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
搜索文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天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持续提升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能级
央广网· 2025-08-26 10:03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 - 天津发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优势 与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结合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 - 京津冀形成"北京设计-天津制造-河北配套"协同体系 海纳川海拉车灯年产值从9000万元跃升至8.9亿元以上[2] - 以武清园区为圆心 310公里半径内聚集18家整车企业 带动周边百余家配套企业 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天津加强天开高教科创园 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 在人工智能 合成生物 新能源新材料 脑机交互等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3] - 中电科蓝天开发薄膜太阳电池 实现无线传能技术 应用于低空经济无人机电池跟踪[3] - 天津巽霖科技建成国内首条玻璃基板新材料全流程智能化产线 解决功率半导体领域玻璃材料覆铜难题[3] 制造业发展成效 - 2023年上半年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6.4%[4] - 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7% 包括车联网 生物医药等领域[4] - 天津修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施细则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4] 产业发展战略 -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5] - 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工业发展基座[5] - 加快构建以智能科技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5]
六国化工: 六国化工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0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1.55亿元,同比增长3.1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9亿元,同比下降608.0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2]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同比下降583.33% [2] 经营环境与行业动态 - 化肥行业受国家稳价保供、出口管控政策影响,产品出口销量大幅下降 [2] - 硫磺、硫酸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钾肥采购价同比较大幅度上涨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化肥折纯产量3237.0万吨,同比增长9.2% [4] - 行业向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推进化肥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 [4] 业务运营与战略布局 - 主营业务为化肥及化学制品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等 [4] - 湖北徽阳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获银团融资26亿元,用于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建设 [6][14] - 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 [7] - 年产10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正式投运,实现工业尾气高值化利用 [7] 技术与创新优势 - 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 [8] - "磷石膏汽水热液转化绿色高值利用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 - 研发费用1.03亿元,同比增长3.97% [9] - 拥有100多个品种规格的肥料产品,满足各类作物营养需求 [8]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68.8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00% [2] - 在建工程6.34亿元,同比增长57.20%,主要因湖北徽阳项目投入增加 [9] - 短期借款16.50亿元,同比增长24.25% [21] - 应付票据4.84亿元,同比下降57.21%,因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减少 [9] 品牌与市场建设 - "六国"品牌价值11.7亿元,位列安徽省第十位 [7] - 加强渠道建设,建立客户分级数据库和评级系统 [6] - 参与行业媒体节目录制,扩大品牌影响力 [6] - 产品出口4.89万吨,主要销售市场具有品牌溢价和美誉度 [5][7]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优化治理结构 [16] - 制定"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加强投资者沟通 [13][15]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4.27亿元,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15] - 举办多次业绩说明会,通过多渠道传递公司价值 [15]
华鲁恒升20250824
2025-08-24 22:47
**华鲁恒升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化工、化肥、新能源材料等 * 公司为华鲁恒升[1] **公司业绩与运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通过内部挖潜和市场策略调整抵消产品价格下滑影响 维持较高市场占有率[2] * 原料优化升级等项目投产助力公司逆势增长[2] * 二季度化肥销量增长得益于去年四季度52万吨尿素项目的投产以及灵活的产品结构调整[5] * 8月检修预计使三季度收入减少约2.5亿元 效益减少超过1亿元[4] * 上半年荆州基地净利润率约为13% 本部约为9% 差异源于产品结构不同[35] * 公司正积极与同行沟通 维持合理开工率以稳定DMF等产品市场价格[4][37] **项目进展与资本开支** * 原料气改造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 采用大直径气化炉替换老旧装置 预计每年可带来6至7亿元利润空间 计划明年年底前完成[2][7] * 优化平台项目将单喷嘴气化炉改为四喷嘴气化炉 显著提升造气量[9] * 公司已购买75万吨尿素指标和55万吨合成氨指标[9] * 计划分两部分进行优化平台项目 预计2026年底完成7号平台建设 2027年一季度完成尿素系列项目[10] * 荆州TDI配套光气项目仍在争取光气资质 湖北省政策提供支持 正进行前期准备 计划2026年启动建设[12] **产品线与盈利能力** * BDO和NMP项目因下游市场影响盈利能力较低 目前对利润贡献有限[2][6] * BDO已达产 NMP负荷率约90% 行业整体开工率约50% 公司成本优势显著[14] * 草酸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设计产能50万吨 实际销售60多万吨 当前每吨利润约1000元[19] * 新材料和新能源产品包括己二酸、己内酰胺、尼龙6和异辛醇 其中己内酰胺压力较大 异辛醇每日盈利800-900元[20] * 新能源溶剂行业(如DMC、EMC)由少数大厂主导 下游传导压力大 目前每吨DMC每日约有几百元利润[17] * DMF当前市场形势不佳 公司开工率约60% 正在与同行沟通以稳定价格[37] * 硫氨产能60万吨 成本约500元/吨 上半年售价900-1000元/吨 碳氨产能80万吨 成本约350元/吨 上半年售价约500多元/吨[31] * 二季度三甲胺每吨利润约七八百元[32] **原料与成本结构** * 煤炭价格上涨对第三季度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两地年用煤量约1000万吨 日耗约3万吨[36] * 预计煤炭价格上涨不可持续 长期将逐步回落并趋于稳定[36] **市场需求与行业展望** * 国内尿素需求受益于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退林还耕政策 农业需求显著增加[4][16] * 尿素出口受国家严格管控 视为战略物资 中印关系缓和可能改善出口形势[4][15] * 当前尿素行业处于传统淡季 价格预计弱势趋稳 德州地区中颗粒尿素出厂报价约1700元/吨[33][34] * 行业内存在高开工率却仍亏损的现象 因近年新建装置投资巨大且需求仍保持两位数增长[22] * 预计行业经过调整后有望实现利润修复和稳定[22][23]
四川成都邛崃市:加快打造世界级新能源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8:19
邛崃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邛崃规上工业新能源新材料产值195.10亿元,增速17.9% [1] - 已形成覆盖锂电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其中负极和隔膜材料支撑四川锂电产能均超50% [1] - 截至2025年7月,已聚集320余家产业链企业,形成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池全场景覆盖 [1] 链主企业引领发展 - 璞泰来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销量全球前列的头部企业,涂布机产值连续多年行业领先,是国内最大涂覆隔膜加工商 [3] - 璞泰来在邛崃建设年产2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套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生产基地之一,预计年产值120亿元 [3] - 成都融捷锂业一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致力于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电池级锂盐生产基地,构建"矿山-冶炼"创新闭环 [4] 链上企业协同配套 - 成都爱敏特已实现满产,产品应用于航模无人机电池、动力电池、3C消费类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2025年目标完成3万吨销量,同比增长40%到50% [5] - 泓力新能源是细分市场产销量全球第一的锰酸锂电池企业,从动工建设到产品下线仅用时86天,计划8月份实现满产 [5] - 泓力新能源与融捷锂业、璞泰来、爱敏特等链上企业形成上下游合作,产品生产本地化率已超过10%,降低物流成本并缩短采购时间 [6] 产业链外向延伸与创新 - 邛崃携手四川天府新区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联动模式,推动天府永兴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7] - 上海派电科技与邛崃市签约建立新能源装备制造综合基地,项目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13亿元 [7] - 邛崃积极切入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产业赛道,布局无人机结构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生产体系,并招引固态电池及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制造项目 [8]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邛崃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一阶段顺利投运,G108成新蒲快速路邛崃段开放投用 [9] - 邛崃以"立园满园"行动和"建圈强链"为引擎,加快打造以动力电池材料及设备、优质白酒、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9]
山东昌邑:从“晒”好盐到“串”好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8 16:20
项目进展 - 泰和新材料科技电子新材料和医药中间体项目主体即将封顶 计划明年年初达到试生产条件 [1] - 项目主导产品为1200吨/年电子新材料和750吨/年医药中间体 产品95%出口日本及欧美国家 [1] 产业布局 - 昌邑市依托两个省级化工产业园实现从传统盐业向高端精细化工的转型升级 [1] - 重点围绕高端精细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 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 [1] - 昌邑经济开发区下营化工产业园形成四条高端化工产业链 汇聚69家化工企业集聚发展 [2] - 龙池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 海洋化工 新材料化工等产业 已落户22家企业 [2] 产业链结构 - 形成以海天生物为龙头的盐及盐化工产业链 [2] - 形成以亚星新材料为龙头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链 [2] - 形成以汉兴医药为龙头的新医药产业链 [2] - 形成以金典化工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链 [2] 政府支持 - 昌邑出台《化工行业投资项目落户服务机制》确定56个重点项目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 [2] - 涉及173项审批手续 涵盖土地审批 能评批复 环评审批 规划许可等环节 [2] - 组织516名专员常态化联系走访1584家企业 化解各类发展难题 [2] 招商成果 - 深化生物合成 高分子材料 智能装备等新领域招商 [2] - 生物基新材料项目 涤纶纤维醇解项目已开工建设 [2] - 环保型水处理剂项目已确定选址 正在办理开工手续 [2]
“80后夫妻搭档”干出一个IPO,“创二代”冲击A股
搜狐财经· 2025-08-01 06:10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 [5] - 公司在全球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排名第一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全球第三 [1][20] - 公司于上交所主板IPO成功过会 有望成为A股"风电环氧树脂第一股" [1][4]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实际控制人为80后夫妻季刚和张婷 二人通过家族支持与外部投资机构共同控股公司 [2][11] - 公司获得中车时代高新投资、金浦投资、谱润投资、金雨茂物等机构的多轮融资 [2] - 公司曾因股权代持纠纷遭遇诉讼 [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和32.38亿元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 [2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55亿元和1.55亿元 2024年净利润仅增长2.13万元 同比增长0.01% [21] - 2024年毛利为3.76亿元 较2023年减少1915万元 [2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为8.56亿元 短期借款为1.96亿元 [6] 客户与供应链 - 第一大客户为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企业 2021-2023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28.85%、25.38%、25.81% [2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6.87%、71.94%、68.44% [2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71.95%、69.6%、60.84% [25] - 存在23家交易方同时具备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身份 其中泰山玻纤双向交易额从2021年1893万元增长至2023年4497万元 [25][26] 业务风险与挑战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销售均价下降导致整体毛利下滑 [23] - 客户与供应商重叠交易引发上交所问询 涉及交易独立性、公允性及资金勾稽问题 [27] - 兰科化工交易关系异常 2022年采购额急降至36.46万元 销售额近乎归零 [27]
总投资200亿!湖北襄阳一磷系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7-13 15:17
项目投资概况 - 湖北襄阳与兴发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规划用地4000亩 [1] - 项目为磷系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1] - 项目对襄阳打造千亿级煤磷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1] 项目产业链布局 - 项目涵盖智能采矿、绿色选矿、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环节 [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终版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开幕式及致辞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将发表致辞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领导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核心议题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 [2]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2]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 [2]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总结2025H1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并展望未来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博士将介绍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5]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5]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与技术支持总监贺劲鑫将分享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 [5] 固态电池产业化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介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4]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将探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6]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将分析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6]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将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6] 新材料创新路径 - 天目先导研发总监诸赓博士将介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5] - 金汇能集团研究院院长吴云胜将讨论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 [5]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将分享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5] 圆桌对话 - 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新材料技术创新影响 [4] - 新材料规模化降本路径 [4] - 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生态协同关键点 [4] - 固态电池降本双引擎: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 [5] - AI驱动技术破壁缩短开发周期并优化性能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选择 [5] - 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 [6] - 电池回收技术与零碳生产赋能全生命周期降本 [6] 参会企业 - 主要参会企业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卫蓝新能源、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容百科技、锋锂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天目先导、金汇能集团等 [2][4][5][6]
石大胜华上半年预亏超5200万元 因内幕信息管理问题被责令改正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08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200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减少9005.72万元到9805.72万元,同比下降236.64%到257.66%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到6100万元,同比减少8437.4万元到9237.4万元,同比下降268.93%到294.43% [1] - 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半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降,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91亿元、1872.6万元、1641.96万元,同比下降24.42%、97.9%、12.32%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涵盖电解液行业、碳酸酯行业、甲基叔丁基醚行业等,2021年开始剥离基础化工资产,全面进军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 [2] - 2024年碳酸二甲酯系列、甲基叔丁基醚系列、气体系列产品销量分别为77.39万吨、20.98万吨、1.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49%、9.97%、0.85% [3] - 武汉基地20万吨电解液项目于2024年6月投产并交付第一批产品,东营基地30万吨电解液已稳定运行 [3] 业绩变动原因 - 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产品处于客户导入阶段,产量未达产,固定费用偏高 [3] - 甲基叔丁基醚系列产品因价格下降导致利润降低 [3] - 二季度氟化锂和碳酸锂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降低 [3] 公司治理 - 公司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问题被山东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3] - 董事长郭天明、董事会秘书吕俊奇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4]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旗下的校企胜华新材,2020年青岛国资参与校企改革后进入无主状态 [2] - 2023年控股股东变更为石大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2024年6月更名为石大胜华 [2]
倒计时6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参会企业名单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7-02 19:4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路径 [1] - 由英联复合集流体冠名,设三大专场:开幕式(电池材料变局)、新材料创新与零碳智造、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8日-9日,地点: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 [1] 参会企业名单 电池企业 - 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欣旺达动力、比亚迪锂电池、蜂巢能源、天能电池、力神电池等共42家 [3][5][6] - 固态电池专项:四川安高特电固态电池、北京卫蓝新能源等 [6][7] 材料企业 - 正极材料:宁波容百、湖南裕能、湖北万润、天力锂能等 [6] - 负极/隔膜:云南恩捷、星源材质、杉杉科技、中科电气等 [7][8] - 电解液:天赐高新、新宙邦、石大胜华等 [7][10] - 复合集流体: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商) [8] - 钠电材料:中科海钠、湖州超钠、浙江钠创等 [5][10][15] 设备及配套企业 - 智能装备:宏工科技、琥崧科技、精实机电等21家 [18][19][21] - 检测技术:俐玛精密、赛默飞世尔、北京精微高博等 [19][22] - 环保设备:普沃思环保、苏州湛清等 [22][24] 行业关注方向 - 三大专场议题显示行业聚焦点:多元电池材料需求变革、零碳制造技术、固态电池降本路径 [1] - 钠电池产业链企业占比显著,包括材料研发(中科海钠)、设备配套(江苏众钠)等 [5][23] - 复合集流体技术受重视,冠名商江苏英联及重庆金美等企业参会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