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零售
搜索文档
山姆开始“沃尔玛化”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31 12:49
山姆中国会员店选品争议 - 核心观点:山姆中国因引入大众化品牌(如好丽友、卫龙等)并下架部分高性价比爆品,引发500万会员强烈不满,导致会员价值感稀释和身份认同危机 [6][15][17][18] 事件发酵与会员反应 - 好丽友派上架引发争议:48枚装售价49.9元,配料含起酥油且存在反式脂肪酸争议,与山姆"配料表干净"形象不符,最终被下架 [10][12] - 会员发现多款大众品牌隐蔽入驻:如卫龙魔芋产品更名"高纤牛肝菌魔芋",盼盼泡芙、盐津铺子鹌鹑蛋等未显著标注品牌 [13][19] - 会员抗议行动:85后金融从业者Tina等取消卓越会员续费,发起邮件维权模板,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 [15][30] 选品策略调整原因 - 会员结构变化:新会员呈现消费分级现象,同一家庭既购买98元/kg高端牛排也选购19.9元好丽友派 [23] - 竞争压力:Costco 2024年新增4家中国门店,盒马、大润发M会员店等本土玩家崛起 [23] - 供应链与利润考量:75%商品依赖国内供应链,大众品牌可降低国际风险;品牌商品毛利率要求20%以上,自有品牌15%-20% [27][29] 品质与权益问题 - 商品质量下滑:有机大豆从1级降为3级,蛋白含量从36.4降至33.8;芥末籽肉松面包配料表被隐去 [32] - 会员权益缩水:2025年将下线洗车和齿科服务;黑猫投诉超1万条,涉及牛奶虫卵、牛肉含橡皮筋等 [34] - 扩张后遗症:供应链管理承压,生鲜品控难以维持,CEO启动大区重组应对 [35][36] 经营数据与会员价值 - 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会员数超500万,年费收入13亿元 [9] - 核心会员贡献60%以上商品销售额,92%卓越会员续卡率面临挑战 [38][39]
山姆“换供”疑云:早在溜溜梅之前,供应链已“悄悄”国产化
36氪· 2025-07-31 10:25
核心观点 - 山姆近期因频繁更换供应商引发消费者对商品品质降级的质疑,涉及多个品类如椰子水、西梅干、有机大豆等 [1][3][5] - 公司供应链策略呈现国产化趋势,从进口转向国内代工再与本土品牌合作,但信息不透明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 [23][24][32] - 会员制零售面临成本、品质与规模的三重平衡难题,供应商更替被消费者直接等同于价值缩水 [27][33] 供应链调整 - **供应商更替集中爆发**:涉及Member's Mark椰子水生产商从Thai cocconut变更为Asiatic Agro,垃圾袋供应商从上海康霆更换为声科家具 [3] - **品类迭代特征**:西梅干两年上线4款不同品牌产品,规格从1.13kg降至800g,单价从69.8元降至56.9元但每百克价格从5.29元涨至7.11元 [10][15] - **国产化路径清晰**:西梅干从境外企业生产(PROCESADORA BAIKA)逐步转为青岛赢丰诚代工(MRDONNY),最终由溜溜梅承接 [17][19] 消费者反应 - **品质质疑焦点**:有机大豆原料产地从单一变多地区,蛋白质测算标准变更引发争议;椰子水被指口感差异明显 [5][29] - **价值感知落差**:大众品牌如好丽友、溜溜梅上架削弱会员专属感,尽管有减糖80%等改良仍难满足预期 [28][32] - **信息透明度不足**:供应商变更未充分说明,高蛋白三级大豆被误读为品质降级,官方解释反加剧疑虑 [31][33] 行业策略分析 - **成本驱动明显**:内部要求选品利润率提升,通过引入本土供应商压缩采购成本,如橙汁代工厂从Natural One切换至橙宝食品 [21][27] - **供应链优化逻辑**:国产化可缩短交货周期,溜溜梅替换MRDONNY因后者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周补货量翻倍需求 [26][27] - **会员制信任机制**:零售商需平衡参数调整与消费者沟通,试吃、双版本并行等做法可缓解信任危机 [34][36]
“好丽友”们“挤”掉200款独家爆款? 山姆现会员信任危机
北京商报· 2025-07-21 18:56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商店因自有品牌商品比例下降和引入大众品牌商品引发会员不满 可能削弱其会员特权价值并面临会员流失风险 [1][3][5] - 竞争对手如一号会员店和盒马通过引进同类爆款商品加剧行业竞争 山姆的选品策略调整可能为其他品牌创造增长机会 [1][9] - 仓储会员店行业面临消费者需求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和供应链管理优化等挑战 需通过产品差异化和独特性维持竞争优势 [6][7][9] 商品供应问题 - 山姆下架约200款独家爆款产品 自有商品占比从38%降至30% [1][3] - 热门商品如纸皮烧卖 鱿鱼条 羊肉烩面和蒲烧鳗鱼已下架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达不满 [3] - 山姆引入好丽友 卫龙 溜溜梅等大众品牌商品 引发会员质疑高额会员费的价值 [3][5] 会员反应 - 会员认为选品从"严选独有"滑向"普通供应" 削弱会员特权价值并打破"会员制契约" [5][6] - 消费者吐槽"包装高级≠品质升级" 质疑商品若仅包装差异而原料工艺未提升则难以支撑溢价 [5] - 山姆好物飙升榜TOP10中仍有4款为自有品牌商品 显示自有品牌依旧有消费热度 [3] 竞争环境 - 一号会员店和盒马等竞争对手积极引进同类爆款商品 加剧供应链竞争 [1][9] - 盒马X会员店因高品质商品差异化能力不足和全球直采能力待加强而关闭多家门店 [5] - 胖东来等零售创新模式通过信息公开策略赢得消费者信任 对传统会员制超市形成挑战 [9] 行业挑战 - 仓储会员店需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等问题 [7] - 电商高频配送和消费分级改变购物习惯 渠道商需通过产品差异化和独有性体现优势 [6] - 会员制零售核心是"卖信任" 品牌需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之间找到平衡 [9]
“背刺”中产的山姆,已经妥协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20:10
山姆会员店选品争议 - 公司近期悄然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独家商品,替换为低糖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等大众品牌,引发"选品降级"争议 [4][5] - 消费者实测低糖好丽友派糖分未达宣传标准,配料含起酥油和人工甜味剂,上线一个月累积300余条差评 [5] - 部分特供商品被质疑与普通版本差异甚微,例如包装印"PANPAN"实为盼盼品牌 [8] - 卓越会员权益缩水,洗车券等增值服务取消,仅保留消费返现活动 [9] 商业模式与会员价值 - 公司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商品稀缺性与高品质的隐形契约,年费260元(卓越会员680元)构成中产身份认同门槛 [5][15][17] - 当前选品同质化导致会员价值重估,长沙会员反映"家门口能买到的商品不值得付会员费" [7][10] -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25%-30%却贡献40%营业额,是差异化关键 [17] 扩张战略与业绩表现 - 中国门店数量从2015年12家增至2025年7月56家,年均开店速度从0.6家提升至5-6家 [12][23] - 电商业务爆发,云仓数量达500多个,电商销售占比从2019年4%跃升至2024年48% [13] - 销售额呈现陡峭增长:2022年660亿元→2023年800亿元→2024年突破1000亿元 [13][14] - 会员数量从2020年300万增至500万以上,年会员费收入超13亿元 [14] 行业竞争格局 - Costco通过奢侈品引流策略(如10万爱马仕包、低价茅台)争夺高端客群 [20] - 盒马2024年销售额750亿元,与公司差距缩小,并通过价格战直接竞争 [21] - 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异军突起,上半年销售额117亿元,且无会员费门槛 [22] - 代购生态变化反映商品稀缺性下降,山姆代购收入锐减而胖东来代购崛起 [23] 战略调整与未来挑战 - 公司紧急下架争议商品,显示对会员付费意愿的妥协 [25] - 快速扩张带来业绩压力,新店目标年销售额36.7亿元,可能促使采购策略大众化倾斜 [23][24] - 行业分析师指出规模化与品牌独特性的矛盾是核心挑战 [2][18]
山姆背刺中产,一天就认怂了
36氪· 2025-07-17 18:04
品牌信任危机 - 山姆近期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口碑商品,同时上架低糖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产品,引发会员强烈不满 [1][5] - 低糖好丽友派宣称"糖分减少80%"、"可可含量增加30%",但消费者实测体验差,认为产品过甜 [6] - 好丽友曾陷"配料表双标"风波,品牌形象受损,会员质疑山姆选品标准下降 [8] 会员价值稀释 - 会员认为山姆选品与普通超市趋同,专属价值下降,部分会员考虑不再续费 [8] - 山姆早期依靠独家供应协议和自有品牌Member's Mark打造差异化选品,是其核心竞争力 [8] - 付费会员制本质是服务契约,会员费购买商品筛选服务与品质保障承诺,当前选品策略导致会员价值危机 [18] 市场扩张与品控挑战 - 2024年山姆中国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近三分之二 [16] - 2026财年一季报显示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2.5%,山姆会员收入增长超40% [16] - 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创年度开店数量新高,但规模扩张带来品控挑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16] 竞争环境变化 - Costco进入中国后凭借差异化选品和奢侈品引流策略快速扩张 [22] - 盒马X会员店针对山姆爆款发起价格战,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达40% [22] - 胖东来通过"高薪资+极致服务"模式形成现象级传播,对比下部分消费者认为山姆会员费性价比低 [24] 代购生态影响 - 早期山姆代购依靠独家商品实现高收入,部分代购日入5000元,月入10万元 [21] - 随着平替竞品增多和山姆选品策略变化,代购担忧商品稀缺性下降影响业务 [22][24] - 代购认为山姆独家商品数量和品控与其销量利润直接挂钩,若商品趋同则代购无存在意义 [24]
山姆背刺中产,一天就认怂了
创业邦· 2025-07-17 11:09
会员愤怒与选品争议 - 山姆近期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口碑商品,同时上架低糖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产品,引发会员强烈不满 [3][8] - 低糖好丽友派宣称"糖分减少80%"但消费者实测反馈"太甜",且品牌曾陷"配料双标"风波,导致会员质疑山姆选品标准下降 [10][12] - 会员认为山姆与母公司沃尔玛供应链重合度升高,专属价值被稀释,部分消费者考虑不再续费 [12][15] 公司战略与运营动态 - 山姆中国2024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近三分之二,会员收入增长超40% [19] - 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创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5月全国门店达55家,但快速扩张伴随品控问题频发 [19][21] - 高层更迭期新总裁Jane Ewing推进大区重组,将华东拆分为三个独立大区 [17][18] 行业竞争格局 - Costco通过差异化选品(如10万元爱马仕包)和奢侈品引流策略快速扩张 [28] - 盒马X会员店针对山姆爆款发起价格战,自有品牌占比达40%,部分商品价格低10-40元 [29] - 胖东来凭借"高薪资+极致服务"模式形成现象级传播,对会员制超市形成潜在竞争压力 [31] 商业模式挑战 - 山姆核心商业模式依赖"独家供应协议"和自有品牌Member's Mark打造差异化,但近期独家商品减少导致代购业务萎缩 [13][27] - 付费会员制本质是服务契约,当大众化选品稀释差异化价值,会员续费率面临考验 [23][31] - 行业生死线在于"不可替代性",山姆货架趋同普通超市将动摇中产消费者忠诚度 [31]
换帅、管理框架大调整后,山姆会员店对中国市场严重误判
36氪· 2025-07-16 09:42
山姆会员店经营策略变化 - 公司近期上架好丽友派等大众品牌引发会员不满,被质疑"自降身价",与高端定位不符 [1][3] - 公司悄然下架蛋黄酥、杨枝甘露等网红爆款商品,导致会员体验落差感强烈 [3] - 2025年初公司更换中国区总裁,新管理层Jane Ewing推动本地化运营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4] - 公司进行大区架构重组,将华东细分为三个独立大区以提升本地响应速度 [7] - 公司加速扩张,计划从每年新开6家店提升至8-10家,目标下沉二三线城市 [7]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已在全国开出55家门店,预计年底突破60家 [8] 食品安全与品控问题 - 过去一年多公司频发食品安全事故,包括烤鸡含金属子弹头、鲜肉月饼含疑似人类牙齿等 [8] - 北京某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款8.5万元,樱桃发霉、肉包混玻璃渣等事件登上热搜 [8]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公司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涉及奶粉异物、食品发霉等问题 [8] - 公司解释投诉增多原因为"会员基数扩大",但消费者认为这是推卸责任 [8] - 某款卤水拼盘被发现正反两面贴不同日期标签,疑似延长保质期 [11] 会员制模式挑战 - 会员质疑"如果商品与普通超市无异,为何还要支付260元年费" [3] - 公司卓越会员写信投诉选品问题,相关帖子获得近千条评论支持 [3] - 行业普遍存在会员制名不副实现象,部分企业借会员之名行促销之实 [11] - 公司面临平衡品质与价格的矛盾,中产消费者既重视品质又敏感价格 [13] 行业竞争与供应链问题 - 行业存在供应链标准混乱问题,部分品牌在不同市场执行双重标准 [11] - 行业竞争存在潜规则,如传闻有企业逼迫供应商"二选一"站队 [14] - 公司2024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近2/3 [8] - 公司需要平衡全球标准与本土化,避免因过度本土化而放松标准 [9][10]
山姆中国大变阵,也要“舍命狂奔”?
36氪· 2025-06-11 16:40
山姆在中国市场的现状 - 山姆在中国市场受到中产阶级追捧,被认为商品品质优于传统商超,供应链管理严格 [1] - 山姆频繁出现食品安全负面事件,但消费者仍对其保持高需求,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商品的渴望 [1] - 负面事件频发的原因被归咎于管理体系在快速扩张中走样,管理颗粒度不足 [1] - 山姆中国区已更换CEO,并加快开店步伐,调整组织架构以应对管理问题 [1] 山姆组织架构调整 - 山姆将原有6个大区重组为7个,新设江苏、浙江两大区,取消东区 [2] - 截至2025年5月,山姆在中国共有56家门店,江苏和浙江各8家 [2] - 单店年销售规模约百亿,区域内管理7-8家门店较为合理 [2] - 山姆计划2025年后年均新开8-10家门店,较近年6家/年的速度大幅提升 [2] - 江浙沪是山姆重点市场,但2024年销售额前十门店无一来自该地区 [3] 山姆食品安全问题 - 2025年1月,消费者投诉山姆车厘子混有坏果,客服仅提供130元优惠券补偿 [5] - 3月,山姆有机高钙鲜牛奶被曝变质,涉及多个批次,部分消费者获1000元赔偿 [5] - 3月底,北京消费者在山姆购买的黑金刚莲雾中发现活虫,客服称属正常现象 [6] - 5月,江西消费者在山姆鲜肉包子中吃出疑似玻璃异物,客服赔偿300元优惠券 [6] 山姆与Costco在华发展对比 - 2024年山姆中国销售额突破1005亿元,进入千亿门槛 [9] - Costco进入中国5年仅开7家店,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北方市场空白 [9] - Costco开店筹备期长达2.5-3年,因自建门店和人才因素 [9] - Costco生鲜品类依赖进口,承担15%关税,售价较山姆高10%-20% [10] - 山姆70%本土采购,商品周转快行业30%,Costco本土商品占比不足5% [10]
山姆续卡率92%,Costco才62%?山姆能用中国经验在全球逆袭吗?
虎嗅· 2025-06-09 11:26
会员续卡率对比 - 山姆中国会员续卡率达92%,Costco中国仅60%出头,差距达30个百分点 [1] - 续卡率是仓储会员店经营力的核心指标 [1] - Costco全球平均续卡率超90%,但中国表现远低于全球水平 [2][3] 山姆中国成功策略 - 互联网营销:通过小红书等平台组织KOL/KOC推广,建立"山姆女孩"等标签强化品牌认知 [6][7] - 前置仓体系:每个门店配套5-15个前置仓,线上订单占比近50%,单仓日订单可达3000单,500单即盈利 [8][9] - 本地化服务:99元起送、1小时达、全城配送,解决仓储店"不方便"痛点 [18] - 选址优化:布局城市中心店(如上海外高桥),配套停车场提升便利性 [14] Costco中国运营问题 - 选址偏远:门店集中于远郊(如上海闵行、杭州萧山),依赖自驾交通 [11][12] - 线上短板:SKU仅400多种,远低于山姆数千SKU,且收取配送费不符合中国消费习惯 [16][17] - 策略僵化:坚持全球"郊区大店+自建物业"模式,未针对中国市场调整 [20][21] 商业模式差异 - 山姆主动涨价:2016年会员费从150元升至260元,验证用户粘性 [23] - 山姆全渠道布局:结合云仓、前置仓、数字化营销形成闭环 [23][26] - Costco依赖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在北美成功但中国推广不足 [19] 行业趋势与潜在影响 - 山姆中国2024年销售额破千亿,全球营收占比提升可能推动其模式反向输出 [25][26] - 会员制本质是用户留存能力,需平衡标准化与本地化 [28][29] - Costco中国困境反映全球经验与本地化执行的矛盾 [30]
Costco(COST)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30 05:16
业绩总结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620亿美元,同比增长8.0%[4] - 可比销售额增长5.7%,可比客单价增长8.0%[4] - 毛利率为11.25%,净收入同比增长41个基点[9] - 每股摊薄收益为4.28美元,同比增长13.2%[9] 用户数据 - 会员收入增长10.4%,全球会员续费率为90.2%[11] - 付费会员数量达到7960万,同比增长6.8%[13] - 美国和加拿大的会员续费率分别为92.7%和90.2%[11]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25财年末,仓库总数将达到914个[20] 电子商务表现 - 电子商务可比销售额增长15.7%[4] - 电子商务平均订单价值增长3%,网站流量增长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