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企业跨境电商行业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21:44
行业增长与现状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增长15.2%,显著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2][29] -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出口的"新动能",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高效供应链体系、成熟的物流网络与数字支付系统 [2][29] - 全球社交商务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68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到2028年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过去六年年均增速高达46% [2][31] 商业模式与路径 - B2B模式聚焦企业间大宗贸易,覆盖原材料、半成品及批量成品,核心在于供应链管理 [3][33] - B2C模式分为平台依赖型(依托Temu、速卖通、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和独立站品牌型(如SHEIN、安克创新) [4][5][33] - 全托管模式兴起,平台负责运营、物流、售后,工厂专注生产,降低中小制造商全球化转型难度 [6] 全球化布局与竞争力 - 产品出海覆盖消费电子(小米、大疆)、新能源车(比亚迪、小鹏)、家居、服装(SHEIN)等优势领域 [7] - 技术出海包括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赋能全球产业链 [8] - 服务与供应链出海涉及跨境物流网络(菜鸟国际、顺丰)、品牌服务输出(海底捞、喜茶)及SaaS工具(店匠、Shopline) [9] 区域市场特征 - 欧美市场成熟度高,竞争聚焦品牌溢价与供应链成本控制 [10] - 东南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商区域,年轻人口红利与数字化进程带来巨大潜力 [11] - 中东、拉美为新兴"蓝海",消费力增长迅速,市场开发空间广阔 [12] 标杆企业表现 - Temu 2024年GMV预计达540亿美元,半托管模式加速渗透拉美、中东 [13] - SHEIN为全球访问量最大时尚品牌,供应链创新是关键 [14] - TikTok Shop 2024年GMV预计破500亿美元,"黑五网一"美国销售额同比激增3倍 [15] 未来消费趋势 - 家居科技融合:智能厨房电器、壁画音箱、智能宠物用品需求上升 [18] - 多巴胺经济:欧洲注重设计美感、互动体验与故事性的情绪价值消费 [19] - 睡眠经济:高品质床品、助眠科技产品(智能床垫)需求旺盛 [21] 基础设施支持 - 支付解决方案由蚂蚁国际、连连国际、银联在线等提供 [23] - 物流网络由菜鸟国际、顺丰国际、纵腾集团、递四方构建 [24] - 云服务由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为海外运营提供技术底座 [24]
千年文明与未来科技共舞:中国联通打造沉浸式儿童节体验
齐鲁晚报· 2025-06-01 10:39
中国联通数智化儿童节活动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融合AI、VR、5G-A等技术的儿童节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1][4][6][8][10][12][13][15][16][18][20] 数字文旅创新 - 东营联通打造全域智能数字底座,支持"一眼千年"文物科技美学展,通过AI+VR技术实现时空穿越体验,包括千年文物语音互动和沉浸式虚拟空间 [4] - 山东联通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部署5G-A三载波聚合技术,提升园区网络承载能力,支持万人同时在线无卡顿 [6] AI数字人应用 - 江西联通基于"元景"平台和DeepSeek大模型,开发全国首个玉羽人形象AI数字人"环环",具备儿童专属知识库和语义解析能力,可实时解答文物相关问题 [8][10][12] - 专题展整合56件文物与21个解码动画,通过五大主题展区实现文物数字化互动 [12] 科技教育实践 - 浙江嘉兴联通推出AI无人机"乐课堂",包含理论讲解、飞行表演和学生实操环节,覆盖200余名小学生 [13][15] - 龙岩联通联合科协开展科普活动,包含5G+无人机演示、VR智慧工厂体验和机器人表演,吸引大量儿童参与 [16][18] 智能硬件推广 - 聊城联通营业厅展示智能设备"智家通通"吸引儿童互动 [20] - 枣庄联通"随身卫士"儿童手表首周销量突破1000台,具备电子围栏、视频通话和精准定位功能 [20] 技术能力展示 - 公司展示5G-A网络扩容能力,实现千亿级连接支持 [6] - 运用大模型技术构建儿童专属AI知识库,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12]
5G点亮夜空,古韵与科技共舞:大明湖超然楼智慧文旅新标杆
齐鲁晚报· 2025-06-01 10:39
5G网络升级 - 济南联通在大明湖超然楼新增2个5G扇区 每秒承载超2000条信息上传 吞吐量达传统4G网络的6倍 [1] - 采用"灯杆基站"模式 在不影响景观风貌的前提下实现网络覆盖 单用户下载速率提升至1.4Gbps [3] - 负载均衡技术将网络容量扩大3倍 可支持400人同时直播且保持400Mbps上行速率 [3][5] 智慧文旅应用 - 网络升级特别针对亮灯前半小时的瞬时流量高峰 满足8K超高清直播和AR扫码解说等智慧服务 [5][7] - "超然楼模式"将推广至趵突泉、老商埠等景区 打造全国首个"5G-A三载波聚合技术"全域覆盖的历史文化街区 [7] - 该模式符合工信部《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通知》的示范案例要求 [6] 用户体验提升 - 景区日均接待超5000人次 扩容后的网络使游客能够实时分享高清美景 [1][3] - 旅游主播反馈4K直播全程畅通无阻 验证了网络升级效果 [5] - 天线方位角经过精心设计 既保持建筑美学又优化信号覆盖 [3]
亚太电信组织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快讯· 2025-05-31 13:11
亚太电信组织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 - 亚太电信组织(APT)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于5月30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 [1] - 会议主题为"利用新兴技术促进区域可持续、包容、公正的数字化转型" [1] - 会议审议通过了《东京声明》 [1]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发言要点 - 中方愿与各方共同推动落实会议共识,为促进亚太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1] - 强化政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开展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政策、监管实践的交流沟通 [1] - 深化产业合作,打造增长动能,充分发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赋能作用 [1] - 加快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1] - 加强能力建设,实现共同发展,着力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1] -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通过交流培训、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等支持APT发挥更大作用 [1]
有色金属篇: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30 2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一次供给侧改革前后,有色板块面临供需不平衡,但整体问题远小于黑色 [106] - 上一轮有色板块供给侧改革集中在电解铝行业,此前六轮产能压降调控失败,656号文确立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调控手段更精细化 [106] - 有色板块开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可能性较小,因其供需平衡健康且有战略属性,产业链复杂分散,筛选改革目标产能难度大 [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改革前工业企业现状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 当下市场关注潜在供给侧改革原因有工业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贸易摩擦致外需走弱、反“内卷式”降价声音增大 [8] - 上一轮15年供给侧改革推动原因与当下困境相似,当时PPI持续负增长,部分工业行业供大于求,企业利润压缩,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引发贸易摩擦 [8] - 15年供给侧改革前工业产能大幅过剩,当下产能过剩有向中下游蔓延趋势 [12] 外部环境对供需平衡的影响 - 中国净出口下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萎缩,2015年全球贸易量增速仅2.8%,中国出口同比下滑2.9% [18][19] - 海外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面临来自欧美国家和低成本国家的竞争 [19] 有色与黑色行业面临问题对比 - 2012 - 2016年间,有色板块景气度持续优于黑色,产能利用率高于黑色和工业行业整体,但有色金属价格承压,拖累企业利润增速 [20][28] - 以有色综合价格指数衡量,2011 - 2015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下跌52.1%,有色冶炼与压延行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2011年8月的64.58%快速下降 [28] 2017年前后有色需求的影响因素 - 企业资本开支增加推动美国补库周期,驱动有色金属需求上行,新兴行业引领有色结构性需求 [30] - 棚改货币化与海外经济复苏托举有色金属需求,地产复苏刺激后市场有色需求,欧美经济回暖拉动工业金属需求 [37] 电解铝行业调控情况 -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中,电解铝行业经历六轮“失败”调控,直至2017年“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政策出台,产能扩张才放缓 [40] - 2017年电解铝行业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确立产能天花板、设定能耗与环保门槛、优化产能布局三个方向开展 [42] - 与钢铁煤炭“一刀切”限产不同,电解铝限产体现“季节性”“精细化”,限产集中在采暖季,政策更精细,限产产能下降 [46] 有色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 有色冶炼压延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水平,供需平衡相对健康,中游冶炼端向上游矿端让利 [59] - 有色板块呈现中游弱于上游格局,上游产能利用率高于中游导致精炼金属与型材库存累积,部分有色行业通过囤积库存实现“战略性收储” [68] 中国有色矿产资源情况 - 中国有色矿产资源大而不强,人均资源量低,贫矿多、伴生矿占比高,进口依赖度高,如2023年中国铜矿进口依赖度94%,2024年铝土矿进口依赖度71% [74] - 中国通过冶炼中游让利扩大中游库存吸收矿产资源建立战略储备,美国通过拉大Comex与LME铜价差吸引电解铜现货流入建立储备 [74] 有色金属需求端情况 - 有色中下游分散程度高于黑色,中游产成品种类多,应用端渗透众多制造行业,下游需求分布更分散,供给侧改革难度大 [77] - 电力、建筑、家电、汽车、光伏是有色金属下游主要应用场景,电力用铜需求增长显著,预计电力用铝总量2025年将以10%左右速度增长 [86] - 地产仍低迷,政策推动下电力与家电用铜需求成为多铜空螺纹策略驱动,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有回暖迹象,二三线城市及二手房销售仍弱 [87] - 新能源车与光伏成为有色需求增长新动能,新能源车单辆用有色金属量是传统能源车数倍,光伏装机预计带动有色金属用量增长 [105]
兆龙互连: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30 20:05
发行方案核心内容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77,868,520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1] - 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9,500万元,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对象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1] - 本次发行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13.SZ,成立于1995年8月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59,561,736股,实际控制人姚金龙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63.11%的股份 [11] - 公司专业从事数据电缆、专用电缆及连接产品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属于电线电缆制造业 [15] - 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19,353.44万元,2025年1-3月净利润302.59万元 [11]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通信电缆市场规模为561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772亿美元 [19] - 人工智能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速,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3,418亿美元 [19] - 2023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达8,057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超1万亿美元 [20] - 截至2024年末全球已有344个运营商推出5G商用网络,5G基站总数达637.6万个 [21] -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2023年为6,16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24] 募投项目 - 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扩大海外产能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6] - 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满足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对高速传输产品的需求 [6] - 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支持业务发展 [6]
全球与中国乘用车定位终端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QYResearch· 2025-05-30 17:24
乘用车定位终端行业概述 - 乘用车定位终端基于GPS/北斗技术,包括2G/4G有线型、无线超长待机型和OBD终端,核心功能为实时监控、轨迹记录及异常告警,应用于汽车金融、物流追踪等领域 [1] - 行业受汽车金融、租赁共享、智慧交通等需求驱动,技术升级(如5G、AI)推动产品向高精度、智能化发展,政策支持(如车联网监管)进一步促进普及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82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9.04亿美元,CAGR为8.77%(2025-2031);中国市场2024年占比23.83%(1.15亿美元),2031年将提升至28.36%(2.56亿美元) [5] - 汽车租赁为最大应用领域,2024年占比38.43%,未来CAGR为8.69%;UBI保险在欧美发展快于中国,中国OBD终端主要出口欧美 [7] 区域市场特点 - **北美**:UBI保险、车队管理需求旺盛,产品以高附加值和合规性为核心 [6] - **欧洲**:高端车规级终端为主,V2X通信和AI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验证 [6] - **中国**:全球最大后装市场,以车贷风控和租赁管理驱动,2G/4G有线终端占主流 [6] - **新兴市场(东南亚、拉美)**:低成本无线终端需求增长,但竞争激烈且未成熟 [6] 产品与技术趋势 - 有线型终端2031年份额预计达65.31%,主导车贷风控等场景;无线型因电池技术进步,在短期租赁、二手车市场快速渗透 [7] - 产品形态多样化,如租赁车辆用无线超长待机型、车队管理用有线型、金融风控用OBD型 [9] - 5G、北斗/GPS双模、AI等技术提升定位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复杂车辆管理 [10] 竞争格局 - 前五大厂商(深圳几米物联、上海移为通信等)2024年占全球51.49%份额;中国企业主导低成本市场,国际企业聚焦高端应用 [8] - 行业分层明显:中国厂商以低端产品为主,功能单一且价格低;国际厂商提供高技术多功能终端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需求增长:汽车金融、租赁等领域对车辆监控需求扩大,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普及 [11] - 政策支持:各国加强车联网监管(如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欧洲E-Call系统) [11] - 技术进步:5G、AI、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产品智能化升级 [11] 行业挑战 - 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短缺、物流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 [12] -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影响盈利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门槛较低 [12]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需掌握高精度定位、多传感器融合等核心技术 [13] - **资金壁垒**:高端终端研发需持续投入,新进入者需强资本实力 [14] - **渠道壁垒**:现有企业与汽车厂商、租赁公司等建立稳定合作,新玩家难突破 [14]
中企掀港股上市潮:消费与硬科技领衔,创投迎来退出盛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5:00
港股市场热度 - 2025年1-4月已有19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 同比增长4家 募集资金213亿港元 接近去年同期3倍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600亿港元 目前排队上市企业数量约150家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大幅改善 消费股表现突出 "新消费三姐妹"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 老铺黄金市值分别达3000亿 2000亿 1500亿港元 带动消费企业赴港热潮 [5] - 港交所推出18A 18C章节及"科企专线"新政 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已商业化企业市值门槛从60亿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降至80亿港元 并支持保密递表 [6][7] 上市企业表现 - 消费领域:蜜雪冰城上市首日涨40% 市值超2000亿港元 老铺黄金首日涨70% 市值1500亿港元 布鲁可首日涨40% 市值近400亿港元 [4] - 科技领域:地平线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 越疆机器人股价从18.8港元涨至60港元 市值240亿港元 映恩生物首日涨116.7% 市值近200亿港元 [2][4] - A+H股案例: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等45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旨在获取国际融资 拓展海外业务 提升品牌影响力 [7] 投资机构回报 - 蜂巧资本清仓泡泡玛特股份 14年投资回报达数百倍 Pre-IPO轮回报超10倍 黑蚁资本同时投资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 高瓴成为蜜雪冰城最大外部股东 [10] - 新鼎资本去年3家被投企业港股上市 今年预计7-8家IPO 君联资本为布鲁可最大机构股东 嘉御基金为沪上阿姨最早投资方 [1][2] - VC/PE退出渠道改善 但仅头部企业股价飙升 普通企业赚钱效应有限 机构需向更早期投资下注 [11] 行业趋势 - 消费赛道:老乡鸡 遇见小面 零食很忙等已递表港交所 科技赛道特斯联 群核科技 希迪智驾等冲刺上市 [9] - 行业适配性:商业航天 集成电路卡脖子项目适合A股 芯片设计 自动驾驶 氢能等全球化竞争企业倾向港股 [9] - 茶饮 餐饮及房地产企业通常更适宜选择港股上市 [10]
GC电信:5G基站环比下降;4月电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
高盛· 2025-05-30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4月中国电信服务业表现有喜有忧,5G基站部署疲软但电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光纤电缆等产品出口情况各异 [1][2] 各部分总结 5G基站情况 - 2025年4月5G基站部署疲软,新增44千个,同比减少,累计部署达440万个,预计2025年新增700k个,少于2024年的874k个 [1][3][5] - 基站产量同比增长26%,出口量同比增长96%,出口额同比增长55%,ASP环比上涨6% [3][10] 电信服务收入 - 4月份电信服务收入达1516亿元,同比增长2%,较3月同比增长0.3% [1][2] 光纤电缆情况 - 2025年4月光纤电缆产量同比增长2%,出口量同比增长71%,出口额同比增长64%,代表新出口峰值 [9][10] - 光纤预制棒进口量下降 [10] CCL和PCB情况 - CCL出口价格同比上升12%,ASP环比上涨4% [10][35] - PCB出口额同比增长31%,净出口额同比增长44% [10] 用户情况 - 5G用户达到11亿,2025年4月新增1300万,少于2024年4月的1500万 [10] - 移动用户、固定宽带用户数量均有增长 [39]
2025年中国通信模组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受益于物联网设备普及、5G商用及政策支持,通信模组产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23
行业概况 - 通信模组是将基带、射频、电源、存储等芯片与电子元器件集成,配以特定封装和软件设计,满足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联网需求 [1][2] - 通信模组是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核心部件,连接感知层和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确保通信稳定性和可靠性 [2] - 国内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020年174亿元增长至2024年2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15%,预计2025年达282亿元 [1][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PCB等 [4] - 中游为通信模组设计与制造,代表厂商有日海智能、有方科技、广和通、移远通信等 [4] - 下游应用包括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智慧家庭、智慧零售、机器人等行业 [4] 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达436亿元,较2020年323亿元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7.79%,预计2025年达486亿元 [6] - 蜂窝通信模组细分市场中,数传模组、智能模组、AI模组2024年占比分别为79%、19%、2% [8] - 中国车载通信模组出货量从2020年5893.2万片增至11517.9万片,市场规模从20亿元扩大至60亿元 [20] 竞争格局 - 全球通信模组市场竞争激烈,前五厂商市场份额超75%,中国厂商全球份额从2015年25%提升至60%以上 [12] - 移远通信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7%,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19] - 头部企业如日海智能、广和通通过并购加速多元化布局,巩固市场地位 [19] 重点企业 - 移远通信:产品涵盖2G/3G/4G/5G/LPWA/车规级/智能/Wi-Fi模组 [14] - 乐鑫科技:2024年模组及开发套件销售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38.69% [14] - 有方科技:2024年无线通信模组销售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45.52% [16]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推动产品升级,5G、AI、卫星通信技术深度融合,通信模组向智能化、集成化演进 [18] - 5G RedCap技术降低设备复杂度和成本,推动模组在工业传感器、消费电子等场景普及 [18] - 政策推动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超95%,5G RedCap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