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趋势
icon
搜索文档
西麦食品20250616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燕麦行业 - 公司:西麦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消费趋势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 - 核心观点:新消费趋势推动传统食品饮料企业裂变式发展 - 论据:新消费趋势表现为行业红利、品类扩张、渠道开拓和成本下降等,健康养生类产品受关注,新消费品类涌现,线上抖音电商、线下会员超市和零食量贩高成长,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利润增长弹性期 [3] 西麦食品在新消费趋势中的表现 - 核心观点:西麦食品表现出色,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提升 - 论据:具备健康养生需求扩容红利,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和品类创新;渠道上线上线下并重,传统渠道收入稳定且开拓新渠道;2025 年开始燕麦原料成本下降周期将提升营收和利润增速 [4][5] 燕麦行业的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燕麦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 - 论据:自 21 世纪初快速发展,近两年突破百亿规模,复合增长率接近 10%;产品结构从纯燕麦转向复合燕麦,消费场景从早餐扩展到下午茶、零食烘焙等 [2][6][7] 燕麦行业竞争格局 - 核心观点:呈现双寡头特点,西麦食品有竞争优势 - 论据:2024 年西麦食品市占率约 25%,桂格约 22%,两者合计达 50%;西麦能把握消费者口味变化趋势,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及渠道开拓能力强 [2][8][9] 西麦食品产品结构变化和升级 - 核心观点: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各板块有不同发展态势 - 论据:核心主业为燕麦食品,包括纯燕麦、复合燕麦、冷食燕麦系列;复合燕麦增速最快,2024 年收入占比 45%成第一大业务;纯燕麦通过新品开发保持稳步增长;冷食燕麦 2024 年企稳 [10][11] 西麦食品新产品亮点 - 核心观点:新产品有市场潜力和收入贡献 - 论据:推出酸奶骨钙、蛋白粉、口服液、花椒燕窝粥等;酸奶骨钙子公司 24 年贡献收入 4000 - 5000 万,预计 25 年过亿;蛋白粉 24 年销量约 4000 万,口服液约 1000 万;花椒燕窝粥 24 年销售额约 3000 万 [12] 西麦食品渠道结构创新 - 核心观点:从传统商超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并重,各渠道发展良好 - 论据:在京东、天猫冲调赛道销量前列,抖音销量占线上总收入 40%左右;传统线下渠道收入稳定占 50%左右,开拓零食量贩等新渠道;各渠道如抖音、京东、零食量贩、O2O、山姆等保持良好增速 [13][17] 成本下降对公司利润释放的影响 - 核心观点:成本下降是盈利能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 论据:40%生产成本来自澳洲燕麦,2019 - 2024 年价格上涨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预计 2025 - 2026 年改善,今年二季度原材料成本降 10 个百分点,对应毛利率提升两到三个点 [18] 公司费用投放策略及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核心观点:控制费用投放提升费效比和盈利能力 - 论据:2024 年下半年起控制费用投放,今年线上费用投放及规模化优势有下降空间,预计毛利率提升两个点左右,净利率提升一到两个点 [19] 西麦食品未来两到三年的营收目标及股权激励政策支持 - 核心观点:营收目标明确,股权激励政策助力增长 - 论据:未来三年营收增速不低于 15%,25 年收入可达 23 亿元左右,26 年 26 - 27 亿元以上,27 年突破 30 亿元,27 年净利润突破 3 亿元以上,市值有望突破 70 - 80 亿元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西麦食品 2024 年在零食量贩领域收入贡献约 8000 多万元,2025 年计划增加线下门店覆盖和门店内 SKU 数量,未来两到三年零食量贩业务预计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14] - 西麦食品 2024 年开始开拓 O2O 平台,2025 年将继续开拓区域性 O2O 平台,预计保持良好增速 [15] - 2025 年 2 月西麦食品进入山姆渠道,新燕麦粥产品日销量稳定在 8 - 10 万左右,7 月左右将上市第二个新单品,今年在山姆渠道预计实现小几千万左右的增量贡献 [16]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36氪· 2025-06-15 10:02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商场一楼传统化妆品专柜正被"四大金刚"(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取代 韩国美妆品牌悦诗风吟800平方米旗舰店被泡泡玛特替代 后者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80万篇 [6][8] - 北京国贸商城成为业态标杆 聚集始祖鸟、Lululemon等户外品牌及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 路特斯等高端汽车品牌也入驻 [10] - 2022年一线城市商场空置率达14% 为"四大金刚"提供抄底机会 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场一楼租金止跌 新增需求来自运动户外及新能源汽车 [11] 化妆品专柜衰退与高端品牌坚守 - 全国化妆品专柜数量从2020年15415个缩减至2022年11365个 低端品牌专柜数量腰斩 因标准品线上化及女性消费转向健身等自然美方式 [11] - 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稳居商场C位 品牌调性成为招商核心标准 某中端商场引入首个高端化妆品品牌被视为集团级突破 [14] - 香奈儿彩妆门店引发"次C位竞价" 相邻铺位租金溢价显著 其存在被视为商场高端化的象征 [14] 新能源汽车与茶饮品牌更迭 - 特斯拉2013年首创商场直营模式 国产新势力跟进争夺一二线核心商场铺位 部分品牌曾以5倍租金抢铺 [18][19]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导致撤店潮 宁波万象城门店从10家减至5家 特斯拉中国首店(北京芳草地)于2022年关闭 [19][22] - 茶饮品牌快速迭代 南京德基广场先后更替喜茶、老虎堂、奈雪 现由阿嬷手作入驻 其60%门店位于商场一楼瞄准高端市场 [22][23]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 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 显示茶饮赛道仍在扩张 [24] 品牌战略与商场选择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 关闭年销低于千万门店 聚焦30个核心商圈 上海南京西路门店年销达1.45亿元 [29][30] - 泡泡玛特采取"核心国家/地区/城市"策略 创始人王宁强调不计较财务账 重点布局目标人群集中地 [31] - Lululemon2016年入驻上海嘉里中心成为成功案例 带动后续海外运动品牌选址 其亚太最大门店仍选址该商场 [26][29] 线下渠道差异化竞争 - 毛戈平通过线下服务突围 全国372个自营专柜行业第二 门店配置7-8名导购 会员消费1800元可获8次美容服务 [32][35] -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潮玩杂货店反映年轻人回归线下趋势 "四大金刚"品类依赖实体体验 [31]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36氪· 2025-06-14 21:57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商场一楼传统化妆品专柜被"四大金刚"(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取代 悦诗风吟亚洲最大旗舰店被泡泡玛特取代 相关笔记在小红书突破80万篇 [6][8] - 北京国贸商城成为"顶配四大金刚"模板 聚集始祖鸟、Lululemon等户外品牌 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即将入驻 [10] - 2022年一线城市商场空置率近14% 为"四大金刚"提供抄底机会 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场一楼租金止跌 新增需求来自运动户外和新能源汽车 [11] 化妆品专柜衰退与高端品牌坚守 - 全国化妆品专柜数量从2020年15415个降至2022年11365个 低端化妆品专柜数量腰斩 [11] - 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稳居商场C位 品牌会为靠近香奈儿支付更高租金 香奈儿门店被视为商场升级象征 [14] - 化妆品转战线上的两大原因:标准品线上复购便利 女性消费转向健身等自然美方式 [11] 新能源汽车品牌商场争夺战 - 特斯拉2013年首创新能源汽车进驻商场模式 选择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瞄准中产客群 [18] - 新能源品牌曾以5倍租金抢铺位 2022年后因价格战收缩 宁波万象城新能源品牌从10家减至5家 [19] - 蔚来等品牌仍是商场主力 特斯拉中国首店已于2022年关闭 [20][22] 茶饮品牌快速迭代 - 南京德基广场茶饮席位从喜茶、奈雪更替至阿嬷手作 阿嬷手作60%门店位于商场一楼 [23]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 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 茶饮是少数仍在扩张的赛道 [24] - 高端茶饮市场仍是待开发领域 阿嬷手作主攻中高端商场 [23] 品牌选址策略升级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精选30个商圈打造亿元店 关闭年销售额低于千万的门店 上海南京西路门店年销1.45亿 [29][30] - 泡泡玛特全球化布局聚焦"核心国家、核心地区、核心城市" 创始人主张不计较租金瞄准目标人群集中地 [31] - Lululemon2016年入驻上海嘉里中心获成功 后续成为海外品牌进驻中国首选地 其亚太最大门店仍选址该商场 [26][29] 线下渠道价值重构 - 毛戈平通过线下服务突围 372个自营专柜全国第二 线下收入曾占比超70% 提供试妆和美容护理增值服务 [32][35] - 消费者回归线下体验催生"四大金刚"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依赖线下互动 [31] - 商场分层加剧 仅头部商场能集齐优质品牌 多数商场面临招商困难 [31]
史上最严禁酒令,新一轮大洗牌?
金投网· 2025-06-13 22:59
茅台价格下跌 - 2025年飞天茅台散装价格跌至1980元/瓶 较2024年2月的2250元下跌12% [1] - 2024年初飞天茅台市场流通价曾达2600-2700元/瓶 之后持续下滑 [1] - 电商平台"6·18"大促放出低价茅台 美团上万瓶1499元/瓶 拼多多部分店铺低于2000元/瓶 [1] 禁酒令影响 - 公务员接待工作餐禁酒 河南120万公职人员工作日/节假日值班/培训会禁酒 [3] - 官媒通报湖北安徽干部饮酒致死案例 纪委点名白酒违规问题 [4] - 相比2012年"八项规定" 本次禁酒令范围更广 执行更严 当年茅台终端价从2300元跌至850元 [4] - 政务消费占比从40%降至不足5% 但政策外溢效应仍存 [4] 行业整体表现 - 二线酒企生存压力大 酒鬼酒2023年净利润暴跌98% 2024年Q1再跌56% 利润从10亿跌至千万级 [6] - 头部酒企增速放缓 五粮液出现7-8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2023年未完成营收目标 [6] - 全行业60%白酒价格倒挂 成交价低于指导价 [6]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转向情绪消费 塑料玩偶labubu溢价30倍 抢购收益可抵一瓶茅台 [6] - 市场观点分化 部分认为白酒长期主义仍有效 头部企业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8]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需拓展新消费/新零售渠道 避免盲目乐观或悲观 [8]
2025Q1乳制品市场回顾
36氪· 2025-06-10 15:52
乳制品市场概况 - 乳制品市场包含10个三级类目和16个四级类目,涵盖成人奶粉、纯牛奶、酸奶等多个细分品类 [2] - 常温纯牛奶以5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低温酸奶、常温酸奶和雪糕/冰淇淋构成中腰部阵营(5%-15%),其他品类市场份额低于5% [5]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超1%,低温纯牛奶、雪糕/冰淇淋也呈现小幅增长,而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奶酪等类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重点品类表现 - 常温纯牛奶市场份额从53.56%降至51.61%,销售额同比下滑13.44% [7]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从12.50%增至14.27%,销售额同比增长2.58% [7] - 常温酸奶市场份额从13.73%降至12.47%,销售额同比下滑18.45% [7] -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从5.84%增至6.77%,销售额同比增长4.15% [7] - 低温纯牛奶市场份额从2.99%增至3.42%,销售额同比增长2.51% [7] - 奶酪市场份额从3.03%降至2.92%,销售额同比下滑13.39% [7] 价格指数分析 - 乳制品整体价格指数低于100基准线,呈现一定回升趋势但压力仍大 [10] - 常温纯牛奶价格指数走势与大盘相似,2024年10月前低于整体 [10] - 低温纯牛奶除2024年6-7月外均低于整体指数 [10] - 常温酸奶价格指数稳定在98-100区间 [10] - 2025年3月部分类目及大盘环比2月出现下滑 [10] SKU动态 - 低温酸奶SKU总量最多,存续SKU达3736款,新品SKU显著高于消失SKU [13] - 常温纯牛奶新品SKU数量突出但消失SKU也较高 [13] - 成人奶粉和常温酸奶SKU总量较小但呈现新品净增长 [13] - 低温纯牛奶SKU总量最小但新品达307款 [13] - 存续SKU中价格持平占比30%-45%,低温品类价格更稳定 [15] 品牌集中度 - 常温纯牛奶CR5达88.28%,伊利、蒙牛、光明、新乳业、天友主导 [22] - 低温酸奶CR5为69.02%,君乐宝、蒙牛、伊利为主 [29] - 常温酸奶CR5高达94.14%,伊利占据近3/4市场 [37] - 成人奶粉CR5为77.75%,伊利、雀巢、蒙牛、飞鹤、完达山主导 [44] - 低温纯牛奶CR5仅68.48%,光明、君乐宝增长 [48] - 奶酪CR5为81.01%,妙可蓝多领军 [51] 产品规格与价格 - 常温纯牛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294毫升,件均价3.3元 [24] - 低温酸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超305毫升,件均价5.6元 [31] - 常温酸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212毫升,件均价持续走低 [39] - 成人奶粉非组合装件均规格610g,件均价超57元 [47] - 低温纯牛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600毫升,件均价7.6元 [49] - 奶酪件均规格缩减超6g,件均价降低1元左右 [53] 头部SKU表现 - 常温纯牛奶TOP5 SKU中蒙牛占3款,伊利占2款,规格均为250ml [26] - 低温酸奶TOP5 SKU中伊利2款,蒙牛2款,君乐宝1款 [33] - 常温酸奶TOP5 SKU全部为伊利产品 [42] - 成人奶粉TOP5 SKU中伊利3款,雀巢2款,均为中老年奶粉 [45] - 低温纯牛奶TOP5 SKU中光明2款,伊利、君乐宝、蒙牛各1款 [50] - 奶酪TOP5 SKU中妙可蓝多占4款,伊利1款 [54]
今年的高考人数,8年来首次下降了
36氪· 2025-06-09 08:55
高考报名人数变化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 较2024年1342万人减少7万人 为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1] - 人口基数减少是主因 2006-2007年出生人口1581万/1591万 低于2000-2005年1599万-1771万水平[4] - 统计口径调整影响部分省份 2021年河南中职与专升本考生占比超30% 2025年统计范围缩减[5] 教育政策与结构变化 - 新高考"3+1+2"模式增加复读难度 学科组合从传统文理2种扩展至12种[7][8] - 公办高中限制招收复读生政策在多省实施 进一步压缩复读生规模[8] - 中考普职分流持续 2025年广东/河南/四川等地普通高中录取率仍低于50%[9] 人口结构长期趋势 - 新生儿人口2016年见顶 按教育阶段推算 2032年高中生人口开始减少 2035年高考人数见顶[9][10] - 2020年幼儿园人数已现下降 2023年小学生人数进入下行周期[9] 未来专业发展三大趋势 数字技术革命 - 预计2600万行政岗位被数字化替代 新兴岗位包括AI/机器学习专家(平均招聘薪资增长40%)/金融科技工程师等[13][16] - 商业智能分析师/信息安全分析师需求激增 数字化转型相关专业成热点[13] 国家战略领域 - 智慧农业技术(无人机/自动化机械)获政策倾斜 育种师月薪达1.5-3万元[15][16] - 绿色能源转型催生可持续发展专家 涉及建筑/交通/节水工程等领域[16] - 出海相关岗位2023年同比增长40.41% 急需海外市场分析/国际法/多语种技术人才[16] 消费升级方向 - 有益性消费崛起 心理咨询师/宠物医生等新兴职业薪资涨幅超传统行业30%[17][19] - 非物质消费推动剧本杀编剧/滑雪救生员等小众职业市场化[19] 教育价值认知转变 - 学历与职业成就相关性减弱 重点大学毕业生起薪差异缩小至15%以内[21][22] - 终身学习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字工具应用技能溢价达薪资35%[22][23]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体育消费趋势的转变
日本体育消费趋势的转变 -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体育市场呈现"低门槛、低消费、个人化"三大消费特征 [3] - 经济下行抑制奢侈型消费支出 促使低消费、低门槛项目崛起 [4] - 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现象使大众转向休闲、个人类体育项目 [4] 细分领域趋势 - 日本校园体育受重视 但少子化导致青少年体育市场大幅缩水 [4] - 行业研究聚焦运动服饰赛道 标题为《赛道之上 创新致胜——日本经济下行期黄金赛道之运动服饰》 [6] 数据来源 - 研究基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3年08月17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6] - 分析师团队包括张影秋(SAC执证编号S1720522110001)和曾万霖(SAC执证编号S1720524050001) [6]
工业数据印证核心资产风格或将长期上行
2025-06-06 10:37
工业数据印证核心资产风格或将长期上行 20250605 摘要 中国经济正经历由供给约束驱动的自然复苏,而非传统债务周期驱动, 表现出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内生性波动率显著下降。 尽管面临中美关税影响,中国工业产出结构优化,中下游制造业表现出 较强韧性,量价利数据显示量跌价稳利增,供给格局持续改善。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开支自 2021 年后回落至低位,但随着供给格局优化, 中游制造业利润权重上升,下游消费制造业缓慢复苏,预示未来稳健增 长。 科技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机器人、无人机、新药研发等领域具备全 球竞争优势,增强工业韧性,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美国债务危机及政策调整可能促使全球经济转向通胀逻辑,而非衰退, 对全球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并可能加速人民币升值。 新消费趋势反映中低收入人群需求增长,三四线城市消费复苏领先,区 域性差异显著,为整体消费提供支撑,但总体复苏仍然微弱。 中国资本市场盈利扩张模式转变,不再依赖资本开支驱动,而是基于供 给约束形成盈利扩张,行业龙头企业现金流稳定,估值水平应上升。 Q&A 中国经济在摆脱美国全球化框架过程中有哪些显著特征? 中国经济在摆脱美国全球化框架过程中,表现出几 ...
一季度品类消费与用户情绪数据监测报告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5 14:36
消费市场趋势 - 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三大趋势:提振消费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扩大内需,网络热点内容激发消费者讨论热情,品质与服务升级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1] - "开年焕新""以旧换新补贴"等活动以优惠价格刺激消费,提升产品销量 [1]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制技术进步,为玩具模型与乐器等细分市场注入活力 [1] - 游戏行业通过分享短视频、举办电竞赛事等形式增强用户黏性 [1] - 旅游出行借助"AI定制行程""小众目的地探索"等话题增加讨论热度 [1] 消费品类销售数据增长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数据增长指数排名前10的消费品类为电脑数码、家用电器、医疗健康、家居家装、办公设备、玩模乐器、食品生鲜、母婴用品、宠物用品和运动户外 [2] - 电脑数码消费数据增长指数为4.33,电商平台"开年焕新"促销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及分期免息等政策降低消费门槛 [2] - 家用电器消费数据增长指数为3.75,消费者对便捷、智能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及节能补贴政策普及推动集成型、节能型"厨卫大电"品类销售额增长 [2] 消费品类话题热度增长 - 第一季度话题热度增长最快的10个品类为电子游戏、旅游出行、艺术收藏、图书音像、金融服务、本地生活、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电脑数码和玩模乐器 [2] - 电子游戏一季度总话题讨论量为257.97万,"游戏日常"等热门话题讨论内容聚焦产品价格与消费体验 [3] - 玩模乐器一季度总话题讨论量为19.08万,"日常拆盲盒"等热门话题彰显"盲盒经济""IP联名"潮流玩具的流行趋势 [3] 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一季度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消费品类为艺术收藏,正向评价比例达97.8% [3] - 电子游戏正向评价比例为86.4%,负向情绪比例为13.6%,主要集中于游戏卡顿、付费物品定价争议 [3] - 玩模乐器正向评价比例为89.1%,负向情绪比例为10.9%,主要源于盲盒随机性强、"隐藏款"概率争议及低价模型品控问题 [3] 行业动态 - 项目组将持续发挥消费领域大数据监测优势,加强消费领域研究成果输出与应用转换,助力市场释放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 [4]
懂年轻人的得物,每15分钟一个百万级爆品,稳定长销3年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21
得物平台增长与品类爆发 - 得物已成为黄金珠宝类目销售增速最快的电商平台之一 黄金珠宝经销商年销售额达数亿元 同比增长超1600% [3][4] - 潮玩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 迪士尼玩偶两个月售出30万个 销售额近2000万元 泡泡玛特同比增长近200% 年销售超15万只LABUBU [4] - 平台每周有数十万人搜索"体测鞋"品类 相关品类销售额达千万级 阿迪达斯 李宁等品牌快速跟进该趋势 [7] 用户消费行为特征 - 年轻用户更看重精神消费和"质价比" 追求商品的情绪价值与功能性结合 [7][8] - 平台每周超10万人浏览"情绪价值"类商品 从几十元手串到上千元黄金饰品均为TOP热销商品 [8][9] - 用户购物需求明确 注重品质 平台"先鉴别后发货"模式建立高度信任 退货率仅10% 远低于行业40-90%水平 [11][12] 商家运营优势 - 平台运营成本为线上渠道最低 半亩花田销售额达2000万元 实现400%增长 美妆商家零投流月销突破6万单 [13] - 商品平均生命周期达138天 为行业2.4倍 李宁一款卫衣持续热卖超一年 累计销售超700万元 [13][14] - 爆款生命周期显著延长 森女部落爆款销售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3-4年 [14] 平台用户与品类扩张 - 累计注册用户超5亿 覆盖中国50%的95后 用户从一二线向四五线城市全面扩展 [16] - 品类从鞋服扩展至30多大类 新增32个十亿级细分品类 包括腕表 首饰 彩妆等 [20] - Dickies通过拓展9个细分品类创造千万级增量 年GMV突破2.5亿 [21] 品牌合作与政策支持 - 品牌将得物作为新品首发渠道 Puma独家产品占比超70% 周大生联名款31小时销售额破百万 [17][18] - 平台主动让利超10亿 核心类目费率最高降幅达16% BIPOLAR获得百万级营销返现 [21] - 蓝月亮创新品类月同比增长达四位数 单月业绩追平全年 [21]