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倾销
icon
搜索文档
国林科技:欧盟对中国乙醛酸产品反倾销税征收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
新浪财经· 2025-09-23 17:07
欧盟反倾销裁定结果 -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乙醛酸产品征收最终反倾销税 新疆国林产品税率为57.30% 其他中国公司税率区间为29.20%至124.90% [1] - 反倾销措施自公告日起生效 执行期限为5年 [1] 公司业务影响分析 - 2024年公司对欧盟乙醛酸出口收入占比3.50% 2025年上半年降至1.27% [1] - 反倾销税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 [1] 公司应对策略 -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并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1] - 开拓欧盟以外的销售市场以降低反倾销影响 [1]
印度对涉华聚四氟乙烯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中国为0-5,933.70美元/吨,俄罗斯为4,578.80美元/吨
格隆汇· 2025-09-22 22:11
反倾销终裁结果 - 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聚四氟乙烯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1] - 终裁建议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1] - 中国生产商的反倾销税税额为0至5933.70美元每吨 [1] - 俄罗斯生产商的反倾销税税额为4578.80美元每吨 [1]
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MDI作出反倾销初裁,最高达511.75%
DT新材料· 2025-09-22 07:07
美国对华MDI反倾销初裁 - 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 最高倾销幅度达511.75% [2]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和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权平均倾销幅度均为376.12% 其他中国实体企业为511.75% [2] - 反倾销调查源于2025年2月12日美国特设MDI公平贸易联盟应巴斯夫和陶氏请求提交的申请 [2] 中国MDI出口美国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纯MDI数量从0.47万吨降至0.17万吨 金额从0.21亿美元降至0.05亿美元 [3] - 同期聚合MDI出口量从22.56万吨增至26.8万吨 但金额从4.73亿美元波动至3.92亿美元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MDI出口国 [3] - 2025年上半年反倾销与关税政策导致中国聚合MDI出口美国总量从2024年15.3万吨暴跌至2.68万吨 同比下降82.48% [3] MDI产品应用与贸易影响 - MDI是广泛用于硬质泡沫塑料(保温材料)、软质泡沫塑料(汽车座椅、家具)及涂料、粘合剂、密封剂和弹性体的化学中间体 [3] - 若美国终裁肯定 预计对中国MDI厂商影响有限 但将重塑贸易流向 亚太地区货源趋紧 [4] - 万华化学在欧洲拥有40万吨MDI产能 可通过加大欧洲装置对美出口对冲风险 其产品有望填补亚太市场空缺 [4]
中银律师贸易救济队代理客户在越南对华BOPP反倾销案中赢得零税率
搜狐网· 2025-09-19 15:54
反倾销日落复审裁决 - 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7月14日做出最终裁决 对中国出口的BOPP产品不再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1] - 本次日落复审于2024年7月23日由越南工贸部对原产于中国 泰国和马来西亚的BOPP发起 [1] 案件结果与意义 -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在本次应诉中获得零税率 这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应诉越南对华反倾销调查中获得的唯一一起零税率 [1] - 案件结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代理律师团队 - 本案由中银国际业务部主任 高级合伙人贾征律师作为主办律师 陈瑶律师 赵睿轩律师作为协办律师 [1] - 中银贸易救济团队在二十多年的反倾销实践中 曾代理三百多家中国企业在二百多起反倾销 反补贴案件中应诉 [1] 业务范围与经验 - 业务涉及美国 欧盟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加拿大 欧亚经济联盟 印度 韩国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 印尼 巴基斯坦 土耳其 南非 埃及 沙特 墨西哥 阿根廷 巴西 秘鲁 哥伦比亚 智利 乌拉圭等世界主要市场 [1] - 针对越南对华反倾销调查 团队曾在镀锌板案 聚丙烯薄膜案 冷轧钢案 聚酯纱线案 钢绞线案 聚丙烯薄膜日落复审案 热轧钢案中协助多家集团参与应诉并多次获得良好结果 [1] 服务能力与领域 - 中银贸易救济及WTO法律服务中心拥有理论成果丰硕 实践经验丰富 代理业绩优秀的律师和会计师 [2] - 业务领域涵盖反倾销 反补贴 保障措施 WTO谈判和争端解决 贸易壁垒调查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服务贸易 海关法等 [2] 服务阶段与宗旨 - 服务贯穿反倾销事务的各个阶段 包括原案调查中的应诉和申诉 各种行政复审 司法审查以及征税和退税方面的服务 [2] - 服务中心的宗旨是善用各国国内法和WTO规则 捍卫国家和企业的自由贸易权利 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以企业需求为己任 打造国际一流贸易救济和WTO法律服务品牌 [2]
卓创资讯:9月进口猪肉价格短时上涨国产猪肉创年内新低
新浪财经· 2025-09-18 11:11
进口猪肉价格变动 - 欧盟反倾销措施导致进口肋排价格最高日涨幅达4000元/吨 进口猪头和猪脚价格亦有抬升 [1] - 商务部对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采用保证金形式 [1] 国产猪肉供需状况 - 国产鲜品及冻品猪肉供应充裕 终端需求在开学季和中元节备货结束后回归疲软 [1] - 鲜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并创年内新低 截至9月16日国内膘厚标准白条猪肉均价为17.12元/公斤 [1] - 9月下半月国产猪肉价格维持偏低水平 月底受双节需求提振可能低位反弹但幅度有限 预计9月均价环比小幅下跌 [1] 行业长期趋势 - 四季度国产鲜品猪肉价格预计低位小幅上涨 因适重猪源增多且处于消费旺季 市场呈现供应双增状态 [1] - 四季度进口猪肉价格或缓跌为主 2025年1-7月猪肉进口量62.64万吨同比增加4.11% 猪副产品进口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05% [1]
中国对美芯片“三连击”:3天3反揭开半导体博弈新阶段 ——反倾销剑指传统芯片、反歧视直击高端封锁、反垄断拷问英伟达
36氪· 2025-09-17 15:56
反倾销调查 - 商务部对美国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 指控美国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商品 调查针对40纳米及以上工艺节点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器芯片 调查期将持续一年[2] - 调查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起 指控四家美国生产商(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在中国市场平均份额达41%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超过300% 产品价格在2024年全年累计下降52%[2] - 中国是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单一市场 这些传统芯片采用成熟工艺但持续改进 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 消费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3] 反补贴关联 - 商务部曾在2025年1月对美国成熟节点半导体启动反补贴调查 直指美国《芯片法案》提供的补贴使企业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3] - 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通常同步执行(统称"双反") 禁止性补贴可能成为认定倾销的证据之一[3] - 调查可能引发关税打击或进口禁令 迫使外国公司放弃市场份额 推动国内采购浪潮[4] 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指控美国在芯片领域实施贸易歧视和出口管制 旨在遏制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发展[6] - 美国实体清单目标自2018年起从核武器 航空航天转向半导体 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6] - 美国出口管制三大战略目标:切断高端芯片获取以削弱中国AI和超算能力 阻止中国获得先进设计工具和制造设备 阻止中国开发自主先进半导体设备[6] 调查战略背景 - 中国选择在美国组建37国经贸围堵联盟及将32家实体列入限制贸易名单后启动调查 旨在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7] - 中国在2025年3月对加拿大商品实施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裁决 通过加征关税丰富对外贸易法律工具箱[8] - 2025年9月《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进一步充实反制措施 增加外交谈判筹码和获取先进半导体渠道[8] 反垄断调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英伟达违反2020年收购迈络思时作出的承诺 包括公平合理无歧视销售 禁止搭售 保证互操作性和信息保护等义务[9][10] - 英伟达被约谈涉及为中国市场研发芯片的安全风险 存在被远程关闭或追踪用户位置的可能性[11] - 英伟达作为全球AI芯片领军企业 其业务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 成为中美芯片竞争关键焦点[10] 行业竞争格局 - 过去十年美国将芯片置于对华技术竞争核心 采取制裁 限制"中国制造"和禁止转让高端芯片等措施[1] - 中美半导体生态系统出现明显分化 中国通过持续投资和本地化建立自给自足能力[1] - 美国芯片公司最大市场仍是中国 中国关键芯片最大供应商也是美国公司 形成竞争与供应链共存格局[12]
联合深度专题:反内卷,细分行业如何选?
2025-09-17 08:50
行业与公司覆盖 - 钢铁行业 包括华菱钢铁 南钢股份 中信特钢 宝钢股份 首钢股份[10] - 建材行业 细分水泥和光伏玻璃 涉及华新水泥 海螺水泥 旗滨集团[11][17][19] - 快递行业 包括申通 圆通 韵达 中通[27] - 航空业[20][22][28] - 化工行业 细分纯碱 工业硅 有机硅 草甘膦 涤纶长丝 涉及恒力 荣盛 盛虹 卫星化学 宝丰能源[32][34][39] - 石化行业 涉及炼油 乙烯 丙烯 瓶片 PTA[35][38] - 火电行业 涉及广东发展 宝新能源 华润国际 华能发电 华润电力 国电电力[40][42] - 建筑产业 涉及红鹿公司 北方国际 中材国际 中钢国际 中化学[43][44] - 煤炭行业 涉及兖矿能源 电投能源 潞安皮煤 山煤国际 晋控煤业[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钢铁行业** - 反内卷政策推动盈利快速改善 7月吨盈利超200元 但8月回落至三四十元[2] - 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合理 铁矿石占70%-75% 钢铁和焦煤各占15% 因80%铁矿石依赖进口[5] - 2026年起实行分级管理 分引领型 规范型 不规范型 不规范企业面临更大幅度减产[6] - 环保改造成本高 每吨至少500元 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投入 2026年分级管理将加速出清[7][8] - 落后产能退出后 需求与供给维持8-9亿吨 吨钢盈利可恢复200元以上 企业利润弹性达40%-80%[9] - 上游原材料供给趋松 西芒杜矿投产后全球铁矿石价格从100美元降至75-80美元[9] **建材行业** - 水泥行业面临供给侧超产治理 若严格落实且协同合作 价格将具弹性[13] - 水泥实际产能利用率约50% 备案产能利用率约60% 区域上华东及南方较高 北方西部华北偏低[13] - 2025年底前落实超产治理 超产部分需两倍关停以合法化 或严格按备案日产能生产 不超过110%且年生产不超300天[14] - 若26年需求下滑8% 长三角备案产能利用率达85% 协同良好则价格弹性大[15] - 光伏玻璃低盈利但高产能利用率 长期需求增长良好 具备反内卷必要性[12][16] - 光伏玻璃产能从21年3万吨增至24年12万吨 产能利用率约70%[19] - 2025年9月价格上涨 因7月限产导致库存下降 头部企业账面盈利 小企业小幅亏损[19] **快递行业** - 反内卷见效快 价格上涨幅度惊人 盈利弹性大[23] - 各上市快递公司单个季度可增厚5至10亿利润 年化每家公司可增25亿利润[23] - 件量增速接近10% 高峰达20% 中国年快递单量1500-2000亿单 平均运费7元 万亿级产业[24][25] - 政策监管通过锁仓和反馈措施保障提价 如罚款或关停未执行提价网点[26] **航空业** - 受商务需求疲软影响 2025年6-8月因八项规定学习和重大活动需求抑制[22] - 结构性运力过剩 北美航线未恢复导致双通道飞机投放在国内商务航线 供给增加30%[29] - 供需关系较2019年改善但不强力 供给增3-5个百分点 需求增长波动大 价格未强势上涨[30] - 未来几年供给维持2-3个百分点低增长 长期需求乐观[30] **化工行业** - 受库存周期和新产能投放周期影响 2023年以来盈利下行未好转[31] - 2026年许多行业可见再平衡 资本开支增速边际放缓 尾部产能退出[32] - 纯碱要求2025年底清零不达标产能 目前10%装置不达标且老旧[32] - 工业硅存在落后产能 政策力度升级可迅速出清[32] - 有机硅 草甘膦 涤纶长丝等成本曲线扁平 集中度高 过剩幅度小 新增产能少 易协同减产[32] - 有机硅价格远低于21年高峰 涤纶长丝开工率超90%[32] **石化行业** - 面临成本端压力 产品价格处于15年来历史底部[36] - 中石化 中石油开工率80%左右 山东地炼仅40-50% 小产能因盈利差退出淘汰[35] - 国内外产能淘汰 欧洲 东南亚 东北亚国家如韩国 日本也有淘汰[36] - 瓶片执行减产较好 保持盈亏平衡 PTA价差跌至240-260元仅限流水平[38] **火电行业** - 商业模式偏离 中长期电价协议占比80-90% 成本端煤炭协议履约率低 大型央企约60% 地方国企更低[40] - 需参考海外市场如美国PJM 通过容量电价提升盈利稳定性[40] - 2026年为改革元年 广东省上网电价3毛9 接近地板价7.2元[41] - 广东省火电公司股价破净 安全边际充分[42] **建筑产业** - 周期品价格中枢具备抬升预期 产业链上下游共振带动整体价格上行[43] - 红鹿公司盈利随钢价顺周期波动 钢价大幅上行时表观盈利提升[43] - 北方国际从蒙古进口焦煤 反倾销后焦煤现货价格上涨 进口利润提升[44] - 超低排放改造及绿色低碳政策淘汰小企业产线 行业集中度提升 价格回暖[44] **煤炭行业** - 需求端美联储降息及国内化债提供催化 中期企稳可能性[45] - 供给端超产核查限制供给 约5%供给存在超产 1-2%供需变化即影响市场[45] - 超产入刑已明文规定 政策易推动落实[45] 其他重要内容 - 快递行业推荐尾部公司股票 申通 圆通 韵达 中通[27] - 水泥行业华新水泥明年业绩预计约40亿元 市值不到10倍PE 港股PE更低[17] - 旗滨集团光伏玻璃产能占整体40% 具备资源禀赋优势 预计盈利逐步兑现 市场空间40%-50%[19] - 航空业2025年5月航空公司单月利润比去年多10-15亿元 但后续需求下降未持续[30] - 化工行业推荐关注有机硅 草甘膦 涤纶长丝 工业硅 纯碱等板块[34] - 石化行业推荐民营炼化企业恒力 荣盛 盛虹 烯烃企业卫星化学 宝丰能源[39] - 火电行业短中期优先考虑港股华润国际 华能发电 华润电力 A股推荐国电电力[42] - 煤炭行业推荐港股兖矿能源 A股电投能源 焦煤首选潞安皮煤 动力煤推荐山煤国际 晋控煤业[45]
研究所日报:鑫新闻-20250916
银泰证券· 2025-09-16 14:06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2]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2] - 8月CPI同比下降0.4%,PPI同比下降2.9%[7] - 8月出口增长率放缓至4.4%,对美出口下降33%[9] 金融与信贷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8] - 8月政府债券净发行1.37万亿元,同比少2480亿元[8] - 社融增速因信贷和政府债券疲软而微降[8] 行业与投资 - 1-8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同比增长5.6%[4] - 广州市出台2025-2027年车网互动(V2G)规模化应用方案[4] - 商务部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2022-2024年进口量增37%但价格降52%[5]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美经贸会谈就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等达成框架共识[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拟设5000亿元,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2]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获鼓励,中印尼本币结算合作预计2025年投产[5]
A股超2800股上涨,模拟芯片多股大涨,黄金珠宝股普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2:07
市场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回落 沪指跌0.10%至3856.45点 深成指跌0.26%至12971.80点 创业板指跌0.32%至3056.30点 [1][2] - 科创20指数逆势上涨1.52%至1360.78点 中证500微涨0.07%至7142.40点 [3]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50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51亿元 超2800只个股上涨 [3] 算力与机器人板块 - 算力股逆势爆发 中科曙光、胜宏科技和海光信息盘中创历史新高 [5] - 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 万向钱潮两连板 均胜电子、大洋电机等多股涨停 [5] - 统一大市场概念股表现活跃 新宁物流20cm涨停 [5] 模拟芯片反倾销影响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40nm及以上工艺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涉及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8][9] - 美国模拟芯片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 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41% [9] - 2022-2024年调查产品进口量持续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15.90亿颗 [10] - 普冉股份20CM涨停至105.60元 月涨幅20% 聚辰股份涨6.47%至93.11元 灿瑞科技涨4.43%至36.55元 [7] - 反倾销有望使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市场扩张3.3倍(中性)至13.4倍(乐观) 栅极驱动芯片扩张1.6倍(中性)至8.8倍(乐观) [11] 黄金板块与价格波动 - 黄金珠宝指数盘中跌逾2% 周大生跌0.92%至13.99元 山东黄金跌1.00%至37.61元 赤峰黄金跌1.26%至28.93元 [13][14][15] - COMEX黄金期货创历史新高至3728.4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涨0.11%至3682.82美元 [15][17] -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突破1090元/克 周生生足金报1091元/克 单日上涨17元/克 [17]
反倾销反歧视反垄断:中国还击美国芯片战
虎嗅· 2025-09-16 12:05
中国芯片产业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并于同一天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1] 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并启动进一步调查[1][8] 这标志着中国在芯片战中首次对美国采取系统性反制行动[1] 反倾销调查核心内容 - 反倾销调查针对美国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33] 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 产业损害调查期覆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32] - 美国企业德州仪器 ADI 博通和安森美被指控在对华销售中累计增长37% 但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严重压制国内产品价格[36] 倾销幅度加权平均达340.10%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30] - 国内产业因价格压制导致2023年以来处于大幅亏损状态 毛利率和开工率持续低迷[39] 若调查成立 可能对四家美国公司征收反倾销税 其在华收入合计超百亿美元[41] 英伟达反垄断违规详情 - 英伟达被认定违反2019年收购迈络思时市场监管总局附加的七项限制性条件[15] 具体违反第二条"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GPU加速器"[17] - 英伟达向中国市场提供性能阉割版GPU 如H20芯片算力仅为H200芯片的六分之一 带宽仅为五分之一[18] 且此前因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于2025年7月31日被国家网信办约谈[20][21]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市场全球份额达90%-95% 中国份额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市场全球份额55%-60% 中国份额80%-85%[13] 该收购案于2020年4月16日被附条件批准[15]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中国模拟芯片厂商股价全线大涨 圣邦股份 纳芯微 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 赛微微电涨超7%[42] 美股德州仪器开盘跌超3% 安森美和博通跌约1%[43] - 英伟达股价在9月15日美股开盘一度跌1.5%[28] 公司自愿上交对华销售H20芯片15%的销售额给美国政府[25] 且CEO黄仁勋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26] 调查策略与背景 - 反制措施直接回应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23家中国芯片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行动[2] 并为中美经贸会谈增加谈判筹码[3] 体现"边打边谈 以打促谈"策略[4] - 反歧视调查若成立可能导致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出口[45] 所有调查可能随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而调整[47] 终极反制依赖于自研能力提升[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