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技术

搜索文档
推动中国汽车向新、向优、向上——记2025中汽人年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9:11
电动化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机遇 2025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与此同时,汽车科技创新持续演进,尤其是AI技术 浪潮正加速重塑产业链。在"技术爆炸"与"存量博弈"的双重变奏下,中国汽车人又该如何以战略定力穿 越迷雾? 日前,以"明势创变 聚才破卷"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中汽人") 年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来自全国的整零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下中国汽车产 业和从业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产业与人才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人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上半年产业规模延续强劲 增长势头,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同比增长超 40%,占总销量44.3%;汽车整车出口超300万辆,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不仅产销规模快速扩张,更 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显著突破,车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技术加速进化,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取得如此蓬勃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汽车人才的努力和贡献。"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 原副局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李志刚高度 ...
牵手八大国有车企 华为汽车板块扩大“朋友圈”
证券时报· 2025-09-03 02:11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2] - 赛力斯成为首个深度合作伙伴并共同打造问界品牌 [2] - 逐步拓展奇瑞、北汽、江淮、长安、广汽等合作伙伴 [2]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Hi模式(全栈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模式 [2] - 业务架构划分为车BU业务(引望公司持股80%)和终端BG旗下鸿蒙智行 [2] 合作伙伴与市场覆盖 - 中国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全部与华为合作 [1][3] - 德系豪华品牌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宝马/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3] - 日系厂商日产/丰田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展开合作 [3] - 比亚迪方程豹豹8成为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3] 鸿蒙智行业务进展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其中问界品牌交付75万台(M9车型22.6万台/M8车型8万台) [4] - 智界品牌累计交付11万台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1.2万台 [4] - 产品矩阵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价位段 包含SUV/MPV/轿车/旅行车等车型 [4] - 享界S9T旅行车将于9月16日发布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4] 技术成果与行业影响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5]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技术底座 覆盖智能驾驶/鸿蒙座舱/车控/车云服务 [3][5] - 在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占据最大份额 对德系豪华品牌形成竞争压力 [7] - 推动中国汽车供应链技术自主化 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 [7] 战略投入与生态建设 - 与奇瑞集团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5000名研发人员共同开发智界品牌 [4] - 鸿蒙智行模式定位为行业标杆 未来或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安卓式"平台 [7] - 通过技术生态赋能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崛起 可能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科技公司多方竞争态势 [6] - 智能驾驶领域面临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XNGP、特斯拉FSD V12等方案竞争 [6] - 行业长期或将演变为不同智能汽车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6]
「玩花活儿」救不了汽车之家
36氪· 2025-09-01 21:36
核心观点 - 汽车之家面临媒体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和竞争加剧的困境 正通过AI技术和新零售转型寻求突破 但线下高成本投入和盈利模式尚未得到验证 [4][5][2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17.581亿元 同比下降6.14% [7] - 第二季度净利润4.157亿元 同比下降20.79% [8] - 净利润连续多季度大幅下滑 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降幅达28.25% [8][9] - 媒体服务收入2.794亿元 同比暴跌35.46% [10] - 媒体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中报的28.29%降至2025年中报的16.24% [10] 业务结构变化 - 媒体业务下滑主因燃油车厂商减少广告支出 转向高转化效率的效果类广告 [11] - 新能源车企增加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预算 多元化渠道投放策略削弱传统垂媒价值 [11] - 线索业务面临隐忧 2024年华为因费用与效果不匹配暂停合作 经销商对会员费用上涨最高达93%表示不满 [12] 竞争格局 - 懂车帝(字节跳动)与易车(腾讯)持续加大资源投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5][11] - 专业汽车自媒体和独立创作者通过实测、场景化内容吸引用户 主机厂直接经营社交平台构建用户连接 [11][12] 战略转型 - 海尔以18亿美金收购43.0%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布局智慧出行领域 [5][21] - 在全国30多个城市落地120家"空间站"和"车卖场" 提供多品牌集中展示与沉浸式体验 [14] - 引入AI智购买手、3D全息车模、VR大空间沉浸式电影等技术提升线下体验 [14][16] - 二季度营业成本5.03亿元 同比暴涨45.4% 主因下沉市场创新业务的高交易成本 [19] 转型挑战 - VR沉浸式电影等应用被部分用户认为形式大于内容 对购车决策帮助有限 [17] - 多品牌同场销售引发品牌方对调性维护和渠道管理的顾虑 [19] - 线下空间站采用保价承诺和强折扣的低价策略 但难以建立用户粘性 [19] - 新零售商业模式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 长期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周期面临市场审视 [19] 历史沿革 - 2016年中国平安从澳洲电讯接手后 尝试构建"内容+工具+交易"闭环与车生态圈协同 [21] - 2021年自媒体爆发导致媒体业务收入降幅扩大至41.78% 智慧化转型未走通 [22] - 2016-2023年经历三次CEO变更 战略连贯性和业务稳定性受挑战 [22]
海马汽车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451.91万元,同比收窄50.85%
北京商报· 2025-08-25 18:42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55亿元 同比增长9.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451.91万元 同比收窄50.85% [1] - 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技术及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汽车行业迭代加速 [1] -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车企运营压力持续加大 [1] 公司战略方向 - 立足自身条件和资源寻求适合公司特点的细分市场 [1] -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外部合作机会争取合作共赢 [1]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9月开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9 17:53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和发展新 质生产力的关键窗口期和机遇期。总体来看,尽管困难和挑战很多,优势和机遇也在蓄势累积。我国经 济正处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为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汽车产业自身坚定不移深化变 革,打基础练内功,对技术精益求精、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持续提升,智能网联技术加快赋 能产业稳健发展,前景总体向好。 泰达汽车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着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十五五"时期的新变化新挑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任务,第21届泰达汽车论坛将以"增动能 启新 篇 向全球"为年度主题,在更广范围内汇聚汽车产业及跨产业智慧力量,聚焦"十五五"时期产业政策 取向、战略布局选择、前瞻技术趋势等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展开深度研讨,助力产业及企业选对路 径、破解难题,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共绘汽车产业 高质量发展锦绣图景。 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既往经验基础上,将结合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论 坛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设置,在推 ...
整车板块“数据入表”唯一样本,北汽蓝谷近一月股价上涨逾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8:5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31点高位 刷新2015年以来近十年新高 [2] - 汽车整车板块整体上涨1.05% 北汽蓝谷股价单日收涨5.72% [2] - 北汽蓝谷股价近一个月累计上涨逾20% 自7月15日业绩预亏公告后持续走强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95.2亿元 同比增长154.4% [8] - 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 支撑营收提升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10.2% [8] - 整体毛利率-5.47% 较上年同期-10.98%显著改善 [8] - 资产负债率从一季度75.08%升至80.26% [9] 数据资源 - 半年报披露数据资源金额1217万元 为汽车整车板块唯一披露该数据的上市公司 [2] - 无形资产项下数据资源从961.81万元降至796.93万元 主要因正常摊销 [4] - 开发支出项下数据资源从223.06万元增至420.19万元 新增部分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 [4] 技术布局 - 智能驾驶领域完成高速NOA 城市NOA及记忆泊车HPA平台化规范制定 实现多车型快速复制能力 [9] - 智能座舱基于"1+N"架构新增DeepSeek接入及垂域功能如日程助理 智能推荐助手等 [9] - 数字化领域自主开发数据云控平台 大数据分析平台与车联网TSP平台 实现全链条数据统一管理 [9] - 智能网联技术全栈自研 覆盖L2-L4级自动驾驶 开发国产芯片Lite城市NOA平台 [9] - 完成L3级自动驾驶产品开发 入围工信部准入试点 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L4级技术 [9] 公司背景 - 国内首家上市新能源整车企业 旗下极狐 北京汽车 华彰汽车三大品牌覆盖细分市场 [3] - 控股股东北汽集团持股23.1% [3]
筑牢安全与性能基石——记《中国汽车报》第十八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2:18
活动概况 - 第十八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由《中国汽车报》主办 共有17款车型参与评选 包括小米 奇瑞 赛力斯 阿维塔 吉利 蔚来 小鹏 魏牌 仰望等知名车企 [2] - 活动累计测试车型超过400款 总测试里程突破10万公里 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技术晴雨表 [3] - 采用开放社会道路与江苏昆山玛吉斯测试场双场景测试体系 构建覆盖真实道路场景的测试环境 [3][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开放道路测试涵盖高速公路和城市路段 重点考察高速领航驾驶辅助(NOA)与车道居中辅助(LCC)的泛用性 包括车流量密集路段的跟车距离控制与车道保持精度 以及蜿蜒道路对模糊车道线的识别能力 [4] - 封闭场景测试聚焦产业级场景 包括智能泊车场景与综合场景 对自动紧急刹车(AEB) 自动变道辅助(ALC) 泊车辅助等核心功能进行功能性测试 [5] - AEB测试模拟60km/h下遇静止车靶和移动人靶的紧急制动 ALC测试设置发现障碍物后自主变道场景 泊车辅助涵盖斜列 垂直 侧方及车位障碍物探测避让等多元场景 [5] - 无人运输场景要求车辆在模拟厂区复杂路况中完成自主建图 动态路径规划与精准避障 智能泊车赛项设置狭小车位 斜列障碍物等场景 [5] - 综合场景测试融合城市道路与产业园区需求 要求车辆应对突发行人 施工路段 临时交通管制等动态因素 [5] 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网联技术从功能堆砌阶段迈进体验优化与场景适配的深水区 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质变跨越 [5][6] - 配备NOA的车型在高速路段展现近乎零偏差的车道保持能力 在连续弯道与逆光环境下仍能精准识别车道线 [6] - 系统可根据车流密度自动调节跟车距离 面对邻车近距离切入能迅速减速 操作流畅度接近专业司机 [6] - 多款车型实现无接管完成符合国标的垂直 平行 60度倾斜式停车位泊车 [6] - 参赛车辆应对突发横穿行人及障碍车的制动 规避反应时间大幅降低 [6]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有的车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恶劣天气适应性 如暴雨天激光雷达的穿透性优势 [6] - 有的车型强化人机交互的自然感 有的专注于低算力平台的算法优化 在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时保证功能完整性 [6] - 标志着中国汽车智能化跳出同质化竞争 进入基于用户需求的精准创新阶段 [6] 行业影响与价值 - 活动以权威加专业的协同模式为技术评价注入媒体公信力 提供可信赖的技术参照系 [3][8] - 评测结果为企业指明研发方向 推动行业标准完善与技术生态成熟 [8] - 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与精准满足 [7]
成都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4:33
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场景启动 - 成都市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场景打造活动在成都未来科技城举行 [1] - 成都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正式亮相 [1] - 线路全长12公里(福田TOD站-智创产业园区B区) [2] - 4台L4级别6米自动驾驶公交车辆同时亮相 [2] 自动驾驶公交技术特点 - 车辆搭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路协同设备和AI算法 [2] - 可实现自主启停、避障及复杂路况下平稳行驶 [2] - 目前处于道路测试阶段 [2] 成都公交集团创新举措 - 全国首个自主研究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多系统联调的城市公交企业 [5] - 系统性开展自动驾驶公交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 [5] - 整合四大基础体系:智能维保体系、充电网联体系、智慧场站体系、智驾车队运营服务 [5] - 通过"一个主平台"引领方向,"五大支撑体系"协同经营 [5] 战略布局与产业影响 - 深入践行"一主两培三战新"战略布局 [5] - 激活产业链上下游活力 [5] - 以公交领域试点突破为契机切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 [5] - 探索在网约出租、特种车辆等领域的延伸应用 [5] 运营管理与标准建设 - 梳理出60项自动运营场景 [6] - 完成封闭场内测试、道路测试联调及各类场景演练 [6] - 形成《成都公交自动驾驶运营场景建设方案》等管理制度 [6] - 培育自动驾驶安全员、地图标注员等新工种 [5] - 建设相关岗位培训基地 [5]
无人区卫星SOS+洪灾自动逃生,“技术+体系”构建车企公益新路径
华夏时报· 2025-07-29 19:21
汽车技术突破与极端环境救援 - 问界M9在青海德令哈无人区通过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实现行业首例全程卫星救援,救援团队行驶100公里非铺装道路,与车主保持61分钟卫星通话[2] - 问界M9卫星通信技术具备360度搜星能力,支持离车30米范围内使用手机拨打卫星电话,云端系统累计处理2000万条车辆数据,主动推送4.5万次预警信息[2] - 方程豹豹5在河北保定洪灾中自动开启天窗助车主脱险,车身在洪流冲击下未发生形变,公司赠予车主全新车辆及全套救援装备[3] 车企公益体系升级 - 比亚迪启动100万元义务救援公益基金,支持50多家合作俱乐部安全装备,2025年1-7月累计捐赠超2000万元参与灾害救援[3] - 宝马通过"中国文化之旅"和"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项目支持非遗保护和儿童安全教育[4] - 奔驰"安全童行"项目覆盖数百所学校数十万儿童,丰田20年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公益事业[5] 行业社会责任创新路径 - 技术赋能:领克推动AED普及、沃尔沃VR安全教育、问界卫星通信技术[4][5][6] - 生态共建:长安汽车与人民日报直播助农、一汽奥迪校园广播站项目[6] - 模式升级:比亚迪股权捐赠和智能康复器具开发、车企公益基金体系化[6] 多领域公益实践 - 文化保护:宝马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4] - 交通安全:丰田"交通事故零伤亡"目标、沃尔沃"小红马2030计划"[5] - 乡村振兴:一汽集团帮扶延边州、东风日产助力马山县[6] - 医疗教育:捷豹路虎青少年视力关爱、比亚迪脑瘫儿童援助计划[6]
金融大礼包勾勒汽车消费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8:57
金融支持汽车消费政策核心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等6方面提出举措,精准撬动汽车消费市场[1] - 政策通过贷款比例调整、违约金减免、新能源车支持等多维度破解消费痛点,如首付比例或从40%降至20%、利率从6%降至4%、贷款期限从3年延至5年[3] - 汽车以旧换新违约金减免显著降低置换成本,例如剩余车贷10万元时,可节省3000元违约金支出[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支持 - 政策强化对绿色智能产品的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可能获得更优惠利率、更高贷款额度或更便捷流程[4] - 金融机构推出"电池分期"特色产品,将电池费用拆分并享受零息分期,降低新能源车购车初期支出[11] - 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研发获资金倾斜,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扩大[8] 产业链金融服务升级 - 金融机构将以旧换新贷款额度从车价70%提升至80%以上,首付压力显著缓解[5] -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获信贷支持,促进二手车流通链条畅通,形成新车与二手车市场良性循环[6] - 金融机构与二手车平台数据共享,贷款审批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6] 消费场景与产品创新 - 自驾游需求推动SUV、MPV车型研发升级,金融机构推出低利率长期限专属购车贷款[7] - 汽车赛事活动刺激高性能汽车需求,金融机构提供灵活首付和定制还款计划[8] - 针对老年群体开发专属汽车金融产品,设计低月供长周期贷款方案[9] 政策组合拳效应 - 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推动"旧车估值抵扣首付+新车分期让利"方案,利率优惠1-2个百分点[10] - 金融机构放宽灵活就业者贷款审批,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通过率提升30%,贷款期限延至5年[11] - 形成"以旧换新支持+信贷扩容+消费金融提质"组合,精准对接不同购车需求[12] 行业规范与自律 - 银行业发布自律公约明确利率上限(LPR±1个百分点)、禁止捆绑销售和"高息高返"套路[13] - 严禁"首付贷""尾款气球贷"等违规产品,要求全流程费用透明公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