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突破传统AI局限,实现生产流程自优化自调整
第一财经· 2025-09-30 17:47
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工业具身智能的突破并非单一技术升级,而是针对流程工业“连续运行、高风险、强耦合”的核心特性 [1] - 该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智能化瓶颈,即传统AI仅停留在“分析建议层”而无法直接介入生产执行 [1] - 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割裂,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实现生产自优化和自调整 [1] 行业影响与发展阶段 - 技术突破重构了流程工业的生产力形态,标志着行业从“自动化”阶段正式迈向“自主化”新阶段 [1] - 这一发展为新型工业化注入了核心动能 [1]
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突破传统AI局限 实现生产流程自优化自调整
第一财经· 2025-09-30 17:43
公司技术定位 - 公司称工业具身智能的突破并非单一技术升级,而是针对流程工业"连续运行、高风险、强耦合"的核心特性 [2] - 该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智能化瓶颈,即传统AI仅停留在"分析建议层"而无法直接介入生产执行 [2] - 工业具身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割裂,嵌入生产全流程成为"自主智能体" [2] 技术运作机制 - 技术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优化和自调整 [2] 行业影响 - 技术突破重构了流程工业的生产力形态 [2] - 标志着行业从"自动化"阶段正式迈向"自主化"新阶段 [2] -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核心动能 [2]
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概念首次落地兴发集团智能工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16:09
工业具身智能概念与核心技术 - 工业具身智能核心在于让智能嵌入生产环节,形成从虚拟思考到物理执行的一体化闭环,使智能化从工具变为主体,具备持续学习和自主运行能力[1] - 工业具身智能的实现依赖于两大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构成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1] 首个落地应用场景与成效 - 兴发集团旗下湖北兴瑞化工有限公司成为工业具身智能首个落地场景,通用控制系统UCS替换了五套传统控制系统的几十个机柜,用一个机柜管控上下游全流程,总点数突破15000点[2] - 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工艺参数波动并及时调整,发现异常趋势时主动推送预警,值守工程师不再需要逐一监控[2] - 通过TPT+UCS协同构建完整生产闭环,成为兴瑞氯碱装置的第81号数字员工[2] - TPT大模型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趋势预测与优化计算,将烧碱主产品浓度精准稳定控制在32%-32.1%,优化原料消耗,并对多个指标进行闭环优化[2] - UCS基于TPT大模型指令实现控制回路的自主整定与实时调控,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快速响应问题,自动生成关键指标与数据看板[2] 技术通用性与行业应用前景 - TPT是提炼工业共性的通用模板,核心逻辑是将工业生产中共性的时间序列数据规律提炼为基础模型框架,各行业只需输入少量行业专属数据进行微调即可快速激活六大核心能力[3] - 工业具身智能推动流程工业运营模式从经验驱动升级为AI实时自主决策[3] - 国内应用已从石化领域延伸至冶金、建材及离散行业,客户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拥抱[3] - 海外市场突破设备兼容壁垒,推动沙特阿美启动POC应用验证,东南亚等地区合作合同即将落地[3]
营收三年翻倍,现金流承压,微亿智造赴港IPO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9 21:33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览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微亿智造于9月28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2.2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64.7%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80%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12亿元 [1][2] - 公司在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573.9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68.4万元人民币 [3]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7.9%,较2023年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毛利率达55.1% [3] 核心业务增长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0.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83% [1] - 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5.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3.6%,成为主要收入动力 [1][2]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将AI融入机器人本体,使其具备环境理解、学习和适应能力,克服传统机器人依赖编程的局限 [2]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传统工业机器人因柔性能力僵化,产线或产品微小变动可能导致成本高昂的重新编程 [2] - 传统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如发那科、埃斯顿和汇川技术2024年毛利率均在30%左右 [3] - 全球工业AI赋能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62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3000万亿元 [3] 现金流与融资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连续为负,分别为-1.58亿元、-1.05亿元和-1.54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收窄至-1511.2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7.72亿元 [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1411.7万元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期末的3.44亿元 [4] 客户与供应链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业务已拓展至200家行业客户,覆盖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快消品等领域 [4] - 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1%下降至2024年的28.3%,2025年上半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为13.1% [4][5] - 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74.2%,2025年上半年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为26.9% [5]
微亿智造赴港IPO,其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毛利超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8: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亿智造")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 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东方融资担任独家保荐人。 上半年营收4亿元、利润669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微亿智造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由2022年的2.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 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4.7%;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1.43亿元大幅增长187%至 4.12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微亿智造已实现盈利。微亿智造的经营利润由2022年的-9131 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639万元,2025年上半年则达4340万元;期内利润由2022年的-9201万元增长至 2024年的1574万元,2025年上半年则达669万元。 微亿智造有EIIR产品、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模组类产品三条产品线。目前,毛利率超50%的高价值 EIIR产品已成为其增长的核心动力。 招股书显示,微亿智造EIIR产品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从2022年的15.3%攀升至2024年的45.3%,并 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53.6%。E ...
微亿智造冲刺港交所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复合年增长率达183.4%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5: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致力于通过自研全栈式软硬件系统重塑制造业未来 [1] - 按2024年收益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已完成多轮融资,股东包括工业母机基金、深创投等多家国家队基金及知名投资机构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总收益由2022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7% [2] - 旗舰产品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收益由2022年的338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3.4% [2] - 公司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线毛利率超50% [3] 客户基础与市场拓展 - 公司服务超过二十五家世界五百强及国际行业龙头制造企业,客户涵盖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将业务拓展至200家各类行业客户,形成稳健而多元化的客户基础 [2] - 公司在巩固中国市场基础上,已启动海外业务拓展,包括美国、德国和葡萄牙,并正积极布局日本、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新市场 [2] 资金用途与未来规划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的智能水平及性能 [3] - 资金将用于建立本地化的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络,深化全球业务布局 [3] - 资金还将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建立开放共赢的应用生态系统,以及扩大生产能力和补充运营资金 [3]
微亿智造冲刺港交所!增速亮眼但现金流持续为负
深圳商报· 2025-09-29 08:56
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微亿智造") 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东方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公司2022年、2023年期内亏损9201万元、1.14亿元,2024年实现盈利 1574万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668 万元,正式扭亏为盈。 | 收益 | 6 | 221,283 | 434.026 | 600,246 | 143.458 | 411.750 | | --- | --- | --- | --- | --- | --- | --- | | 销售成本 | 10 | (149,467) | (250,209) | (312,981) | (72,955) | (208.425) | | 毛利 | | 71.816 | 183.817 | 287,265 | 70.503 | 203.325 | | 銷售開支 | 10 | (17,137) | (49.756) | (31,314) | (12,722) | (16.300) | | 一般及行政開支 | 10 | (73,821) | (60.733) | (42,032) | (22,423) | (3 ...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8:42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致力于为全球工业客户提供稳定 柔性 高效的生产解决方案[1] - 公司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包括高泛化智能模型及具备感知 移动 操作能力的多形态机器人[1] 市场覆盖与客户 - 解决方案已在中国 日本 韩国 德国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销售[1] - 客户涵盖半导体晶圆代工厂 电网集团和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1] 行业地位与排名 - 2024年按收入计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1] - 在半导体产业2024年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1] -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1] 发展历程与成就 - 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的销售[1] - 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1] - 战略聚焦于工业具身智能中最具增长潜力和场景适应性的移动操作机器人[1]
微亿智造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最大的EIIR供应商
智通财经· 2025-09-29 06:57
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亿智造)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书,东方证券(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微亿智造是一家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重塑制造业的未来。 该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开箱即用、高度柔性且具备卓越智能水平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产品及解 决方案。该公司通过自研的全栈式软硬件系统及全面的系统工程能力,成功地开发出能够自主感知、学 习、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的EIIR产品。 于往绩记录期间,作为多场景、多行业应用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先行者,该公司实现了规模商业化及 迅速增长的财务表现: 市场领导者,增长势头强劲:按2024年收益计,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EIIR供应商。该公司的旗舰产品线 —EIIR—是该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其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3380万元,先后同比增长237.5%及 138.2%,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约2.72亿元。因此,EIIR产品已成为该公司主要的收益驱动力,其收益占 总收益的比重由2022年的15.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3.6%。于往绩记录期间,该业务线的毛利率由 2022年的45.7%增长至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