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真遭重创,中国豆农成焦点,财长怒斥施压策略影响深远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25
美国真得被打疼了,美国财长大怒: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2025年5月的爱荷华州,农民老汤姆站在自家库房门口,皱着眉头,指着那一堆堆像小山似的大豆,低 声咕哝:"这回是真的砸手里了。"空气里有股发闷的豆腥味,谁都知道不是收成好,是没人要。 农民们的微信群炸了锅,有人发了照片:豆子堆到门口,卡车司机拉一天,油钱都赔进去,连县里的粮 食收购点也开始贴纸条——"只收现金,信用证免谈",一副临时抱佛脚的模样。 "今年中国大单子直接没了。"美国豆农协会的负责人电话里声音有点抖,"只剩下南美的买家在笑。"中 国海关数据直接给出了答案:1-8月进口大豆,美国产的只占22.8%,巴西71.6%,阿根廷也分了一块大 蛋糕。 此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10月2日的发布会上,话里带火药味,指责中国"把美国农民当作人质"。 现场有记者追问:"那关税还要加吗?"他脸色一沉,没正面回答,只说"我们会保护农民利益",像是给 自己找台阶下。 镜头切到大洋彼岸,2025年5月,中国豆制品工厂的采购员小王打开电脑,订单清单里美国一栏空空如 也,他撇嘴:"谁还傻买贵的?"事实上,南美豆子还没进港口,买家就排起队,送样品、谈价格、抢着 签合同。 20 ...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搜狐财经· 2025-10-09 23:16
美国商会报告的核心指控 - 美国商会指控中国系统性颠覆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转向国家干预经济和强制技术转让 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 [3] - 报告特别提及中国激进的产业政策和不透明的国家安全法 认为这些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6] - 报告观点被指陈旧 仍在用25年前即1999年的世界观要求2025年的中国 [8]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实际效果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 导致美国企业在2020年前多支付超过900亿美元关税成本 资金流入美国财政部而非中国 [3] - 2023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 光伏 电动车等行业实施出口限制 中国对美国大豆 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 [5]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赶出市场 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本国新能源企业提供近3700亿美元补贴 并联合荷兰 日本实施芯片出口限制 [6]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实际表现 - 2023年中国吸引外资超过1600亿美元 其中美资企业占比4% [8] - 尽管有报告指控 特斯拉等美国公司仍在上海扩建工厂 表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8] - 苹果 特斯拉 英特尔等美国公司正设法留在中国市场 显示全球产业链不完全受单一国家政策指挥 [13]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中国在芯片 飞机 电动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取得进展 改变了美国企业过去享有的竞争优势 [8] - 欧洲企业抱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歧视外资 日本芯片厂受美国政策牵制 显示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多方不满 [11]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被美国自身行动瘫痪 美国在指责中国破坏多边主义的同时自身行为也存在矛盾 [10]
美国对华船舶加征港口费:船企成本激增,中国如何反制
第一财经· 2025-10-09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新的港口服务费,此举将增加中国航运企业及船东的运营成本,并对造船厂及相关供应链产生影响 [1][2] - 业内普遍认为实际情况不会比想象的更糟,中国已通过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制条款,并计划在WTO框架下发起诉讼,同时企业正通过优化船队部署等方式应对 [1][7][10] - 美国此举意图在于压制中国造船及航运业,抬升日韩竞争对手,但中国凭借在全球造船市场超过40%的份额、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新能源优势,其主导地位很难被颠覆 [6][7] 美国新收费政策细节 - 收费机制分为三类:中国所有或运营的船舶,初始费率为每净吨50美元;中国建造的船舶,起征标准为18美元/净吨或120美元/箱,取较高者;汽车运输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取 [2] - 缴费责任主体为船舶运营方,需在进港前完成申报与缴费,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 [2] - 根据测算,新费用将在2026年给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增加32亿美元成本,其中中远海运与东方海外合计承担15.3亿美元,占比近五成 [3] 对航运业的影响 - 新增成本将使部分航线运费上升5%至8% [3] - 多数航运企业将灵活调整船队部署,通过撤出中国籍船舶以规避新增费用,而非直接涨价 [4][5] - 中远海运面临的费用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航运公司,已启动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转至亚欧航线,并增租韩国建造的船舶运营美西航线 [4][10] 对造船业的影响 - 中国头部造船企业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之后,手持订单并非最重要考核指标,新接订单更为关键 [6] - 全球船舶制造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局面,美国此举一定程度上利好日韩造船厂 [6] - 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超过40%的份额,美国造船业全球占比不足1% [6] 中国的反制与应对措施 - 国务院于9月29日施行新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制条款,可对歧视性措施国家实施对等收费、港口限制等反制手段 [1][8] - 商务部将联合欧盟、日韩等航运利益相关方,在WTO框架下发起合规性诉讼 [9] - 中国船东协会正在推动建立“国际航运公平联盟”,联合全球20余家主要船东共同抵制单边贸易限制 [9] - 在产业层面,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提出“双轨发展战略”,加快绿色船舶技术研发的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11]
中国近半年没买过美国一粒大豆,特朗普全球“找补”努力让印度“买豆子”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48
据央视网消息,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大豆对于美国农业及农产品出口至关重要,2024年大豆以245.8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美国 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4年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今年美国大豆丰收以来,豆农们却情绪低落。今年8月中旬,美国大豆协会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农民已因关税负担、销量锐减、成本上升而承受巨大 财务压力,呼吁政府调整政策,特别是尽快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美国豆农沮丧地表示,他们竭尽全力种植好庄稼,但几乎无法将它们卖出去。 除了关税战带来的影响,眼下美国政府"停摆",更让美国农民陷入艰难。白宫本打算本周推出一项农业补贴计划,拨款120亿至130亿美元以救助受关税战影 响生计艰难的农民。但由于政府停摆,这项补助被推迟,该计划短期内不会出台。 视频截图 但是,自2025年5月起,中国就没有再购买过任何美国大豆。 视频截图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除了中国,美国大豆的主要买方包括墨西哥、欧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如今中国订单转向巴西、阿根廷,美国正在敦促非洲和 亚洲各国增加购买量。 特朗普的团队甚至向印度 ...
美国耍横!贸易战打不赢,就坑中国收10倍港口费,中国绝不让步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5
美国港口收费新规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入其港口的中国散货船收取额外费用,单船费用最高可达1000万美元 [1] - 该政策不仅适用于中国公司运营的船只,也适用于在中国船厂制造的船只,例如希腊公司运营的中国制造船只同样需支付费用 [4] - 费用并非一次性收取,而是逐年上涨,预计到2028年费用将几乎翻倍 [7] 收费政策的具体实施计划 - 针对非中国航企的船只,费用从2025年10月14日的330万美元/航次(一年最多5次)上涨至2028年4月17日的924万美元/航次 [16] - 针对中国航企的船只,费用从2025年10月14日的118.8万美元/航次上涨至2028年4月17日的217.8万美元/航次 [16] 美国政策的目标与影响 - 美国试图通过提高港口费用,让中国外贸企业承受更大成本压力,鉴于中国制造业利润普遍较低,该费用可能对企业产生致命打击 [6] - 该政策旨在针对中国造船业,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来自中国,美国意图逼迫其他国家不再使用中国制造的船只,以切断中国海外市场 [6] - 此举被视为美国在贸易战未能完全占到便宜背景下,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打压和“围堵” [1][7] 中国的贸易与制造业现状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已突破5860亿美元,整体外贸形势向好 [8] - 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越来越受欢迎,汽车、光伏组件等领域出口增速显著,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超过87% [8] - 中国造船业在2025年上半年于完工量、新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上均占全球市场绝对份额,而美国造船市场份额已不到1% [8]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战略应对 - 2025年9月29日,中国国务院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授权相关部门在遭遇歧视性政策时可实施对等或更严厉的反制措施 [9] - 中国寻求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打破美元霸权地位,尤其是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 [9] - 华为和比亚迪等企业的研发投入日益庞大,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逐步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形成替代效应 [13] 潜在影响与展望 - 美国的对抗策略不仅影响中国,其自身的港口吞吐量、物流企业及普通消费者也将受到影响 [15] -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其反制措施将更加多样化和有效 [15]
10月14日开征对华“入港费”!美国把贸易战烧到港口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6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正式对中国籍或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入港费"。该政策以船舶属性为核心划分标准,旨在通过分层 费率调整航运结构与供应链依赖。具体征收分为三档: 其一,对中资运营/船东的船舶,按净吨(NT)每航次收费50美元/NT,并自实施日起每年递增30美元,至2028年将升至140美元/NT。此费用按"每艘船、 每次进入美国港口"征收,每年每船最多计费5次。其二,对中国建造的非中资运营船舶,采用"孰高原则"征收:按净吨18美元/NT或按每个卸下集装箱 (TEU)120美元,两者取其高者。该费率同样逐年提高,至2028年净吨费达33美元/NT,按箱计费升至每箱250美元。其三,对外国建造的车辆运输船 (汽车/滚装船),无论是否与中国有关,统一按净吨14美元/NT征收。 政策同时设有豁免条款,美国籍船舶、参与美国海事管理局(MARAD)特定项目的船舶、小型船舶(载箱量低于4000 TEU或载重低于5.5万吨)以及空 载或压载驶入的船舶均可获得豁免。此外,由于美国目前缺乏本土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能力,因此LNG运输船享有过渡期,暂不征费,但美国计 划自2028年起强制要 ...
美国两大智库集体警告:需要立即停止!否则这会让美国走向毁灭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22
贸易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钢铝产品分别开征25%和10%的关税,导致欧盟对威士忌和摩托车加征报复性关税,哈雷公司股价下跌并工厂减产[4] - 针对中国的多轮关税涉及商品总额达3600亿美元,税率最高至25%,导致家电和电子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美国芯片行业因90%依赖亚洲而面临供应中断,科技企业股价下滑[6] - 汽车行业因芯片短缺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工厂停工和闲置[8] - 关税政策使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物流费用上涨,边境检查时间延长[4] 企业财务与运营压力 - 美国农场主因大豆出口锐减损失数百亿美元,艾奥瓦州依赖中国市场的农民收入腰斩,许多面临破产[6] - 彼得森研究所计算显示,美国家庭因关税每年多花费1300美元[6] - 为应对贸易战影响,美国农场主补贴花费达250亿美元[13] - 政策反复无常增加企业不确定性,导致投资犹豫[8] 产业回流与全球供应链 - 特朗普政府旨在通过关税促使制造业回流的策略效果有限,制造业占比仍维持在11%左右,因美国劳动力成本是东南亚的四倍,企业宁愿留在海外[2][6] - 哈雷公司是企业转向海外生产的例子[13] - 拜登政府保留相关措施并追加500亿美元投资建设本土芯片工厂,但对外依赖问题仍未解决[8] - 供应链混乱问题在2020年疫情后进一步加剧[8] 特定行业市场动态 - 美国军工企业股价下跌,生产受阻[11] - 半导体关税可能导致数据中心3万亿美元的投入成本翻倍,并耽误美国人工智能建设[11] - 全球消费者价格上涨,股市波动[10]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美国政府停摆推动金价首破4000美元大关
智通财经· 2025-10-08 20:55
全球股指期货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道指期货涨0.27%至46,728.40点,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3%至6,723.00点,纳指期货涨0.10%至24,864.80点 [1][2] - 欧洲主要股指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7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92%,法国CAC40指数涨0.90% [2] 大宗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上涨,WTI原油涨1.72%至62.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50%至66.43美元/桶 [3] - 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一度上涨逾0.4%至4014.41美元,今年已飙升逾50% [4] 宏观经济与央行政策 - 日本8月名义薪资同比增长1.5%,较前月3.4%的增速大幅放缓,实际现金收入下降1.4%,为连续第八个月下滑 [6] - 日元对美元汇率逼近155关键心理关口 [6] - 新西兰联储意外降息50个基点,将官方现金利率从3%下调至2.5% [6] - 欧洲央行管委表示利率处于适当水平,无需进一步调整 [7] 科技与人工智能行业 - 英伟达将作为投资方参与马斯克旗下xAI公司融资,该轮融资总额有望达到20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采购英伟达GPU [8] - 高盛策略师认为美国科技股尚未出现泡沫,上涨行情伴随强劲盈利增长,估值未达历史泡沫水平 [5] - 英特尔计划公布新一代笔记本电脑芯片"Panther Lake"的技术细节,该产品采用下一代"18A"制造工艺 [10] 公司动态与行业新闻 - 亚马逊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期间在比利时投资10亿欧元(约合11.6亿美元)以优化供应链体系,实现"当日达"配送服务 [8] - 泰克资源下调其智利旗舰铜矿奎布拉达布兰卡的产量预期,将今年产量预期从21万至23万吨下调至17万至19万吨 [9] - 丰田汽车与住友金属矿山达成合作,将量产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 [9]
刚签完协议就变卦?美国新要求惹怒欧盟,贸易战乌云再起!
金十数据· 2025-10-08 20:40
贸易协议核心动态 - 美国向欧盟提出新贸易提案 旨在实现互惠公平和平衡的贸易 但欧盟官员认为其要求是狮子大开口且让步幅度巨大 [1] - 新要求可能削弱近期达成的贸易协议 该协议曾将双方从贸易战边缘拉回 [1] - 美国寻求讨论欧盟的数字技术规则 企业合规和气候相关法规 但欧盟将维持监管自主权视为一条红线 [1] 美国贸易措施 - 美国对大多数进入美国的欧盟商品征收15%的关税 [1] - 美国确认欧洲汽车适用15%的税率 而非对其他国家的25%行业关税 [1] - 美国拒绝将葡萄酒和烈酒等商品加入免征15%关税的进口清单 [2] - 美国正在扩大其50%税率所涵盖的衍生钢铁和铝产品清单 [2] 欧盟贸易措施 - 欧盟已提交立法以降低对美国工业品和一些非敏感农产品的关税 此举需欧洲议会支持 [2] - 欧盟计划对超过一定配额的外国钢铁进口征收50%的关税 [2] - 欧盟官员担心美国的举动加在一起可能会削弱其争取到的15%的关税上限 [2] 谈判进展与挑战 - 新要求提出时 双方正准备就今年夏天达成的贸易协议的后续步骤进行谈判 [1] - 关于削减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的讨论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2] - 欧盟工业专员表示 向私营部门和公众推销协议的首要论据是稳定性 若无四年稳定期则难称好交易 [2] - 欧盟官员将就美国提议向成员国寻求政治指导以决定后续谈判行动 [2]
欧盟认为美国新提出的贸易要求或削弱此前与特朗普达成的协议
新浪财经· 2025-10-08 20:00
欧盟官员认为,美国提出的新让步要求及其他措施可能削弱近期达成的协议,而这项协议曾使双方从贸 易战的边缘重回合作轨道。知情人士透露,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向欧盟发出了一份实 施"互惠、公平和平衡"贸易的新提案。因讨论非公开磋商内容,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当被问及就美国要 求发表评论时,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我们目前专注于忠实落实欧盟与美国联合声明,这对维护我 们无与伦比的跨大西洋贸易、保护企业及保障就业至关重要。声明是我们开展战略合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