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搜索文档
长虹美菱(000521) - 000521长虹美菱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5 19:08
2025 年公司整体经营计划 -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以资源整合助力产业矩阵,强化产业协同夯实市场基础,通过内外融合加速公司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规模和利润双增长,保证有利润的规模增长的良性发展趋势 [1] 各业务市场策略 海外冰箱业务 - 坚持产品主义,加大“大容积、多温区、高能效、低噪音”等产品研发创新力度;提升营销力,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体系,提升大客户需求契合度及客户合作效率;强化内外协同,在规模效应、研发能力、产品资源等层面深化协同;加速品牌出海,基于 ODM 业务基础加速品牌业务的发展 [1] 海外空调业务 - 践行“有利润的规模增长、有现金流的利润增长”理念,坚持品牌优先,加大根据地市场开拓、大力发展区域品牌代理;保存量、求增量,聚焦优势渠道、拓展新市场,开展核心大客户攻坚行动;紧跟市场趋势,推高、推新、推变频;坚持以业务为导向、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客户满意度 [1][2] 国内空调业务 - 基于 AI 技术强化用户体验和差异化设计,持续打造“全无尘”和“客餐柜”两张产品名片,推出“战略大单品”,并持续推动“熊猫懒大单品”套系化,打造腰部品牌单品;加大市场投入,通过事件营销、新媒体种草等多种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坚持区域差异化管理,持续推进实施专项区域策略;围绕用户加强服务能力提升,快速直达,提升用户满意度 [3] 海外冰洗业务 - 产品布局上主推“风冷、变频、多门、节能”等趋势性产品,构建产品矩阵,精准匹配差异化市场消费需求;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体系,提升大客户需求契合度及客户合作效率,增强客户黏性;业务拓展上深化合作挖掘存量市场潜力,巩固现有业务基础,重点布局新兴市场,开拓增量空间;深耕品牌根据地市场,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加速海外自主品牌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4] 公司创新能力方面 - 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造创新、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上加大技术投入,聚焦有附加值的技术研究;产品创新上坚持产品主义,打造超级单品,提升品牌价值;制造创新上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管理创新上提升组织效率和流程效率 [5] 海外空调投建产线影响 - 随着海外空调业务规模持续发展,下属子公司中山长虹目前产能已达饱和且受场地限制难以扩建,投资建设单班年产 400 万套空调项目是深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战略举措。项目投产后将提升生产能力,满足海外空调销售产能需求,助力打造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应对客户定制化订单需求,确保生产高效性和产品高质量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客户满意度 [7]
10.26万亿元、200亿元,利好积聚!“数”里行间透视中国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6-05 10:52
国家高新区经济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0.26万亿元 同比增长7.3% [1][3] -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50% [5] - 国家高新区布局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未来产业初步形成优势 [5]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 [8] - 1-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79个 河北等6省市开工率超50% [10] - 各地改造重点差异化:河北甘肃聚焦环境治理 广东山西引入智能设备 宁夏山东增设服务设施 [10] 城市更新财政支持 - 中央财政对20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每城不超过12亿元 [11][13] - 补助资金重点投向地下管网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等领域 [13] - 财政部计划未来几年累计补助超200亿元 支持北京等20城建立可持续更新机制 [13]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5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至110.3点 监测的50种商品中17种价格上涨 [14][16] - 分行业表现:有色价格指数环比涨0.9% 化工指数止跌反弹0.5% 农产品指数连续5个月上升 [17] - 黑色、矿产和能源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专家建议加强公共产品投资以扩大市场需求 [17][19]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 2025年前5月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超100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195个 [20][21][24] - 航线结构以亚洲(47条)、欧洲(41条)为主 北美方向新增10条 [23] - 主要运输货物为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及生鲜货物 [23]
贵阳高新区"链"动创新高地 "圈"绘产业蓝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7:13
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 - 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构建"三大生态圈"(航空发动机 微特电机 电子元器件) 形成"两主一特一软"产业体系(电子信息制造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 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特色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支撑) [1][3] - 实施"链长制"强化生产端协同 推动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 供应链配套 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度合作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降低企业成本 [3] - 2024年聚集高新技术企业353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2家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 [3] 航空发动机生态圈建设 - 以链主企业为核心 联合23家关联企业 形成从研发 零部件制造到整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2] - 航飞精密作为生态圈重要企业 3年产值突破亿元 订单排至2025年年底 产品精度达毫米级 已跻身国际供应链 [1][2] - 探索"链主引领+配套协同"模式 依托贵州科学城业界共治理事会 实现创新资源共建 技术难题共研 市场订单共享 [2] 产业支持体系 - 构建"3+2+1"产业基金体系 聚焦电子信息制造 先进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及软件信息服务产业 通过新设基金 搭建交流平台 与省外投资机构合作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放 [3] - 实施"四城联动"机制 推动创新要素在高校 科研机构与产业园之间高效流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 企业发展案例 - 航飞精密落户后向周边主机厂扩散布局 实现产值显著增长 专注高端标准件 结构件及航空发动机零组件研发生产 为航空 航天 电子 船舶等领域提供关键配套 [1] - 龙头企业发挥"磁吸效应"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协同生态 [2][3]
山东利津:“链”出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21:55
项目进展 -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国内首套全产业链一体化高性能先进材料10万吨/年ASA树脂装置 [1]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 [1] 产业转型 - 利津从石油炼化成功转型至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1] - 构建了9条产业链条,形成国内领先的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1] 政府支持 - 利津县政府在资金、政策、土地等资源要素上给予支持 [1] - 提出高位推进"利华益+"模式,集中资源支持利华益集团发展 [1] - 利用利华益集团产业平台优势培育上游供应链企业和下游加工制造企业 [1] - 目标加速打造两千亿级化工新城 [1] 产业集群 - 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因利华益集团需求落户利津 [1] - 化工企业集群形成庞大工业气体需求市场 [1] - 东营益美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醋酸丁酯和DOP增塑剂项目实现隔墙建厂 [2] - 原料通过管道运输,最短管线仅200多米,降低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 [2] 创新驱动 - 利津县高标准规划建设利华益集团高分子材料研究院 [2] - 与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 [2] - 建设"一院两站两所三中心",培育高分子材料前沿领域创新引领能力 [2] - 利津县以"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吸引高学历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2]
瑞郎——全球最强势货币,没有之一
华尔街见闻· 2025-06-02 21:52
全球货币表现 - 瑞士法郎在过去50年、25年、10年和5年中一直保持最佳货币表现,即使在过去一年中仍位居榜首附近 [1] - 瑞士法郎的持久强势无与伦比,颠覆了"强势货币会削弱国家贸易实力"的传统观念 [1] - 瑞士出口额占GDP比重达75%,占全球出口份额接近2%,均接近历史高位 [1] 制造业实力 - 瑞士制造业占GDP的18%,是发达经济体中最大的制造业比重之一 [2] - 瑞士超过一半的出口为高科技产品,比例是美国的两倍多 [2] - 瑞士自1980年代初以来保持经常账户盈余,平均超过GDP的4% [2] - 瑞士净国际投资盈余超过GDP的100%,形成抵御外部冲击的良性循环 [2] - 瑞士制造业专注于质量而非价格,获得"瑞士制造"的货币溢价 [2] 创新驱动 - 瑞士连续十多年在联合国最具创新力经济体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 [3] - 瑞士每小时工作创造超过100美元GDP,比其他20个最大经济体更具生产力 [3] - 瑞士分散化政治经济体系鼓励小企业发展,小企业占公司总数99%以上 [3] - 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将瑞士出口"复杂性"排名全球第一 [3] 经济模式 - 瑞士法郎无论美元涨跌或全球经济周期如何都保持稳步升值 [5] - 2015年瑞士法郎大幅上涨时,制造商转向对货币波动敏感性较低的精密出口 [5] - 瑞士经济存在私人债务占GDP比重大幅上升的潜在弱点 [5] 对发达经济体的启示 - 廉价货币不是修复制造业的灵丹妙药,真正竞争力来自创新、质量和技术 [6] - 瑞士经验表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能在强势货币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 [6] - 美国应学习瑞士通过提升创新能力而非依赖美元贬值来建立竞争优势 [6]
联得装备(300545)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20:26
公司概况介绍 - 介绍公司及子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近年主要经营业绩、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 [2] 投资者问答交流 公司发展原因 -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前瞻性技术布局,加速技术转化,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国产替代 [2]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坚持差异化和高端化定位,设备在欧美、东南亚落地,获海外大客户认可 [2] - 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研产销联动效率,强化内部协同,推行降本增效,提升人均创利水平 [3] - 优秀的人才战略与企业文化驱动公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 各领域业务情况 - 三折屏供应链:提供贴合类工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已形成销售订单并出货 [4] - VR/AR/MR 显示领域:提供显示器件生产工艺所需设备,涵盖多个工艺段,与合肥视涯及国际头部终端客户合作 [5] - 半导体领域:设备集中在芯片封装测试领域,正布局拓展先进封装制程和第三代半导体相关设备领域,将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 [6] - Mini/Micro LED 显示领域:已推出芯片分选、扩晶、检测、真空贴膜、巨量转移、高精度拼接等设备 [7] 并购重组考虑 -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寻求整合优质资源机会,根据自身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行业前景等审慎决策 [8][9]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真有两把刷子!“刷”出30亿级“颜值经济”
新华网· 2025-05-30 13:50
行业概况 -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每年生产上亿支化妆刷,年产值达30亿元,形成规模化的"颜值经济"产业链 [4] - 青县化妆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外高档化妆刷80%以上产自该地区 [8] - 2021年青县获"中国化妆刷之乡"称号,2023年被列为"河北省美妆用具外贸转型示范基地" [14] 产业转型路径 - 20世纪90年代以代工贴牌为主,后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建设研发中心、注册自主品牌实现转型 [4] - 行业协会制定《青县化妆刷行业标准》,推动工艺规范化,并整合零散企业 [12] - 2022年成立中国青县美妆文化产业园,提供培训、供应链、营销、金融等全链条服务 [12] 技术与创新 - 通过破解进口设备适配难题、提高动物毛利用率、应用3D打印技术优化刷柄设计 [6] - 融入国风设计和非遗技艺,提升产品附加值 [6] - 与故宫、颐和园等IP联名,强化品牌影响力 [10] 产业链与规模 - 单支化妆刷需经历磅毛、梳毛、墩杯造型等数十道复杂工序,工艺门槛较高 [6] - 全县开设线上化妆刷店铺超2000家,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 [8]
重生的TA | 一片玻璃,征服苹果!
新浪财经· 2025-05-30 08:58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是国内玻璃钢化设备领域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专注于复杂建筑玻璃幕墙供应[3]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全球标志性建筑包括欧加大厦(2025年)、浦东苹果店、大兴国际机场、国家大剧院等[2][3][6] - 海外市场策略灵活应对关税博弈,美国市场收缩时通过中东、日本等市场弥补,客户认可度高[9] 技术创新与标杆案例 - 与苹果公司合作始于2008年北京三里屯店,目前是其全球唯二玻璃供应商之一[6] - 突破性完成上海苹果店12.8米单片玻璃幕墙(全球首例),取代原计划的三块拼接方案,技术获苹果认可[6] - 累计为全球100余家苹果店提供玻璃幕墙,标志性"玻璃筒"设计实现无结构件自承重[6] 行业竞争力与战略 - 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技术创新,通过"鸟巢"、"水立方"等超复杂项目积累技术经验[9] - 坚持"敢想敢干+技术自信"理念,将技术挑战转化为创新加速器[9] - 产品品质受国际高端客户认可,中东等新兴市场客户主动寻求合作[9] 重大商业活动 - 将参与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2024年6月27-29日),该展会由新浪财经联合四大电商平台举办[11] - 展会提供企业对接采购商、电商平台的渠道,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11]
“万亿”区县经济发展路径
财经网· 2025-05-29 16:36
中国区县经济发展概况 - 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GDP分别达到17752.28亿元和12907.1亿元,同比增长5.3%和6%,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1] - 深圳市南山区和北京市朝阳区2024年GDP分别为9500.97亿元和9230.1亿元,同比增长4.1%和5%,接近万亿规模 [1] - 浦东新区GDP占上海市32.9%,南山区占深圳市25.8%,朝阳区占北京市18.5% [1] 浦东新区发展模式 - 以金融和贸易为主导,持牌金融机构1208家占上海市三分之二,口岸贸易占全市59% [2] - 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1284亿元增长29.1%,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4倍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612.85亿元占比76.7%,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 [2] 海淀区发展模式 - 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209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1% [3] - 信息、科研、金融三大产业占比66.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50% [3] - 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目标2025年突破4万亿元,高精尖产业占比将超60% [3] 南山区发展模式 - 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209.90亿元占比75.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 [4] - 境内外上市企业213家,商事主体58.6万家,平均每3名常住人口1个市场主体 [4] - 培育了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知名科技企业 [4] 朝阳区发展模式 - 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797.3亿元占比95.31%,增速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亿元居各区第一,网上零售额占比39.7% [5]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1278.5亿元增长1.5% [5] 发展共性特征 -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海淀区依托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浦东新区打造陆家嘴金融中心 [5] -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南山区实施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 [6] - 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浦东新区推动区域一体化,海淀区加强京津冀产业对接 [6]
擎起首都AI发展新高地,中关村4.0版科技园落子京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8 22:47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竣工 -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正式竣工 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全面投用后预计引入人工智能企业超200家 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1] - 园区是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两区"重点项目 总投资约100亿元 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连续三年列入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 [3] - 园区以"1+3+7+N"产业体系为主导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 智能医疗 智能视听 智能教育 智能文旅 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通七大细分产业 [3] 园区特色与定位 - 园区建立算力 算法 数据 云等专业技术平台 重点服务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企业 建设"办公+试验+试制"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 [3] - 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首个4 0版本科技园区 标志着北京产业园区进入"4 0"时代 强调产城融合和创新驱动 注重产业生态和跨界要素链接 [4] - 园区融合数智园区 低碳园区 工业上楼等要素 形成"孵化-加速-研发-转化-制造-办公"的全产业链空间布局 [5] 园区规划与服务 - 园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 提供产业孵化大厦 企业独栋 研发办公楼和新型工业楼宇 实现"工业上楼" 满足企业办公 研发及小试中试需求 [5] - 园区在平面布局 建筑层高 楼层荷载等方面进行灵活设计 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同时实现研发办公和轻型化生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