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搜索文档
山东能源唐口煤业: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
齐鲁晚报网· 2025-10-24 15:47
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聚焦安全生产、精益管理和考核激励三大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发力, 坚决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筑牢安全防线,夯实增效基础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更是效益的保障。该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我们扎实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强化交叉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能量隔离、变更作业及安全条 件发生较大变化时的动态危险源辨识和管控,确保风险可控在控。"该公司安全副总工程师朱礼建介 绍,为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他们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定责任人、 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限、定预案"五定"原则抓好整改落实,推动现场安全作业环境改善。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注重强化班前会危险源辨识工作,细化安全网格化管理,聚焦工作面回撤、安装、 初采初放、贯通、巷修以及大型设备检修更换等重点工程,全过程抓好现场安全管控和系统管理,为安 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深化预算管理,挖掘降本潜力 在成本管控方面,该公司推动由资金预算向项目预算科学过渡,将材料投入、水电消耗等预算指标均以 价格形式量化体现,根据不同条件 ...
双良节能:第三季度净利润5317.79万元 同比扭亏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0:49
人民财讯10月23日电,双良节能(600481)10月23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88亿 元,同比下降49.86%;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扭亏。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 41.27%;亏损5.44亿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光伏产品成本下降, 同时单晶硅价格回暖。 转自:证券时报 ...
双良节能: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4亿元 同比转亏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40
【双良节能: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4亿元 同比转亏】智通财经10月23日电,双良节能(600481.SH)公 告称,双良节能(600481.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 4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44亿元,同比转亏。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88亿元, 同比下降4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7.79万元,同比增长164.75%。业绩变动主要系光 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所致;但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光伏产品成本下降,同时单晶 硅价格回暖,带动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显著回升。 转自:智通财经 ...
许继电气:公司持续开展提质增效,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7:4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毛利率为23 75%,同比提升2 85个百分点[1]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较低的业务板块新能源及系统集成收入及占比减少[1] 公司运营管理 - 公司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优化收入结构[1] - 公司按照合同条款对预收款进行精细化管理,合同负债增加主要是预收货款增加影响[1]
宏华集团(00196):全球陆地钻龙头,海洋板块和压裂业务发力
环球富盛理财· 2025-10-22 13:5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2026年9倍市盈率估值 [3] - 目标价为0.29港元,汇率按港元兑人民币0.91计算 [3]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公司为全球陆地钻机龙头,正发力海洋板块和压裂业务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2.67亿元、3.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6%、114%、47% [3][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21亿元、68.44亿元、73.3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8%、7% [5] 业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收缩低毛利业务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2] - 提质增效成果显著:融资成本降低0.89个百分点至2.5%,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7.5%,财务费用率下降0.90个百分点至1.6%,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8%,采购成本压降约7900万元 [2] - 海洋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6.17亿元,同比增长35.0%,占总收入23.7%,新生效订单同比大幅提升63% [4] - 海洋油气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6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171.4% [4] - 压裂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4.33亿元,同比提升41.1%,毛利润同比提升96.2% [4] - 压裂设备销售和压裂服务业务收入3.28亿元,同比显著提升64.7%,集团共有16支泵注队伍,完成压裂作业约1800段 [4] 财务数据与预测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2.01%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14.60% [15] - 预计销售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0.13%显著改善至2027年的5.35% [15]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4年的0.22%大幅增长至2027年的9.23% [15] - 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0.00元增长至2027年的0.04元 [5][15] - 预计资产负债率将从2024年的69.28%逐步下降至2027年的67.95% [15]
吉化炼油厂:自创“炼金术” 增效2.55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2 10:12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石化炼油厂累计加工原油736.3万吨,刷新历史纪录;通过实施优化运行、技术改 造与产品升级,实现提质增效2.55亿元。这背后,是该厂自创"炼金术",围绕增量创效、技改创效、特 色产品创效"三大战场"打响的攻坚战。 增量创效 生产优化激发系统潜能 今年以来,吉化炼油厂以全局思维推动全链条优化。"我们必须打通'供产销储运'壁垒,让每一滴原油 都创造最大价值。"该厂厂长乔楠森在攻关会上强调。 吉化炼油厂构建起跨职能联合攻关体系,紧盯渣蜡油平衡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分储分炼与二次加工能力 的深度融合,重质、劣质焦化蜡油与催化油浆实现100%厂内消化。 "以前这些物料部分需外销处置,现在全部吃干榨净,仅这一项就为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乔楠森说, 面对市场需求波动,吉化炼油厂展现出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吉林地区旅游旺季,该厂提前调整装置负 荷,精准控制汽油、柴油收率,1至9月累计生产汽油155.6万吨、柴油235.2万吨。 在汽油优化方面,吉化炼油厂开展了被员工戏称为"平替"计划的调合优化攻关,成为破解炼油效益方程 式的最优"解"。 "混苯外销,确保高品质的调合组分是关键。"乔楠森说,他们通过反复调整反应深度和 ...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2025H1机械设备板块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万联证券· 2025-10-17 16:29
行业投资评级 - SW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4][25][2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机械设备行业进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效果明显[1][2][25] - 行业增长动力源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中国机械设备全球竞争力增强带来的海外份额提升[1] - 利润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严格的费用控制和运营效率改善,而非单纯的价格提升[2] - 投资建议重点布局盈利能力强、增长确定性高的细分领域,如工程机械和轨交设备板块[25][27] 机械设备板块整体业绩 - 2025年1-6月机械设备板块实现营收9,987.60亿元,同比增长9.31%[1][11] - 2025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750.32亿元,同比增长21.91%,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1][11] - 板块整体毛利率为23.17%,较2024年同期提升0.06个百分点[2][13] - 板块整体净利率为8.08%,较2024年同期提升0.86个百分点[2][13]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5%、5.08%、-0.05%,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滑0.42、0.20和0.47个百分点[2][13] 各子板块业绩表现 - **轨交设备Ⅱ板块**:营收2,019.96亿元,同比增长24.73%;归母净利润126.59亿元,同比增长47.76%,增速均为子板块最高[3][16];高增长源于国内外基建投资加码及“一带一路”海外订单集中交付[19] - **工程机械板块**:营收2,012.05亿元,同比增长13.04%;归母净利润204.98亿元,同比增长27.72%[3][16];盈利质量提升源于电动化产品、后市场服务及费用控制[19][27] - **专用设备板块**:营收2,500.48亿元,同比增长4.11%;归母净利润192.02亿元,同比增长18.36%[3][16];净利率为8.62%,较2024年同期提升1.26个百分点[3][17] - **通用设备板块**:营收2,508.94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153.54亿元,同比增长19.23%[3][16] - **自动化设备板块**:营收946.17亿元,同比增长9.68%;归母净利润73.19亿元,同比下滑6.52%,是唯一增收不增利的子板块[3][16];毛利率28.13%为板块最高,但净利率仅7.85%,期间费用侵蚀严重[3][17][20] 各子板块盈利能力 - 2025年1-6月子板块毛利率:通用设备21.11%、专用设备23.04%、轨交设备Ⅱ21.49%、工程机械25.25%、自动化设备28.13%[3][17] - 2025年1-6月子板块净利率:通用设备6.42%、专用设备8.62%、轨交设备Ⅱ7.32%、工程机械10.38%、自动化设备7.85%[3][17]
哈空调:拟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富山川4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7:3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哈尔滨富山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0%的股权 [1] - 此次股权转让是公司提质增效的举措之一 [1] - 交易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优化资源配置与资产结构 [1]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富山川2024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1609.63万元 [1] - 该亏损额占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218.83% [1] - 近年来富山川营业收入利润持续下降,市场竞争力不足 [1] 交易进展 - 富山川40%股权涉及的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 [1]
不摊大饼“提密度”,广东“二次起跑”重塑产业园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1:32
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 - 国家层面引导工业园区向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的粗放模式转向以提升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新阶段 [1] - 广东产业园区发展逻辑经历深刻转变,从资源驱动到机制驱动、从供给导向到创新导向,关键在于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和增强内生动力 [5] 广东产业园区发展成就与现状 - 广东在20年间累计投入53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和13万亩建设用地指标,推动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4万亿元,产业园区实现全省21个地市县域全覆盖 [2] - 产业园区成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压舱石、产业有序转移的主平台和县域经济振兴的主引擎 [2] - 目前广东超六成园区主导产业聚焦电子信息和食品产业,同质化程度高,主导产业产值占比不足40% [2][12] - 有过半园区反映与社会资本对接能力不强,专业运营机构参与度偏低,部分主平台财政注入资本金使用滞后,投资结构单一 [2][12] - 2024年签约项目金额较上年下降28%,累计开工率不足50% [2][12] 运营模式与机制创新 - 园区运营模式正从工业地产提供者向产业投资商转型,完成从房东到股东的身份转变,例如湛江市创新资本招商、以投促引模式,预计可撬动超37亿元总投资,财政资金放大效应约6倍 [5] - 梅州创新国企与民企协同、产业与金融协同、上下游协同的三个协同机制,通过设立广梅食品产业基金和5亿元产业基金引导产业集群形成 [6] - 广东在全国率先推行零增地提效改革,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政策创新实现向存量要效益,例如广州市划定621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广州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可新增产业载体近2000万平方米 [6] 区域协同与特色发展 - 全省形成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15个主平台和106个省产业园区的网络化体系,近三年粤东粤西粤北省产业园区新增规上企业中有七成来自珠三角转移 [8] - 区域协同体现在政策联动层面,如梅州、清远、揭阳等主平台通过穗梅产业共建、穗揭技术协作等机制建立飞地经济和基金共投机制 [9] - 广东新一轮园区建设突出特色导向,计划培育70个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市一特色的格局,例如江门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梅州以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实现60%工业增速 [13] - 引入龙头企业是迅速形成特色的有效方式,如梅州市依托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生态,成功引进世界500强项目,其1-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增长超60% [15] 具体案例与成效 - 恩平市基于土地禀赋针对性招商,5年内数控机床企业从0增至120多家,该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从3000多万元增长到51.6亿元,增长170多倍 [8] - 清远高新区上榜广东省特色产业园 [7] - 广东省梅州梅县产业园获批设立 [14]
广州农商行拟卖百亿债权,超500亿逾期贷款下的“自救”?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3:11
资产出售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拟转让合计约189.28亿元的债权资产 [2] - 本次交易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预计约122亿元,较出售资产账面价值轻微溢价0.68亿元 [2][3] - 出售的信贷资产包中本金为149.78亿元(账面价值121.32亿元),利息38.97亿元,另含代垫司法费用0.51亿元 [3] - 此次出售事项的募集资金拟用于公司之一般性运营资金,旨在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提升效益水平 [3] 出售资产质量与历史表现 - 此次出售的资产近年来表现不佳,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3财年及2024财年税前分别净亏损5.09亿元、10.6亿元,税后分别净亏损3.81亿元、7.95亿元 [3] - 如果此次交易完成,公司3年内累计出售的对公信贷资产将超400亿元,此前在2024年12月出售145.92亿元债权资产,2023年12月出售账面价值为121.05亿元的资产包 [6] 资产行业分布 - 此次转让的信贷资产集中在对公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最高,达38.78%,涉及本金余额58.08亿元 [3][5] - 房地产业贷款占比20.46%,本金余额30.64亿元;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占比16.27%,本金余额24.37亿元 [3][5] - 上述三大行业合计占到全部出售贷款本金余额的75%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出售贷款本金同样超10亿元 [4][5] 公司资产质量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合计142.19亿元,不良率1.98%,较去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 [2][6] - 同期逾期贷款达510.9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90.2亿元,逾期贷款占总贷款7.12%,较上年末增加2.67个百分点 [2][6] - 公司不良率显著高于重庆农商行(1.17%)、上海农商行(0.97%)、北京农商行(1.14%)三家头部农商行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对公不良贷款余额73.68亿元,不良率为1.69%,较去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 [5] 公司经营业绩与战略转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11.2% [7] - 不良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侵蚀明显,折射出盈利与资产质量的错配 [7] - 连续超百亿资产转让意味着公司经营重心转向"提质增效",下阶段经营重点包括在风险化解上求突破,推动资产质量加速改善 [7] - 公司此举是中小银行在逆周期中主动剥离亏损资产、置换资产流动性的缩影,旨在为长期稳健发展铺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