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沸腾!猛增570%!
券商中国· 2025-03-02 20:48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小鹏汽车单月交付30453辆,同比增长570%,登顶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 [2] - 比亚迪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2.28万辆,同比增长163.9%,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6.70万辆 [3][9] - 小米SU7 Ultra锁单量突破10000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务,2月交付量超2万辆,累计交付超18万辆 [2][6][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月新能源零售预计达6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48%,未来几个月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3] - 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125.0万辆,同比增长13.6%,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13] - 2025年智能汽车市场规模预计接近万亿元,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智驾平权时代有望到来 [15][16] 车企动态与战略 - 小鹏汽车连续4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台,累计交付60803台,同比增长375%,MONA M03连续3个月交付超1.5万辆 [5] - 理想汽车2月交付2.63万辆,同比增长29.7%,累计交付119万辆,推出首款纯电SUV理想i8 [5] - 比亚迪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覆盖多品牌及车型,实现动态起降、智能跟飞等功能 [3] 智能化技术发展 - 超10个汽车品牌提出"智驾平权"计划,特斯拉向中国市场分批次推送FSD功能,智驾之争愈演愈烈 [14] - 城市NOA硬件成本有望压至3000元级,触发10万-15万元车型标配潮,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16] - 智能化技术推动汽车产业变革,2025年将迎来智驾功能升级和平价版智驾系统普及 [14][15]
造车新势力2月:小鹏连续登顶,小米逼近鸿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10:38
1月及2月车市概况 - 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滑12.1%,环比下滑31.9%,表现不及往年 [3] - 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25万辆,同比增长13.6%,环比下滑30.3%,新能源零售预计6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48% [3] 造车新势力2月销量表现 - 小鹏汽车交付30453辆,同比增长570%,连续4个月突破3万辆,2025年前两月累计交付60803辆,同比增长375% [4][5] - 理想汽车交付26263辆,同比增长29.7%,历史累计交付达1190062辆 [4][11] - 零跑汽车交付25287辆,同比增长285% [4] - 鸿蒙智行交付21517辆,环比下滑38.5% [4][15] - 蔚来交付13192辆,同比增长62.2%,其中蔚来品牌9143辆,乐道品牌4049辆 [4] 小鹏汽车市场策略与产品 - MONA M03(11.98万-15.58万元)2月交付超1.5万辆,连续6个月破万,覆盖10万-20万元市场 [6] - P7+(18.68万-21.88万元)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辆,标配图灵AI高阶智驾和全域800V平台 [6] - 2025款G6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AI鹰眼方案,支持无图化高阶辅助驾驶,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 [8] - 小鹏坚持"硬件标配+软件免费"的智驾商业化路径,目标2025年销量达100万辆 [10] 理想汽车纯电战略 - 首款纯电SUV i8采用宁德时代102.7kWh麒麟电池,CLTC续航710km,支持12分钟充电500km [14] - i8配备激光雷达和Orin-X芯片,支持城市NOA功能,定位家庭用户需求 [14] - 理想2025年目标占据20%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头部企业 [14] 鸿蒙智行车型表现 - 问界M9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冠 [16] - 问界新M7系列交付5204辆,稳居30万级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16] - 智界R7交付8748辆,2025年累计交付20168辆,增程版持续热销 [16] - 享界S9连续7个月成为40万以上豪华纯电轿车销冠 [16] 小米SU7 Ultra市场反响 -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直降28.5万元,配备三电机系统,0-100km/h加速1.98秒 [20][22] - 上市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2小时突破1万台,2月28日达1.5万台 [22] - 引发友商互动,包括东风日产、极氪、腾势、保时捷等品牌的祝贺与认可 [24] 蔚来汽车安全与产品规划 - 蔚来ET9通过时速80km弯道双轮、150km直线双轮、120km雨天双轮爆胎测试 [28] - 蔚来自动紧急避让功能一周内帮助用户化险为夷107次 [26] - 2025年计划交付ET9、乐道品牌两款SUV及萤火虫首款车型,销量目标44万辆 [26][30] - 上海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蔚来市占率达49.6% [30] 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探至7.88万元海鸥车型 [4] - 特斯拉FSD向中国市场分批次推送,智驾竞争升级 [4]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基于飞凡RC7改造,引入华为智驾解决方案 [4]
推动全民智驾,华为乾崑愈行愈笃
晚点LatePost· 2025-02-20 22:21
高阶智驾定义与行业趋势 - 高阶智驾需同时具备高速和城区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才能实现"全国都能开" [2][3][7] - 2024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车智驾渗透率将超过10%拐点,2025年或成"全民智驾元年" [3] - 行业呈现两大技术路线:中阶向高阶推进 vs 高阶能力下放,华为采用后者 [3][7] - 智驾功能演进分为三阶段:2020年前ACC/LCC→2020-2022高速NOA→2023年后城市NOA [8] 华为乾崑战略布局 - 提出"全民智驾"概念,计划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0-20万元车型 [5][12] - 累计投入研发超10年,组建数千人团队,投入资金达数千亿元 [7][12] - 智驾系统已完成三代迭代(ADS 1.0→3.0),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有路就能开" [7] - 当前云端训练算力达10 EFLOPS,每日训练里程超3500万公里,每5天迭代模型 [12] 市场表现与产品力 - 智驾系统激活用户突破50万,累计行驶20亿公里(地日距离13.4倍) [3][7] - 合作车型超20款,覆盖轿车/SUV/MPV/越野等品类,含问界M7/M9等爆款 [9][12] - 岚图梦想家乾崑版43天订单超3万台,高阶智驾用户占比达94% [9][11] - 问界M9购车原因中智驾提及率67%,超过智能座舱(65%)和品牌(57%) [9]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全栈自研软硬件(激光雷达/GOD网络等),实现"端到端"架构 [9][12] - 首创全向防碰撞、VPD泊车代驾等功能,推动行业技术标准 [7][12] - 春节8天用户日均智驾里程占比达41.8%,历史累计占比32.4% [12] - 被行业评价"若无华为推动,中国高阶智驾进程会慢很多年" [11]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将实现高速L3商用/城区L3试点,向L3/L4级自动驾驶演进 [12] - 通过ADS SE版实现科技平权,使20万以下车型具备高速领航等核心功能 [12] - 目标让智能驾驶从"少数人玩具"变为"多数人日常工具" [13][14]
智驾战开打,合资车企要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3 00:57
行业动态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深蓝汽车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0万元车型 [5]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7.88万元海鸥车型将配备,推动高阶智驾进入7万元级别 [5] - 行业分析认为这是变相的价格战,通过增配3000-5000元智驾硬件替代直接降价1万元 [5] - 比亚迪的举措将压力传导至全栈自研车企和ADAS企业,合资车企燃油车优势可能被"全民智驾"冲击 [5][26] 技术路线 - 比亚迪采用"华卓地魔"(华为、卓驭、地平线、魔门塔)供应商模式,可能推动智驾主流转向供应商主导 [5] - 比亚迪智驾方案分为三档:A方案(DiPilot 600)给仰望、B方案(DiPilot 300)给腾势、C方案(DiPilot 100)普及全系 [21] - 供应商分配:10万以下用卓驭、15万左右用地平线、20-25万用魔门塔、30万以上用华为 [21] - 自研路线以蔚小理为代表,2024年预计60万辆搭载量占NOA市场不到30%份额 [24] 市场反应 - 华为余承东质疑低价智驾质量,认为30万元以上才是正经高阶智驾 [7][9] - 长城汽车魏建军强调智能驾驶应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 [11] - 零跑汽车表示无压力,其B10车型在芯片、激光雷达和城市NOA上比竞品超前 [14] - 宝骏汽车欢迎比亚迪加入智驾普及,即将推出搭载"灵眸智驾3.0"的新车 [12] 技术标准争议 - 高阶智驾定义分歧:需具备城市NOA能力或达到L3级别 [16][18] - 特斯拉FSD方案成本1.2万-1.5万元,车价需12万元以上才能支撑 [16] - 2023年中国市场NOA标配超100万套,高速NOA渗透率7%,城市NOA仅1%多 [21] - 2024年预计高速NOA渗透率16%,206万辆新能源车将搭载NOA功能 [21] 市场影响 - 比亚迪营销策略可能改变消费者认知,认为NOA不应额外付费 [26] - 小鹏汽车MONA M03智驾成本1.5万-2万元,面临比亚迪7万元方案的冲击 [26] - 合资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双重压力下,可能失去紧凑级轿车和SUV市场 [26][28] - 轩辕奖测评显示L2+功能车型占比超50%,APA自动泊车功能普及率达100% [19] 技术发展趋势 - 2024年车企摆脱高精地图依赖,NOA宣传转向"全国都能开" [19] - 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提升智驾上限能力,改善复杂场景应对 [19] - 纯视觉方案存在场景限制,激光雷达方案在突发情况反应更优 [28] - 未来竞争关键将集中在智驾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验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