点 - 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终止3年IPO进程,转向汽车智能化领域,出任力帆科技董事长,开启二次创业 [4][5][8][12] - 印奇选择汽车智能化而非AI大模型方向,基于其技术背景与软硬一体理念,旷视智驾业务已独立为迈驰智行并获吉利定点 [9][26][27][29] - 力帆具备造车资质和供应链基础,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2023年前10月新能源车销量不足1.8万辆同比下滑11% [14][15][19] - 印奇的创业历程反映中国技术型公司商业化困境,经历安防赛道竞争、美国制裁、IPO受阻等多重挑战 [40][45][56][58] 商业决策 - 江河顺遂以24.3亿元收购吉利持有的力帆19.91%股份,力帆市值从160亿一度涨至400亿 [11][12] - 旷视撤回科创板申请后将开放融资,两位联创主持运营,消费物联网业务占比20%-30%且已盈利 [62] - 力帆实控人为重庆两江基金与吉利合资的满江红企业管理,持股比例51%和49% [16][17] 技术布局 - 旷视2021年启动L2+辅助驾驶研发,采用纯视觉方案对标特斯拉,2023年获吉利量产订单 [28][29] - 印奇提出AI演进两大方向:AI in Digital(如ChatGPT)与AI in Physical(如特斯拉自动驾驶) [27] - 力帆可能探索无人出租车业务,整合整车制造、换电站网络与曹操出行平台资源 [66] 行业背景 -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固化,比亚迪年销近400万,问界反弹,小米SU7关闭造车窗口期 [14] - AI公司普遍面临技术扩散导致议价权下降问题,蚂蚁自研系统致旷视相关收入3年降56% [42][43] - 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成对比案例,2019年聚焦汽车赛道把握产业转型时机 [60] 公司财务 - 力帆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48亿元同比增11%,但扣非净利润骤降47%至2400万元 [15] - 旷视2018-2021上半年累计收入41.45亿元,同期调整后亏损达41.37亿元 [62] 战略合作 - 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旷视签署战略协议,三方协同发展汽车智能化 [19] - 吉利计划5年投入1500亿元推进智能化,力帆变革或成其战略组成部分 [66]
特斯联中标港科大(广州)标杆项目,推动AIoT在校园教育场景下的结合与应用
IPO早知道· 2024-11-14 22:56
公司中标项目 - 特斯联中标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感知节点与环控系统软硬件平台一体化项目 [3] - 项目涵盖mNodes产品系列、定制化智能硬件、精密环控解决方案以及AI能力的综合应用 [7] - 该项目将推动AIoT在校园教育场景下的深度结合与应用 [3] 公司行业地位 - 特斯联是我国公域AIoT行业的开拓者 [2] - 公司聚焦楼、社、园、城、双碳五大核心场景 [7] - 特斯联凭借领先的AIoT技术参与多个社区、园区、校园的智慧化建设项目 [7] 智慧校园发展 - AIoT技术开始与教育行业相融合,为教育行业带来变革 [4] - 智慧校园运用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4] - 智慧校园将学校物理空间、数字空间有机衔接,建立更智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4] 项目意义 - 此次中标标志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对特斯联自研产品深度赋能高校场景的肯定 [7] - 项目将为新型实验室注入创新动力,释放高等教育场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价值 [7]
特斯联近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增强:技术及交付能力现已广获国内外认可
IPO早知道· 2024-10-11 09:53
公司商业化能力 - 公司已具备10亿级营收商业化落地能力 [2] - 2023年营收为10.06亿元 相比2022年增长36% [6] - 新增签约订单逐年递增 2021年至2023年新签约客户数量分别为161名、175名、193名 [6] 研发投入与技术能力 - 2021年至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87亿元、3.29亿元、3.22亿元 占同期收入的23.8%、44.6%、32.0% [3]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5亿元 占营收比例同比大幅提高至40.7% [3]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2.2% 由三位IEEE Fellow领导 [6] - 未来研发开支绝对金额将继续增加 募资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3][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TacOS是亚洲最早支持公域空间全场景应用的公域AIoT操作系统之一 [6] - 全栈AIoT产品可解决大规模物联设备链接、跨场景控制和调度等核心痛点 [6] - 产品在中国和全球获得高度市场认可 实现AI规模化应用商业落地 [6] 发展战略 - 募资用途包括投资TacOS、绿色智算体及领域大模型研发 [3][4] - 计划扩大国内销售队伍 提高市场渗透率 并加强海外布局 [4] - 将持续投入财务、人力、管理资源以保持产品创新与竞争力 [3]
特斯联携手迪拜道通局打造智慧交通网络,进一步拓展AIoT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
IPO早知道· 2024-10-08 10:58
特斯联国际总部于2024年2月正式于阿联酋启用,旨在推动AIoT技术在中东及海湾地区的 应用落地。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在2024中东及北非运输大会(MENA Transport Congress and Exhibition 2024)上, 特斯联国际与迪拜道路与运输管理局(RTA)达成合作,共同探索以AIoT技术构建软 式交通网络体系,开展、部署有关软式交通工具管理和违规检测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在RTA执行董 事会主席兼总经理Mattar Al Tayer见证下,特斯联国际总裁、特斯联首席科学家邵岭博士与RTA战 略与公司治理部门代理首席执行官Ahmed Mahboub博士签署了合作协议。 软式交通意指不产生碳排放的出行方式,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如何在城市交通 体系中打造软式交通网络,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诸多政策制定者长期的关注方向。此 次协议的签署亦聚焦于此。 根据约定,双方将与迪拜警察局协作,在迪拜开展有关软式交通工具管 理和违规检测的智能机器人试运行工作。 在迪拜朱美拉海滩工作的特斯联智能机器人 在技术层面 ...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8-16 19:18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7148.7625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不超过15%[10][47]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7658.4169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47]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1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42,099.15万元、2,459,581.75万元和2,934,315.15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79,956.19万元,同比下降29.34%[29] - 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40.91 - 250.87亿元,同比下降14.50% - 17.90%[29]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9,770.23万元、54,702.51万元和56,049.80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373.73万元,同比上升29.56%[29] - 报告期内智能手机产品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72.11%、74.12%和82.70%[30] - 报告期内公司向小米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689,103.31万元、1,418,310.81万元和1,335,712.70万元,2023年1 - 6月占比降至37.83%[32] - 报告期内公司向小米销售毛利率分别为8.24%、7.10%和7.24%,2023年1 - 6月升至8.67%[33]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24%、7.55%和8.50%,2023年1 - 6月升至12.32%[36] - 报告期各期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均超80%[37] 用户数据 - 2022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8亿台,占全球智能手机ODM/IDH出货量的28%,位居全球第一位[54] 未来展望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额预计至2025年将持续超过4000亿美金[55] - 2023年ODM/IDH厂商智能手机出货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份额预计将上升至41%[56] - 市场出货量有望超6亿台,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超40%,销售额达372亿美金[5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和技术团队规模超3000人[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获软件著作权409项、各项专利620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5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资产重组[14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发展战略为“1 + Y”战略,“1”代表智能手机,“Y”代表具市场潜力智能产品[9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242907.32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80000.00万元[9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项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扩建项目、上海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