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医保局:“十四五”医保基金支出12.13万亿,年均增长9.1%
中国经营报· 2025-07-24 16:59
医保改革成效 -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覆盖全国357个统筹地区 2025年以来累计拨付即时结算资金5948亿元 [1] - 医保基金与集采及国家谈判药品耗材企业直接结算 药企回款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0天以内 [1] - 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服务在山东实现2700多万笔业务 提升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竞争力 [1] 医保基金支出与支持 -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 年均增长9.1% [2] - 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规模2024年为2020年的3.9倍 年均增速达40% [2] -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 2024年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 [3] 医药行业改革与开放 - 持续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 指导19个省份推进医保省级统筹 [2] - 新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已有超100个药品申报 [2] - 探索搭建全球药品交易平台 推动中国医药走向世界 [2] 医保支持医疗创新 - 支持中医药发展 推动人工心脏、脑机接口等医疗"黑科技"大规模应用 [3] - 推动医疗影像资料"上云联通" 促进航空医疗转运落地应用 [3]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1.9亿人 [3] 医保支付与服务保障 - 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 [3] -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和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 [3]
国家医保局回应每经:“十四五”期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超5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55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6:26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十四五"期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537万人次增至2024年2.38亿人次,增长超40倍 [1] - 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90%,服务范围从住院拓展至普通门诊及10种门诊慢特病 [1] - 实现每个县至少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1] - 累计服务超5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5500亿元 [3] 智慧医保建设 - 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系统响应达毫秒级,医保码日均结算超1450万人次 [3]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超12.36亿人开通医保码,部分区域实现刷脸结算 [2] - 医保政务服务线上可办率从2020年55%提升至2024年92% [2] - 医保药品耗材追溯查询功能日均使用超500万人次 [3] 医保服务优化 - 建成五级医保经办体系,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2] - 统一全国28项医保常用业务办理清单,生育津贴审核支付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 [2] - 实现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新生儿可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并在线申领医保码 [3] - 生育津贴实现"即申即享"并直接发放至个人 [3] 药品价格管理 - 督促566家企业调整726个药品品规价格,推进8批药品价格风险处置 [4][5] - 第11批集采优化规则:医疗机构可报具体品牌量,中选规则引入价差计算"锚点"及成本承诺机制 [4] - 要求投标药品生产线两年内无GMP违规,药监对中选企业检查及产品抽检"全覆盖" [5] - 全国31省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整改近20万家定点药店线上线下定价差异问题 [5]
不再以简单的最低报价作为参考!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工作已启动
证券时报· 2025-07-24 13:58
医保参保情况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13 27亿人 [2]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群众近1 9亿人 累计筹集基金超千亿元 支出超850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 2 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 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 [7] 医保目录与药品集采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 [3]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已启动 中选规则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10] 医保基金支出与使用 -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 13万亿元 年均增速9 1% [4] - 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支出是2020年的3 9倍 年均增速达40% [4] - 2021至2024年累计近200亿就诊人次享受医保报销 2024年是2020年的1 6倍 [8] 医保基金安全与监管 - 截至2024年底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 86万亿元 [5] - 累计追回医保基金1045亿元 [5] 跨省就医与生育保险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 4万家 四年多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 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 [6]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截至2025年6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9614 32万人次 [7] 长期护理保险成效 - "十四五"期间长期护理保险累计惠及超200万名失能群众 减轻护理服务费用负担超500亿元 [9]
医保改革交“十四五”答卷 :近13.3亿人参保 长护险已覆盖1.9亿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3:11
医保参保与基金运行 -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1] - 医保基金累计结余3.86万亿元,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 [1][2] - 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 [1]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参保覆盖达1.9亿人 [1] - 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 [2] 医保基金监管与支出 - 累计追回医保基金1045亿元,基金监管体系全面建立 [2] - 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大幅增加,2024年支出是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2]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左右 [3] 医保政策与改革 - "十四五"期间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3] - 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0版,建立特例单议和数据工作组等配套机制 [3]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促进新技术新设备临床应用 [3] - 按病种付费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效率提升 [3] 医保支付流程优化 - 即时结算覆盖全国91%统筹地区、48.4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金额5948亿元 [4] - 医保基金年度清算完成时间较"十四五"初期提前半年左右 [4]
“十四五”时期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达6.73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7-24 10:43
医保提质扩面广覆盖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1] - 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 2024年报销人次为2020年的1 6倍[1] 生育保险保障强化 - 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 53亿人 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1] - 31个省份和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1] - 近60%统筹地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 截至2024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1 9亿人[2] -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2]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 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2] 医保定点机构扩展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2] - 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 4万家[2] - 10种门诊慢特病实现跨省异地直接报销[2] 创新药支持政策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新药纳入医保目录[3] - 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 0版 建立特例单议机制[3]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3] 医保基金安全监管 - 健全飞检工作机制打击欺诈骗保行为[3] - 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监管制度[3]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构建"1+3+N"体系(1个平台+3重保障+N种补充)[4] - "十四五"期间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惠及6 73亿人次 减负6500亿元[4] -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 慈善捐赠等补充保障机制[4]
今日看点|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经济观察报· 2025-07-24 09:02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 国家医保局将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会于7月24日上午10时举行 局长章轲出席并答记者问 [1] 商务部例行发布会 - 商务部将于7月24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言人将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进展并回应媒体提问 [2] 限售股解禁数据 - 7月24日共有1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量2.19亿股 对应市值37.13亿元 - 中航重机解禁量最大达9371.99万股 市值15.84亿元 占总股本5.95% - 军信股份解禁6722.46万股 市值10.13亿元 占总股本8.52% - 盛景微解禁市值3.97亿元 占总股本比例最高达9.53% [3] 上市公司回购动态 - 当日15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 其中5家首次披露预案 1家获股东大会通过 9家已完成回购 - 劲仔食品拟回购金额最高达1.0亿元 锐科激光预案金额8065.09万元 - 金河生物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拟回购不超480.9万元 - 德业股份已完成回购1.0亿元 岩山科技完成5999.98万元回购 [4]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7月24日有4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利率1.4% 该笔操作于7月17日开展 [5] 海外经济数据预告 -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与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等数据即将公布 [6]
【省医保局】全省医保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榆林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18 08:25
医保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 会议采用"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形式 全面检视上半年工作成效并部署下半年任务 [1] - 省医保局局长苏红英主持会议并讲话 [1] 上半年医保工作成效 - 改革性任务加快落地:省级调剂金制度稳妥实施 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持续释放红利 [2] - 专项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医保基金专项整治国家审计整改 开展药品追溯码打击骗保行动 保障基金安全 [2] - 常态化工作有序推进:完善三重保障制度 强化"三医"协同发展 加强两定机构管理 [2] - 信息化取得突破:实现线上年度清算 落地即时结算改革 开通"医保钱包"等便民应用 [2]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统筹发展与安全:健全筹资机制 推进基金智能监控 扩大药品追溯码应用 加快公立医院集采货款线上结算 [3] - 统筹全局与局部:加强基金运行分析 防范赤字风险 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 [3] - 统筹当前与长远:确保"十四五"收官 谋划"十五五" 优化两定机构监管制度 [3] - 统筹稳健与进取:稳定待遇清单制度 推进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扩大药品比价功能应用 [3] 会议组织与参与 - 实地观摩榆林市医保智能监控中心 中医医院等创新案例 [4] - 省医保局领导班子 各统筹区医保局负责人及省市干部参会 [4]
医保迎来大变革?7月起个人账户取消?那卡内余额去哪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14:15
医保改革核心目标 - 优化个人账户并增强统筹基金保障功能,构建更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保大病、保重病"的基本功能 [2] - 改革并非简单取消个人账户,而是针对现有制度中"小病花不完,大病不够花"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优化 [2] - 2024年全国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余超7200亿元,但实际使用率仅42.3%,反映资金沉淀严重 [2] 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路径 - 美国2024年将个人医疗账户(HSA)与高免赔额医疗计划(HDHP)结合以提高灵活性,德国采用完全统筹模式 [2] - 中国改革兼顾国际经验与国情,探索中国特色医保发展道路 [2] 2025年政策调整内容 - 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维持现行比例 [3] - 北京案例:月薪3500元参保人个人账户划入金额从330元/月降至120元/月,但使用范围扩大至家庭成员门诊、药店购药及医疗器械 [3] - 个人账户余额不清零,2025年放宽使用限制,可支付家庭成员就医费用、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等 [4] - 试点城市数据显示政策调整后个人账户使用率提升32.7个百分点,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5.2个百分点 [4] 改革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 年轻健康群体短期可能因划入减少产生负面感受,老年及慢性病患者受益显著 [6] - 65岁以上参保人年均门诊自付费用减少867元 [6] - 各地过渡政策:上海对55岁+参保人实施3年渐进调整,广州设门诊共济保障金,浙江允许家庭账户资金互通 [6] 公众误解与配套措施 - 医保卡/电子凭证功能不变,仅调整新缴费划入比例,已有余额不受影响 [8] - 2025年上半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3%,反映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增长 [8] - 改革体现从个人储蓄向社会互助的理念升级,最终目标是构建共享型医疗保障体系 [8]
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官方辟谣
证券时报· 2025-07-10 19:47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辟谣 - 核心观点:近期关于"7月起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的自媒体文章内容纯属谣言,官方明确表示不存在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情况 [2][5] - 政策背景:医保改革是按照中央部署和《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推进的,旨在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机制,不涉及取消个人账户 [5] - 改革实质:此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的机制优化,并非取消个人账户 [5] - 历史情况:类似谣言在2023年10月就曾出现并被辟谣,此次是虚假信息的再次传播 [5] - 官方态度: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公众应以官方渠道信息为准,对来源不明的"内部消息"保持警惕 [8]
“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官方:纯属谣言
财联社· 2025-07-10 13:14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辟谣 - 自媒体文章宣称2025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分步推进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并最终取消个人账户模式 经查证为谣言 [3] - 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系伪造 不存在"取消职工个人账户"的政策 [3] - 医保改革实际方向是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 通过调减单位缴费和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比例支持门诊报销 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 [3]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权益保障 - 改革后个人账户结余归属不变 历史结余和新划入资金仍归个人所有 可结转使用和继承 [4] -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和流向不变 继续全额划入个人账户 [5] - 退休人员不缴费政策不变 个人账户资金继续由统筹基金划入 [6] 谣言传播特征与应对 - 造谣者利用公众对医保改革的高关注度 伪造"医保局内部人士"消息及文件名称增强可信度 [6] - 类似"取消个人账户"谣言在2023年10月已出现过 此次系旧谣新传 [7] - 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医保政策信息 对来源不明的夸张表述保持警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