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

搜索文档
聚真科技,扬帆起航!
DT新材料· 2025-05-26 22:48
公司动态 - 江西聚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址开业典礼于上饶市广信区茶亭经济开发区举行[1] - 公司改性聚苯硫醚年产能从1万吨提升至5万吨[1] - 2025年出口创汇目标为500万美元[1] - 2024年公司营收近亿元 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86.35%[1] - 出口业务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市场[1] - 公司计划在上海建立研发基地 在越南、巴塞罗那扩建生产基地[4] 产学研合作 - 与中北大学设立"就业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6] - 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共建"研究生实践教学联合培养基地"[8] - 举办"科技驱动创新"产学研合作论坛 邀请行业专家发表演讲[9] - 200余家产学研上下游企业代表参与开业仪式及科技论坛[11] 行业前景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4] - 公司展示产学研合作进展与担当[4] - 论坛内容涵盖设备及工艺进展、产学研合作及专利布局[9]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14
2025-05-26 15:00:31 作者:狼叫兽 5月23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位于深圳市光明 区新落成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圆满落幕。本场年度盛会以"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了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 量,共同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阶段性成果,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 五年深耕结硕果:吸引全国创新资源向深圳集聚 自2020年启动以来,"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 相。其中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各赛道前沿成果通过沉浸式路演,直观展现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突 破性进展。 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委员、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在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将和深圳市科协继续加强合作 ...
乡村大棚里的“创新共同体”
新华网财经· 2025-05-26 14:05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 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梦飞田园"芦笋基地与南昌大学、江西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创新共同体"模式 [2][4][5] - 江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实验室为基地带来智能旋耕施肥一体机等"机器人军团",单棚作业效率提升3倍 [4] - 基地与院校共同开发芦笋茶、芦笋粉、芦笋面等下游产品,拓展产业链 [7] 农业科技研发应用 - 江西省农科院在基地试种芦笋新品种,种源研发被视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9] - 基地负责人将种植经验与科研团队共享,形成"顶天研究"与"立地实践"的双向互动 [9] - 智能采收机器人、清园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等农机装备持续测试升级中 [4] 农产品销售创新 - 基地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直播团队,成功孵化创业团队解决芦笋保鲜期短(常温仅2天)的销售难题 [11] - 电商直播成为突破"优质难优价"困境的有效途径 [11] - 合作涵盖人才输送、物流配送、项目运营等多维度 [11]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南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基地开发研学路线和培训课程,将参访流量转化为"参访经济" [13] - 校地合作实践基地联动校内外资源开发"产村融合""消费在村"等原创课程 [13] - 基地实现从一产种植到三产旅游的全产业链覆盖,成为当地农业与乡村旅游双名片 [13][15]
甘肃徽县打造“百万头十亿级”生猪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3:48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长王楚端认为,徽县在产业链建设上成效显著,开工建设种猪核心育 种场,建成多家种畜禽场、饲料生产厂,推进生猪屠宰场和冷链物流项目,产业加工转化率达53%,品 牌溢价提升20%,还获得多项"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和"甘味"品牌,为畜牧产业持续发展树立了新的标 杆。 此外,徽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柔性引进省级农业技术高层次专家人才15人,建成国家级产业 顾问工作室1个、"产学研"基地10个,申报专利18项。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让养殖综合成本降低 15%,母猪受胎率达98%,同时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种养循环模式,构 建"猪—肥—粮"循环链,年处理粪污20万吨,反哺农田15万亩。 "我们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撬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的思路,发展全域式、规模化、生态循环养殖 产业集群。"徽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杨斌介绍,2025年,徽县计划新建成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1 个,目前已开工建设6个,年底全县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有望达到16家。 在培强龙头方面,徽县通过"外引内培"双轨并行,制定奖补办法,撬动民间资本5亿多元。如今,全县 生猪养殖(场)户达1341个, ...
诚志云南公司携手多方聚焦生物开发,开启生物经济发展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5-26 10:04
合作背景与参与方 - 诚志股份云南地区公司与清华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 - 合作方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及生物科技企业,如森瑞斯生物科技、诚志汉盟制药等 [1] 合作目标与战略意义 - 聚焦云南生物多样性开发和工业大麻综合开发利用,整合政产学研资源 [2] - 形成"育种种植-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协同,突破工业大麻全产业链技术瓶颈 [2] - 为"诚志股份2.0版"战略在云南落地提供核心支撑 [2] 技术研发与工艺升级 - 诚志汉盟制药将依托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科研优势,攻关CBD收率提升、THC销毁闭环系统等关键技术 [4] - 推动工业大麻提取工艺升级,强化产品安全性与市场竞争力 [4] 资源综合利用与新兴领域布局 - 以工业大麻麻杆为核心原料,探索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路径 [5] - 打造"原料-生产-推广"闭环,布局宠物经济等新兴领域 [5] - 开展工业大麻品种迭代及花叶、麻籽、麻秆、麻根综合利用开发专项研究 [6]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 - 校企联动共建就业育人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8] - 推动产教学研协同育人,助力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改革 [8][10] 产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联合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探索工业大麻在医药、保健、日化等领域的新应用 [12] - 推动工业大麻产业可持续发展 [12] 合作落地与未来规划 - "就业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生物技术联合研究院"同步揭牌 [15] - 未来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云南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路径 [15]
恒辉安防(300952) - 300952恒辉安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6
2025-05-26 08:42
订单情况 - 公司生产运营态势稳健向好,目前在手订单符合预期,4月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地区订单有消极影响,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影响降低 [3] - 公司加速推进越南工厂产能建设,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加大新兴市场资源投入,深耕国内市场,构建“国内 + 国际”双轮驱动增长格局 [3] 研发进展 - 公司研发团队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材料领域开发出多款腱绳测试样品,关键技术指标达预期效果,相关研发持续推进,产品性能不断优化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耐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强化高端超纤维领域技术竞争力 [3] - 公司研发团队关注超高纤维在机器人新材料领域其他方向应用,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样品送测工作,部分客户反馈良好 [3][4] 项目进展 - 公司规划的年产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采用“一次规划、三期建设”模式,一期1万吨产能2024年8月动工,力争2025年底稳定量产 [4] - 公司以子公司为支点推进越南“年产1,600万打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项目”,进展顺利,计划6月底启动部分产线试生产,力争7月首批订单交付 [7] 产品销售 - 公司全资子公司恒尚材料3,0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饱和,产品主要用于战略布局,自用与外销比例约为70%:30%,会灵活调整外销比例 [5][6] 海外市场 - 公司组建近30人的精英海外销售团队,成员经验丰富且专业,实行“区域责任制 + 行业深耕制” [7] - 公司已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球销售网络,未来计划扩充海外团队,加强新兴市场建设,优化全球渠道协同 [7]
民企来了博士毕业生——这里的舞台一样广阔(科技视点·科技强国路上的青年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5-26 05:40
博士毕业生就业趋势 - 2024年8月博士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比例超过1/5 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占比不足40% [1] - 民营企业成为博士毕业生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选择 尤其在生物医药、商业航天、显示技术等领域 [1][3][5] 生物医药行业 - 东阳光药业设立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吸引博士人才参与立项评估、抗病毒活性评价及转化医学研究 [1][2] - 企业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 博士可主导临床前药物开发全流程 目标3年掌握流程 5年推进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2] 商业航天领域 - 微纳星空决策机制灵活 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博士郭帅开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抑制算法 提升卫星抗干扰性能 [3][4] - 企业鼓励创新并包容失败 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技术主导权 如自主研制泰景四号01星解决主动干扰难题 [3][4] 显示技术产业 - TCL华星通过科研Vlog比赛吸引人才 博士胡素娟主导印刷OLED专显产品研发 实现21.6英寸4K医疗显示屏量产 [5][6][7] - 企业融合研发与工程化思维 提供跨领域协作机会 覆盖车载、手机、笔记本等多场景技术商业化需求 [6][7] 电气工程领域 - 吴江变压器公司推行导师制 博士丰胜主导变压器真型试验平台改造 攻克可视窗材质与密封技术难题 [7][8][9] - 企业支持博士参与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项目 如"电力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特性与诊断技术研究" [8][9] 医疗设备行业 - 联影医疗研发全球首款5T磁共振设备 博士沈振华团队攻克射频场均匀性与安全性问题 实现腹部成像突破 [10][11] - 企业联合高校医院搭建产学研平台 博士可牵头国家项目 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 [11]
“共育未来·智领创新” 三七互娱解锁游戏行业人才吸纳新密码
广州日报· 2025-05-26 02:59
人才培养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加速推行吸纳新生代人才的系列举措,支持广东稳就业促发展[2] - 公司创始人表示将人才培育视为战略基石,已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产学研项目,未来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3] - 公司计划2025年成为新生代培养关键年,结合"多元化、精品化、全球化"战略为人才发展提供业绩基本盘[8] 校企合作实践 - 公司通过校企实践基地共建、高校赛事、实训课、奖助学金等方式实现产学研闭环,80%岗位不限专业[5] - 校招生培养机制显示:每3个校招生有1个入职且1年内晋升,每5个校招生有2个留任3年以上,实习生转正率达60%[6] - 校招生专业背景达100多种,涵盖工科、管理学、文学等,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定义行业未来[6] 人才发展体系 - 公司2024年定位为"新生代元年",创新构建"AI驱动与创新共生的新生代超级个体"培养模式[7] - 设计个性化培养路径包括通用/专业能力培训、高管面对面交流、跨部门轮岗等,覆盖入职1周至3-5年成长周期[7] - 采用游戏化运营机制,明确6个月打基础、1年积累专业经验、3-5年成为策划专家的进阶路线[7] 行业生态布局 - 广州市海珠区将游戏与AI产业作为重点赛道,优化前置性人才引入路径[4] - 论坛汇聚政府、清华、中大、中传等高校代表,探讨AI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3] - 公司通过圆桌沙龙提出"政校企协同构建人才创新发展生态体系"的行业级解决方案[3]
南非大学生对话会热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新华网· 2025-05-25 09:50
中国新能源与科技创新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令人赞叹,电池技术和智能网联系统的应用展现了绿色交通的未来图景 [2] - 北京汽车集团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的完整生产过程,体现了行业在制造环节的成熟度 [2] 产学研融合与创新模式 -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实现课程教学与商业孵化无缝衔接,构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完整价值链 [2] - 中国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由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2]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相关经验值得南非学习借鉴,特别是在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1] - 南非青年通过实地访问中国高校与企业,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1][2] 青年交流与技术转化 - 南非学生认识到工程师的使命不仅限于学位和工作,更需通过创业创新将技术转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 [2] - 中国之行促使南非青年反思非洲需加快行动,以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
绘就发展“同心圆” 打造交融新范式——在中东欧博览会感受跨区域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网· 2025-05-25 04:41
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进口年均增长7.4%,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 [2] - 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得对华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2] - 宁波贝宏进出口有限公司连续四届参展,本届带来30多种日化产品并备货两三百箱,代理多国特色商品试水中国市场 [2] 科技合作 - "数智中东欧"展区集中展示奥地利钻石飞机、塞尔维亚海上安全传感器、斯洛伐克医疗设备及中国人形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 [4] - 斯洛伐克商人托马日·多伦茨寻求与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认为中国科技发展与基建水平具有吸引力 [4]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生物医药领域互补优势,通过技术转移、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协同 [5][6] 文化交流与商业融合 - 捷克水晶品牌欧若拉连续四届参展,今年推出融合中国传统纹饰与捷克水晶工艺的100多款新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 [7] - 波黑参观者认可中国篆刻艺术呈现的莫斯塔尔古桥图案,体现文化元素跨界融合的创意 [7] - 宁波—中东欧国际文化与艺术交流中心启动,100多所院校参与教育合作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