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财闻联播】两家房企,恶意逃欠税被查!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
券商中国· 2025-07-15 19:19
国家医保局相关司负责人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即将开展 医疗机构报量工作。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坚持"集采非新药、新 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 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本次集采保护行业创新积极 性,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增加了市场规模条件,规定2024年各省份医药集中采 购平台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采购范围。根据临床使用特点,采纳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部分重点 管理的抗菌药、不良反应多的药物等,暂不纳入本次集采范围。 ★ 宏观动态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启动,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 集采报量范围。 今晚油价下调,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从7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 和125元。用92号汽油加满50升油箱将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亮出新规则
人民日报· 2025-07-15 18:56
"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医保目录谈判药协议期内不纳入集采;采购金额1亿元成为门槛;医疗机 构可选择按具体品牌报量;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今天公布第十一批集采品种遴选情况。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以2025年3月31日为时间截点,沿用第十批集采的"参比制剂 和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企业数达到7家及以上"作为第十一批集采的品种遴选条件,满足遴选条件品种 数有122个。纳入此次集采的遴选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结合医保目录、市场规模等进行筛选;征求临床 医学和药学专家意见;根据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进一步剔除存在相关风险的品种等。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局指导国家组织药品联采办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 标、反内卷"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采购规则。 第一,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科学确定采购品种。一是保护行业创新积极性。与医保目录谈判 相衔接,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根据知识产权部门意见,排除了专利侵权 风险高的品种。二是增加市场规模条件。将各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年采购额超过1亿元的品种纳入采购 范围,提升集采的规模效应。三是考虑临床 ...
小作文诚不欺我
Datayes· 2025-07-15 18:46
A股复盘 | 我是反指 / 2025.07.15 哈哈哈,我是反指,今天银行立马跌了! 沪指立马躺,差点没守住3500点! 虽然指数没有"满减",但是你的账户今天肯定参与"满减活动"了吧? 先说地产, 前几天的小作文验证了, 央视新闻报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 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详细内容不写了,但是期待的棚改是完完全全没有,连什 么"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这种词都没有,整个态度是非常克制的! | |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2025年中央城市 | | --- | --- | | 城市工作指导思想 |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 以建设创新、宣居、美丽、韧性、文明、智 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 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 | | | 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 | | | 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 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 | | | 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 ...
康芝药业(300086) - 300086康芝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5
2025-07-15 18:2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药品分为儿童药和成人药,儿童药占比约 70%,成人药占比约 30%,成人药含妇科药品贞蓉丹合剂 [1] - 公司生产销售药品 50 多种,有 100 多个品规,其中儿童药品种 30 多个,涵盖多种儿童用药类别,还有多种成人药品 [1] 市场潜力与业务成长 - 中国医疗支出有较大增长空间,医药市场潜力大 [2] - 中国约 2.5 亿 0 - 14 岁儿童,基数庞大,“三孩政策”叠加家长重视,儿童药市场有望扩大 [2] - 公司专注儿童药 30 多年,有成熟代理商机制,正建设网络销售平台,聚焦“四类药”生产,儿童药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2] 产品情况 - 热炎宁颗粒已获复产批件,筹备上市,短期内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3] - 儿童氢溴酸右美沙芬膜处于临床研究中,解决儿童用药依从性问题 [3] 研发方向 - 以儿童用药为主,侧重剂型创新、增加儿童用药人群及药品上市后研究 [4] - 儿童药剂型创新聚焦口腔速溶膜剂,推进氢溴酸右美沙芬膜临床研究 [4] - 中药二次开发,对止咳橘红颗粒等优化口感和提升质量标准 [4] - 开展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儿童适用人群研究 [5] - 加大中药研究开发,挖掘经典名方与院内制剂等中成药 [5] 产品销售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生产销售产品,未来根据药品特点开通不同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销售 [6] 并购规划 - 围绕儿童大健康寻找并购机会,优先考虑技术互补或渠道协同标的,审慎评估相关机会 [7]
ETF及指数产品网格策略周报-20250715
华宝证券· 2025-07-15 18:0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网格交易策略并分析华宝证券本期 ETF 网格策略重点关注标的,建议投资者用相关性低的 ETF 构建组合以分散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 [3][13][25] 网格交易策略概述 - 网格交易是基于价格波动的高抛低吸策略,不预测市场走势,利用价格自然波动获利,适用于价格频繁波动市场,震荡行情中可灵活运用以增强投资收益,待市场方向明确后再切换仓位和策略 [3][13] - 适用网格交易的标的需具备选择场内标的、长期行情稳定、交易费用低廉、流动性好、波动性较大等特征,权益型 ETF 较适合 [3][13] 华宝证券 ETF 网格策略标的分析 医疗 ETF(512170.SH) - 长期看,全球人口老龄化使医疗刚性需求上升;短期看,2025 年我国出台多项支持创新药产业政策,提升创新药投资价值,如政府工作报告、医保局和卫健委举措及医保目录调整等 [3][14] 人工智能 ETF(159819.SZ) - 2025 年政府和政治局会议鼓励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表述从“持续推进”变为“加快实施”,陆家嘴论坛提出支持政策,政策推动下行业涌现新成果,截至 6 月 30 日有 433 款国产大模型备案 [4][17] 机器人 ETF(159530.SZ) - 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核心领域,政策支持下加速技术自主化和产业集群化突破,赛事展示技术水平,6 月 25 日相关企业中标项目标志产业迈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6][19] 德国 ETF(159561.SZ) - 跟踪德国 DAX 指数,可分享德国经济刺激政策下高端制造与科技龙头发展红利,有全球化区域多元配置价值,2025 年德国大规模财政扩张,DAX 指数涵盖多领域龙头,军工和 AI 业务发展良好 [7][21] 其他关注标的 - 包括恒生科技 ETF、中概互联 ETF、标普油气 ETF 等多只 ETF,涉及港股、美股、A股 等不同投资范围 [27] 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用数只合适、相关性低的 ETF 构建组合,如“宽基 + 行业”或“A 股 + 港股”组合,以分散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 [25]
麦济生物冲刺港股IPO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7:48
(原标题:麦济生物冲刺港股IPO)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过敏性及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的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过敏性疾病药物 市场规模为618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扩大至1222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9%。 2023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并预期将持续其强劲增长,到2032年将达310亿美 元,2023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7.5%。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3年为1338亿美元,预期2032年将达到1923亿美元,2023年至 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1%。由于中国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率较低,市场规模一直较小,但随着人 们对创新疗法的意识提高及潜在的营销活动,预期市场规模在未来将出现大幅增长。整体市场预期将由 2023年的38亿美元增加至2032年的266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0%。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麦济生物持有20项授权专利,包括8项中国内地授权专利及12项其他司法管辖 区授权专利;以及23项专利申请,包括18项其他司法管辖区专利申请及5项PCT专利申请。但是该公司 目前没有任何已获 ...
20亿美金BD悬了?浙江杭州一家创新药公司冲刺港股IPO,高瓴押注
格隆汇APP· 2025-07-15 17:45
公司概况 - 浙江杭州一家创新药公司正在冲刺港股IPO [1] - 高瓴资本已对该创新药公司进行押注 [1] 业务发展 - 公司涉及一笔20亿美金的BD(业务发展)交易,但该交易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1]
刚上市一年 知名进口肾病药供应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7:39
药品供应问题 -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出现全国性断货现象,患者面临高温天气寻药困难 [2] - 断货主因是2025年1月该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用药量激增,但生产方美国Patheon药业产能受限 [2][3] - 公司2024年2月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扩产申请,目前处于技术审评阶段,恢复供应时间未明确 [2] - 北京多家医院药房及电商平台均无库存 [2] 公司背景与产品 - 云顶新耀成立于2017年,港股上市代码01952HK,当前市值约236亿港元 [3] - 核心商业化产品包括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依拉环素、依曲莫德,覆盖肾病、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3] -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为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2024年5月国内获批,11月被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达7.07亿元,同比暴涨461%,驱动因素为依拉环素销售增长及布地奈德上市 [4] - 同期净亏损10.41亿元,主要源于上半年mRNA新冠疫苗相关无形资产一次性减值 [4] 患者应对建议 - 公司建议患者优先联系药店登记需求,或通过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
688382、688428,历史新高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17:26
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创业板指涨超1%。 创新药概念午后回暖,益方生物(688382)、诺诚健华(688428)股价创历史新高。AI智能体概念局 部走强,鼎捷数智涨停。房地产、新型城镇化概念股拉升,天保基建午后涨停。电力股回调明显,同花 顺数据显示,板块内仅新中港、协鑫能科上涨,拓日新能、华银电力跌停。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42%,深证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1.73%。全市场成交额约1.64万亿元 ,较 上一交易日放量超1500亿元。 创新药概念回暖 创新药概念今天午后回暖,益方生物涨近8%、诺诚健华涨超6%,股价均创历史新高,万邦德、奥赛 康、力生制药涨停。 | | | 创新药 ① | ﻤ | e O | | | --- | --- | --- | --- | --- | --- | | | | 1271.26 -0.76% | | | | | 成分股 基金 | | 简况(F10) | 资金 | 板块分析 | 不 | | 委部 | 龙头股 | 3日内有涨停 | 连板 | 连续3日 | | | 名称/代码 | | 最新 ◆ | 涨幅 = | 5日涨幅 ◆ ▶ | | | 万邦德 | | | 7 ...
1255亿重组!医械巨头拆出核心
思宇MedTech· 2025-07-15 17:19
交易概述 - BD与Waters达成协议,将BD的生物科学与诊断解决方案业务剥离并与Waters合并,交易总估值175亿美元(约1255亿人民币)[1] - 交易采用反向莫里斯信托结构,Waters股东占合并后公司多数股权,BD获得40亿美元现金分配[1] - 交易预计2026年Q1完成,需监管和股东批准[1] - 合并后公司将覆盖分子分析到细胞检测的全产业链,瞄准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市场[1] 战略动因 - BD持续聚焦核心医疗技术领域,如注射器、输液、药物递送系统和智能医疗设备[4] - Waters寻求转型,从依赖单次仪器销售转向诊断与服务领域,市场规模从200亿美元扩大至400亿美元[4] - 行业竞争加剧,Thermo Fisher和Danaher通过并购扩张,Waters需整合技术平台以应对劣势[5] 技术与协同效应 - 技术互补:Waters的LC-MS技术与BD的流式细胞术结合,覆盖分子到细胞的多层次解析[9][10] - 诊断与分析平台整合:BD的分子诊断与Waters的分析能力结合,支持多重诊断和生物分析表征[14] - 数据链一体化:从样本处理到数据分析构建完整解决方案[14] - 预计实现2亿美元成本协同和2.9亿美元收入协同,但产业协同价值更受关注[11] 市场机遇 - 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预计2030年达850亿美元,CAGR 5-6%,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为增长重点[3] - 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和日本)是重要增长动力,BD的亚洲布局将助力新公司扩张[3] - 合并后可开发多重检测产品,集成LC-MS与流式细胞术,提升生物制药研发效率[15] 公司背景 - BD:专注医疗设备、实验室设备及诊断产品,近年战略聚焦核心医疗技术[7] - 剥离业务包括BD Biosciences(流式细胞术)和BD Diagnostic Solutions(分子诊断)[13] - Waters:全球分析仪器领导者,产品涵盖液相色谱、质谱及热分析,正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公司[8] - 核心产品包括ACQUITY UPLC系统、Xevo质谱仪和TA Instruments[14] 未来展望 - 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预计交易完成后1-2年内发布[6] - 监管审批(尤其反垄断审查)是关键时间节点[6] - 新公司有望成为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的重要推动者[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