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以“智”提效,以“绿”赋能——云天化大为制氨“一键智控”刷新行业纪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8 14:50
行业技术突破 - 全球首套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先进过程控制(APC)与实时优化(RTO)技术的智能煤气化装置成功投运并连续安全运行一年,多项关键指标刷新行业纪录 [1] - 公司联合华为、华东理工大学、杭州司南智能等单位攻克气化炉温度软测量、强耦合变量控制等"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发16个AI子模型 [4] - 智能化装置实现装置大规模、多变量、强干扰工况下的"一键智控",自动化率飙升至96.88%,人工操作频次下降95.58% [4][6] 经济效益 - 年节约原料煤9100吨,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足一年 [6] - 2025年锅炉吨蒸汽煤耗降低2.08%,年节标煤6602吨;尿素装置氨耗下降1.51%,年减排二氧化碳3162吨 [6] - 今年上半年实现收益近千万元,合成氨、尿素、高压蒸汽产量均创建厂以来半年度新高 [6] 技术迭代与推广 - 对气化装置的8个模型展开深度再训练,模型可用性提升幅度超50% [7] - 建立起标准化运维体系,打造出可广泛复制、推广的"大为方案" [8] - 方案已在云天化集团内部全面推广,吸引10余家煤化工企业交流学习,其中5家已表达合作意向 [8] 未来发展 - 将持续迭代APC/RTO系统,培育工艺与运维"双精"专家团队 [10] - 目标打造煤化工板块极具竞争力行业标杆,为行业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贡献"大为样板" [10]
绿色建筑引领者——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13
ESG奖项与资质 - 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ESG新标杆企业奖" [1] - 公司是山东省首家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拥有88项行业资质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4] ESG管理架构 - 公司建立结构完整 层级清晰 权责明确的ESG管理架构 持续完善管理机制 [6] - 高标准企业治理 完善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 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体系 [6] 绿色发展战略 - 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 资源整合 加工制造等环节 [6] - 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聚焦绿色建造 布局智能系统门窗赛道 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 [6] - 秉承绿色 智慧发展理念 推动低碳环保 节能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 [6] 企业定位与使命 - 战略定位为"全球化布局 数智化生产 绿色化发展的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创新先锋" [6] - 企业使命为"创造绿色 智慧 美好的人居环境" [4][6]
策略对话金属:电解铝反内卷行情展望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电解铝行业受益于能耗限制,产能受限,海外投产缓慢,使其在过去改革中保持良好状态,未出现过度竞争或相关政策干预[1] - 电解铝属于过去两轮改革最成功的品种之一,供给维持刚性状态,价格和盈利水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 - 有色金属需求端表现出更好的成长性,新能源风光车、电网升级等因素使得铜、铝等有色金属稳步创新高[9] 历史经验与行情持续性 - 历史上通过政策干预和需求刺激可有效控制供给端并推动行情持续,如16-18年淘汰产能(约400多万吨,占比10%-20%)和21年中美疫情后经济修复[1][3] - 行情持续需终端需求刺激,如投资水电站、基建项目等,类似于过去地产需求放开、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措施[1][4][5] - 电解铝在15年之前因需求下滑导致行业盈利状况糟糕,16-18年改革后供给刚性得到有效约束[3] 当前市场表现与原因 - 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因需求增加和能耗管控,钢、铝、铜等高能耗品种产量减少10%-15%,价格创2007年以来新高[7] - 铝表现较好因其高电耗(每吨铝需1.35万度电,占全国7%以上用电量),停产复产成本高,双碳背景下产能受限(4500万吨天花板)[8][9] - 电解铝行业严格控制超产,弹性较小,利用率提升仅1%-2%,99%以上利用率几乎无弹性空间[9]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 未来3-5年,铝和铜仍是重点推荐品种,最佳买入时机是美国降息逐步放缓阶段[1][10] - 短期内铝板块具有较强韧性,预计价格中枢稳步上移,年化需求增长约3%,供给增长约2%[11] - 高分红板块备受关注,电解铝行业现金流从200亿提升至800-1000亿,负债率从60%-70%降至30%-40%,PB约1.5倍,分红率以10%速度提升[11] 推荐标的 - 高分红公司:港股中国虹桥、A股鸿双控股、天山铝业、中富实业,分红率高且性价比空间大[11] - 对铝价敏感公司:神火、云铝股份、华腾线,弹性较大,估值或抬升50%甚至翻倍[11] - 虹桥宏创市值接近2000亿,股息定价空间大[11] 其他重要信息 - 铝生产依赖大容量、可连续运行的火电或水电,停产复产时间长且成本高[9] - 有色金属更多应用于家电、汽车、3C电子等领域,相对于房地产业更具性价比[9] - 电价下调及成本下降使得电解铝行业盈利情况保持良好[11]
追踪碳足迹锁定偷排通通手到擒来
长江日报· 2025-07-28 08:50
公司概况 - 武汉市三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环境数据AI分析,每月处理超过1000万条环境数据,包括气象、能耗、工业排放等[1] - 公司自主研发深度学习算法,能整合不同品牌监测设备、不同格式原始数据及卫星遥感图像,实现数据标准化处理[1] - 公司定位为科技向善企业,致力于环保技术创新,名称"三藏"寓意深入环保"无人区"探索[1] 核心技术 - 开发"'天空地'一体化大气智慧监测和溯源防控系统",污染溯源精度达"米级",可快速锁定排污企业[2] - 系统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连续16天精准预警空气质量[2] - 推出"绿色脉络AI智能体",能实时响应自然语言指令,生成空气质量预测热力图和污染物溯源分析[2] 业务应用 - 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国多个城市,覆盖"双碳"、气象、能源、绿色供应链等领域[2] - 在钢铁厂实施"碳足迹"追踪,助力企业减碳[2] - 与气象部门合作,为新能源行业提供能源调度数据支撑[2] 发展成果 - 近5年保持年均增长率超过100%的高速发展[2] - 获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杰出案例奖[2] - 被认定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 团队构成 - 技术团队涵盖环境、大气、化学、气象、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2] - 超过60%员工为技术研发人员[2] - 近40%团队成员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 未来规划 - 计划将AI智能体延伸至供应链全链条,实现原材料到产品的实时碳足迹追踪[3] - 开发动态"污染—能耗—碳排"热力图系统,优化园区绿电调度[3] - 推动生产、物流与交易环节的降碳增效闭环管理[3]
中国三星助力提振消费 让科技惠及生活 “人工智能+”为消费添新色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13
AI技术赋能消费电子 - 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手机、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实现实时通话转写、健康数据监测等智能化功能[1] - 中国研发机构专注于人工智能、5G/6G等前沿技术,形成覆盖芯片、算法、终端的全链条创新能力,截至2023年底设立11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5000余人[1] - 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消费融合,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1] 绿色节能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AI节能技术,通过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智能调节CPU频率和后台进程以降低能耗[2] - 将绿色理念延伸至全屋家电系统,通过物联网实现空调、洗衣机、冰箱等设备的智能节能管理[2] - 节能技术革新既控制电费支出,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2] 以旧换新促进消费 - 公司扩大换新补贴范围至手机、平板、家电等品类,提供科技价值与经济效益兼具的换机方案[3] - 创新推出"跨品牌回收+智能估价"模式,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全品类旧机估值[3] - 通过灵活机制降低换新门槛,同时减少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3]
“碳圈”玩家上新了(育见·新专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5:26
碳中和专业设立背景 -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能源、制造、金融等行业对相关人才需求激增,"十四五"期间人才缺口达近百万人,现有从业者仅约10万人[3] - 汽车行业为例,年产销超3100万辆的汽车大国需实现制造环节零碳目标,亟需高素质人才参与[3] - 碳管理领域现有人员多从能源、环保转行,对最新标准、交易机制、减碳技术了解不足[3] 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 - 培养具备碳中和基础理论、掌握低碳关键技术的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解决传统专业聚焦单一环节的局限性[4] - 北京科技大学侧重流程工业减排,依托材料、冶金学科,设置可持续材料(金属再生技术)和低碳冶金(电冶金技术)方向[6][9] - 北京师范大学构建"工-理-经-管"交叉体系,培养碳核算、碳金融等领域人才[6] - 昆明理工大学聚焦生态碳捕集、智慧降碳技术,培养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人才[7] 核心能力要求 - 技术硬实力:掌握可持续材料制备、低碳冶金等减碳技术[7] - 政策软实力:熟悉《巴黎协定》、碳交易规则,能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7] - 系统思维:统筹减排效果、经济成本与技术可行性[8] 培养模式创新 - 北京科技大学设"碳中和创新班",全国招生50人,推免生可直通硕士/博士[10] - 产教融合:依托20余家校企基地(如宝武集团),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融入培养环节[11] 就业前景 - 人才需求集中在政府、试点企业、碳交易所、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宝武集团等)年需求超3万名研究生学历人才[12] - 升学路径多元:国内对接碳中和技术工程专业,海外对接碳管理专业[12] 行业数据 - 中国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15]
恒誉环保: “设备+运营”双轮驱动 深耕热裂解全产业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6
产品远销全球 "连续化稳定运行"是热裂解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权威机构Lux Research调研指出,受困于"设备易结 焦、进出料难以密封、产物易聚合"等技术瓶颈,多数装备无法满足工业化连续运行要求,实际产能普 遍低于设计值。恒誉环保专注热裂解技术近40年,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及装备——"有机固体废物热 解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及装备",采用无结焦技术、热气密技术、防聚合技术等核心技术,对原料适应 性强,有效弥补了国内先进有机固废处理专用设备的短板。该技术成功解决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结焦、密 封困难和产物聚合等难题,实现固体产物中矿物油含量<0.05%或裂解率>99%,达到有机废物无害 化、减量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目标。经国家专业机构鉴定,该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本报记者张鹏飞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循环经济凭借"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 来,人们对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热裂解技术作为固废处理的创新方式,能实现减 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品质再生资源。 恒誉环保深耕热裂解领域近40年,已成长为一家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与运营服务为一体 ...
丰林集团: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725
证券之星· 2025-07-28 00:12
证券代码:丰林集团(601996)证券简称:601996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类别□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接待人员姓名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李红刚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 参与机构名称西分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国海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25 年 7月25日14:00-17:00 地点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银海大道1233号丰林集团 董事、副董事长:SAMUEL NIAN LIU 上市公司董事、总裁:王高峰 监事会主席、生产总监:林国利 投资者现场参观丰林集团年产40万m3超强刨花板生产线,并 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Q1:鉴于国内刨花板产能持续增加,产销失衡的现状,公司 在产能调整、市场拓展以及产品差异化竞争方面有怎样的规 投资者关系活动划?如何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 主要内容介绍场竞争? A1:人造板行业近年遭遇了激烈竞争且竞争将持续一段时间, 丰林始终秉承 ...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6月用电增速回升,天然气消费维持正增长-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2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规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1.7%,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幅显著,用电增速环比加快,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 [2]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4%,全球气价回落,我国天然气综合成本有望下降,城燃行业量利回升值得期待 [2][48] - 推荐关注电力、天然气、环保、热电联产+高股息、可控核聚变低温环节、氢能制氢环节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6月用电增速环比加快 - 6月单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新能源贡献主要发电增量,发电结构持续改善 [2][7] - 6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产业向高端化方向稳步发展 [2][15] 燃气:全球气价回落 6月全国消费同比增长1.4% - 供给稳步回升,全球气价回落,美国、欧洲、东北亚等地天然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21]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50.5亿m³,同比增长1.4%,需求侧年内首次连续两月正增长,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48] - 建议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两条投资主线 [48] 一周行情回顾 - 本期公用事业板块、环保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输,电力设备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赢 [50] 公司及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增加,沿海省市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 [53]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显著 [53]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权益分派、激励计划调整、融资券发行等 [54] 重点公司估值表 - 提供了公用事业、环保及电力设备等板块重点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收盘价、EPS、PE、PB等 [61][63]
“双碳”人才缺口近百万!储能运维管理员等“绿领”带来就业新机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27 20:14
绿领人才需求与现状 - "双碳"领域人才需求近百万人 但目前从业者仅10万人左右 存在巨大缺口 [1][2][5] - 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标识134个绿色职业 涵盖节能环保 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 [3] - 2024年新增19个职业中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等3个为绿色职业 [3] 绿领职业定义与特征 - 绿色职业具有"环保 低碳 循环"特征 涉及技术 管理 咨询等多类型岗位 [3][10] - 复合型人才需兼具技术能力(如新能源核心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如ESG体系) [10] - 典型案例为储能电站运维员 需同时具备设备维护 数据监测 策略调整等综合技能 [11][12][14] 行业薪酬与发展前景 - 初级职位年薪10-25万元 资深职位更高 地区与行业差异显著 [7] - 德勤预测中国绿色转型将创造3800万个岗位 主要来自低碳排放行业 [7] - 高校新增"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 校企联动培养复合型人才成趋势 [10]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家新能源战略部署直接催生绿色就业机会 如福建将绿色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支持 [7] -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推动需求增长 职业发展潜力吸引年轻人进入 [8] - 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工商业储能项目催生新型运维岗位需求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