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专家:完成全年5%左右的目标概率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2:36
高技术制造等较快增长 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 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03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 增长4.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 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步核算,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这主 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 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从增长水平看,我国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 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多位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5.2%,已经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 基础,完成全年5%左右的目标概率较大。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 ...
中国船舶:公司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0 22:13
(编辑 任世碧) 证券日报网讯 中国船舶10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和发展,始终紧扣全球碳排政策与绿色智能趋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坚持市场导向与生产 协同,推进主建船型迭代升级,深化品牌船型技术优化,强化自研船型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端船型市 场竞争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巩固行业引领优势。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加速 智能装备与制造场景融合迭代,打造以数字化供应链为支撑、精益化生产为内核、智能驱动为动力的现 代化船舶制造能力体系。 ...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进度过半!资金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
证券时报· 2025-10-20 21:56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加快投放。 10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消息显示,截至10月17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 1893.5亿元,重点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并加大对民间投资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支持力度,预计可拉动项 目总投资2.8万亿元。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三家政策性银行全资成立的资金投放主体分别为国开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和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三家公司 的注册资本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 在投放节奏上,参考过往类似工具,2022年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从两家政策性银行的基 础设施基金公司成立(7月20日、7月21日),到资金投放完毕(8月26日),仅耗时一个月左右。而此 次农发行自9月29日至10月17日,就已投放所获资金额度的六成以上,资金投放速度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投向上,三家政策性银行均强调了向12个经济大省的投资力度,支持经济大省挑 大梁。其中,国开行投放1465.8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77.4%;农发行则投放了671.36亿元,占 其已投资金的比重为67.06%。 "经 ...
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进度过半!资金向12个经济大省倾斜
证券时报· 2025-10-20 21:49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体投放情况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1]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完成分配给其1500亿元额度中的1001.11亿元基金投放,支持项目562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26万亿元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2] - 市场机构普遍预计5000亿元工具将撬动约4万亿至5万亿元投资,对应约3万亿至4万亿元的信贷需求 [4] 资金投放速度与载体 - 三家政策性银行于9月29日注册成立投放载体,分别为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和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 [2] - 农发行自9月29日至10月17日已投放所获资金额度的六成以上,投放速度较快 [2] - 参考2022年类似工具,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从基金公司成立到资金投放完毕仅耗时一个月左右 [2] 资金投向重点区域 - 资金投放重点支持12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安徽、北京)以发挥其“挑大梁”作用 [2][3] - 进出口银行对经济大省的投放占比达83% [1] - 国家开发银行向经济大省投放1465.8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77.4% [2]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经济大省投放671.36亿元,占其已投资金的67.06% [2] 资金投向重点领域 - 工具明确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 [1] - 进出口银行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的投放占比达40% [1] - 工具强调对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支持 [1][3] - 进出口银行对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投放占比达40% [1] - 国家开发银行向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放545.2亿元,占比28.8% [3]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投向民间投资项目的资金为93.59亿元,占比9.35% [3] 项目资本金支持比例 - 项目所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为5%至10%不等 [3] - 工具额度占项目资本金的比重为25%至75%不等 [3]
别再让房地产独自“背锅”!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4.8%,还有别的原因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40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为今年以来最慢增速 [1] -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呈逐季放缓态势,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3] 固定资产投资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 [3]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项目投资保持3.0%的正增长 [6]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占全部投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6]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投资成为拖累整体投资的最大因素,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3.9% [3] 制造业投资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4.0% [6]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6.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6]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大幅增长15.3% [6] 基础设施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 [6]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 [6] 高技术及服务业投资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1% [6]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6] 民间投资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跌幅远超整体水平 [7] - 区域分化明显,东部地区投资下降4.5%,中部地区增长1.5%,西部地区增长1.5%,东北地区下降8.4% [9] 外贸与消费 - 对外商品贸易前三季度增长4%,出口增长7.1%,进口下降0.2%,外贸顺差增幅超过20%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增长4.5% [3]
国泰海通|政策研究:“十五五”:新阶段、新环境与新使命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0 21:39
"十五五"规划核心主线 -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发展主线,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 [1] - 通过"基础技术锻新、传统产业焕新、未来产业育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下一代通信等前沿领域成为国际竞争与产业布局的战略焦点 [1] 国际环境特征 - 全球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态势加速,科技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2]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重构特征 [2] - WTO等多边机制功能弱化,数字经济、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新兴领域规则博弈激烈 [2] 国内发展条件 - 人口总量拐点与老龄化深化带来长期挑战,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减弱 [2] - 人力资本"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 [2]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40% [2] - 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初步具备"并跑领跑"能力,但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风险 [2] 核心战略目标体系 - 经济增长需保持在合理区间(年均约4.73%以上),以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番目标 [3] - 全员劳动生产率需持续快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将向3%迈进,数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3] - 绿色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提升至2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 [3] - 民生福祉上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人均预期寿命向80岁迈进 [3] 系统性政策框架 - 构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3]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碳定价与绿色金融体系 [3] - 促进共同富裕,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3] - 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粮食、能源资源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 [3] - 提升治理效能,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强化数字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3]
国泰海通 · 晨报1021|“十五五”、海外科技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0 21:39
报告指出,"十五五"时期的核心发展主线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必须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基础技术锻新、传统产业焕新、未 来产业育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下一代通信等前沿领域将成为国际竞争与产业布局的战略焦点。 国际环境层面,"十五五"时期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全球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态势加速,大国博弈更趋复杂,科技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全 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重构特征。同时,WTO等多边机制功能弱化,数字经济、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博弈日趋激 烈。这要求我国必须在动荡变革期中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谋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国内发展条件则呈现优势与约束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人口总量拐点与老龄化深化带来长期挑战,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减弱;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工程师 红利"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40%,新旧动能转换态势明显。我 国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上已初步具备"并跑领跑"的能力, ...
一财社论:激发新质生产力,需要社会合力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37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1] - 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住了基本盘,并在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和新提升 [1] 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 - 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1] -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 [1] - 人工智能赋能增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1] - 绿色转型步伐稳健,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 [1] - 技术改造继续深化,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1] 政策规划与支持 - 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十五五”规划纲要核心内容,从国家层面作出总体部署 [2] - 要求地方根据实际、量力而行做好具体规划,综合考量基础要素等条件制约 [2]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8.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3] - 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 [3] 企业创新投入与成效 - 2024年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1.4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9% [4] - 民营企业平均研发强度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1个百分点 [4] - 入围企业共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取得进展 [4] 各类经济主体作用 - 政府投资及国有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筑基”作用 [5] - 社会资本是激活市场活力与技术转化的重要引擎 [5] - 《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5]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出现哪些新动能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36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1][2]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2] - 为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上升,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3] 消费支出表现 - 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1][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7]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 [4]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4][5] - 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5]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5]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6]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6] 投资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9]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8]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新兴行业增长亮点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9]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护航民生基本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31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平稳运行为就业市场和居民收入提供了坚实基础 [1][3] 就业市场状况 - 1-9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1] - 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1] - 政策支持引导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以拓展就业新空间 [2] 居民收入与消费 - 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3]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6降至2.43 [3] - 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99元,增长5.3%,高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2个百分点 [3] 价格指数变化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 [4]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4] -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4]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