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
搜索文档
斯迪克前三季度营收22.39亿元同比增11.57%,归母净利润4526.98万元同比降15.81%,毛利率下降0.9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6 17:04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长11.5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26.98万元,同比下降15.81%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538.30万元,同比下降21.7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 [1][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2.32%,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2.37%,同比下降3.9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2.02%,较上年同期下降0.66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2.38%,较上年同期下降0.77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0.23个百分点 [2] 费用与效率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4.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81.20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1.43%,较上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36%,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40%,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43% [2] 估值与股东情况 - 以10月24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252.39倍,市净率(LF)约为5.33倍,市销率(TTM)约为4.35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01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2250户,增幅12.63%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41.99万元增加至59.10万元,增幅为40.77%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薄膜材料、电子级胶粘材料、热管理复合材料及薄膜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子级胶粘材料52.07%,薄膜包装材料16.77%,功能性薄膜材料15.93%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膜材料,概念板块包括存储概念、光刻胶、汽车电子等 [3]
北京市国资委组织市管企业揽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2000余个岗位
中国青年报· 2025-10-26 16:42
招聘活动概况 - 北京市国资委组织87家市管企业及所属单位举办"京企直聘"北京市管企业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专场招聘会 [1] - 活动提供2000多个岗位 [1] - 招聘岗位覆盖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建筑工程与地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文旅商贸与食品轻工、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1] 参与企业与岗位特点 - 参与企业包括首钢集团、公交集团、京投公司、北京地铁、自来水集团、一轻控股、化工集团、金隅集团、首开集团、北辰集团、首发集团、排水集团、环卫集团、北投集团、北京建院、北京保障房中心、水投集团等 [1] - 科技研发型人才需求显著提升 例如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招揽人才 [2] - 首钢集团、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中航迈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招聘"智能制造与装备"、"新材料"专业人才 从基础技术岗到高端研发岗形成完整人才需求链 [2] 招聘服务与支持 - 未到现场的毕业生可通过北京市国资委"京企直聘"引才平台官网及小程序浏览岗位、在线投递简历 [2] - 北京国际人力在招聘会现场设立"京企直聘"服务台 由资深招聘专家为毕业生提供国企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一对一全程精细化就业服务 [2] - 北京市国资委企业人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优化招聘服务 完善培养体系 积极搭建平台 创新"京企直聘"数智服务效能 完善校企合作链条 [4][5]
研判2025!中国黑磷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制备技术突破百公斤级稳定生产,成本骤降推动多领域应用爆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5 10:16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黑磷行业在制备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实现百公斤级稳定制备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其在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 [1] - 2024年中国黑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18.75% [1][9] - 行业呈现“龙头引领、多元共生”竞争格局,兴发集团主导上游原料与中游制备,瑞丰高材聚焦下游应用技术突破 [10] 行业发展历程 - 黑磷于19世纪末被发现,1914年由美国科学家Bridgman首次合成,证实其半导体特性 [4] - 21世纪初纳米技术兴起推动黑磷潜在应用研究,2014年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现黑磷晶体管引发学术界关注 [4] - 2021年湖北三峡实验室依托兴发集团成立,实现百公斤级黑磷合成并向吨级产能突破,截至2025年9月已签订40项技术合作协议 [4]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磷矿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中游为黑磷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电子器件、能源存储、航空航天等领域 [5] - 中国是全球磷矿石产量最大国家,2023年产量占全球40%以上,但磷矿储量同比下降6.75%至34.41亿吨,可能影响黑磷原材料供应 [7] 重点企业情况 - 兴发集团拥有磷矿储量约4.03亿吨,年开采能力达585万吨,实现百公斤级黑磷中试并推进100吨/年生产线建设,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20亿元,同比增长9.07% [10][11] - 瑞丰高材开发黑磷复合负极技术,将成本从3000元/克降至1元/克,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能量密度提升4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2.62% [10][13]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规模化生产与成本革命,兴发集团计划使生产成本下降52%,瑞丰高材黑磷片层纯度达99.95%,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制备的单晶黑磷薄膜迁移率达6500cm²/V·s [13] - 应用场景向多元化发展,在电子信息领域黑磷基场效应晶体管空穴迁移率达12000cm²/(V·s),在能源领域黑磷负极材料理论容量为石墨的7倍,在生物医学领域黑磷量子点用于肿瘤治疗 [14] - 行业政策持续驱动,黑磷被列入“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突破大面积单晶制备和界面调控技术 [15]
九安医疗拟斥资1亿元参设海河创投基金 聚焦硬科技等领域
新浪财经· 2025-10-24 22:55
会议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表示,该报 告已同日刊登于《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投资者可查阅详细内容。该 议案此前已获公司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出资1亿元参设创投基金 聚焦"硬科技+医疗大健康"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432,简称"九安医疗")于10月25日发布董事会决议公 告,宣布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0月24日审议通过两项重要议案,包括《2025年第三季度 报告》及《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议案》。其中,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亿元参与设立总规模 7.01亿元的天津市海河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以下简称"海河创投基金"),重 点布局硬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三季度报告顺利通过 经营情况已对外披露 (完)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 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 ...
德邦证券:以“差异化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5:14
产业发展战略 - 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改革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并对重点产业实施差异化培育分层策略,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的三层产业体系[1] - 未来5年发展将以科技赋能为首要方向,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构建,核心是科技自立自强与先进制造,涵盖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传统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1] - 重点产业方向还包括绿色低碳产业,如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以及安全保障相关产业,如种业、清洁能源、供应链安全等,还有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1] 资本市场角色 - 资本市场将成为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枢纽,其功能从融资支持升级为资源配置、风险缓释、财富管理的综合支撑平台[1] - 资本市场将助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吸引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新质生产力相关资产[1] - 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1]
东方锆业涨2.04%,成交额2.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61.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4: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2.98元/股,成交额2.47亿元,换手率2.53%,总市值100.5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61.0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645.56万元(买入1507.69万元,卖出862.13万元),大单净买入15.49万元(买入5145.44万元,卖出5129.9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6.84%,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微涨0.15%,近20日下跌10.48%,近60日下跌5.26% [1] - 今年以来公司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1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6648.66万元,买入总计3.48亿元(占总成交额11.90%),卖出总计2.82亿元(占总成交额9.63%) [1] 公司基本业务 - 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10日,于2007年9月13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锆系列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无机非金属锆产品占88.92%,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占6.00%,矿产品占3.18%,附产品占1.66%,其他占0.24% [1] 行业与板块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小金属-其他小金属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口腔医疗、航母产业、小盘、新材料、航天军工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06万户,较上期增加10.25%,人均流通股6849股,较上期减少9.34%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减少23.07%,但归母净利润为2907.66万元,同比增长148.58%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011.02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666.47万股,较上期减少301.02万股 [3]
北京利尔涨2.03%,成交额6050.1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1: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9.06元/股,成交金额6050.11万元,换手率0.59%,总市值107.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38万元,特大单买入128.81万元(占比2.13%)、卖出242.82万元(占比4.01%),大单买入1409.56万元(占比23.30%)、卖出1257.17万元(占比20.7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3.26%,近5个交易日上涨2.03%,近20日下跌8.30%,近60日上涨23.77%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1.21亿元,买入总额5751.15万元(占总成交额8.69%),卖出总额1.78亿元(占总成交额26.9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8日,于2010年4月23日上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工业园 [2] - 主营业务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工业用耐火材料的生产销售,并提供高温热工窑炉和装备的耐火材料设计、研发、制造、安装、维护等"全程在线服务"的整体承包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耐火材料整体承包61.89%,其他直销27.40%,耐火材料直销10.7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概念板块包括中盘、GPU、节能环保、芯片概念、新材料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业绩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32万户,较上期增加2.40%,人均流通股26461股,较上期减少2.35%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2.28%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4亿元 [3]
龙磁科技涨2.09%,成交额4744.1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6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60.19元/股,总市值71.78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4744.18万元,换手率0.97%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06.20万元,大单净买入31.1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5.89%,但近期出现回调,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1.21%、8.53%、1.33%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19日,于2020年5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永磁铁氧体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磁性材料85.54%,换向器及其他9.93%,微型逆变器及配件4.37%,租赁0.1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光伏玻璃、电感、专精特新、太阳能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6.36% [2] - 2025年1月-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525.20万元,同比增长31.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034.26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83万,较上期减少0.99% [2] - 人均流通股4474股,较上期增加1.00% [2] - 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166301)新进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10.00万股 [3] - 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001751)和华安策略优选混合A(04000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贴身”竞速,辽宁靠什么守位?
36氪· 2025-10-24 10:24
辽宁省前三季度经济表现 - 辽宁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4283.9亿元,同比增长4.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4304.7亿元,增长5.4%,增速领先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6.0亿元,同比增长4.1%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1%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9.1亿元,同比增长0.7% [1] 云南省前三季度经济表现 - 云南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3518.47亿元,同比增长4.3% [1] - 两省GDP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两省经济总量差距缩小至765亿元左右 [2] 两省历史经济总量对比 - 2022年辽宁和云南GDP仅相差约20亿元 [1] - 经2023年GDP修订后,2024年辽宁GDP为32612.7亿元,云南为31534.1亿元,差距拉大至超千亿元 [2] 辽宁省工业与汽车产业分析 - 前三季度辽宁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1%,较上半年3.5%的增速明显下降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2%,较上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2] - 在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0.0%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4%,汽车产量下降10.1%,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2% [2] - 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着力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沈阳设立汽车产业投资基金聚焦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 [3] 云南省工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前三季度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3%,低于上半年0.9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0%、10.2%、3.1% [3] 两省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 辽宁省全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3] - 云南省全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产业投资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 [3]
时代新材涨2.20%,成交额6733.3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42.0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4 10:19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20%,报14.40元/股,总市值134.09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6733.37万元,换手率0.5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42.0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55.52万元,大单净买入186.5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98%,近60日上涨9.84%,但近5日和20日分别下跌0.83%和1.97%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以高分子材料研究及工程化推广应用为核心,覆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汽车、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风电产品分部占42.25%,汽车产品分部占37.16%,轨道交通分部占11.92%,工业与工程分部占9.1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2.56亿元,同比增长6.87%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36.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1.7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07亿元 [3] 行业与股东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低空经济、轨道交通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13万户,较上期增加2.82%,人均流通股为25853股,较上期减少1.98%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博时主题行业混合(16050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