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大名城(600094):收购佰才邦19%股权,布局先进通信领域
东吴证券· 2025-11-18 21: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大名城维持“买入”评级 [1][2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名城金控以6.94亿元收购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4293%的股权,布局先进通信领域 [1] - 此次收购旨在实现资源协同,为公司在房地产主业之外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8][24] - 基于主业房地产行业景气度逐步见底及此次收购,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2.80亿元(前值1.43亿元)和2.49亿元(前值1.29亿元),并给予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68亿元 [8][24] 佰才邦公司概况 - 佰才邦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兴通信网络设备提供商,专注于5G/4G/2G移动通信及面向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6G)端到端解决方案 [13] - 公司业务横跨地面通信和空天通信,核心产品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如一体化小基站、分布式基站)、核心网软件及面向非地面网络的通信设备 [13] - 公司创始团队专业实力强,股东背景雄厚,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小米集团旗下的金米投资、高通中国、无锡国联、广州越秀等知名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 [13] - 在无线接入网产品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基站RRU SoC芯片是国内首颗将中频数字信号处理和射频收发单元高度集成的RRU芯片,大幅降低了基站射频单元的功耗和成本 [14] - 在核心网产品方面,公司研发了可嵌入式高弹性核心网、分布式核心网等软件产品,支持多种制式和应用场景,采用云原生分布式架构 [14][17] - 在空天通信领域,公司针对低空无人机通信和低轨卫星通信推出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制星载基带信号处理SoC芯片 [19] - 公司客户与市场遍布全球,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过1,400家运营商及行业客户 [20] 收购协同效应与市场前景 - 佰才邦拥有端到端整网解决方案能力,是国内少数掌握从无线接入到核心网完整技术栈的企业,其技术具有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建网成本可较传统方案下降一半以上 [21] - 佰才邦所处市场空间广阔且高速增长,全球5G网络建设尚处高峰期,新兴市场和垂直行业带来持续设备需求,公司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4G/5G网络从无到有的快速建设 [21][22] - 大名城在地产和产业园区的政府及企业客户资源可与佰才邦的5G专网、智慧城市通信解决方案形成协同,助力打造智慧园区、智慧社区 [22][23] - 收购有助于完善大名城在新基建领域的布局,构建“地产+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的综合能力,形成更完整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链 [2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公司当前股价为4.28元,市净率为0.97倍,总市值为99.5079亿元 [5]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7965亿元,同比增长111.97%,每股收益为0.12元,对应市盈率为35.58倍 [1][8]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892亿元,每股收益为0.11元,对应市盈率为39.98倍 [1][8]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6772亿元,每股收益为0.12元,对应市盈率为37.17倍 [1][8]
穿越资本热浪,前瞻“AI芯纪元”黄金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20:59
0:00 1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汇正财经联合主办的"2025年21世纪卓越董事会(苏州站):芯力量· 芯解法·芯机遇"活动隆重举办。来自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的多位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围绕芯算联 动与高效算力发展、芯片产业未来增长点与投资风口等行业热点议题,分享深度洞察,并展开高质量的 行业交流。 21世纪数字传媒党委委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会委员、上海中心主任王芳艳为活动致辞。她表 示,聚焦资本市场,AI芯片无疑是今年以来最受瞩目的主线之一。一方面,地缘政治扰动使得先进制 程芯片成为博弈的焦点,AI芯片的国产替代需求空前强烈;另一方面,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如火如 荼,在训练、推理需求激增之外,存储瓶颈日益凸显,相关领域的景气度超乎预期。 王芳艳指出,展望未来,在政治、产业、资本多重力量的交织作用下,AI与芯片将如何深度融合、协 同演进,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与价值洼地,值得深入探讨。 主旨演讲环节,活动特邀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陆继军、国泰海通研究所电子首席分析师舒迪、浙商银 行苏州分行投资银行部主要负责人王涛三位重磅嘉宾发表演讲,分别从技术转化、市场研判与资本活水 出发,为产业发展提供前 ...
当前计算机板块的核心主线仍围绕AI和科技自立自强展开,关注软件ETF、计算机ETF
新浪基金· 2025-11-18 20:09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沪指、深成指盘中跌超1%,沪指收盘跌0.81%,深成指跌0.92%,创业板指跌1.16%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3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53亿元 [1] - 市场近期延续震荡态势,部分资金或有"落袋为安"或组合调整的需求,但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量能活跃,调整空间可控 [1]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AI应用概念逆势上涨,软件ETF(515230)上涨1.21% [1][8] - 锂电板块震荡走弱,新能源板块明显回调,主要系短期冲高后部分资金兑现,但基本面并无明显变化 [1][11]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上涨2.10%,芯片ETF(512760)上涨0.84% [4] AI算力投资与海外云厂商 - 2023年下半年以来,云厂商资本开支显著加速,预计2025年海外云厂商全年资本开支均处于50%以上的同比增长 [4] - 微软、亚马逊、阿里等海内外厂商的资本开支与全年云收入基本相当,同时约占到经营性现金流的60% [4] - 与2020年相比,微软的现金及短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从43%大幅下降至16%,谷歌和亚马逊的资产负债表也呈现类似趋势 [6] - 部分科技巨头已通过发债、成立合资公司进行表外融资等方式为AI业务提供资金,运营模式从轻资产转向重资产 [6] 国产替代与半导体产业链 - 先进制程所需关键设备(光刻机、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7] - 中美高科技领域持续脱钩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对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墨,有望促进半导体设备及芯片领域国产替代的突破 [7] - A股光模块相关标的作为上游供应商,业绩保持增长及兑现的确定性较强 [6] AI应用发展与厂商动态 - 阿里推出千问APP,公测当天iOS免费榜排名从第45名快速上升至最高第6名,应用生态布局日趋完善 [9] - 腾讯升级混元基础模型能力,未来或将推出个人Agent助手,通过微信生态闭环执行任务 [9] - 字节火山引擎发布豆包编程模型,综合使用成本相较业界平均水平大幅降低 [9] - 华为宣布将在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算力资源利用率有望从行业平均的30%-40%提升至70%左右 [9] 机构持仓与板块展望 - 计算机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机构持仓为3.2%,环比第二季度有小幅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 [10] - 计算机板块核心主线仍围绕AI和科技自立自强展开 [10] - 新能源板块后续可关注三个方向:景气延续(如储能、锂电池)、困境反转(如光伏、锂电材料)、未来产业(如AIDC、固态电池) [11]
吃肉没赶上 割肉一次没落下
Datayes· 2025-11-18 19:57
全球市场避险模式 - 全球风险资产普遍下跌,包括美股、日股、加密货币及黄金[1] - 市场波动率指数(VIX)升至约23,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3] - 期权市场为美国9月就业报告发布及12月FOMC会议定价巨大波动[3] - 对增长和利率更敏感的罗素2000指数正为12月初更大的风险定价[3] - 日元波动率反映围绕12月19日日本央行会议的风险,高盛预测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1月加息[4] 特朗普投资动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下旬至10月初期间至少购买8200万美元公司和市政债券[1] - 购入公司债发行主体包括英特尔、博通、高通、Meta等科技企业,家得宝、CVS等零售企业,以及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银行[1]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跌0.81%,深证成指跌0.92%,创业板指跌1.16%,北证50跌2.92%[16] - 全市场成交额19461.70亿元,较上日放量157.01亿元,超4100只个股下跌[16] - 主力资金净流出876.67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26] - 北向资金总成交2181.73亿元,三一重工成交7.70亿元[28] 板块与行业动态 - AI应用概念逆势上涨,榕基软件、浪潮软件、宣亚国际、华胜天成2连板[16] - 半导体板块活跃,受中日关系变化推动国产替代逻辑走强,中芯国际承接大量模拟、存储急单[16] - 锂电板块下跌,存在止盈需求及铁锂等环节带水分的涨价信息被证伪等卖方消息[12] - 储能板块有价格战传言,称降价30%,报价跌破1.2元/Wh,但卖方指其为对去年价格水平的重复解读[12] - 福建板块因平潭发展、海峡创新、合富中国停牌核查,炒作情绪显著降温[16] - 传媒、计算机、通信为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基础化工为净流出前三大行业[26] - 传媒、计算机、电子领涨,煤炭、电力设备、钢铁领跌[33] 公司与产品新闻 - 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量产交付视频,遭Figure创始人公开质疑为电脑特效[12] - 华为上午出现Mate 80的参数图片[12] - 蚂蚁集团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14] - 宁德时代表示其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25] - 宁波方正与宁波华翔启源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就机器人产品精密结构件等开展合作[25] - 10月iPhone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占比四分之一,销量同比增长37%[25] - 小米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电动汽车交付目标,预计2026年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将下降[25] - 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10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5] - 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25] - 谷歌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emini 3.0将于今年年底前推出[24] - 大疆邀请投资机构对新品DJI Avata 360进行闭门调研[25] 政策与行业指引 - 工信部印发《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目标到2027年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双千兆网络覆盖率达100%[22]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适当减免相关违约金[23] 资金与交易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个股为利欧股份、华胜天成、航天发展、北方华创、盛新锂能[26]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个股为天赐材料、阳光电源、多氟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26] - 知名游资中,成都系买入航天发展7760万、思创医惠7440万,卖出宣亚国际5899万、盈新发展7265万[32] - 章盟主买入视觉中国5273万、福石控股3834万,卖出中富通3907万、航天发展5225万[32]
国产AI应用集中涌现+半导体博览会即将召开!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逆市上探1.4%,近10日吸金4926万元
新浪基金· 2025-11-18 19:32
市场表现 - AI应用方向延续强势,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一度涨超1.4%,收涨0.88%,收复5日均线,技术分析视为短期趋势止跌回升的积极信号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近10个交易日中有7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4926万元,反映资金看好国产AI后市表现 [1] - 成份股晶晨股份领涨11.90%,福昕软件涨3.92%,海天瑞声涨3.07%,云从科技涨2.72%,亚信安全涨2.34%,寒武纪、金山办公、星环科技、合合信息均逆市涨逾1% [1][3] 海外动态 - “股神”巴菲特首次建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引发市场关注 [1] - 谷歌Gemini 3.0大模型可能在本周发布,截至第三季度末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超6.5亿,AI正为谷歌带来实实在在的业务成果 [1] 国内产业进展 - 国内AI应用集中涌现,阿里巴巴正式上线“千问”App公测版,腾讯、字节、智谱、Deepseek等厂商纷纷进入AI应用赛道 [2] - 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举办,恰逢“十五五”规划开局节点,契合强化科技创新和保障供应链安全等部署要求 [2]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中信证券表示,国产AI应用有望迎来拐点机遇,科技安全是重要主线,应用的国产化、AI化支持力度或将更加显著 [2] - 国产算力链业绩弹性巨大潜力未充分挖掘,模型和应用侧有望迎来局部爆发机遇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七成,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占比超一半,集中度高具备较强进攻性,可低门槛布局科创板AI产业链 [4]
恒坤新材挂牌科创板:光刻材料“国产第一”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网· 2025-11-18 19:30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11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727 [1] - 公司自产的SOC和BARC两款光刻材料在2023年度的销售规模均位居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 [1][17]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子公司被评为“福建省集成电路光刻胶关键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2] 核心技术产品与技术实力 - SOC材料在光刻工艺中起“基石”作用,用于抹平晶圆衬底并提供抗刻蚀能力;BARC材料则作为“屏障”减少光线反射,保障光刻精度 [1][16]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为下游企业在突破128层以上3D NAND闪存芯片、14nm以下逻辑芯片等领域提供了关键的光刻材料技术解决方案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拥有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 [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4274.36万元(占营收13.28%)提升至2024年的8860.85万元(占营收16.17%)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73名,占员工总数的19.41%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从1.24亿元增长至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89% [9] 行业背景与国产替代机遇 - 国内半导体关键材料市场长期被欧美、日韩厂商把控,部分光刻胶国产化率极低,如ArF光刻胶不足1% [15] - 在技术博弈和供应链安全需求下,“国产替代”成为产业链必选项,为公司提供了关键的市场窗口 [12][13] - 公司核心产品已批量供应多家行业头部客户,覆盖90nm及以下制程,并获得客户颁发的奖项 [19] 产能建设与未来规划 - 公司已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设备采购、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在厦门、漳州、大连等地建设了多个生产基地 [19] - 公司登陆科创板募资10.1亿元,将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21] - 募投项目旨在推进前驱体、KrF光刻胶、ArF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以提升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水平 [22]
恒坤新材成功IPO,一度超280亿。谁会成为下一个IPO光刻材料企业?(附企业名单)
材料汇· 2025-11-18 19:26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恒坤新材的上市盛况并非偶然,而是 技术壁垒构建与行业风口来临 的必然结果。作为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量产能力 的企业,其自2004年成立以来便深耕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领域,走出了一条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特色路径。 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奠定了其突围基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两大核心产品SOC(自旋涂覆氧化硅)与BARC(底部抗反射涂 层)的销售规模均位列国内国产厂商首位,其中2024年SOC产品境内市占率已超过10%。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产品已覆盖 128层及以上3D NAND、 18nm及以下DRAM存储芯片以及7-90nm技术节点逻辑芯片 ,精准匹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布局范围。 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构筑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从4274.36万元攀升至8860.85万元,研发投入占比从13.28%提升至 16.17%,累计获得8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这种研发实力不仅使其产品达到美日同类产品水平,更助力其先后承接 ...
国内冷链智能装备“小巨人”申购,3只新股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9:11
11月18日,有一只新股申购,为北交所的精创电气(920035.BJ);有三只新股上市,为创业板的南网 数字(301638.SZ),科创板的恒坤新材(688727.SH),以及北交所的北矿检测(920160.BJ )。 一只新股申购 精创电气主营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 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 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募集资金投资方向 |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亿元) | 品 | | --- | --- | --- | | 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 1.10 | 62.86% | | 智能仪表研发中心及冷云平台建设 项目 | 0.65 | 37.14% | | 新哈特点 国内冷链温温度控制在上率等。 | | | 技术方面,截至11月17日,公司在技术方面通过参加与核心产品紧密联系的38项国家、行业及团体等标 准的制定,在冷链控制及监测记录的技术与产业标准引领方面居于重要地位。 在全球化市场布局方面,精创电气在美国、英国及巴西均设立子公司。此外,公司已进入松下、海尔、 澳柯玛 ...
瑞银发布2026年展望: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
证券日报网· 2025-11-18 19:08
风格与行业配置上,王宗豪提到,在股息股之外,加入部分"出海"股票,2025年其收入和盈利增长加快,超过了整体市 场。此外,依然看好科技股和互联网股票,也看好内地券商股。 "尽管全球AI相关股票的回调可能会拖累中国科技股,但一些因素或能缓解这一影响。"王宗豪表示,中国与全球AI股票的 相关性低于韩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科技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不太可能受到任何全球科技行业放缓的影响,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仍 低于全球同业。 (编辑 李家琪 张昕)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最新发布的中国股票策略报告中称,预计MSCI中国 指数2026年年末目标位为100。 王宗豪认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为2025年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包括AI等创新领域的发 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陆续涌现、财政持续扩张以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充足、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 金仍在流入。 "我们对MSCI中国指数的2026年年末目标为100,较当前水平的上涨空间为14%,其中收入增长5%(与名义GDP增长一 致),每股收益增长10%。"王宗豪表示。 ...
恒坤新材上市,股价大涨300%
半导体芯闻· 2025-11-18 18:2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 内容来自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谢谢 。 今天,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为厦门半导体 产业再添上市新军。上市首日收盘,公司大涨310%,市值直逼300亿。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专注于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的两大关键材料—— 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 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从2004年成立,到2014年确立如今的产品路径,从引进国外产品到自产营收不断增长,恒坤新材 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公司客户涵盖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 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已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 本次IPO,恒坤新材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 进材料项目"的建设,帮助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要。公司 力争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本土企业。 从引进到领跑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设立之初主要从事光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