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中油资本总资产连续三年超1万亿 拟6.55亿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出资6 55亿元与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股份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昆仑资本增资 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1][3] - 增资后昆仑资本股权结构不变 公司持股比例仍为20% [3] - 本次增资旨在挖掘能源与化工产业战略转型机遇 优化业务布局并拓展成长空间 [3][4]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资产总额10841 72亿元 同比增长1 01% 连续三年保持万亿元规模 [1][2][5][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90 24亿元 同比增长0 08% 净利润99亿元 [1][5] - 银行业务资产总额4555 60亿元 同比增长5 84% 营业总收入167 40亿元 净利润17 05亿元 [7] - 财务公司业务资产总额5157 32亿元 营业总收入163 35亿元 净利润60 40亿元 [7] - 金融租赁业务资产总额726 17亿元 同比增长4 85% 营业总收入28 42亿元 净利润7 33亿元 [7] 业务发展 - 财务公司业务资金集中度达67% 创历史新高 [7] - 银行业务投放产融贷款近500亿元 服务产业链客户近1 4万户 [7] - 信托业务新增产融项目80余个 规模近200亿元 [7] - 金融租赁业务新投放产融业务45亿元 聚焦高端制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域 [7] - 保险业务实现中国石油集团未上市资产统保全覆盖 "石油保"服务用户数量增长近7倍 [7] 绿色金融 - 公司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8] - 2024年绿色金融规模超1000亿元 [9] - 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超603亿元 投放绿色租赁、信托项目规模248 5亿元 [9] - 保险业务为能源与化工、"风光热电氢"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 [9] 昆仑资本概况 - 昆仑资本注册资本100亿元 主营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 [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昆仑资本总资产108 79亿元 净资产108亿元 1-5月净利润1907 98万元 [4]
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稀土磁材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需求疲软下锑价持续调整-20250622
华源证券· 2025-06-22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稀土价格受出口政策影响有望上涨,中重稀土弹性大;钼价因供给收缩预期和需求稳健高位震荡;钨价受供给端推动高位震荡,新领域应用或打开需求空间;锡价在供需双弱下震荡;锑价因供应改善和需求走弱持续调整,有望阶段性筑底;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加速,上游材料企业有望受益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材料行业热点综述 - 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发展加速,产业链上游材料有广阔空间,国内EAST和“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成果,国际ITER项目稳步推进,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安泰科技、东方钽业、西部超导、中洲特材 [6][8] 小金属价格变动更新 稀土 - 近两周氧化镨钕跌1.11%至44.4万元/吨,氧化镝持平为163万元/吨,氧化铽跌0.69%至715万元/吨;受出口限制影响国内外市场割裂,6月20日商务部加快审批流程,部分企业获出口许可证,价格有望上涨,建议关注广晟有色等 [5][12] 钼 - 近两周钼精矿价格跌0.52%至3845元/吨度,钼铁(Mo60)价格跌0.81%至24.45万元/吨;供给端预期收缩,需求端稳健,关注钢招情况,建议关注金钼股份 [5][18] 钨 - 近两周黑钨精矿价格跌0.58%至17.10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跌0.40%至25.20万元/吨;供给端指标缩减、资源放量少、品味下降提供支撑,需求端稳定,新领域应用或打开需求空间,建议关注中钨高新等 [5][23] 锡 - 近两周SHFE锡跌1.15%至26.06万元/吨,LME锡涨0.08%至3.24万美元/吨;供应端云南开工率低但刚果(金)矿复产,需求端补库意愿低迷,价格预计震荡,建议关注锡业股份等 [5][32] 锑 - 近两周锑锭价格跌5.81%至20.25万元/吨,锑精矿价格跌5.33%至17.75万元/金属吨;供应端中缅口岸物流修复进口量增,需求端光伏玻璃采购放缓、阻燃剂出口疲软,锑价有望阶段性筑底,建议关注华锡有色等 [5][45]
货拉拉跨界造车!赚钱利器还是割韭菜?
电动车公社· 2025-06-22 02:09
货拉拉造车战略分析 核心观点 - 货拉拉跨界进入造车领域,推出首款纯电厢货车型"多拉八方",旨在通过垂直整合提升服务标准并拓展盈利模式 [1][3][28] - 公司面临盈利模式单一困境,造车是其从"货运中介平台"向"运力供应链提供方"转型的关键举措 [19][21][29] - 通过自建车辆、充电网络及多元化服务布局,货拉拉试图复制滴滴的成功路径 [33][36][41] 多拉八方产品细节 车型参数 - 车身尺寸5095/1870/1990mm,轴距3300mm,货厢容积7.8m³,达到依维柯级别运力 [12][13][14] - 搭载94kW电机,提供宁德时代/弗迪/亿纬锂能三种电池包,CLTC续航300-305km [12] - 创新设计包括3人贯通式座椅、悬浮仪表盘、倒车摄像头及双开门结构 [15] 公司战略转型 历史布局 - 2021年启动造车计划,融资15亿美元并组建整车制造团队,估值达100亿美元 [5][6][8] - 2022年投资105亿元在重庆设立汽车总部,依托长安凯程代工及本地产业链 [9] - 累计完成11轮融资,总额26.6亿美元,2021年后重点投入车辆自研 [19] 商业模式重构 - 原有收入60.5%依赖司机会员费及抽佣(非会员抽佣18%,三级会员8%+739元月费) [19][20][23] - 新战略包含:自建338城充电网络(合作94万充电桩)、推出"专业搬"等增值服务、拓展海外lalamove业务 [37][38][41] - 计划通过车辆租赁、统一售后管理及直营车队提升服务品质 [44][45][47] 行业竞争环境 市场机遇 - 线上同城物流市场持续扩大,新能源货车占比达40%订单 [30][41] - 参考滴滴案例:多元化业务+海外扩张可实现持续盈利(2024年交易量增18.8%) [33][34] 现存挑战 - 司机端矛盾突出,特惠订单模式加剧价格竞争,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 [26] - 转型需巨额资金投入,需平衡企业盈利与司机收益分配 [51][52][54] 技术及产业趋势 - 行业普遍通过产业升级提升效率,AI与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突破方向 [60][61] - 新能源车产业链成熟度(如重庆基地)支撑跨界造车可行性 [9][12]
上海超导科技IPO:技术光环下的财务隐忧与领导人迷雾
搜狐财经· 2025-06-20 21:58
IPO基本信息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 计划募资12亿元 [1][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 注册资本5.2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马韬 定位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商 [3] - IPO进程:2024年11月28日启动辅导(中金公司辅导) 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中金保荐) [3] 业务与客户结构 - 客户集中度畸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81.93%营收 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比30.26% 联创超导24.20% 能量奇点14.77% [5][6] - 国家电网招标量2024年下滑30% 导致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180天增至287天 [5] - 技术商业化存疑:核聚变装置(如洪荒70)未商业化放量 医疗设备处试验阶段 行业预计大规模应用需5-10年培育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快速增长:0.35亿元→0.83亿元→2.39亿元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0.72亿元(前两年亏损) [12] - 2024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达52% 前五大客户中联创超导、能量奇点等成立不足5年 交易真实性待考 [12] - 募投项目拟新增6000公里年产能(现有1000公里) 但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仅约50公里 供需严重错配 [12]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董事长马韬背景信息有限 其控制的共青城超达投资含3家2021年注销的关联公司 其中上海超导能源曾因税务违规被处罚 [8][10] - 监管可能质询:技术变现能力、无控股股东架构下的决策机制、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及关联交易披露 [13]
能源转型:可控核聚变发展加速,助力能源转型
华安证券· 2025-06-20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外聚变项目招标/融资密集落地,商业/技术进展加快,AI/高端材料等技术创新带动聚变输出功率提升超预期,核聚变成为全球竞赛重要一环和能源转型重要导向 [4] - 国内科研院所引领,商业公司跟进;国外美国公司数量领先、技术多元,最早2028年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 [4] - 核聚变商业化发电时间在2030年代,落地场景多样,但供给侧存在约束问题 [4] 各部分总结 为什么现在关注核聚变 短期有进展 - 国内:“BEST”工程总装提前启动,相关项目陆续招标,“玄龙 - 50U”和“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技术突破 [7][9] - 国外:美国TAE Technologies完成1.5亿美元融资,日本追加100亿日元投资,英国计划未来五年投资25亿英镑 [10] 中期有加速 - 创新磁场结构可提升约束性能,高温超导带材能提升聚变输出功率,AI/超级计算机助推核聚变技术突破 [13][15][17] 重要性提升 - 全球竞赛:中美是投资最大的国家,2024年中国投资加速,预计2025年再提升 [19][21] - 能源转型:核聚变具高能量密度、零碳等优势,是可持续途径,2100年渗透率或达10%-50% [22][25] 国内外核聚变行业进展及格局如何 国内 - 参与者:科研院所有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商业公司有聚变新能、先觉聚能等 [30][33] - 项目进展:多个项目处于不同建设阶段,中国实行“三步走”战略 [53][54] 国外 - 代表公司:美国CFS、Helion、ZAP Energy,英国Tokamak Energy等,技术路径多元,部分公司有明确项目节点 [61] 如何展望行业后续节奏 并网发电、具备经济性的时间节奏 - 最乐观2025 - 2030年实现首个核聚变发电并网,中性认为在2031 - 2035年 [63] 聚变能落地应用场景的节奏 - 下游应用包括发电、航天器、医疗等,2030年前后是关键进展节点 [67] 供给侧约束问题 - 核聚变零部件供给侧有潜在约束,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部分公司供应能力有限、订单积压 [70] 核聚变板块投资机会梳理 核聚变制造端产业链解析 - 关键零部件:包括高温超导带材、低温系统、燃料循环系统等 [72] - 相关标的:涉及永鼎股份、精达股份等多家公司,涵盖带材、磁体、密封件等多个环节 [73] 附录:可控核聚变介绍 - 聚变是轻核聚合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74]
独家|押注核聚变,中石油昆仑资本将成为中国聚变能源公司第二大股东
新浪财经· 2025-06-20 20:17
中石油布局核聚变领域 - 中油资本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向昆仑资本增资32.75亿元,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1] - 中石油通过昆仑资本入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为仅次于中核系的第二大股东 [1] - 中国聚变公司由中核集团牵头,联合24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立 [1] 中国聚变公司股权结构 - 交易后中核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国聚变公司57%股权,昆仑资本持有20%股权,上海未来聚变公司持有11.81%股权 [2] - 上海未来聚变公司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旗下分支,该基金规模达100亿元,中国聚变公司是其首个直投项目 [2] - 中国聚变公司股东还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浙能电力等 [2] - 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分别投资中国聚变公司10亿元和7.5亿元 [3] 中石油在核聚变领域的其他布局 - 昆仑资本在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持股20%,该公司是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成果转化平台 [4] - 聚变新能股东包括安徽省与合肥市国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昆仑资本、蔚来旗下蔚聚科技等 [4] 石油行业布局核聚变趋势 -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大量投资聚变能公司,包括壳牌、雪佛龙、埃尼、西方石油、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行业巨头 [5] - 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背景下,传统化石燃料企业加速投资组合多样化 [5] 中国核聚变技术进展 -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 [6] - "双亿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6] - 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业化发电 [6] 政策支持 -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可控核聚变列为"低碳前沿技术攻关"重点领域 [5] -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为未来能源重要方向 [5] -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大力支持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 [6]
中油资本: 关于向昆仑资本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59
关联交易概述 - 中油资本拟出资6.55亿元与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股份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1] - 中国石油集团为中油资本控股股东(持股77.35%),中石油股份为其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3] - 本次关联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2] 关联方基本情况 - 中国石油集团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48,690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1,613.44亿元,归母净资产22,684.30亿元 [2] - 中石油股份为中国石油集团控股82.46%的上市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1,646.76亿元,归母净资产15,153.71亿元 [4] - 两家关联方均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2][4]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昆仑资本2024年经审计总资产1,087.19亿元,净利润5,004.76万元;2025年1-5月未经审计净利润1,907.98万元 [5] - 增资后股权结构不变:中油资本持股20%(增资6.55亿元)、中国石油集团51%(增资16.705亿元)、中石油股份29%(增资9.495亿元) [6] - 昆仑资本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注册于海南自贸港,主营私募股权投资管理 [5][6] 交易影响与审议程序 - 增资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定价依据为新增注册资本,持股比例维持20%不变 [7] - 独立董事认为交易符合公平原则,有利于挖掘能源产业转型机遇,提升昆仑资本竞争力 [8] - 2025年初至公告日,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累计发生81.5万元关联交易,未达披露标准 [7]
期指:延续震荡,关注今日LPR-20250620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0 09: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6月19日期指延续震荡,四大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本交易日成交回升投资者交易热情升温,持仓也有所增加,市场受美国或介入以伊冲突、中国商务部稀土出口许可审查等因素影响 [1][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指期现数据跟踪 - 6月19日四大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IF跌0.8%,IH跌0.63%,IC跌1.03%,IM跌1.16% [1] - 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IF、IH、IC、IM总成交分别增加11841手、8507手、16933手、40215手 [2] - 持仓方面,IF、IH、IC、IM总持仓分别增加4729手、2290手、8682手、14528手 [2] 期指前20大会员持仓增减 - IF2506多单增减-10890,多单净变动6100,空单增减-11117,空单净变动6227 [5] - IH2506多单增减-6454,多单净变动1823,空单增减-7442 [5] - IC2506多单增减-8933,多单净变动10692,空单增减-10095,空单净变动7987 [5] - IM2506多单增减-19185,多单净变动12058,空单增减-19877,空单净变动11706 [5] 趋势强度与重要驱动 - IF、IH趋势强度为1,IC、IM趋势强度为1 [6] - 美国或介入以伊冲突致美股期货和欧股下跌,原油盘中涨超3% [6] - 中国商务部将加快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审查 [6]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单边下行,创业板指跌逾1%,市场逾4600股下跌 [7] - 上证指数收跌0.79%报3362.11点,深证成指跌1.21%,创业板指跌1.36%等 [7] - A股成交1.28万亿,上日为1.22万亿,固态电池等概念股表现不一 [7]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游戏、光伏设备、造纸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9:41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低开0.1%,深成指低开0.13%,创业板指平开 [1] - 盘面上,游戏、光伏设备、造纸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机构观点总结 东方证券观点 - 地缘冲突仍是市场重要利空因素,市场回归调整格局 [1] - 在"稳股市"政策支持下,预计市场仍是日线级别调整,下周存在反弹需求 [1] - 泛科技会是近期活跃品种 [1] 光大证券观点 - 美高级官员透露美对伊袭击时间表,市场担忧中东局势升级,导致亚太股市普跌 [2] - 地缘冲突刺激油气产业链逆市大涨 [2] - 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前期强势的可控核聚变、稀土、医药、新消费等板块带头下跌 [2] - 市场虽然调整,但指数仍处于区间震荡格局,调整后随时有望反弹 [2] 国泰海通观点 - 外部疑云不足以趋势性阻断中国股市,中国的确定性是股市稳定和阶梯式上升的重要基础 [3] - 风格不会切换,新兴科技是主线,金融周期是黑马 [3] - 金融与高分红板块受益于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推荐银行/券商/运营商/高速公路等 [3] - 新兴科技成长领域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军工/机器人等 [3] - 周期消费领域推荐有色稀土/化工以及零售/化妆品等 [3]
A股指数涨跌不一,沪指低开0.1%,油气、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09:32
市场开盘情况 - 沪指低开0.10%报3358.91点,深成指低开0.13%报10039.00点,创业板指平开报2026.88点 [1] - 轨交设备、光伏、游戏板块涨幅居前,数字货币、油气、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1] - 上证指数成交额28.047亿,深证成指成交额60.44亿,北证50成交额1.98亿 [2] 机构观点 光大证券 - 市场调整主因中东局势担忧及资金获利了结,但指数仍处区间震荡格局 [3] - 可控核聚变、稀土、医药、新消费等前期强势板块带头下跌 [3]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概念 [3] 中金公司 - 全球IP商业化路径成熟,IP及衍生品产业将进入下一成长周期 [4] - 2024年全球IP玩具市场规模5251亿元,2024-2029年CAGR预计8%,中国及东南亚贡献近半增量 [4] - 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756亿元,2024-2029年CAGR预计17.2%,玩偶、拼装品类快速成长 [4] - 全球IP授权市场CR5为41%,CR10为54%,集中度持续提升 [4] 银河证券 - 白电板块投资需关注业绩稳定性及分红率提升 [5] - 黑电板块机会在于全球竞争力提升带来的业绩弹性 [5] - 清洁电器行业整合后龙头公司具备投资机会 [5] - AI与具身机器人技术将催生新智能产品 [5] 天风证券 - 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9月降息落地难度较大 [6] - 下次降息或推迟至四季度,需满足通胀下行或失业率快速上升条件 [6] - 通胀风险偏高叠加政策不确定性,美债下半年仍有上行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