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市场震荡回落,创业板指半日跌近1%,黄金概念股集体下挫
凤凰网财经· 2025-10-22 11:44
凤凰网财经讯 10月22日,市场震荡回落,深成指、创业板指盘中翻红后再度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 0.44%,深成指跌0.81%,创业板指跌0.89%。沪深两市成交额1.1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535亿。 | | | | | 炉深京重要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称 *● | 最新 | 涨幅% | | 涨跌 | 涨速% | 总手 | 现手 金额 | | 上证指数 | 3899.05 | -0.44 | -17.28 | 895/1341 | -0.02 | 3.56 7 | 3.02万 4793.34亿 | | 深证成指 | 12971.98 | -0.81 | -105.34 | 1250/1543 | -0.10 | 3.9517 | 777 6186.70 Z | | 北证50 | 1475.71 | 1.19 | 17.29 | 210/64 | -0.06 | 673万 | 1111 162.13 亿 | | 创业板指 | 3056.23 | -0.89 | -27.49 | 598/753 | -0 ...
院士领衔,获联想等机构投资,「安东聚变」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10-22 11:35
公司融资与定位 - 安东聚变近期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啟赋资本、盘古创富、道翼资本、水木清华校友基金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前沿人才梯队组建、聚变驱动器系统研发、实验系统与测试平台建设 [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是国内首家Z箍缩聚变商业化团队,致力于加快推动Z箍缩能源技术方案 [1] 公司技术路线与规划 - Z箍缩路线通过脉冲大电流产生磁场引发等离子体内爆,被描述为“人造闪电”技术,近来美国学术界称其为脉冲磁场惯性约束 [5] - 技术优势在于技术更为简单直接、能量转换效率高、造价低廉,且驱动器更为“皮实”可靠,适于商业应用 [5] - 公司目标三年左右建成四路演示系统(重复运行寿命百万次级),五年左右具备建60MA级大型驱动器的能力,未来目标驱动器重复运行寿命千万次以上 [1] - 公司规划在2027-2028年开发雷霆号,希望在2030年前后建成聚变驱动系统技术能力和核心器件产品量产能力 [8] 团队构成 - 首席科学家彭先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能专家,首次提出“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能源技术方案 [1][9] - 团队成员来自国家电网、中国核工业集团、清华大学等,构建了“老中青”三代科研人才体系 [1][9] 行业政策与全球动态 - 中国《原子能法》正式颁布,明确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2] - 德国通过行动方案,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聚变研究 [2] - 美国聚变行业协会建议将聚变定义为国家安全事项,并明确2028年前将有超过两座产业主导的示范电站开工 [2] 行业融资与商业化进程 - 截至今年7月,聚变赛道共有19笔公开投资事件,12家公司获投,总融资金额超过百亿元 [3] - 今年被称为中国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元年,多家由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创立的公司希望通过商业化手段加速技术发展 [3] - 商业聚变公司Helion Energy完成4.25亿美元融资,并与微软达成电力购买协议,计划从2028年起供电 [2] - 核聚变初创企业CFS与谷歌建立战略合作并签署200兆瓦供电协议,并于8月获8.6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谷歌 [2] 技术挑战与路径 - 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预估需要10-15年时间,关键难点在于实现“能量增益”和“可控” [4] - 实现能量增益因子Qeng>1是重要判断依据,目前仅有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科学级别实现了Qsci>1 [8] - Z箍缩路线被相信完全有可能在5-8年内实现Qeng>1 [8] Z箍缩路线的商业化优势 - 商业化优势在于可依托中国在储能、电力、制造业领域的产业链能力,发挥产业生态协同共振作用,加速推进商业发电进程 [6] - Z箍缩能源系统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经济性好、能提供万年级能源供给等特性,目前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可以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6]
可控核聚变板块震荡上扬,安泰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00
板块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板块整体呈现震荡上扬态势 [1] - 安泰科技股价涨停 [1] - 中国核建股价上涨超过6% [1] - 大西洋、合锻智能、天力复合、辰光医疗等公司股价跟涨 [1]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10月22日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07:19
华见早安之声 请各位听众升级为见闻最新版APP,以便成功收听以下音频。 2026·见闻历 活动倒计时3天!早鸟价99元后惠无期!点击下图购买???? 市场概述 美股涨跌互现,企业财报推动道指创新高,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打压科技股和小盘股,纳指收跌,标普500勉强收平。 苹果三连涨,盘中再创新高后回落,收涨0.2%。财报后,通用汽车大涨14.8%,可口可乐涨4%。迷因股Beyond Meat飙升146%,三日累涨约600%。 美债收益率普跌,10年期跌近2.5基点。美元指数三连涨、涨约0.4%。比特币较日低一度涨超6%。 获利了结和技术性回调驱动贵金属暴跌。黄金跌超5.7%、录得20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白银跌幅更甚、跌近8%。受特朗普政府承诺将购买100万桶战略石 油储备影响,原油震荡走高,美油涨逾1.2%。 亚洲时段,创业板涨超3%,AI算力硬件爆发,"易中天"大涨,恒科指涨逾1%,苹果概念股走强,国债上涨,商品分化。 《付鹏说 ·第六季》全面升级!付鹏带你前瞻全球大类资产交易性机会!立即订阅>> 要闻 王文涛部长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王文涛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 伦 ...
崩了!黄金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工信部积极打造算力标准体系,产业链面临重大机遇;广东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加快大模型与机器人等融合——《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7:1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7%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平收,纳指跌0.16% [1] - 费城金银指数大跌9.57% [1]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亚马逊涨超2%,谷歌跌超2%,特斯拉跌超1% [1] - 通用汽车涨近15%,创最近五年来最佳单日表现 [1] -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大涨超146%,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约600%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7% [1] 国际大宗商品及欧洲股市 - 国际金银大幅收跌,现货黄金大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创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 - 现货白银跌7.11%报48.67美元/盎司,盘中一度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 [2] - COMEX黄金期货收跌5.07%报4138.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跌6.27%报48.16美元/盎司 [2] - 国际油价集体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0.98%报57.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0%报61.62美元/桶 [2]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29%,法国CAC40指数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5% [2] 算力行业政策与发展 - 工信部组织编制《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 [3] - 计划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500家,形成一批标准应用案例 [3] - 预计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突破300EFLOPS,市场超过2000亿元,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算力将重构产业形态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源杰科技、朗科科技等 [4]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4] - 方案指出将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4] - 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AI赋能传统制造业可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并催生AI原生新业态 [5] -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麦捷科技、赛意信息、汉得信息等 [5] 核聚变技术突破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氦制冷机一次启机成功,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 [5] - 该设备实际运行的制冷量达到3kW,填补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的空白 [5] - 该装备是目前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提供支撑 [5] - 可控核聚变能源具有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金盾股份、冰轮环境、雪人集团等 [6]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翔港科技股东董旺生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10.1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8% [7] - 力合微股东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35.98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7] - 华翔股份控股股东山西临汾华翔实业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20.5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7] - 拓山重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杨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2% [7] - 捷强装备股东乔顺昌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9.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数的比例不超过1% [7] - 怡亚通股东深圳市怡亚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96.9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8] - 特发服务股东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9万股,股东嘉兴创泽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9万股 [8] - 中电港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于10月13日至10月20日减持公司股份301.97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3974% [8]
【公告全知道】深海经济+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固态电池+算力!公司中标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
财联社· 2025-10-21 23:28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深海经济、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固态电池及算力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1] - 公司成功中标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其产品已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中得到应用,并已向智元人形机器人完成送样试验 [1] - 公司主要产品可应用于存储芯片、华为海思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超过1900% [1] 行业与市场机会 - 深海经济和风电领域被提及为重要的市场方向 [1]
填补空白,我国核聚变氦制冷机成功投产
选股宝· 2025-10-21 23:18
技术突破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氦制冷机一次启机成功并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 [1] - 设备实际运行制冷量达到3kW,满足设计指标,是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 [1] - 设备采用多用户端工况模式、快速变工况控制等先进技术,填补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的空白 [1] 行业意义 - 该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1] - 可控核聚变能源具有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人类能够掌握的终极能源形式 [1] - 核聚变材料在地球上极为丰富,排放无污染,其过程可在碳排放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源源不断提供绿色能源 [1] 相关公司 - 与核聚变相关的概念股主要包括金盾股份、冰轮环境等 [2]
可控核聚变概念表现活跃 这些公司密集回应相关布局
第一财经· 2025-10-21 22:41
今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表现活跃,多家上市公司回应核聚变领域相关业务布局: -东方精工:将以2025年对航天新力股权增持为抓手,后续寻求与航天新力在特种新材料、核能部件领 域开展合作; -中钨高新:钨金属具备高熔点高、高硬度、高密度等特点,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公司将持续积极关 注、布局钨在相关新兴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光力科技:公司电力方面产品可直接应用在核电领域,公司物联网安全监控装备的技术可用于储能领 域,但公司还未开展相关业务; -英杰电气:公司通过为相关项目提供电源产品,间接参与了一些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建设; -广大特材:目前公司主要供应上海电气上核公司部分核聚变线圈盒产品加工业务及间接供应中广核部 分风电产品; -国电南瑞:目前在可控核聚变方向尚无相关布局。 -春兴精工:目前未参与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 ...
国光电气董事长发声:公司已实现多项核工业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19
公司业务与使命 - 公司肩负从实验室技术迈向产业化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使命 [1] - 公司在真空技术领域拥有六十余年深厚积累 [1] - 公司主业为微波器件和核工业设备 [1] 核工业领域技术实力与产品 - 公司已实现核工业多项核心设备与零部件的国产化并进入批量化生产交付阶段 [1] - 公司产品包括ITER配套设备、核工业专用泵及阀门 [1] - 公司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 [1] - 公司研制的偏滤器已应用于新一代人造太阳HL-3等托卡马克装置 [1] - 公司制造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是全球首台满足ITER要求的包层部件大型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 [2] - 公司参与新的钨第一壁研制并进入样件生产阶段 [2] - 公司已完成DN40等多款核工业阀门研制及批产并实现批量供货 [2] - 公司生产的核工业领域全金属抽空增压泵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3] 公司核工业板块业绩增长 - 公司核工业板块收入从2018年0.19亿元增长至2023年3.73亿元 [3] - 核工业板块5年复合增长率达81%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2025年10月世界聚变能源部长级会议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在成都举行 [1] - 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 [3] - HL-3装置实现1.17亿度原子核温度和1.6亿度电子温度的"双亿度"目标 [3] - EAST装置在合肥首次实现上亿度1066.7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3] - 中核集团牵头组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重点布局大科学实验、聚变堆材料研制等领域 [3] - BEST项目主机关键部位底座进入总装阶段 标志中国聚变产业迈入工程建设和产业孵化并行新阶段 [3] - BEST项目发布偏滤器靶板等采购项目 招标金额合计约2亿元 [3] - 上海发布新政策明确布局可控核聚变 [4] - 可控核聚变行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核心部件大规模招投标有望陆续启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